捅馬蜂窩馮驥才讀后感800字
捅馬蜂窩”是“我”在淘氣的年齡時干的淘氣的事,作者把這兒時的小事寫得一波三折。這篇文章最突出的是充滿情趣、深入細致的描寫。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歡迎閱讀!
捅馬蜂窩馮驥才讀后感800字【篇1】
我長這么大,有趣的記憶還真不少!就好像是海邊那各式各樣的貝殼,在陽光的照耀下閃閃發光;又像爸爸喝的茶,醇香濃厚,回味無窮……,記憶使它們在我的腦海里留下了難忘的痕跡。
有這么一件事,讓我記憶猶新。小時候,我特別害怕馬蜂,因為馬蜂會蟄人,它后面長著一根長長的刺,一生氣刺就會變得很硬,成為了對付你的有利武器。
暑假的一天,我無意中發現,外婆家門口燈泡上有一個椰子大的馬蜂窩,表面坑坑洼洼,還有許多馬蜂在四周盤旋。我害怕極了,撒腿就跑去向爸爸匯報,我慌慌張張地說:“爸,爸爸,門口有好大一個馬蜂窩!您快去看看。”
“不要怕,走,我們去瞧瞧。”爸爸拉起我的手,來到門口。果然,這群不速之客在燈泡上安營扎寨了。爸爸說,“這可不好,這門口人進人出的,假如馬蜂一不高興……那就糟了!讓我們快想個辦法,把它消滅了吧。”說完,我立刻想到了一個主意:“既然馬蜂窩把燈圍住了,那把燈打開,時間一長,馬蜂就會忍受不了熱量,就會像打了敗仗的逃兵,逃離陣地,等到它們全飛走了,再把馬蜂窩處理掉。我把這個主意告訴了爸爸,爸爸覺得有道理,便做了起來。
可是,過了好長時間,也不見馬蜂有絲毫動靜,我非常沮喪,不禁埋怨起馬蜂來:“壞馬蜂,什么地方不好住,偏偏住在這里呢?”
“別灰心,再想想,一定有好辦法解決的,”爸爸在一旁鼓勵我,我點了點頭,又沉浸在思考的海洋中。
突然,爸爸腦門兒一拍,說:“試試殺蟲劑吧!”
“好的,可別成為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子呀,我們快快行動吧!”我升高了希望,激動地說,并拿來了一瓶殺蟲劑。
爸爸戴上了手套,拿著殺蟲劑就輕裝上陣了。他毫不留情地向馬蜂窩實施著清除方案,突然飛出來了幾只馬蜂,朝著爸爸“嗡嗡”直叫,好像在大聲地與爸爸吵架、示威!但過了一會兒,又回窩了。在后面的我哈哈大笑,說:“拜托,我現在想起來了,馬蜂是蟲嗎?這殺蟲劑能將它殺死嗎?”
爸爸聽了,恍然大悟,說:“怪不得呢,原來我搞錯了呀。我真糊涂。”突然,外婆走來,她手里拿著一個大掃帚,一堆稻草和一盒火柴,告訴我們一個更好的辦法:先用掃帚把馬蜂窩戳下來,再把稻草蓋在上面,點燃,那樣就可以解決后患了!
我們一聽連連點頭,爸爸戴上了頭盔和手套,就輕裝上陣了。他先叫大家先躲開,自己用掃帚把馬蜂窩戳了下來,馬蜂立刻飛了出來,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的速度將稻草往馬蜂窩上一扔,外婆趁此時機,點上火柴往稻草上一丟,稻草上立即火紅一片,不一會兒,就與馬蜂窩燒成了灰燼。
馬蜂窩解決了,我和爸爸連連稱贊外婆聰明,想出的辦法不錯。不過我又同情起馬蜂來,覺得它們十分可憐,爸爸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說:“是啊,馬蜂為了筑巢花了不少的時間和代價,它們也是勇敢的小精靈啊!”
