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勵志書籍讀后感800字
既然人生的幕布已經拉開,就一定要積極的演出;既然腳步已經跨出,風雨坎坷也不能退步;既然我已把希望播在這里,就一定要堅持到勝利的謝幕……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經典勵志書籍讀后感800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經典勵志書籍讀后感800字篇1
《感動中國學生的100個勵志故事》這本書就像是你我心中那盞明亮的燈,擁有真情、快樂、美德、智慧……照亮了我前進的路程。
當我輕輕合上這本書最后一頁時,那個奇跡仍不停地顯示在我的腦海里,激勵著,鞭策著我—《還有一個蘋果》這故事里主人公是一位旅行者。他在旅行中不幸遇到突如其來的沙漠風暴,尋遍全身卻只找到一個蘋果。于是,他緊握著蘋果,堅信有了蘋果自己就一定能走出去!然后,他憑借蘋果與堅定的信念,竟成功走出沙漠,創造出不可思議的奇跡!
那這是什么原因?一個表面看起來微不足道的蘋果,有著神奇的力量?因為這是信念的力量,精神的力量!每一個人一生都不可能事事平安,有時會遇到危險,,你只要憑借著一個信念,一直堅信就會成功克服危險;憑借一個信念,就能托舉著成功的獎牌!
是的,堅定的信念可以創造奇跡,可以得到意外的收獲!
翻開這本感動中國的書吧,它會使你開闊視野,流露真情,刻苦學習,重新認識自己,超越自己!它就是你我的良師益友,向你導出成功者的坎坷歷程與成敗苦樂,指引我們走向成功的頂峰。來吧,心動不如行動,快快打開這本書,讓我們從此創造新的未來!!
經典勵志書籍讀后感800字篇2
今年寒假,孩子學校安排親子共讀,我和孩子共讀了一本《駱駝王子》,當一開始拿到這本書才看幾頁的時候,以為只是一本介紹野駱駝的生活習性及動物界也有親情可言??勺x著讀著卻發現這不僅僅是一本介紹駱駝王子成長的經歷,而且是一本父母如何教育子女的勵志書。讀后令人感動,受益非淺。
這本書寫的是一匹叫“王子”的小野駱駝的成長經歷以及野駱駝群的生活習性。這個野駱駝族群歷經種種磨難,而駱駝王子卻因為在四匹老駱駝的百般呵護和龐愛下,它不管吃苦只管享受,不需要動腦只需要服從??過分的溺愛使駱駝王子長大后獨立性非常差,不懂得去關心和愛護別人,更不知道該如何面對生活,最終當駱駝群遇到強敵時,它因為害怕選擇了逃跑,導致族群四分五裂。當奶駱駝像當年他自己那么幼小需要保護的時候,它卻表現出冷漠和拒絕,最終使新的駝群又解體,媽媽也傷心的離開,而這時的駱駝王子卻沒有醒悟過來,不去勇敢地面對這個弱肉強食的動物界,為了可以“飯來張口,衣來伸手”,而選擇跟隨作者,甘愿放棄自由自在的生活,甘愿變成一名普通的家駱駝。
駱駝王子可悲可嘆,可這一切難道只是它自己的原因嗎,那四匹老駱駝有沒有意識到這都是它們一手造成的呢,可以說它們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看完這本書,我不僅感慨駱駝王子的經歷,更由此感慨我們對子女的教育方式和方法。現在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父母再加上一家人整天圍著他(她)團團轉,以他為核心,什么事都是以他為先,什么事情都幫他安排得好好的,孩子只管盡情的享受,久而久之,孩子認為這一切都是應該的,什么事兒都不用他去做不用他去關心,這不又是一個“駱駝王子”嗎?我們應該趁早讓孩子自己獨立做決定,獨立面對一些問題,這樣才能避免隱患發生。我們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上要學會放手。
