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二小讀后感800字
所謂“感”,可以是從書中領悟出來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書中的內容啟發而引起的思考與聯想,可以是因讀書而引起的決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讀書而引起的對社會上某些丑惡現象的抨擊、諷刺。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王二小讀后感800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王二小讀后感800字篇1
在中國有許多著名人物,比如趙一曼,王二小……其中我最喜歡的人物是機智,勇敢的王二小。
一天中午,媽媽在網上給我放了一部英雄王二小的影片,里面講的是八路軍和兒童團一起對抗日本鬼子的故事。里面有王二小,劉老師,吳連長,雷娃等人物。
故事開始了,大屏幕上放出了動聽的音樂,一群孩子正在博物館里參觀王二小的雕塑。接著大屏幕上展現出王二小和吳連長一起放牛的場景。王二小說:“這里的草都快吃光了,哪兒還有草?”“山那頭”連長說。當他們正準備翻山越嶺的時,日本鬼子闖進了他們的家園。當居民們正東躲西藏時,王二小他們趕回來了。可是日軍的幾發子彈剛好射中了王二小的父母身上,他的父母就這樣逝世了。王二小去另一個村子找救兵的途中也受了重傷,還好另一個村子的劉老師收養了他。“王小二醒了”兒童團團長雷娃說道。“我父母被鬼子殺死了。”王二小傷心地說:“我一定要消滅日本鬼子。”王二小每天都堅持鍛煉,放牛等。有一天,王二小問老師,放牛重要還是站崗重要。老師說:“都重要。”王二小也明白了其中的道理,申請加入了兒童團。
隨著上集的結束,我們又迎來了精彩的下集,不僅兒童團的團長決定讓王二小加入兒童團,而且吳連長還教會了他騎馬,他高興地跑回老師家去了,聽說老師不在家,所以他跑去了高先生家,可是不幸發生了,吳連長傷心地說:“劉老師犧牲了。”這是她留個王二小最后的東西——一本筆記本和一支筆。王二小難過極了,一心要消滅鬼子。終于,機會來了。一天,王二小在放牛群時遇到了鬼子,鬼子讓他帶路,他一路走向有八路軍埋伏的地方,想把鬼子一網打盡。果然,八路軍把鬼子消滅的一干二凈。可是王二小也壯烈犧牲了。
在這部影片中,我最喜歡王二小,因為他內心善良,勇敢而且助人為樂。我最討厭日軍,因為他們無惡不做,殺害老百姓,所以我討厭他們。
我喜歡這部電影,是因為他讓我懂得了一個道理,只有不畏艱險,勇往直前,成功才會屬于你。
王二小讀后感800字篇2
自古英雄出少年。最近,媽媽帶我到書店看書,我挑了一本<<紅色金典>>津津有味的看了起來,其中書中有一則關于少年英雄王二小的故事吸引了我。 王二小!!!我們熟悉的少年抗日英雄,1929年生于河北省淶源縣上莊村;抗日戰爭時期,王二小的家鄉是八路軍抗日根據地,經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掃蕩”,王二小是村里的兒童團團員,他常常一邊在山坡上放牛,一邊給八路軍放哨;1942年10月25日那一天,日本鬼子又來掃蕩,走到山口時迷了路。敵人們看見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帶路。王二小裝著聽話的樣子走在前面,為了保衛轉移躲藏的鄉親們,把敵人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響起了槍聲……鬼子發現上當后,非常生氣和驚恐,又看見王二小正準備逃走,就在王二小快要安全的一剎那,先是殘忍地剁去二小右手的五個手指,然后用槍打中了他,又用刺刀刺向二小的胸膛,把他弱小的身軀摔在一塊大石頭上!八路軍叔叔們見王二小被鬼子殺害,個個紅著眼睛像猛虎一樣從山上沖下來,消滅了全部敵人。 八路軍一舉全殲此股日寇,獲得了勝利。
戰斗結束后,幾個戰士撲向流著鮮血的二小,當時他還活著,大家把他和另外兩名受傷八路軍戰士一起送到劉家莊,可惜傷重無治,為國犧牲。 王二小犧牲的時候才13歲,他犧牲后,當地軍民把他埋葬在劉家莊的山坡上。詞作家方冰、曲作家劫夫根據這篇報道,立即創作了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這首歌曲一直傳唱至今,感染了無數青少年;新中國成立后,王二小的故事被編進小學課本,二小成了千千萬萬兒童心目中的英雄。現在,王二小的墳上長滿了青草,他的鮮血染紅的那塊大石頭,現在還靜靜地臥在山溝里,人們把它叫做“血色石” 。
為了紀念小英雄王二小,中國青少年基金會在二小的家鄉淶源縣上莊村建設了“王二小希望小學”,延安時期參加革命的老作家陳模創作了革命傳統紀實小說《少年英雄王二小》。看完了這則故事,我想,現在我們的祖國山清水秀,鳥語花香,農民的莊家地里玉米豆子熟了,柿子蘋果掛滿枝頭。山坡上羊兒成群,牛兒悠閑地甩著尾巴,到處都是一片安詳的景象。但是誰又能想到六十年前,有一群東洋鬼子在這里殘殺我英雄少年。
我們今天的平靜生活是多么的來之不易啊!我們一定要為中華民族的成長和復興,為學校的發展和壯大,為自己的理想和前途,我們要繼續弘揚長征精神,發揚革命傳統,認認真真學習,做一個無愧于時代,無愧于國家,無愧于學校,無愧于自己的人!
