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讀后感800字作文
李白的一生是具有傳奇色彩的一生。李白的一生又是浪漫的一生。李白不僅給我們留下了大量的詩篇,還給我們留下了他那傳奇的故事。一起來看看李白讀后感800字作文,歡迎閱讀!
李白讀后感800字作文精選篇1
初知李白,是在那幾句朗朗上口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中,不知為何,那時還小小年紀的我遍一下子愛上了那首詩,只淺淺明白,那首詩里,是鄉思。因為《靜夜思》我知道了有個詩人叫李白,字太白,被人們稱為“詩仙”。記憶中,有一種酒,醇香而且回味,叫做“詩仙太白”,我不知道這酒為什么叫這個名字,只覺得,李白的詩便如這酒般醇香,回味悠長。
品那一杯“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只此一句,便貫穿了整篇文章,激昂、澎湃的感情,回味悠長的留香,豪情萬丈的吶喊。我對他的認識又深了一分,我對他的喜愛增了一分。他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唯美比過他人;他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細膩賽過他人;他的“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豪情更是勝過他人。
品那一盞“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如此一筆,勾勒出險而峻的蜀山絕壁,領世人進入那群峰之間,邀世人共觀那峭壁絕巖。曾經也思考過,為什么李白的詩會如此讓人沉醉入迷,他的詩既不似“安得廣廈千萬間,大辟天下寒士俱歡顏”的心懷天下,也不似“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悠閑自得。可是,那一句“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瀑布水終是落在了我們心間;那一句“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的月光終是照在了我們身上;那一句“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的踏歌聲終是響在了我們的耳畔……如此一筆,看似不留痕跡,實則帶走了我們的心。
品那一壺“飛湍瀑流爭喧豗,砯崖轉石萬壑雷”。僅此一句,酣暢淋漓,他帶著那一聲聲驚天動地的聲響,連同那蜀道的艱險,一同呈現在世人前。讀詩,是享受美的過程。讀李清照的“唯恐雙錫蚱蜢舟,載不動許多愁”,讀出了滿滿愁絲;讀李商隱的“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讀出了淡淡懷戀。唯有讀李白的“飛湍瀑流爭喧豗,砯崖轉石萬壑雷”,讀出了萬丈豪情的同時,還聽到了震耳的水流聲,看到了爭流的瀑布傾瀉而下。
小時候,有人曾問我最喜歡的私人是誰,我說是李白。當時只傻傻的把他寫的詩很多,流傳至今的也有1000余首當做理由。也僅僅是這么個簡單的理由,我才更愿意去了解,了解李白,了解李白的詩。因為了解,才更愿意去細細品讀,在午后的陽光下用心去感受。也曾經,為背誦不下那一篇長篇闊論而苦惱,但很快就被對詩所帶來的心靈震撼所替代。他的詩,如酒,悠久醇香、回味無窮;如歌,纏綿交錯、余音繞梁;如畫,亦真亦假,流連其中;如舞、如鼓、如天邊一抹紅霞……
慘淡月光下,一個身影,左手一壺濁酒,右手一把利劍,趁著酒興而舞,劍反射出淡淡寒光,身旁石桌上,筆墨散亂地放著,紙上,一篇文章揚揚灑灑,最顯眼的,莫過于那幾個字:蜀道難。
李白讀后感800字作文精選篇2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初看到李白二字,想到的便是這句詩。
李白有一個江湖。他的江湖里是俠義,是浪漫,是“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樂觀,是“仰天大笑出門去”的自信,是“天子呼來不上船,自言臣是酒中仙”的狂傲,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灑脫……他就像金庸小說里的那些俠客,嗜酒如命,劍術超群,敢愛敢恨,豪邁灑脫重義氣,更有“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的才氣,也正因如此,他到了如今還被無數人喜愛和贊頌,還被人尊稱“詩仙”。他的自由和疏狂是每個人都渴望的,不單單是中國人。
