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飛傳讀后感800字
讀完這本書,我感到岳飛那么正直、善良,為國家奮不顧身的殊死拼搏,卻被奸臣秦檜所害。可見當時的皇帝多么無能呀!雖然岳大將軍逝世,但是他的兒子岳雷又重振雄偉!一起來看看岳飛傳讀后感800字,歡迎閱讀!
岳飛傳讀后感800字篇1
岳母刺字故事膾炙人口,對此早就耳熟能詳的我,最近又拜讀了《岳飛傳》,自然對宋朝的大英雄岳飛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岳飛傳》以歷史上的真人真事為依據,結合民間流傳的故事寫成,歷來深受廣大讀者的喜愛。岳飛是抗金大元帥,他精忠報國,家喻戶曉。他自幼拜師學武,與張顯、湯懷、王貴、牛皋結拜為兄弟。他投軍報國,大鬧武科場,槍挑小梁王。奸臣張邦昌要拿他問罪,被大元帥宗澤所救,逃回家鄉。不久,金兵來犯,張邦昌賣國,害得徽欽二帝被金國俘擄。康王趙構南下稱帝,岳飛奉旨入朝,率領岳家軍抗擊金兵,威名遠震。可是正當他準備直搗黃龍府之際,朝廷卻連發十二道金牌調他回京,最后還被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于杭州大理寺的風波亭。
岳飛一生以為百姓的安居樂業而奮勇殺敵、保家衛國為己任,我認為他是一個非常忠于國家的英雄。最讓我感動的是他為人正直,做事總是堅持原則,損害國家的事,他是絕對不會答應的。除了精忠愛國,岳飛同時也是一個有情有義的大丈夫,對朋友情同手足,所以他有許許多多的好朋友在任何時候都會幫助他、支持他。今天,岳飛仍然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因為我們祖國繁榮富強同樣需要大批忠于國家、志同道合的民族精英。
我從心底里佩服像岳飛這樣毫不畏懼的英雄,他偉大的愛國精神將流傳千古!
岳飛傳讀后感800字篇2
他雖愚忠,但他中的有骨氣,忠的堅持,忠的不悔,他一生馳騁于疆場,英勇地抗擊外來侵略,堅決反對外族壓迫,其愛國主義精神和堅貞不屈的氣節為歷代人們所敬仰。
——題記
德國大詩人歌德說過:“讀一本好書,就等于和一位高尚的人對話。”若一本書成為了經典,一定包含了高超的藝術造詣,和完美的人生道理。岳飛抗金的故事早在南宋末年就已廣泛流傳于民間,經過幾代人口口相傳,清朝作家錢彩把真人真事與民間流傳的相結合,寫出了這套比較完整的《岳飛傳》。
岳飛在一生中做了許多大事,如考武舉時槍挑小梁王,用八十精兵大破青龍山的金兵,在牛頭山保護高宗,破了敵人的連環馬,打敗了敵人的金龍絞尾陣,可在風波亭被殺。他為了保全自己的忠義,明知會被害,可還是前往風波亭,并告訴自己的兄弟,若自己死了,不要輕舉妄動,保護帥印,不讓他落入奸人手中。在岳飛死后,舉國上下莫不悲痛,大街小巷貼滿了對秦檜的咒罵,有人還秘密對岳飛的畫像進行祭祀。
岳飛生前拼死搶回兄弟的尸體,說明他很忠義;他不和走投無路的兄弟一起去做強盜,占山為王,反而還勸解他們,繼續過清貧的日子,有朝一日為國家效力,說明他很忠義。
他為祖國收復了大片的失地,卻因奸臣當道,被內奸秦檜所害。他被十二道金牌召回,雖然明知道會死,但為了保護國家的軍事力量,毅然班師回朝,在死之前,他大喊“天日昭昭,天日昭昭。”然后在風波亭與兒子服下了毒酒自殺,
岳飛有許多優點值得我們學習,如:不懼危險,熱愛祖國,心存忠義,威武不屈,富貴皆拒……
我們以后要努力學習,獲取知識,像岳飛一樣,為祖國做出貢獻。
岳飛傳讀后感800字篇3
寒假里我讀了一本名叫《岳飛傳》的書。它的主要內容是講在北宋末年,金國四太子完顏兀術帶領七十萬大軍攻向宋朝首都汴梁。在金軍的強勢之下宋軍節節潰敗,宋將陸登盡忠,元帥韓世忠被削職為民,金兵殺入汴梁,宋欽宗、宋徽宗被俘。幸好又立趙構為宋高宗,建立了南宋,這時跟隨周侗大師的岳飛當上了軍官,大敗金軍的粘罕大太子,并在青龍山一戰口大敗了兀術,由于戰績突出,岳飛升為大元帥,將猛將余化龍、何元慶、張憲、楊再興等收入麾下。后與兀術在朱仙鎮大戰一場,讓兀術敗歸金國,岳飛正要乘勝追擊,卻因為秦檜的陷害,使得岳飛與其子岳云同在風波亭被害死,后來岳飛的二兒子岳雷率領岳家軍最終打敗金邦。
岳飛這一生都是為宋朝而活著,曾經反宋的楊幺邀岳飛作武王并兼元帥,可岳飛卻說:“我生是宋朝人,死是宋朝鬼,絕不貪濁富!”而面對死亡時他也是鎮定自若,阻止岳云他們想打出地牢的.念頭,岳飛是一位多么愛國的將領啊!
