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花緣》的初中讀后感800字
《鏡花緣》一書的命名取意于“鏡花水月”一詞,蘊涵著對于人生空幻和哀悼女子不幸命運的意識。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鏡花緣》的初中讀后感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鏡花緣》的初中讀后感800字篇1
再讀鏡花緣上卷,讀書中一眾若干人物,比較之后,更是喜歡多九公和林之洋,不僅性格可愛,更是兼具傳神,總之比起主角唐敖毫不遜色。
先說多九公和唐敖一行來到黑齒國,到了當地一間‘女學塾’,兩人因為好奇,不知當地女子究竟讀何書?之后學塾里的先生把他兩人一起請進,因為知道他兩人來自唐朝,因為歷來素聞唐朝為萬國之首,乃是圣人之邦,想必人品學問更是出類拔萃,這番前提下,引出私塾先生的兩位女弟子,紅紅,亭亭,兩女子慕得唐朝學問人品,多九公當即拍胸說道:老夫于學問一道,雖未十分精通,至于眼前文義,粗枝大葉,也還略知一二。跟著,紅紅,亭亭兩女子便從音律談起,多九公這時看到唐敖說:我們兩位都是拋開了書本,荒疏多年,誠惶誠恐,見識不到,還望指教。這‘指教’兩字,多九公當時聽到,便鼻中一哼,口雖不言,心中卻想:他們不過是些海外幼女,腹中學問可想而知,唐兄這樣謙虛,未免把對方看高了!之后呢,說起音律,論起反切,談談說說,多九公竟然絲毫不占上風,談到《周易》各種傳本,九公聽兩位女子說有九十余種,他當即便吃一驚,自以為知道大概,也不過五六十種,接著又想管她呢,說不定對方有詐,隨后九公便信口胡說,周易有一百余種,誰料那兩女子步步為營,開口便談所見九十三種,之后追問其余七種,此時的九公別所七種了,就像那女子要求,只說兩種也怕仍是為難,到此處,九公汗如雨下,這種人物性格,雖然夸下海口,但也真實可愛,九公自負為唐朝學問正宗,沒想到此番在黑齒國棋逢對手。
隨后兩女子你一言我一語,把多九公說的臉上一陣青,一陣紅,這時就連唐敖也根本插不上嘴,好不煩悶。正為難,這時只聽到外面喊:請問女學生可買胭脂么?來人是誰,沒錯,正是林之洋,唐敖的妻弟。說道這個林之洋書中很多描述也很是可愛,就拿這次來說,他一介走物販貨的商人,毫不通文,各種情由一概不知,這時出現反倒幫了九公,大家乘此機會都得脫身。話說林之洋這人雖然各地走物販貨,但是人卻極其聰慧,書中也有一段,話說他們一行人來到智佳國,正逢中秋,三人便去猜燈謎,林之洋常年海外走動,見識甚廣,猜起燈謎來,更是不在話下,不一會便破了好幾道。還有一處,他們三人來到女兒國,上岸之前,還在調笑,可別被女兒國國王招了去,更巧那林之洋賣貨時便被那國王看上了,之后又是纏足,又是擦粉,百般折磨。此段描述,更是借了后來磨難結果,林之洋說:當日在女兒國,人家好財,日日給予金銀財寶,我卻不為所動;當日在女兒國日日被人家毒打,穿耳,倒吊,纏足,這些磨難最難熬,我卻終能忍受;當日在女兒國人家好酒我歷來好酒,但為了及早脫身,更是滴酒不沾……幾段敘述下來,林之洋作為商賈之人的形象既豐滿,又生動,不見銅臭氣,倒是多了幾分真摯,可愛。
