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高一讀后感作文800字
有些人在痛苦之中消沉,而有些人卻在痛苦中頑強的成長,《童年》中的主人公阿廖沙就是在痛苦中成長的。如果讓你寫一篇關于《童年》的讀后感,你會怎樣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有關于童年高一讀后感作文800字,希望你喜歡。
童年高一讀后感作文800字篇1
《童年》,是高爾基寫的一部小說《童年》.這是高爾基以自身經歷為原型創作的自傳體小說三部曲中的第一部.這部小說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作家童年的成長經歷,描繪了19世紀末俄羅斯社會生活的畫面.
這本書主要講述的是阿廖沙(高爾基的乳名)三歲到十歲這一時期的童年生活.小說從"我"隨母親去投奔外祖父寫起,到外祖父叫"我"去"人間"混飯吃結束.外祖父開了家染坊,但隨著家業的逐漸衰落,他變得吝嗇,貪婪,專橫,殘暴,經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們,狠心地剝削手下的工人.有一次阿列克謝因為染壞了一匹布,竟被他打得昏死過去.幼小的阿廖沙也曾被他用樹枝抽得失去知覺.他還暗地里放高利貸,甚至慫恿幫工去偷東西.兩個舅舅也是粗野,自私的市儈,整日為爭奪家產爭吵斗毆.在這樣一個彌漫著殘暴和仇恨的家庭里,幼小的阿廖沙過早地體會到了人間的痛苦和丑惡.舅舅們為爭奪家產而爭吵斗毆的情景使小阿廖沙飽受驚嚇.這一幕真實反映了俄國下層人民沉重的生活狀況,批判了小市民的自私殘暴.
然而就是在這樣一個可怕的環境里,也有溫暖與光明.這就是阿廖沙的外祖母和另外一些人,過的另外一種生活.外祖母慈祥善良,聰明能干,熱愛生活,對誰都很忍讓,有著圣徒一般的寬大胸懷.她如一盞明燈,照亮了阿廖沙敏感而孤獨的心,她對阿廖沙的影響,正像高爾基后來寫的那樣:"在她沒有來之前,我仿佛是躲在黑暗中睡覺,但她一出現,就把我叫醒了,把我領到光明的地方,是她那對世界無私的愛豐富了我,使我充滿堅強的力量以應付困苦的生活."外祖母使他在黑暗污濁的環境中仍保持著生活的勇氣和信心,并逐漸成長為一個堅強,勇敢,正直和充滿愛心的人.
幸福的童年都是相似的;不幸的童年各有各的不幸.《童年》以小主人公阿廖沙在外祖父家的生活經歷為線索,刻畫了一群性格鮮明,生動的人物形象:這里有嚴厲而暴躁的外公,有慈祥的外婆,有愛喝酒鬧事的舅舅,有漂亮而憂郁的媽媽,還有會跳舞的"小茨岡";有抬起長腿踢媽媽的繼父,有稱為"奶奶"的綠老太婆,有孤僻而執著于化學實驗的房客"好事兒",有自殺的小偷彼得伯伯,還有一群玩草鞋大戰,去冰天雪地的小島上偷木板過活的善良小流浪漢……
而小阿廖沙正是以一顆脆弱而敏感的童心生活在這群人中,體驗著人生的酸甜苦辣.愛豐富了他,使他充滿了堅強的力量去應對困苦的生活;苦難讓他明白,俄羅斯人大多像小孩子似的,喜歡拿憂傷來逗樂,玩弄,不為做不幸的人而羞愧……正是從這個足跡里,走出來了一個文學巨人,世界因他而增輝.《童年》,也為我們認真了解一個偉大民族打開了一扇小小窗戶.
讀完這本書后,我不僅從中讀到扣人心弦的故事情節,獲得珍貴的精神食糧,而且還學習了作著刻畫人物性格的匠心獨運和簡練的敘事風格.高爾基的生平教會我如何從容鎮靜地去面對人生的危機與挑戰.