經典勵志書籍讀后感800字篇3
今天我讀完了紅色經典文章《少年鄧小平》,既感動又激動。我感受最深刻的幾點是:
少年鄧小平有堅定的信念,向著自己定下的目標前進,不達目標不罷休。文章中有很多勵志的詞語,比如,“為中華民族的崛起和富強而讀書奮斗”、“既來之,則安之”、“士可殺,不可辱”、“今日莘莘學子,明日國家棟梁”、“落后就要受人欺負”、“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和民族,從古代走向近代,從閉塞走向開放,從落后走向進步的歷史,也往往是它打開眼界、敞開國門、走向世界的歷史”。
少年鄧小平知道去法國的費用來之不易,所以到了法國后,開始勤工儉學。他節約地花著每一分錢,日子雖然辛苦,但他從來沒有忘記“為中華民族的崛起和富強而讀書奮斗”的目標。他說不能勤學就去勤工,有志不在年高。他來到鋼廠,干各種體力活,一天可以掙10個法郎,他就這樣一點一滴的積攢下錢去儉學。
少年鄧小平樂于助人。雖然他家生活也很艱苦,但他看到同學有困難,一定會竭盡全力幫助他們。有一次同學的妹妹生了重病,鄧小平不顧自己的困難,把自己僅有的錢給了同學,讓他拿錢去給妹妹看病。另一個同學的母親病入膏肓,那位同學準備“割肝救母”,鄧希賢(鄧小平小時的名字)勸他不要這樣做,并請了一個郎中,幫他母親治好了病。他這種助人為樂的品質值得我們學習。
少年鄧小平嚴于律己,寬以待人。每次作業他都對自己要求非常嚴,得到很多“雞蛋”,也就是我們現在的優星。他學習刻苦認真,作業一絲不茍,毛筆字剛勁有力,背誦倒背如流,講故事津津有味,說道理頭頭是道,寫文章胸有成竹,說名言脫口而出,各方面的成績在學校都是出類拔萃的。
少年鄧小平膽識過人,不信邪,不信鬼。他小時候居住的村子有個鬼屋,誰也不敢去,一天他和幾個同學放學一起去鬼屋。鬼屋白巾飄揚,野草叢生,小鳥在草叢中做窩,他還大膽地從鬼屋走了出來。人們都夸他膽識過人。
少年鄧小平雖然個子不高,但他志向遠大,有堅定的信念,永遠不會屈服。正如紅色經典的封面中寫的“信念不是鐵錘下繚亂紛飛的火花,而是爐中熊熊燃燒的烈火,不是夜空中閃瞬即逝的流星,而是西西里島上徹夜不息的明燈。信念讓你擺脫饑寒交迫的日子,而奮發圖強……”
看完少年鄧小平的故事,我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好好學習鄧爺爺的優秀品質,做一個嚴于律己,樂于助人,能夠為自己的目標而奮發努力的好孩子。
經典勵志書籍讀后感800字篇4
說句實話,工作的壓力讓我或多或少產生了職業倦怠癥,每天的忙忙碌碌讓自己的心里少了快樂、幸福感,多了緊張、迷茫、失落……感覺自己的生活質量在降低,有時候會比較悲觀。五一假期,我有幸讀了《塑造陽光心態》這本書,讀后頗受啟發,深有體會。閱讀時感覺就象沐浴在明媚的春光中,讀后令人耳目一新、豁然開朗。我從《塑造陽光心態》中看到的是知足、感恩、樂觀開朗這樣一種心態,是一種健康的陽光心態。
現實生活中,有時候心浮氣躁,朝三暮四,淺嘗輒止;自尋煩惱,喜怒無常;焦慮不安,患得患失;東一榔頭西一棒槌,既要魚也要熊掌;這山望著那山高,靜不下心來,耐不得寂寞,稍不如意就輕易放棄,從來不肯為一件事傾盡全力。對此,我不禁要問:究竟哪里出了問題?