說完多九公和林之洋,再來看看女主角唐小山,這個前世百花仙子,其實性格刻畫的也極其有趣,百花仙子下世為人,經歷凡間之苦,這段因有因何而來?原來當日瑤池盛會,各位仙班都旨在討好王母娘娘,嫦娥先是提議請百鳥,百獸來此地歌舞一番,接著又說不妨也請百花一齊開放,同來慶祝。眾仙聽了,都說很妙,哪知這時的百花仙卻說:各個花卉開時都因時節地域不同各有不同,今要令百花一齊開放,這番便是戲言。后更因為風姨在旁調唆,百花更是與嫦娥爭執起來,隨后才有了賭氣說法:一旦下界人君有令,教百花齊放,我果然應允,情愿墮落紅塵,永不翻身。哪知因緣湊巧,有武則天女帝,偏偏酒后便叫百花齊放,那天剛好百花仙人去別處下棋,神不知鬼不覺地各處百花便也齊放了,這之后呢,可憐的百花仙子只能下得凡塵,歷經輪回之苦。這幾章,仔細讀完,明面上交待了百花仙子前世今生,暗里卻也寫明了百花的持才傲物,雖說此件事端,發于嫦娥多事,怨于風姨調唆,但是最后結局走向,還得說回百花自己。百花從一出場就清麗絕俗,一看就知道不是庸俗之輩,極不善于阿諛奉承,但是事體人情的分寸到底拿捏不穩。其實,看完這幾個章回,我還是很喜歡百花,這樣一個清清凈凈不為俗世所擾的女子,多么可愛,可貴?!就連廣寒宮里自比天下無雙的嫦娥,一比之下反倒俗氣了,不僅俗氣,還犯了器量狹窄之誤!
《鏡花緣》的初中讀后感800字篇2
“女子無才便是德”,突然在一本書中看到,這句話讓我很是“悲憤”。原來古代人都是這種思想,怪不得古代學堂里見不到女子。但在《鏡花緣》中,我見識到了古代才女。她們的魅力是很多人想象不到的。
“蘇氏蕙蘭織錦回文璇璣圖”,乍一看,全是字。但聰慧的史幽探用七種色彩把文字區分開。每色中的字都可以組成數十首詩。史幽探她滿腹詩詞,行詩如風,讓人敬慕。
在《鏡花緣》的后一部分是記敘百名才女相會的情景。她們闊談“琴、棋、書、畫、醫、卜、星相、燈謎”,實話說,我確實是看不懂,但她們的浩博才學讓我震撼。若不是武則天開放女科,這些女子的才華還得不到展示。
書中讓我領略到了很多國家的怪異和有趣。如君子國,君子國里的人都是彬彬有禮,買賣東西都要謙讓個半天;還有兩面國,兩面國的人遇到有錢有勢的,就露出恭維、親切的臉,而遇到沒錢沒勢的,則露出丑惡、鄙視的臉:還有穿胸國,穿胸國的人胸上都有一個洞,他們都再胸中穿一根長竿,把東西都掛在上面。
然而,讓我印象最深的是主人公在女兒國的游歷,大概作者也和我有同樣的想法吧,暗暗地在文中批判當時社會的不平等。女兒國,恰恰是“女尊男卑”。“男子反穿衣裙,作為婦人,以治內事,女子反穿靴帽,作為男人,以治外事”,所以林之洋誤被選為王妃。首先得纏足,所謂“纏足”,就是裹小腳,有“三寸金蓮”之美。可憐的林之洋十腳趾都爛了,化為膿水。這只是夸張,但他所受的痛苦古代婦女沒有受到過嗎?有誰可憐過她們?作者在文中讓男性從女性的立場去體會纏足等種種陋習的丑惡和非人道性質。
唐敖、多久公在黑齒國的女學塾中遇到紅紅、亭亭,這兩名十四五歲的少女最引人注目的是她們極有才學,詩書禮樂無所不通,她們和多九公、唐敖討論學問,涉及音韻文字、經書義疏、學術流派,口若懸河,咄咄逼人,弄得倚老賣老的多九公面紅耳赤,汗流滿面。
《鏡花緣》若出在當時,定會改變一些人的觀點。這本書中,各種珍鳥奇草,各國的風俗習慣吸引力極大,但其中著重表現對女子的尊重,值得一讀。
《鏡花緣》的初中讀后感800字篇3
《鏡花緣》是清代神魔小說,自出版問世以來,一直受到各方關注。魯迅、鄭振鐸、胡適、林語堂等大家對它都有研究,評價頗高。魯迅在《中國小說史略》中稱之為能“與萬寶全書相鄰比”的奇書。國外學者也致力于此書的研究,蘇聯女漢學家費施曼說該書是“熔幻想小說、歷史小說、諷刺小說和游記小說于一爐的杰作。”
《鏡花緣》這部書,人們把它稱之為小說,但它的小說味并不濃厚。說它不濃,首先是它沒有塑造出一個像樣的典型人物,即使像唐敖、唐小山這樣的主角兒,也顯得很蒼白,而且在結構上也極為松散,故事與故事之間缺乏有機的聯系,看上去像是由無數張美麗的圖片拼湊而成。所以,藝術力量單薄,文學價值不高。