捅馬蜂窩馮驥才讀后感800字【篇2】
最近,我們學習了《捅馬蜂窩》這篇課文,今天我就和大家分享我對這篇課文的理解感悟。
《捅馬蜂窩》主要講的是,“我”受好奇心的驅使去捅馬蜂窩,結果被蟄了,后來聽了爺爺的一番話,決定不做傷害旁人的事,同時馬蜂又回來重新筑巢。
文中有三個主要人物,分別是馬蜂、作者和爺爺。給我印象比較深的是作者。作者非常淘氣,還有一種逆反的心理,家長說不能做什么,他就偏要做。他也非常好奇,不知道這是什么東西,就像試試會有什么樣的后果,最后被蟄了,所以,不能濫用好奇心,更不能因為好奇心而闖了禍,不要覺得這個東西新鮮我就去試,應該先掂量掂量,會有什么后果。就像“我站在一旁,心里涌出一種捅馬蜂窩的強烈愿望。那多有趣!我被這個淘氣的欲望鼓動得難以抑制時,就找來妹妹”其中,“難以抑制”這個詞讓我感到作者的自制力不夠,壓抑不住突如其來的沖動。“我脫下褂子蒙住頭,用系好的衣扣兒的前襟遮住下半張臉,只露一雙眼。又把兩根竹竿接綁起來,作為搗毀馬蜂窩的武器。我和妹妹約定好。”我從這里看出作者考慮周到,不僅在物品上做了準備,還讓人來接應,只是沒有想得更遠,如果妹妹走了,會毫無防備,所以什么是東應該未雨綢繆、往遠看,以防萬一,自己還有回旋的余地。
在我小時候,我奶奶家養了一只小貓,非常瘦弱,很讓人憐愛,由于我在家里沒事干,我便將目光投向了那只小貓,接著,我走過去,拎著它的尾巴尖兒,讓它頭朝下,我感覺非常有趣,絲毫沒有顧及它的感受,放他下來以后,他用憤怒的眼光看了我一眼就走了,我內心有些愧疚,不應該折騰他而讓自己快樂,損人不利己。讀了這篇課文后,我更知道了人與動物是平等的,不能把我們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
我印象最深的一個場面是:作者捅了馬蜂窩后,那只馬蜂沖向作者的時候。那時,我覺得馬蜂兇猛無比,似乎誰也阻擋不了它。“我一回頭,只見一只馬蜂徑直而兇猛地朝我撲來,好像一架燃料耗盡、決心相撞的戰斗機。這復仇者不顧一切拼死的氣勢使我驚呆了。”其中的“徑直”讓我感到了馬蜂的心理:今天我們非得一決勝負,誰讓你毀壞了我的家園。還讓我感覺到他不容阻擋的決心,因為徑直,是呈直線的沖過去,速度最快最猛,更體現了馬蜂視死如歸的心情,甘愿為家園犧牲。還有“拼死”“決心相撞”。我從“拼死”體會到馬蜂炒作者撲過來那種勢不可擋的樣子,和一顆憤怒在熊熊燃燒的心。我從“決心相撞”中,體會到了此時,這只馬蜂心中非常強烈的偉大的精神:你毀了我們這個家庭的家園,哪怕我犧牲,也要報仇!有一種為了保衛家園甘愿犧牲的精神,很讓我感動。
這讓我想起了保家衛國的一些戰士,就像黃繼光,拿自己的胸膛去堵住敵人的胸口,這時他一直自身的安危于外,心里只想著忠心報國,為了國家,寧可去死,如果可以用自己的性命來換回國土,那是多好啊!然而,一個小小的蜜蜂卻具有人都很少具有的英雄品質,讓我非常感動。
總之,這篇課文教會了我尊重生命、尊重他人,善待自然,就算他是再小的一只蟲子,也不容歧視,我們都是平等的。
捅馬蜂窩馮驥才讀后感800字【篇3】
暑假的一天,我在屋后小山坡的一棵大樹上,發現了一個馬蜂窩。我高興得一蹦三尺高,三步并作兩步跑回家,召集了許多小“蘿卜頭”。我十分嚴肅地對他們說:“我每天都教你們弄槍使棍,可總沒有用武之地。今天,我們有一項重大活動,大家站好,叫我指揮。”
我選了十幾個精兵強將,整齊地排著隊伍,威武地扛著“刀槍”,向小山坡走去。
到了小山坡那棵大樹下,我指著那個馬蜂窩對他們說:“現在,我們要把它捅了,誰打頭炮有賞。”于是他們爭先恐后地要先捅。
我讓堂弟先捅。他悄悄地拿著一根長竹竿走過去,照準馬蜂窩就是一棍,頓時,馬蜂從掉在地上的蜂窩里發瘋似的飛了出來,不管三七二十一,照著我們的臉和胳膊就蜇。我們驚慌失措,一個個抱頭鼠竄,可馬蜂卻緊追不舍。我不停的用雙手撲打著馬蜂,一不小心從坡上滾了下來,摔得我身上青一塊紫一塊的。
過了好一會兒,馬蜂才離去。再看看我的兵馬,唉,一個個垂頭喪氣,身上的紅疙瘩一個挨一個。弟弟更慘,眼睛腫得像兩只桃,狼狽不堪。他們又哭又叫,不停地埋怨:“疼死了,都是你壞,害得我們遭罪。”我狡辯道:“誰叫你們跑得慢?”“別責怪他了,瞧他這樣子也夠他受的了。”外號叫“電燈泡”的亮亮還算有良心,為我說了一句公道話。
我們個個哭喪著臉回了家。我剛到家,就被受害者的父母找上門來問罪。大人們走了,爸爸氣得兩眼冒煙:“你不要命了,馬蜂也敢惹,會蜇死人的。”說著,把我狠狠地痛打了一頓。
我真慘啊!真是雪上加霜。但這件事讓我明白:玩,不能隨心所欲。要遠離危險,珍愛生命!