岳元帥留給我們后人最經典的是“精忠報國”這四個字,讀完這本書,我們知道了做人的原則,應該正直、不貪濁富、積極拼搏,不要貪生怕死,要做一個頂天立地的錚錚鐵漢,為祖國貢獻自己的全部精力與心血,讓祖國更富強!
岳飛傳讀后感800字篇4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讀著這首《滿江紅》,我思潮起伏,于是,我又一次地翻開了《岳飛傳》。
書中描述了一位精忠報國的抗金英雄——岳飛的一生:南宋時期,金兵犯邊,昏庸無能的皇帝宋高宗對匈奴步步退讓,這時,民族英雄岳飛出現了。他從小勤奮好學,長大后組建了令匈奴聞風喪膽的岳家軍。重創金兵,立志報效祖國,銳挫胡人,為宋朝立下了汗馬功勞。可心胸狹隘的宋宗高宗,在大宋即將統一之時,聽信了奸臣秦檜的讒言,連給岳飛發了十二道軍令并硬給他扣上了,莫須有的罪名,使年僅三十九歲的他慘死在風波亭,人們為了紀念他而造了岳王廟,又發明了“蔥包燴”這一小吃來發泄對秦檜的憎恨。
中華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涌現了許許多多像岳飛這樣杰出的愛國人才,如:古代有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代父從軍的巾幗英雄花木蘭;近代有杰出的愛國女詩人冰心,舍身堵槍眼的黃繼光;現代有為國爭光的奧運健兒孫楊,“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他們宛如長江滔滔不絕的潮水,一浪接著一浪。而我最崇敬的是“導彈之父”錢學森。
在錢學森看來,國為重,家最輕,科學最重,名利最輕。“5年歸國路,兩彈成”講的正是錢學森爺爺的故事;他毅然決然地放棄了美國的優越的物質享受和良好的工作環境,沖破了美國層層的阻撓,歷經千辛萬苦,終于回到祖國。中國當時科技還很落后,連個像樣的實驗室也沒有,可他卻在這兒毫無怨地開展了長達十年的工作生涯,發于發明了兩彈一星,使中國成為第三個擁有核彈的國家。
“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滿江紅》的詩句又一次縈繞在我的耳際,永遠,永遠……
岳飛傳讀后感800字篇5
近段,我讀了《岳飛傳》這本書。書中的故事一環扣一環,極為精彩。仿佛我也融入了情景當中。
在北宋末年,烽火四起,戰亂不斷。當時百姓生活困苦,過著食不果腹、衣不遮體的日子。
宋徽宗崇寧二年的一天,河南相州湯陰縣岳家莊莊主一家喜氣洋洋,張燈結彩。他的妻子姚氏生了個小兒子取名為岳飛,后因家鄉發洪水妻子姚氏帶著岳飛逃到了河北大明戶黃縣的麒麟村。被一個富人所收養,到了岳飛十幾歲時富人出于好心讓岳飛跟著自己的孩子一起讀書學武。岳飛聰明勤學,又刻苦練習武功。二十幾歲就去縣里比武,黃縣縣官看岳飛是個才子日后一定飛鴻黃達,縣官就讓自己的女兒嫁給岳飛。之后,周侗就讓岳飛去上縣城拜見岳父大人。到了縣衙岳飛降服了一匹力大威猛的白色大馬,岳父大人一高興就把這匹馬送給了岳飛。
不久,岳飛的義父去世,收服了牛皋,相州應試,帥府談兵,槍挑小梁王,群英結義……奸臣害岳飛,岳飛遇害。
讀完這本書,我感到岳飛那么正直、善良,為國家奮不顧身的殊死拼搏,卻被奸臣秦檜所害。可見當時的皇帝多么無能呀!雖然岳大將軍逝世,但是他的兒子岳雷又重振雄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