這也正是我讀《李太白集》的原因——我想更加深入地認識這個儒士,這個道士,這個俠士,這個謫仙人——而不僅僅是背一背那些固定了的賞析和參考答案。我崇敬他,敬他的浪漫,敬他的理想主義,敬他的才華橫溢。初識他其實是因為那首《靜夜思》,一句“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寥寥幾句語言平實卻意境深遠,讓那時還是小學生的我無比敬佩又懊惱——寫這么多詩,要背多少賞析啊!開始迷戀他是情竇初開時,羨慕他的“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喜歡他的“相迎不道遠,直至長風沙”——青梅竹馬,兩小無猜,情真意切——只要是真愛,那么點距離又算什么呢?于是開始試著了解他,看到了他的豪邁和狂傲。一個人若只是狂和傲,那也就一狂生,稱不得“謫仙人”。含喜含悲,且狂且傲,有血有肉才是李白這謫仙人。于是有了“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的孤獨,有了“抽刀斷水水更流,借酒消愁愁更愁”的憂愁,有了“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的忠義……
他是下凡的仙人,卻得不到重用,所以愁。他幸運地生在了盛唐,卻也是不幸的——因為他不愿為了名利奴顏婢膝,不愿向所謂權貴低頭,所以離開了官場。我們這些凡人生活太平庸了,所以會對他的縱情肆意而艷羨——他是真正地痛快地活著。要說我讀他的詩集有什么感受,其實很簡單——我覺得我看到的是一個江湖,一個李白的江湖,一個承載了他思想的江湖。李白是一個俠客,更是我心中的神
李白讀后感800字作文精選篇3
在我眼里,李白是個很聰明的人。他10歲就會背四書五經;別人要背一天的文章他一小時就會背了。可他卻很貪玩。有一天,他看到一個老奶奶在用一根很粗的鐵棒磨繡花針,在老奶奶的點化下,他領悟到了“只要功夫深,鐵棒也能磨成繡花針”的道理。從此,他就刻苦努力,終于成為了一代詩仙。
在我眼里,李白是個劍客。他出生在胡地,父親是個商人,在經商途中經常會遇到強盜,所以從小父親就教他練劍,以后又拜師學藝,練就了一身好劍術。后來,郭子儀因打抱不平被關進大牢時,李白仗義將他救了出來。
在我眼里,李白又是個朋友滿天下的人。他一生就是在飲酒、作詩、交朋友中度過的。在朋友有困難的時候,他總是慷慨解囊,伸出援助的手去幫助別人。
李白的一生是具有傳奇色彩的一生。李白的一生又是浪漫的一生。李白不僅給我們留下了大量的詩篇,還給我們留下了他那傳奇的故事。
李白讀后感800字作文精選篇4
一首《蜀道難》,不僅道盡了李白的全部人格力量,而且凸現了大氣磅礴的崇高美,演繹了迅疾變幻的運動美,奔涌出參差錯落的音韻美,真正是譜寫了一首浪漫主義的絕唱。
李白的人格力量是什么?勿庸置疑,那就是“天生我材必有用”“長風破浪會有時”的自信,是“人生得意須盡歡”“會須一飲三百杯”的狂放。一個“狂”字,是他噴薄如日熱情似火的情感的體現,也是他對自己精神家園本能的執著的選擇:對“鐘鼓饌玉”的嗤之以鼻,蔑視鄙棄,對黑暗現實的不滿抗爭,毅然絕棄;對祖國壯麗山河的一往情深,無比熱愛!
“噫吁嘻,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詩篇開頭的一句絕叫,絕不是萎縮懦弱冷漠沉淪之徒所能寫出的。只有李白,只有胸中激蕩著狂濤巨瀾的李白,才能從心底油然呼來,叫板而出!
只有李白,只有有著風卷殘云般氣魄的李白,才能讓蜀道上連天的群峰,壁立的懸崖,洶涌的惡水,凄涼的叢林,還有那磨牙吮血的恐怖,全都渲染出大氣磅礴的長軸畫卷,才能凸現出一種驚天地泣鬼神的崇高美!“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這空間上難度上的極度擴張;“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這時間上的極度綿延拓展;“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后天梯石棧相鉤連”,這“五丁開山”的巨大的神勇力量;“飛湍瀑流爭喧豗”的洶涌激蕩,“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奇險崢嶸,這一切的一切,在詩人如椽巨筆的揮灑下,沒有一個不是突破景物常態的,沒有一個不是宏大壯闊的,沒有一個不是粗拙奇譎的,也沒有一個不是令人心動魂悸的!總觀全詩內容,真正體現了一種雄健偉岸,高峻奇險,渾然天成的崇高美,一種氣象不凡的壯闊美!