當然,這些所憾只是這部巨作的美中不足,應該說,作者耗去二十年心血寫成的這部作品,在中國古典長篇小說中,還占有著它應有的地位。在小說中“論學說藝,數典談經”,同時還包含了新穎的思想和新奇的想象,在我國小說史上占據一席之地。
《鏡花緣》一百回,故事起于以百花仙子為首的一百位花神因奉武則天詔令在寒冬使百花開放,違犯天條,被貶下塵世。其中百花仙子托生為秀才唐敖之女唐小山。小說前半部分主要寫唐敖、林之洋、多九公三人游歷海外三十余國的奇異經歷,后半部分主要寫由諸花神所托生的一百名才女參加武則天所設的女試,及考取后在一起飲酒游戲、賦詩談笑的情景。同時,又自始至終貫穿著維護李氏正統、反對武則天篡政的線索。《鏡花緣》由于包含了新穎的思想和新奇的想象,帶有較多的社會批判意識,有時且不乏深刻之處,所以盡管成就有限,但在小說史上占據一定的地位。
《鏡花緣》作者用漫畫式的筆調,通過夸大和變形寫出了社會的丑惡和可笑,也寫出他的理想社會。但由于故事發生的場所是虛無縹緲之地而情節又是荒誕離奇的,所以作者以此揭示的現實生活,給讀者的感受主要是滑稽可笑而不是嚴峻和可悲。在藝術上,作品的奇思異想體現了豐富的想象力,且思想機警和語言幽默風趣。但另一方面其幻想性的虛構情節有些分散,人物形象顯得單薄;后半部分大談學問,較為累贅。
書中對酒。色。財。氣頗多微詞,而參透酒、色、財、氣是成仙了道的關鍵,在小說中,作者還別出心裁地為武后及武氏兄弟設立了名為“自誅陣”的酉水(酒)、巴刀(色)、才貝(財)、無火(氣)四關以對抗勤王諸軍,大凡參不透這四關的李唐將士無一幸免,而作為勤王軍首領的宋素對這酒、色、財、氣平素都不甚在意,因而入此四陣而得以毫發無傷。在大軍攻破四座大關而大獲全勝的時候,不但前來助陣的百果大仙、紅孩兒等五位大仙忽然不見,連宋素亦追隨五仙而去,而這一結局無疑又一次證明了小說的禁欲主義的修道觀。
該書主要內容是:武則天廢唐改周時,一日,天降大雪,她因醉下詔百花盛開,不巧百花仙子出游,眾花神無從請示,又不敢違旨不尊,只得開花,因此違犯天條,被劾為“逞艷于非時之候,獻媚于世主之前,致令時序顛倒。”于是上帝就把百花仙子貶到人間。
《鏡花緣》的初中讀后感800字篇4
《鏡花緣》是清代著名小說家李汝珍寫的,講的是一位百花仙子在王母娘娘的壽宴上得罪了嫦娥仙子,被嫦娥和心月狐設計陷害,百花仙子被貶到人間受苦。唐小山便是百花仙子,她跟著林之洋尋父,直到小蓬萊山。尊父命改名唐閨臣,上船回國應考。唐閨臣二次去小蓬萊尋父未返。
作者以辛辣而幽默的文筆,嘲諷了那些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儒生,并批評了種種品質惡劣和行為不端的人,極盡諷刺挖苦之事。而與之相對的是,作品頌揚女性的才學,充分女子的社會地位,批判了男尊女卑、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封建觀念。
在《鏡花緣》中,嫦娥雖然美麗漂亮,但她心胸狹隘,報復心重。百花仙子卻是相反的,她耿直、善良、單純,做事認真,講原則。最終她之氫能夠成功返回仙界,是因為她用自己的經歷證明了自己即便身在紛雜的紅塵之中,也不會迷失自己的本性和初心。
你們知道嗎,在繁盛的唐朝,有一道亮麗的風景,這可不是一處景區喲,而是唐朝歷史上的才女們。雖然唐朝的婦女受教育的程度不如男性,但是比起其他時代就相當高了,所以說,唐朝是才女輩出的時代。徐惠、上官婉兒即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我們也要多學些知訓,才能夠成為才女!
