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主義讀后感800字
“愛國,就是熱愛這個國家,為了這個國家,可以奉獻自己的一切,甚至是自己的生命!”。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愛國主義讀后感800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愛國主義讀后感800字篇1
在明亮的燈光下,我翻開了這本帶著油墨香的語文書。隨手一翻,就翻到了到了這篇課文——《詹天佑》。讀了《詹天佑》這篇文章,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 詹天佑是一個有骨氣的中國人。1920年,他在清政府腐敗無比時,他挺身而出,不顧條件的艱苦,接受了任務。比詹天佑,我多慚愧呀!他多偉大啊!
文章主要講了詹天佑是中國首位鐵路工程師。 主持修筑成功第一條完全由我國的工程技術人員設計施工的鐵路干線——京張鐵路。給藐視之國人的帝國主義一個有力的回擊。
詹天佑是因為太勞累了才死了,僅活了58歲。在勘測過程中,詹天佑常勉勵工作人員:“技術的第一個要求是精密,不能有一點模糊和輕率,‘大概、’‘差不多’這類說法不能工程人員之口。” 遇到困難,他總是想:這是中國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條鐵路,一定要把他修好。否則,不但惹那些外國人譏笑,還會使中國的工程師失掉信心。他總是把這句話作為前進的動力,所以他遇到困難總是毫不畏懼。這讓我不得不敬佩他。像這一類的事情還有很多,他不像其他工程師一樣只坐在辦公室里,而是自己與工人們同吃同住。他真是吃苦耐勞啊!
像詹天佑一樣的愛國人士還有很多。比如岳飛:精忠報國,屢破金兵;辛棄疾:奇襲金營,生擒叛徒;文天祥:寧死不屈,“留取丹心照汗青”!;康有為: 一心變法,百日維新;楊虎成: 國難當頭,共同抗日。還有佟麟閣、曹聚仁、文天祥、鄭成功、譚嗣同、蘇武、顧炎武……像這一樣的愛國人士還有很多,看到了那么多的愛國人士我十分愧疚!
我回想:每周的國旗下講話我不是在干自己的事情就是河北恩講話;我的中國字寫得十分難看,橫不平豎不直,歪歪扭扭,很不整齊;語文這門沐浴課是一節我學的比較差的科目。讀了這邊文章我發誓要好好學習這門母語課,雖然我做不了像修建京張鐵路這一樣偉大的事情,但我可以做的是讓國家為我花的學費不白花。我會學習更加努力的!
詹天佑為了尋找一條合適的線路,晚上在油燈下繪圖計算,和工人同吃同住,還常常請教當地的農民。他克服種種困難,使鐵路提前兩年竣工。想想自己,做數學習題的時候,常常害怕困難,比比詹天佑,我多慚愧呀!我決心以詹天佑為榜樣,長大了也為祖國爭光。
愛國主義讀后感800字篇2
最近,我讀了許許多多的好書,其中《我愛我的祖國》可把我迷住了。書中的故事各式各樣,豐富多彩。比如《氣魄雄偉的開國大典》、《我國的爭氣彈“596”和“導彈之父”》。
其中“鐵人”王進喜,這篇文章可把我給吸引住了。這講得是很久以前的中國非常貧窮,沒有錢更沒有石油,還要被別人欺凌,被西方人成為“貧油帽”。石油鉆探工人王進喜知道后感到非常悲傷,想自己就是石油工人竟不能為祖國奉獻一點力量。
這時,我深深知道了王進喜為了讓中國有汽油燒,為了讓公共汽車能啟動。于是他就奮不顧身地跳進齊腰深的泥漿池里,揮動雙臂,咬牙行走。用身體當起了攪拌機,這是多么讓人感動啊!他這種頑強意志和沖天干勁的精神多么值得我學習。他的行為多么像一位天使,在為后人開路啊!他就是為了讓我下一代能燒汽油,能讓我們過上富裕的生活才不顧自己有腿傷就跳進泥漿池當攪拌機。啊!讀到這兒我當感動得留下了眼淚。
這時,我想到了自己。原來我是一個不愛學習的人,常常把老師和爸爸媽媽布置的作業當做任務一樣,并不看得很重,而且做完了也不檢查,就跑出來玩了。媽媽好言相勸,我也不聽只是當做耳旁風,這個耳朵進,那個耳朵出,有時候還和媽媽頂嘴。可自從讀了“鐵人”王進喜這篇感人肺府的文章后,我就變了。王進喜這種精神鼓舞著我,讓我喜愛起了讀書。在我有空的時候便拿起書來認真地看著讀著,有時侯看著看著便想睡覺了,可剛想閉上眼睛,腦子就浮現出了王進喜在泥漿池攪拌時的情景,只見他雙腳在泥漿池內向前移動,雙手在泥漿池里使勁地攪拌。他的腳上、衣服上都沾有泥漿,可他一點兒不在乎,沒有一句怨言。因為他心里只想著讓祖國有石油燒,在他的眼中,好像周圍一切事物都不重要了,甚至連自己的生命。我揉揉眼睛又看起來有時忘了吃飯,有時忘了睡覺。我覺得中華的每一個兒女都應該勤勞、刻苦地學習,長大后報效祖國。
愛國主義讀后感800字篇3
我最近讀了《民族精神代代傳》這本書,內心涌現出一份感動、一份自豪、一份欣喜。我們民族愛國主義者形象、我們新中國日新月異的面貌,也似乎都鮮活地呈現在我眼前。
曾記得抗日戰爭時,日本人對中國進行了大屠殺,老百姓恨透了日本鬼子。但聶榮臻還收養日本的孤兒,這種大無畏的精神,是常人能做到的嗎?鄭和七次下西洋,和各國建立友好關系,并立下了歷史創舉;大禹為了治水,三次路過家門而不入,十三年間,他干得大腿上沒有了肉,小腿上脫了毛,經過千心萬苦,終于制服了水患;長城人人都知道,這是我們中華民族創造的奇跡,但有誰知道一塊塊長3米重1噸的石條,都是用雙手搬上去的……所有所有的事例都令我感動。
我們的中華民族有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中國共產黨敢于做前人沒有做過的事,敢于走前人沒有走過的路,踏遍荊棘,開辟新路。在她的領導下,中華兒女百折不撓,銳意進取,創造了許多人間奇跡。看:大慶人依靠艱苦奮斗,頑強拼搏的精神,使中國甩掉了“貧油國”的帽子;20年的希臘奧運會,中國體育健兒更是憑著拼搏進取的精神,為中華民族奪得了32塊金牌的最好成績,使昔日的“東亞病夫”,現在已當之無愧地躋身于世界強國之列……難道這些偉大的成果不足以讓我這個炎黃子孫感到自豪?