“忽然絕叫三五聲,滿壁縱橫千百字”,正因為情感的狂放不羈,酣暢淋漓,李白才要一唱三嘆,回環跌宕;正因狂放不羈,情不由己,李白才能天馬行空,無拘無束,上天入地,才能奇特的想象,斗膽的夸張。正因為狂放不羈,全詩才能在情感的旋律線上,在詩歌的整體氣勢上,在篇章的布局上,大開大合,大起大落,急驟奔突;才能呈現出風馳電掣般的運動美,變幻莫測的迅疾美!才能給人以長風之出谷,雷電之驚閃,萬馬之奔騰的強烈的震撼力!
由于奔放不羈,豪邁恣肆,古樂府單一古板的句式,已遠遠適應不了李白那如長江大河般奔涌的情感了,于是,突破舊樂府的句式特點,也就成為必然。三字句,四字句,五字句,最長的九字句,這些長短不齊,流轉自如的句式,也只有這些句式,才能像“大珠小珠落玉盤”一樣,輕重緩急地表達出詩人奔放如風,迅疾如電的豪邁情懷,才能涂抹出氣象不凡的浪漫主義的壯麗畫卷。筆力的雄渾灑脫,龍騰蛇行;語言的參差錯落,搖曳生輝,都使狂放浪漫的絕唱,平添了酣暢的流轉美,起伏的參差美和動人撼人的節奏美!
“狂來輕世界,醉里得真如”,當李白迷醉于自己的精神家園,陶醉在巴山蜀道上的一幅幅雄奇俊美的圖畫時,他的“狂放”“灑脫”,可謂發揮到了極致!
《蜀道難》,一首狂放的浪漫的絕唱,從內容到形式,無不都是詩人狂放之情主宰下的鬼斧神工般的走筆渲染,寫意潑墨!
李白讀后感800字作文精選篇5
思念,仿佛是在這個早春的黎明附著在心上的一層霜,有一點寒意,卻不至于將人凍傷。甚至有可能在晨曦中,迎來一絲溫暖的光芒。——《閑敲棋子落燈花》吳雨亭
李白的思鄉詩在前期還只是思,但在后期的詩作上卻多了一絲悲情在里面,我以為李白在初離家時,心懷遠志,因此心中的悲情被高遠的理想之情所掩蓋了,因此不覺得離家有傷懷之感,但在外久了,有了思歸之情之后就不同了,離家久了之后所引發的思歸之情有多種情況,如思念漸漸老去的父母,思念許久未見面的親人,以及在外經歷苦難與在家安逸日子的對比等等,這時的思鄉之情,怎能不帶有悲情色彩呢?
思鄉之情的表達方式最普遍的就是通過明月傳情思啦,例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個沒有什么特別的,而李白的思鄉之作,除了借助月亮,還借助家鄉的地名、家鄉可看到的山川草木、花草蟲魚,還有傳信的動物等等,例如: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故園情。又如: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帶上詩人特有的思鄉情懷的‘傳情物’,使得私人的思鄉詩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別具一格。
難道李白想歸家卻不能歸嗎?并不是的,家并非不能歸,而是報負未成,不甘心就這么回去。現在離家展懷者不也是這樣嗎?誰都想衣錦還鄉,可是與自己一樣的人有千千萬萬,又有幾個是能功成身就,光榮返鄉的呢?志向越遠大,責任就越重,壓力也就越大,而這壓力并非他人施予,而是自己壘上的重量,這是人生的歷練,想成長,誰都少不了這一步。
熱愛自然之人,看到的自然萬物都與他一樣是有靈性的生命體,因為充滿生機的人,總會不自覺地將自己的朝氣賦予每一種事物,這樣,他看到的自然也是一個充滿活力的世界,二者相互影響,才會在時光流逝中保持永不消逝的激情。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李白啊李白,你的夢想真是遠大,可惜這一輩子你也只能是個詩人,做不成一個政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