捅馬蜂窩馮驥才讀后感800字【篇4】
我姥爺有在鄉下有個又大又漂亮的園子,園里的石墻上有一個大馬蜂窩。那窩有手掌一般大,像個倒垂的大蓮蓬頭。我常常呆呆地站在墻頭,心中涌起捅馬蜂窩的強烈渴望。
6月的一天,我趁姥爺上山的當,拿著竹竿和殺蟲劑,戰戰兢兢地朝巨型窩窩走去。
我悄悄地把竹竿伸向蜂窩。在竿頭觸到蜂窩的一剎那,我似乎聽到有人叫我,可已經來不及了。一團受驚的馬蜂騰空而起,我加緊搖撼了幾下。只聽“嗵”的一聲,一個沉甸甸的東西掉在地上。一團黃色的飛蟲向我猛沖過來,像一架架燃油耗盡,決心相撞的戰機。我馬上把殺蟲劑倒了個手,往后噴著,只管低頭猛跑,像一匹受驚的野馬。它們的家園被搗毀了,冒著被殺蟲劑毒死的危險,不惜一切地跟我拼命。突然,我的指尖鉆心似的一疼,挨蟄了!我全身一激靈,好像聽到前進的號角,又加速跑了起來,像被驚嚇的老鼠……我從南邊跑到北邊,從北邊跑到奔到南邊,又從南邊沖到北邊……總算把它們甩掉了。
過了幾天,我又去看,一只大大的蜂窩靜靜地躺在地上,馬蜂一只也不見了。回屋的路上,我忽然發現一只馬蜂正臥在不遠處休息。我嚇壞了,急忙跳開。定睛一看,噢,原來是死的。它就是蟄我的那只馬蜂,蟄完人就死了。
我驚呆了,一只小蟲竟有這樣的激情與勇氣。低頭再看這只馬蜂,微風吹著它,翅膀輕輕顫動,好像活了一般。我不禁想起那天它向我撲來那幅視死如歸的架勢,與搗毀它家園的人拼死一戰,真像一位英雄。我不由的暗暗告訴自己,不再做傷害別人的事。
捅馬蜂窩馮驥才讀后感800字【篇5】
捅馬蜂窩這篇課文主要講了兒時的“我”因淘氣捅馬蜂窩挨蟄的經過,再寫“我”對馬蜂歸來的期盼。
這篇課文也告訴了我們要愛護動物、昆蟲,不能傷害它們,其實,干過這種事的人很多,在我小時候,也對蜜蜂做過同樣的事情。
在春天的時候,草坪上干了許多美麗的鮮花,引來了不少的蜜蜂前來采蜜,這時,我和小伙伴約定,比賽捉蜜蜂,看誰捉的最多,我拿著一個瓶子四處找蜜蜂,一會兒,我就發現一只小蜜蜂,我趕緊用瓶子把它關到里頭,然后,關住瓶口,使勁的把瓶子搖兩下,這樣蜜蜂就動不了了,我收獲滿滿,正準備不捉了,關住瓶口比誰的多呢,誰知,一只蜜蜂瓶口逃了出來,徑直而兇猛地朝我撲來,那復仇者拼死的’氣勢使我驚呆了,我抬起手想擋住臉,只覺手上劇烈的一疼,挨蟄了,我趕緊把毒針拔掉,拿住一片絲瓜葉不停地擦傷口處。雖然蜜蜂的毒不強,但也讓我疼了好幾天。
過了些天,我的傷口好了,我問媽媽,“媽媽蜜鋒為什么蜇我”,“那是因為你毀了它同胞的生命,它當然要蜇你!”媽媽說,我聽了心里暗暗吃驚:一只小蟲為了報仇竟有這樣的勇氣和激情。我后悔不應該捉蜜蜂。這件事雖然過去了很久,但我一直記著。
其實,蜜蜂蜇人是為了保護家園,是自衛行為,它可以用死來悍衛自己的尊嚴。許多動物都是這樣,它們不主動傷人,但如果人類一但威脅到它們的安全,動物們會不惜一切代價與人類斗爭。如果人類能愛護動物,動物是能夠和人類和睦相處的。
小朋友們,你們還是否還在傷害昆蟲,如果是,就趕快收手吧,不然,你終會得到報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