愿生命從容讀后感800字
《愿生命從容》是一本處世之道,一本尋真之書,要做的不是多成功,而是怎么去做一個人,懂得去自尊自愛,懂得承受壓力負累。書里講的是一種秉持真性情的價值觀世界觀的取向。下面是小編收集的《愿生命從容》的讀后感,歡迎借鑒。
愿生命從容讀后感800字篇1
最近讀了周國平寫的<愿生命從容>一書,感覺很安靜。挺喜歡周國平寫的書,語言并不深奧,不會讓人讀來頭昏腦漲、不知其然。相反,文字干練、淺顯,卻很容易讓人進入境界,一瞬間安靜下來,認真享受時光,思考人生。
我很喜歡這樣的文字,在如今這快餐文化的世界,在各種'口味'的心靈雞湯層出不窮的時代,這種文字顯得很干凈,讓人毫不猶豫地停下匆忙的腳步來享受閱讀的時光。正如這本書寫的--愿生命從容。
周國平先生在書中講述的都是尋常道理,一種秉持真性情的價值觀取向,一種趨于平和、溫柔、從容的生活態度。
他的文章很理性,表達很感性。他對精神世界有很高的追求,對自由和自我有一種驕傲的執著,對孤獨和愛有毫不吝嗇的贊美。他一點一點地用心敘述,以一種與讀者探討的態度,卻又恰恰在不經意間感染了讀者,讓人渴望生命的從容,在這繁世中種出一朵滌塵不染的花。
本文的題目還是幾天前在妹妹那里獲得的靈感。小姑娘在一篇作文的題記中寫了一句很不錯的話:你是上帝種下的花,那么芬芳又可愛。我一瞬間被感動。我真的很感嘆這個上初中的小姑娘的心靈,是那么的可愛!這句話與周國平的這本書有異曲同工之妙,那么淡定,那么從容,又那么動人。我們是上帝種下的花,芬芳又可愛。
周國平先生的文字著重于對人心靈上的挖掘,強調真性情的美好。很喜歡他的一句話:幸福在于生命的單純和靈魂的豐富。生命本來沒有名字,而我們賦予了它意義
愿生命從容讀后感800字篇2
如果生活有顏色,那么,我想應該是蔚藍色的,因為它形狀似大海,象征寬廣和從容。
在《愿生命從容》不經意間翻開書頁上顯露出一段話:“一個人認清了他在這個世界上要做的事情,并且認真地做這些事情,他就會獲得一種內在的平靜和充實。”
看著這句話,我呆楞了很久,從出生至現在,其時光的輾轉流水已經十個多個輪回,而我唯一堅持到現在的便是繪畫。但我從未把繪畫當作是一個動力,當作一個興趣,甚至是一種執念吧……
這段話讓我顛覆了對繪畫的心態,或許我應該找一個寂寞無人的時候,去認認真真地思考,去反復地思考,繪畫對于我來說到底算什么,意味著什么。
每當我在白紙上畫下第一筆涂鴉時,腦子迸發出的是對未知畫作的靈感,畫畫正在創作時,每一次的濃墨重彩無一不再傾訴著內心的渴望。純白色隨著指尖的畫筆逐漸變成花色,五顏六色。停筆之后的是,內心充斥的自豪和驕傲。
畫畫時心中的寧靜和安靜不會騙人,獲獎時心中的喜悅和驕傲不會騙人,以及無助時心中的慰藉不會騙人,我想我應該明白風吹過的印記。
無妄草根若春生。“因為不知道自己要什么,然后看著別人,他有我沒有,就焦慮了,一個知道自己要什么的人。他要的一定是符合自己的心情,秉性的,追求這些東西,他才會平靜從容。”
這段文字赫然闖入我的眼簾,我起身望著窗外那一抹抹的綠,心里感受著自然風一絲絲的暖意,心中卻不知為何抽疼。
手撫上畫架,原本那獨一無二的畫,似乎變了樣子似的,原本屬于自己的繪畫風格變得逐漸有了他人的影子和色彩,色彩間的技巧更加多樣,可顏色在心中看上去卻變得灰蒙蒙,初心不在,本質不在,只是掛在墻上的鮮紅獎狀是對我最大的諷刺和嘲笑。