當然在我感動之余,更多的還是欣喜。我欣喜我們中華民族是最古老的民族;我欣喜在科學理論體系指導下,我們能豪邁地走到今天,中華民族內部空前團結,各民族之間空前融洽,民族凝聚力不斷增強;我欣喜中國共產黨帶領全中國人民將祖國統一大業不斷推向前進,取得一項項重要成就;我欣喜香港澳門又回到了祖國的懷抱;我欣喜我是中華民族中的一員……為了我們的祖國,我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健康素質,認真學習,做一個新時代的“四有”新人。
最后,我想用“美麗的中國啊,我永遠愛你”來作為我的結束語。我相信我們古老的中國、文明的中國、美麗的中國,會在新的時代創造新的奇跡。
愛國主義讀后感800字篇4
今天,我津津有味地讀完了詹天佑這篇課文,字里行間透露著詹天佑滿腔愛國的情懷,引人入勝的字句鏗鏘有力,但詹天佑強烈的愛國情懷又怎能用言語表達呢?
1905清政府任命詹天佑為總工程師時,他不顧外國人的冷嘲熱諷毅然接受了任務,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詹天佑頂著壓力堅持不用任何一個外國工程師值得我們敬佩,但看看我們,不會做的作業只要有人幫忙,有答案抄就樂得不得了,明知不好但卻偏要。
詹天佑和工人們同吃同住鑿開居庸關隧道時,山頂的泉水留了下來泥土成了泥漿工地上沒有抽水機,詹天佑就帶頭挑著水桶去抬水。他白天去考察晚上就在油燈下繪圖計算,遇到困難時他總是想:“這是中國人自己修的第一條鐵路,一定要修好,否則,不但讓那些外國工程師嘲笑,還會使中國工程師失掉輕心。”詹天佑前輩這種精神怎能不使我們敬佩呢?作文
詹天佑前輩不允許“大概”“差不多”這類詞語出自工作人員之口,詹天佑對工程的負責,身先士卒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再想一想,如果我們都像詹天佑前輩那樣事事都為祖國,處處為朋友做事細致周密的話,那么還會出現少寫一個小數點,粗心做錯題目的事情出現嗎?作文
“生命有長短,命運有沉升,初建路網的夢想破滅令我抱恨終天,所幸我的生命能化成匍匐在華夏大地上的一根鐵軌……”這是詹天佑抱病時說的一句話,我們偉大的愛國工程師詹天佑臨死前都對祖國有著不變的情懷,我要以他為榜樣,學習他那種堅持不懈勇于實踐,做事一絲不茍的精神。
我為中國有詹天佑這樣的工程師而感到驕傲!
愛國主義讀后感800字篇5
《愛國英雄人物故事》一書記載了六十位中外愛國英雄人物的故事。民族英雄文天祥堅強不屈,寫下了“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壯麗詩篇;鄭成功驅逐荷蘭侵略者,收復臺灣,流芳千古;劉胡蘭從容對鍘刀,大義凜然;不滿20歲的法國女民族英雄貞德,率兵重創入侵英軍扭轉戰局;美國之父華盛頓經過艱苦斗爭,取得獨立戰爭的勝利;捷克斯洛伐克民族英雄伏契克,在獄中用鮮血寫出《絞刑架下的報告》等故事。
這些英雄人物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他們都有一顆愛國之心,為了祖國的存亡將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他們的愛國之心,應對挫折堅強不屈的精神,激勵著他們民族的一代又一代人。
我對《鄭成功收復臺灣》的故事感觸很多。公元1661年4月,一個靜悄悄的黎明,民族英雄鄭成功率精兵2萬,戰船百艘,從金門出征,討伐荷軍,收復臺灣。鄭成功在臺灣人民的支持下,用智慧,頑強地與荷軍展開了近一年的水陸戰,最后讓荷蘭軍掛出了白旗,把荷蘭人趕出了臺灣島,被荷蘭人占領了幾十年的臺灣最后回到了祖國的懷抱,他的不朽功勛,將永遠載入中華民族的史冊。
爸爸說,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臺灣與大陸同祖同宗,臺灣回歸祖國,實現祖國完全統一,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包括臺灣人民在內的當代中國人的神圣使命。
歷史告訴我們,落后就要挨打,只有經濟繁榮,國家富強,才能在世界上立足,只有懷著愛國之心,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終有一天我們祖國會繁榮富強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