童年高一讀后感作文800字篇2
童年這本書的作者是高爾基,原名阿列克賽.馬克西莫奇.彼什科夫。他是蘇聯作家,無產階級革命文學導師。
《童年》這本書通過主人公阿列克賽天真的眼光,表現了當時沙皇統治下俄國老百姓野蠻愚昧、污穢、令人窒息的黑暗生活,以及年輕一代反抗暴政和奴役,追求自由和光明的苦難歷程。
《童年》開始于高爾基童年時的一天,他大病初愈,看護他的父親卻不幸染病身亡,高爾基跟隨母親投奔外祖母家,從此開始了寄人籬下的屈辱生活。高爾基的外祖父是當地染坊行會的頭兒,母親帶他回去的時候,兩個舅舅正在為爭奪家產鬧得不可開交,舅舅的兇殘自私,外公的慳吝貪婪讓高爾基目睹了人世間的殘酷與丑陋,幼小的心靈因此深受打擊而震撼不已。只有和藹可親的外祖母是他苦難童年唯一的守護神,對高爾基體貼疼愛,給他講述娓娓動聽的童年故事。高爾基從中汲取生活的養料,并將真、善、美的'種子悄悄埋在了他的內心世界里。高爾基上了一段時間的學后,他的母親也不幸去世了,這時外祖父家已日漸衰落,越老越吝嗇的外祖父便不肯再撫養高爾基,于是把他趕到人間,讓高爾基自謀生路,使他嘗遍了人間的辛酸。
高爾基的成功與書分不開,他使我懂得要從書中汲取營養,汲取精華,汲取做人的美德和信念。只有讀書才能使人改變,讓我真正明白了“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這句話的真正含義。
童年高一讀后感作文800字篇3
童年如畫,記錄著精彩的瞬間;童年如歌,跳動著歡快的音符;童年如海,翻動著我們快樂的回憶。我認為每個人都有著美好的童年,有著幸福的過往。可是,不久前我讀了《童年》這一本書。它讓我產生了一個愿望,那就是我要長大。
《童年》是前蘇聯作家高爾基以自身經歷為原型創作的,它真實描繪了俄國社會生活,展示了充滿殘酷,野蠻,愚昧,甚至令人窒息的生活,表現了一代新人反抗黑暗、奴役,追求自由、光明的崇高理想。書中的主人公——阿廖沙的種.種遭遇,使我極為難過。幼小的阿廖沙,過早地體會到了人間的痛苦和丑惡。外祖父的自私殘暴,舅舅們的唯利是圖,使他的童年那么不幸,甚至可以說悲慘。
回憶起我的童年,多么的無憂無慮,自由自在啊!我在爸爸媽媽的懷里撒嬌,在爺爺奶奶的疼愛下長大。可我還不滿足,肆意發脾氣。而阿廖沙呢?他很小就失去了爸爸,媽媽又把他丟在了外祖父家。除了外祖母沒有人關心他疼他,想到這里,我忽然為我的任性而感到羞愧。想想那時,我是多么的幼稚無知啊!
是啊,我從小就對父母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心里只想著依賴父母,讓父母為我遮風擋雨,卻忘了自己也要學會長大。是《童年》喚醒了我,教會了我,它讓我知道,要像阿廖沙一樣,堅強勇敢地面對人生中的苦難,這是一個人成長的過程。因為我們總要學會長大。
作為新一代的少年,我要努力學習,做一個自立自強的人;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做一個對國家有貢獻的人。我不會再懼怕苦難,再懼怕失敗,因為這些與阿廖沙的悲慘命運比起來,是那么的微不足道。與他相比,我擁有的太多了,也幸福多了。我還有什么理由,不堅強呢?回首往事,我要改變那個任性的我;珍惜現在,我要奮發向上,自強不息;展望未來,我會靠自己的努力去實現夢想!因為我已長大。
每個人的童年只有一次,我會把童年的點點滴滴,當成一份最美好的回憶,用我的力量,譜寫我人生最美的篇章!