這句話一語點中夢中人,拋開紅塵世俗和塵世的目光,再次拿起畫筆,執筆,又恢復當初的艷麗。唯一改變的是畫畫的心境,不再是一種自豪,更多的是一種歸屬感。
跟風,趕潮流,這是大家都有的本性和固性,不管自己是否需要,是否適合就適合,就盲目地跟從,去追求,或許就是僅僅是因為他人的一句話,一個眼神就變了,辜負了自己,去追求,去盲從。
這或許就是虛榮心和驕傲心作祟吧。這樣子的人何其可悲,可嘆,可止!從來不問自己真正的追求,從來不問問自己的心,到底要什么?本質不問,只知道一味地去模仿,去借鑒。到頭來卻發現自己永遠不能和別人同步。
這樣的經歷又何其相像,幾乎每個人都曾做過這樣的事情。內心深處的喧哮和叫著的不安,惶恐不安,驅使著大家跟風潮流了,可心中虛無縹緲的傷口卻從來沒有被真正地愈合過。
生活中形形色色的各種人,有的人追求自己本身的需求,他們的心堅若磐石,不被外界所困擾,撕破了那層飄渺不存在的面紗,去追求自己的專屬。
蜜中帶澀如獨人,周國平先生還曾在書中寫道:“孤獨源于愛,無愛的人不會孤獨。”
我認為我是幸福的,是快樂的,是健康的,就像蜜蜂有采不完的花粉。維尼熊有喝不完的蜂蜜,我被愛意深深地籠罩著。友情,親情,這世界上最純真最快樂的感情。
愛是幸運的。被愛是物質的實屬的幸運,正如我愛上繪畫,畫畫,我的畫作又被他人欣賞,被他人所愛。就算作畫期間有苦惱,苦澀,但也有甜蜜。因為那是自己所愛的東西。
甜蜜中的苦澀是美妙的。如果太過于單一就會膩掉,但在同一種元素中加入不同的味道,這樣的新鮮感是讓人期待,所喜歡的。咖啡之所以會有那么多人愛,去贊同,就是因為它入口的時候,苦澀清香,會在回味的時候變得余味。
孤獨如一杯咖啡一樣。雖然它是苦澀的,那如果不知道甜,又有什么資格去說,這是苦的呢。
愿生命從容讀后感800字篇3
《愿生命從容》是我上個星期才剛看完的一本書,工作之外,閑暇之余看一些自己喜歡的書籍是我的一大愛好,雖然自己并不是非得要學成滿腹經綸的學者,但至少陶冶一下自己的性情,從側面換位思考的感悟人生的是是非非,倒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你別說這本《愿生命從容》的這本書還真的給我帶來不少的收獲,現在就借著一方天地來分享一下我從這本書中所得到的人生感悟——獨處。
在沒有讀這本書之前,自己也知道一個人其實應該為自己留一方獨處的空間,讓外在和內在的自己來一次心靈的對話,梳理一下自己的心緒。可是我卻不知道獨處原來和性格并沒有多大的關聯。在過去,我總認為一個性格內向的人,比較會喜歡獨處,因為他們和獨處的特性有點像,都是安靜的。而對于樂觀開朗的人來說,獨處似乎就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情,如果獨處,他們似乎會悶壞的!
但是當我看完這本書獨處的這一段落之后,才發覺獨處和性格真的沒有多大的關系。因為這里的獨處還是劃分為好幾個層次的。真正含義高的獨處,是代表這一種能力,這種獨處不僅不會讓人產生孤獨失落寂寞感,相反的它還會創造出新的生產力!它能夠讓人的意境提高,就像在獨處的時候,感悟自己的人生,讓自己的人生過得更有意義就是其中的一類。
看到書中所說的這個觀點,自己內心不禁一喜,原來獨處的意義竟然會有如此之大!原本以為自己的獨處是因為性格的使然,現在看來,完全不是這么一回事而。無論你是外向還是內向的性格,只要你肯自己獨處,而且在獨處的時候,能夠好好的感悟人生,那么你就會讓心靈的自己更加充實!