王二小讀后感800字篇3
“牛兒還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卻不知道哪兒去了,不是他貪玩耍丟了牛,那放牛的孩子王二小……”,每當唱起這首歌,就不由得想起少年英雄王二小的故事。于是我懷著激動的心情讀了著名革命作家陳模寫的《少年英雄王二小》這本書,那是1942年9月16日的早晨,二小當時是一名兒童團員,他一邊放牛一邊給八路軍放哨,日本鬼子又來到村里掃蕩,二小發現時已來不及去通知部隊和鄉親們,為了保護鄉親們和八路軍,二小故意向敵人曝露目標, 并機智地和鬼子周旋,騙取了他們的信任在前邊帶路。他把敵人領進了包圍圈,敵人這才知道上了當,把二小挑在槍尖,摔死在大石頭上面。這時八路軍發起了猛烈的進攻,每一顆子彈穿過敵人的胸膛,將敵人全部消滅在包圍圈,我們的二小卻長眠在了那兒。后來, 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經過無數艱苦的戰斗,最終贏得了抗日戰爭的勝利,建立了新中國,王二小的故事被無數人民銘記在心中。
新中國成立已經62周年了,回顧60多年前的中國,那時的中國還是一個一窮二白的國家,人民連飯都吃不飽,衣服也穿不暖……但現在的中國不僅解決了最基本的溫飽問題,而且絕大多數的家庭已經過上了小康的生活。放眼望去,廢舊的房屋已不復存在,一座座拔地而起的大樓盡收眼底;夕日的戰場已經變成了景色秀麗的旅游勝地,每年吸引了眾多國內外游人前去參觀,人們看到了廢水變溫泉,看到了木伐變輪船,看到了無數的高科技出現在我們的眼前。
想想生活在新中國的我們是多么的幸運啊,我們更不能忘記那些為建立新中國而獻出寶貴生命的無數先烈們,沒有他們的付出,就不會有我們今天幸福的生活,沒有他們的奉獻就沒有今天的新中國。想想自己作為一名新世紀的小學生就更應該珍惜現在的美好時光,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長大后才能成為祖國的棟梁。
王二小讀后感800字篇4
這天,我在家上網觀看了《少年英雄王二小》這部電影,這部電影講述的是:一群日本鬼子從山前偷襲村莊,全村幾百人危在旦夕。十三歲的王二小臨危不懼、毅然決然地把敵人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響起了槍聲,敵人知道上了當八路軍的當,然后刺死了王二小,并把他摔在大石頭上。
在中國,像王二小這樣的愛國英雄有成千上萬個,你看,勇敢機智的小英雄小雨來、用胸膛堵住敵人槍口的黃繼光、舍命炸暗堡的董存瑞、敢于和敵人斗爭到底的張嘎……為了保衛祖國和人民,無數的革命先輩在戰爭中拋頭顱,灑熱血。這些勇士們在敵人的槍林彈雨中奮勇前進,面對敵人的槍口毫不、視死如歸,這種愛國之心是非常的可貴啊!這些英雄們寧死不屈,與敵人拼搏到底,他們的愛國保國之心使敵人聞風喪膽!
俗話說“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作為一名光榮的少先隊員和共產主義的接班人,我們應該繼承革命先輩的傳統,愛祖國,愛人民。我們應該好好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生活,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從小努力掌握先進的科學知識,使我們的國家更加繁榮昌盛。
“千錘百煉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無數的烈士都是這樣的。我們這些二十一世紀的小主人更應該把保衛祖國視為自己最光榮的責任。將來有一天,當祖國需要我們的時候,我們必定會一馬當先地全力奉獻出自己的一切,甚至是我們的生命。
“牛兒還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卻不知道哪去了……”《歌唱二小放牛郎》這優美的旋律和感動人心的故事使我刻骨銘心!少年英雄王二小那熱愛祖國、熱愛人民、舍己為人的高尚品質將永遠激勵著我前進!
王二小讀后感800字篇5
看了《少年英雄王二小》這部電影,我不禁心潮起伏,思緒思緒萬千。少年英雄王二小的光輝形象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腦海里。
影片以抗日戰爭時期發生在河北省淶源縣上莊村的一個真實故事為背景,藝術的再現了王二小這個家喻戶曉的少年英雄形象。其中最扣人心弦的一幕是鬼子又進村掃蕩了,全村幾百人危在旦夕。眼看這群殺氣騰騰,荷槍實彈的鬼子兵向鄉親們轉移的方向走,王二小急中生智唱著放牛歌從山坡上走了出來,他要把鬼子引到另外一條路上去。鬼子果然上了當,被他帶到了八路軍的埋伏圈。中計的鬼子氣急敗壞,把刺刀扎進了二小的身體,二小的鮮血染紅了漫山遍野的紅葉……多么機智的少年,多么無畏的勇士,多么可敬的小英雄啊!我們生長在和平建設時期,在爸爸媽媽的呵護下無憂無慮生活著,安逸的生活使我們養成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壞習慣,只知索取,不知奉獻。說來羞愧,一次在公交車上,我發現一個眼戴墨鏡,身材魁梧的中年男子,以報紙為掩護,把手伸進了一位阿姨的口袋。我想提醒一下那位阿姨卻被這個小偷兇狠的眼神嚇得沒敢出聲,眼睜睜地看著小偷得逞了。作為王二小的同齡人,和他相比我顯得多么渺小!
“牛兒還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卻不知哪兒去了……”《歌唱二小放牛郎》的優美旋律和王二小愛祖國愛人民勇于獻身的凄美故事將永遠激勵我前進。王二小,你永遠活在我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