同學們,看完我的讀后感,你們是不是也想看《鏡花緣》!想看就來吧!
《鏡花緣》的初中讀后感范文800字
《鏡花緣》的初中讀后感800字篇5
《鏡花緣》描述蓬萊仙島中,天上的百花仙子因在王母娘娘壽誕時,與嫦娥吵嘴,一時之間說錯話,玉皇大帝大怒,令她到人間受罰,轉世為唐敖的.女兒,名日小山。唐敖因考試名落孫山,心灰意冷之余便與小山的舅父林之洋一同出海游歷,散散心。
在航行途中,到了許多奇妙的島,如:人民好禮、不慕榮利、為善互讓的君子國;愛裝模作樣、賣弄學問,肚子里卻毫無墨水的白民國;根據人之心眼好壞而腳踏不同顏色云朵的大人國等,后來唐敖在途中嘗遍仙草,因而得道成仙,從此一去不復返,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
而小山年紀雖小,但十分孝順,曾與舅父兩度出海尋父。盡管沿途遭遇不少災難,卻都奇跡般的化險為夷,最后,百花仙子化身的小山,在受罰于人間的時間期滿,重回小蓬萊,繼續執行掌管百花的工作。
這部小說看似在描寫神話,實際上,在詼諧諷刺中也蘊涵著深刻的道理。故事中的島國特色即在訴說當代社會的面貌、作者自己的期許,如:一、君子國:希望人人都能像君子國的人民般,不爭奪、不強求,社會安樂祥和。二、女人國:顯示作者關懷社會,對許多男女不平等制度的批判,想象女人亦可考科舉,從事男人做不到的事。三、白民國:當時,有些人考取功名便洋洋得意,認為自己已是頂尖人物了,便賣弄自己所學。實際上,學海無涯,他們所學的不過是汪洋一瓢罷了,作者對這樣氣量褊狹的士大夫,也不放過揶揄他們的機會。
《鏡花緣》雖然是描述作者對當代社會制度的不滿,以及他個人向社會的反抗,但其中所包含的寶貴啟示仍是現代社會中值得我們借鑒、警惕的。就如同我曾耳聞的一句話:真理是不會隨著時代的變動,而有絲毫改變;人生最大的錯誤即是再犯相同的錯誤。但反觀現代社會,為何人人不能少一點爭利,而多一點施舍,像君子國般?為何有些人不能謙虛為懷?反而像白民國般喜歡賣弄?社會要進步,內心的改革其實是最重要的。如果世界上各民族和平共存、沒有紛爭,哪需要什么武器?但真實的情況又是怎樣呢?
想改造這個社會,甚至這個世界,真非我一個十六歲的人做得到,但我想大家一起來努力一定能成功的!滴水可穿石;聚沙可成塔。而且,解決社會亂象最好的方法,關鍵在于生活在其中的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