愿生命從容讀后感800字篇4
《愿人生從容》是著名文學家賈平凹先生寫作生涯中一部最為極致和深刻的作品,在書中作者用通俗、簡單、有力、誠摯的文字勸導我們為人要學會從容和矜持,只有這樣才不會被世俗的苦難、糾紛和矛盾所摧殘。但是所謂的從容并不是讓人變得沒有棱角、沒有鋒芒、沒有銳氣、沒有脾氣,也不是教人隨波逐流、人云亦云、委曲求全;相反一個真正從容、理智、自持的人是絕對不會像個膽小鬼一樣躲避紛爭和喧囂的,他反而會像一個勇士一樣平靜地面對困惑、煩惱、挫折與考驗,從而讓自己成為一個癡心不改、志向不滅、風度不缺,理智不失的正人君子。
賈平凹先生說人生的真正意義,在于淡定從容地過這一生,所以不論生活給了你什么打擊、失望和苦難,你都要逼著自己去勇敢面對現實,哪怕在風暴中自己的羽翼會被風雨折斷,那也要時刻保持著起飛的高姿態。你看雄鷹之所以活得得那么高傲、優雅、威風和倔強,大概就是因為它是通過跌落懸崖才學會飛翔的吧,由此可見一個人只有吃過苦、受過罪、遭過難之后他才能變得處事不驚、無懈可擊。因此不管前路多么孤獨、莫測、兇險和迷茫,你都一定要時刻保持頭腦的清晰、精神的安逸和靈魂的安寧,因為活著的本質就是要從容的面對一切苦難和歡愉。
賈平凹先生說:“是命也是運也,緩緩而行;為名乎為利乎,坐坐再去。”這就告訴我們急躁、貪心、猶豫和浮躁是會讓人迷失本心的,所以為了不讓自己誤入歧途、多走彎路,那你就要學會從容、冷靜、理智、謹慎的去走每一步路,只有這樣才不會闖入泥濘不堪的沼澤里,也不會跌入萬劫不復的深淵中。其實世界上的事情沒有你想象中那么美好,也沒有你預料中那么糟糕,所以千萬不要被未知、彷徨、迷茫和無措的枷鎖把自己束縛起來,不然你就會像一只被關在籠子里的小鳥一樣失去了自由、向往和生機。
讀完《愿人生從容》這本書之后,我內心尋求到了一種莫名的平靜和安詳,因為我忽然明白了一個道理:真正的從容不是躲避喧囂與紛爭,而是平靜地對待生活。是啊,只要你可以平靜、認真、平和的面對生活的一切旅程,那么你就會發現世界是如此多嬌和繁華,所以請用自己的心去好好感受一下生命的力量和活力吧,切不可讓喧囂吞噬了自己所有的思考和感官。
愿生命從容讀后感800字篇5
《愿人生從容》是賈平凹先生的一本散文集,起初看到這本書題目的時候就歡喜上了它,給人一種質樸清雅的感覺。他以簡單而又睿智的筆觸,講述了他的所見所聞,通過解析人與人之間、人與世界之間的那些紛擾羈絆,讓我們感悟生命的本質與永恒,并告訴我們:人生的真正意義,在于淡定從容地度過這一生。
靜心面對這個世界,你會發現生活中的從容樂趣。你看,先生在壁畫里發現大唐的熱烈奔放、經濟繁榮、人種繁雜,在一輪圓月中頓悟出“我該生的時候,就生氣勃勃的來,長我的綠,現我的形,到該落的時候,就痛痛快快的去,讓別的葉子又從我的落疤里新生......”,在女兒的婚禮中發出為人父親“一等人忠臣孝子,兩件事讀書耕田”的諄諄教誨,在與朋友交往中體驗“以文章會朋友,舉事業為生命”的樂趣,在種種敲門聲中體驗人生的五味雜陳。這種從容灑脫的心態,讓我們對生命有了更多的思考。其實生命的意義,就在于從容之中眺望未來,從容之中成就人生,寵辱不驚,看天邊風起云涌,閑庭信步,賞門前花開花落。從容面對人生之路,才能領略一路更美的風景。
人活在世上,就要好好享受人生的一切歡樂和一切痛苦煩惱,這是先生對生命最透徹的領悟。已過知天命之年,想想自己這一路走來,生活中的各種考驗,誘惑、磨煉、挫折、失敗......現在看來都是試探心靈的試金石,不管面對人生路上的種種,我想從容之心是成敗與否和能否繼續順利前行的法寶。生活當中,難免會遇到一些不順心的事,但只要換一個角度來看待問題,樂觀的面對,眼前就會出現“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景象,這就需要你發現并創造生活的美。明白了這一點,所有的大事都不是什么事,所有的難事不過就是那么點事。
古往今來,人們一直在追求一種人生的高境界——從容人生。古人用他們的領悟向我們詮釋了什么是真正的從容:孟子的“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林則徐的“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等都不失為“從容”的華章。
人生不易,當下永恒。生活中要吃喝拉撒,要七情六欲,要傷病災痛,要悲歡離合,只有在生活中不斷的感受從容,以樂觀、豁達、淡泊、平常心對待各種各樣的壓力,才能在從容中不斷地精彩人生,才能安然淡定地度過這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