閱覽《塑造陽光心態》一文,我明白了是心態出了問題。心態出了問題,那就要調整好心態,塑造知足、感恩、樂觀開朗的陽光心態。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發現。要學會欣賞每個瞬間,要學會放下,忘記該忘記的,記住該記住的。我們如果能這樣想,情緒就會變好,心態也就好了。我明白了只要擁有了積極的心態,就能獲得成功。生活中我們應該具有樂觀的心理狀態,要用積極的態度去面對,相信自己一定能克服困難。對于工作,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有人把它當成是生存的手段,有人把它當成興趣愛好,也有人把工作當成一種負擔,不同的理解會決定不一樣的工作態度。快樂工作是一種于已于人于組織都有益的職業態度,是一種高效的工作狀態,更是一種通往成功的捷徑與方法。
既然“你不能決定生命的長度,但你可以擴展它的寬度;你不能改變天生的容貌,但你可以時時展現笑容;你不能企望控制他人,但你可以好好掌握自己;你不能全然預知明天,但你可以充分利用今天;你不能要求事事順利,但你可以做到事事盡心”。只要我們用靚麗多彩的生活,積極陽光的心情把人生的括號填滿,懂得接受自己,懂得珍惜身邊的一切,懂得理解和尊重客觀現實,就能找到真正屬于自己的人生之路。
每個人的人生旅途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盡管“人生不如意十有”,但因為擁有“陽光心態”,我相信我們一定能超然、灑脫地活,帶著好心情享受人生。愿我們懷著陽光心態,締造陽光般的工作、學習和生活環境,從而擁有陽光般的笑容和陽光般的人生!
經典勵志書籍讀后感800字篇5
一朵花的開放,需要諸多的條件:種植的地方,水分的多少,時間的早晚,陽光的強弱,園丁的勤惰等。每朵花都想開得嬌艷,開得燦爛。誰愿意自生自滅呢?但,生命有時候并不是和我們的愿望同一個軌道,和我們的期待會開上一個不大不小的玩笑,以至于我們的辛苦跋涉,永遠追不上歲月的變遷的腳步。于是,我們看見了一些遺憾:花兒凋謝了。
每朵花都是有故事的。世界上,我們找尋不到兩株完全相同的花朵。這就是生命的奇跡。世界上,我們也找不出兩個完全一樣的人,即使是雙胞胎,也有細微的差異。絕對的相同沒有,有的只是微細的區別。一朵花,從發芽、長葉、開花、凋謝,是一個不斷變化的過程,是一個不斷探索的過程,是一個不斷努力的過程。一個學生也是,他的成長也需要一個歷練的程序。沒有人一出生就會說話,一上學就是人才,就需要一個教育的過程。一個人離開了教育,不會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人。
一個人是有情感的。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需要一個漫長的調節過程。這個過程中,學生在成長,教師也應該和學生一樣成長。師生之間的互動是均衡的,是和諧的,是有益的,是促進的,是影響的,是互補的。教師不可以以傳統的師道尊嚴來板著面孔,把自己偽裝成一個嚴肅厲害的“鐘馗”,這樣的教育門道,學生是恐懼的,是遠離的。一個教師失去了平易近人就失去了學生的信任和親近。不是學生不愿意接近你,而是你自己把愛的小舟推離了航道。學生是教育的對象,他的成長離不開三個元素:社會、家庭、學校。這三個元素你說能丟棄哪個?少了一個,一個人的教育就會成為一個跛腳的殘缺品。這三者是一個三足鼎立的銅鼎,保持著三者的安定性,這才是最高的教育境界。但事實證明,當今,我們的教育是不穩定的教育,是風險巨大的教育,甚至說是風雨飄搖的教育,是兵臨城下的教育,是土崩瓦解的教育。
一個未成年的學生,學校是他成長的主要陣地。在這個陣地上,教師就是這個戰場的指揮官。每個教師都有自己的兵,怎么帶好自己的兵,是有學問的。二年級的時候,我的小學語文老師叫我們用“像??一樣”造句,班級中有許多同學是這樣造的:老師像媽媽一樣關心我們。我不知道年輕的教師怎么看這句話,我總覺得這是學生對我們教師最高的頌揚。在所有的愛中,教師的愛是最偉大的。這種愛是最純潔的,最無私的。不是嗎?父母對子女的愛是一種親情的呵護,而,教師與學生之間沒有任何的血緣關系,教師對學生的愛是一種來源于職業的最原始的本質。教師希望自己所有的學生都能夠成才,都可以健康的成長。這種教育是沒有雜念的,不希望學生任何的回報,父母的養育之恩,還夾雜著老來養老的意念。就這一點,我覺得自己當個教師的偉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