童年高一讀后感作文800字篇4
說起來真讓人慚愧,我以前并不愛讀小說,因為篇幅太長,總需要花很多時間。所以,每次總是虎頭蛇尾,從未完整讀過一篇長篇小說。
但是《童年》這本厚達298頁的長篇小說卻深深地吸引了我,居然被我破天荒的讀完,而且說是聚精會神地讀完也毫不為過。小說讀完了,我為書中的主人公也就是作者高爾基原型的命運深深牽掛,我流過淚,與他同苦;我歡笑過,與他同樂,可以說這是一本令人震撼、難忘和啟迪的好書,不愧是舉世公認的藝術珍品。下面還是讓我們一同感受一下主人公的成長歷程吧!書中寫的小主人公阿廖沙生活環境是讓人心酸的,他三歲父親因病而去世,隨著母親來到外婆家。在他的周圍,有嚴厲而暴躁的外公,有慈祥的外婆,還有會跳舞的年輕學徒,有抬起長腿踢媽媽胸脯的繼父,有“奶奶”綠老太婆,還有一群玩草鞋大戰、在冰天雪地里到小島上去偷木板的小流浪漢……
他沒有同伴,只有對他最好的外婆。在他上學期間,穿的是母親的皮鞋,用外婆的外套改作的大衣和黃襯衫,同學們總是嘲笑他。老師也經常用一對讓人生厭的眼睛盯著我,經常不我趕回家,不讓我上學。使“我”厭惡學習,直到有一天,數學老師出了一道算式題“1 2 3…… 100”沒人會做,那是“我”舉起了高高的手,回答對了問題,老師對“我”的態度才有所好轉。阿廖沙的童年是黑暗的,就像他的家庭一樣。周圍殘酷的事情太多了,有時甚至連他自己都不敢相信竟會發生那樣的事情。
但好在有外祖母——全家人的精神支柱。阿廖沙也還認識很多其他的人:搬進新房子后的幾個房客、隔壁的三少爺,等等。阿廖沙從家人的一些“奇怪”的舉動中懵懂的明白了一些道理。和阿廖沙相比,我們的童年是燦爛的,是彩色的;是沒有煩惱痛苦的,更是無憂無慮的。有那么多的孩子甚至不懂什么叫做“打”,因為我們從沒有經歷過被人打、被人拿鞭子抽的滋味。那也許是一種無法想象的痛苦吧。在我們身邊很少有人勾心斗角,而阿廖沙的兩個舅舅卻為了家產想盡一切辦法把自己的父親推入懸崖。
天哪,如此比較,我們的童年和阿廖沙的有著天壤之別。我們每天生活在蜜罐兒里,被甜水泡著,被金錢堆著,生病了有人在我們旁邊日夜守著,我們多幸福呀!
童年高一讀后感作文800字篇5
《童年》是作者高爾基以自己的童年為基礎寫的一部自傳體小說。它揭露了俄國沙皇時期的黑暗、殘暴和非人的生活。而高爾基從小就生活在這樣的環境里,受盡折磨與欺辱,無論是在精神或是肉體上,他都承受著巨大的痛苦。但是高爾基卻沒有對生活喪失信心,而是堅強的走了過來。
高爾基前蘇聯著名作家。出生于木匠家庭,4歲喪父后隨母親寄居在外祖父家,念過兩年小學。
父親死后,高爾基跟隨母親來到外祖父家在外祖父家,在外祖父家“我”得到了外祖母的疼愛、呵護,受到外祖母所描述的優美故事的熏陶;親眼目睹了兩個舅舅為了爭奪家產爭吵打架以及在日常生活中表現出來的自私、貪婪;“我”還交到了一個“優秀人士”——“好事情”,但“好事情”卻因為自己的特立獨行而備受眾人排擠。
這本書讓我驚嘆的是高爾基既得不到父愛,也得不到家庭的溫馨,不像我們,從小就有父母愛戴。時代在不斷的進步,但是人們卻越來越懦弱了,遇到困難就想要退縮、逃避,屠格涅夫說過:“想要得到幸福,你首先要學會吃苦。”美好的生活必須有所付出,才會長久,有所爭取,才會得到!這就是《童年》給我帶來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