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世奇人讀后感700字左右
《俗世奇人》講的是清末民初時期老天津衛的一些奇人,例如:刻磚劉、泥人張、風箏魏、機器王、刷子李等等。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俗世奇人的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俗世奇人讀后感700字左右篇1
我看完《俗世奇人》后,受益匪淺。
這本書的作者是馮驥才,描寫了天津衛的奇人奇事,會什么的都有,而且練成了絕活。人物本領高超,情節生動傳神,如電影在我眼前播放。其中,我最愛神醫王十二。
鏡頭一:一個鐵匠因為不小心把鐵渣子弄到眼睛里,疼得大喊大叫,眼看就要瞎了,王十二來了,他借了吸鐵石,一吸,鐵渣子就出來了。
鏡頭二:一個大漢被馬車撞在一面墻上,撞斷的肋條子穿皮而出,插進了磚縫里,拔不出了。正在人們著急時,王十二來了。他用白毛巾浸了浸熱水,將大漢連鼻帶嘴捂住,身子里的氣沒處出,胸膛就鼓出來,釘在墻縫的肋條子自己退了出來。
王十二真是神醫,神在哪兒?你有急病,別人沒法兒,他有法兒,這法兒是他靈光一閃,急中生智,信手拈來,手到病除。
但他的神并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通過后天的堅持不懈的努力奮斗實現的,這本書還介紹了能人們苦練本領的詳細過程。我真正領悟到,成功是百分之一的天才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就像游泳世界冠軍孫楊、羽毛球世界冠軍林丹,都是從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訓練中一步一步走過來,不知道邁過了多少坎坷,經歷額多少曲折,克服了多少艱難困苦,才走向世界的巔峰、成功的巔峰。
與他們相比,我覺得自己沒有像書中人物那么堅持不懈地努力做一件事。我在開始學習五子棋時,和爸爸下總是輸,我越下越不耐煩,最后一翻棋盤,氣急敗壞地走了。任憑爸爸怎么勸導,叫我堅持學習下好棋,我最后還是放棄。現在我知道了,做什么事情都要持之以恒,要學會一樣本領不是很簡單的事情,一定會遇到挫折,不可能一帆風順,我們一定要有克服它的堅強意志和頑強的毅力。只要持續不斷地認真練習,多研究方法,苦練加巧練,我相信最終一定能到達成功的彼岸。我現在打算開始下功夫練棋,多看書,多向高手請教,相信自己一定學好五子棋。
《俗世奇人》這本書不僅讓我增長了見識,開闊了眼界,還教會了我一個人生的道理。
俗世奇人讀后感700字左右篇2
《俗世奇人》中,每一個人都有各自高超的本領。他們靠雙手,靠這份手藝,靠自己豐衣足食,安居樂業。
各行各業的手藝人,有心靈手巧的泥人張,力大無窮的張大力,分辨真假的藍眼……這些手藝的名字很古怪,因為天津人把手藝人的姓和他們拿手擅長的行當連在一起稱呼。久而久之,名字沒人知道,只知道一個綽號。
手藝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有絕活。刷子李,他是專于粉刷一行,刷屋子時,必穿一身黑,刷完墻身上沒有一個白點,正是因為這些手藝人的不同絕活,讓他們豐衣足食,衣食無憂。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泥人張,那一天下雨,他一個人坐在天慶館里喝酒,這時,從門口進來三個人,中間就是大名鼎鼎的張五爺,張五爺有錢,官也怕他三分。但手藝人不怕他。泥人張只管喝酒,吃菜,根本不把張五爺放在眼里。
但過了一會兒,張五爺拿泥人張找樂子,泥人張從鞋底摳下泥巴,一邊喝酒,一邊用這塊泥巴捏弄,張五爺還在找樂子,泥人張把手中的泥巴捏好了,放在桌子上,去柜臺結賬。旁邊的人一瞧,這就是活生生的張五爺,張五爺也看出捏的是他。
第二天,北門外雜貨攤上,放著一排排張五爺的泥像,有一兩百個,攤上還貼著紙條,上面寫著:賤賣海張五。三天后,張五爺把泥人和模具全買走了。泥人張不但教訓張五爺,而且還大賺了一把。
現在的社會也是一樣的,沒有精通的專業知識,在社會上無法站穩腳跟,也得不到別人的尊重。藝人的絕活,不是一下子就有的,他們經過了長期勤學苦練,不斷總結學習,積累經驗,精益求精,才在某行業取得非凡的成績。七十二行,行行出狀元。我們作為學生,要認真學習,一步一個腳印打好基礎。學好本領,長大后在自己熱愛工作中做出卓越的成績,為社會做貢獻。報答父母,報答祖國。
俗世奇人讀后感700字左右篇3
在暑假里我閱讀了許多書,有《愛的教育》《水滸傳》《俗世奇人》等等。這些書中我最喜歡馮驥才寫的《俗世奇人》。
這本書里有很多故事,我最喜歡的故事是《張大力》。因為我也姓張,天下張家是一家,張大力肯定是我的祖輩,因為我力氣也很大,故事里夸他好像夸的是我一樣。但有一點我不喜歡張大力,他是一個赳赳武夫,身強力蠻,力大無邊,故得名“張大力”。別人是君子動口不動手,而他是武夫動手不動口,做事魯莽,不經大腦。
聚合成店門口放著青石大鎖,鎖上刻著“凡舉起此石者賞銀百兩”。從石鎖撂這兒就沒人舉起過,想想那石鎖該有多重啊!當張大力看見這把鎖和字,便俯下身子,將石鎖輕易舉起,胳膊筆直不彎,臉上笑容滿面,好賽舉著一大把花兒。難道這鎖很輕?
可惜他連續兩次輕松舉起石鎖,但老板卻拒絕付賞銀,這又是為什么呢?原來在鎖底還有一行字“唯張大力舉起來不算”。原來張大力的英名早已蓋世啦!
張大力這次魯莽行事,只是沒有拿到賞銀。如果是在戰場上收到上級的作戰計劃,他只看到一半就開戰,那就禍國殃民了。如果考試時,題目只讀一半就下筆,那結果多半是鴨蛋伺候。凡事還是得三思而后行,光有一身蠻力是不夠的。
我不得不想起自己在中山參加乒乓球比賽經歷。我的力氣很大,打球時大力扣殺是我的殺手锏。一般人的發球,我只要來個大力扣殺,對手就無招架之力。這一次的對手發球我想都不想就來了個大力扣殺,誰知道球下網了,對手得分。哼,只不過是失誤而已。她再發一球,我又來一個大力扣殺,這一次依然下網。自己的殺手锏沒殺到人,反而讓自己連丟兩分,我是又氣又急,接下來的比賽更是亂的陣腳,失了方寸。結果可想而知。
當天晚上睡在床上,輾轉反側難已入眠,為今天的比賽失利而三思,難道的我大力扣殺出了問題,力量不夠,站位不對,摩擦不夠,思來想去總覺得不對勁。突然靈光一閃,問題出在她的發球上,原來她發的是下旋球,不能扣殺,應該用簡單的搓球對付。想明白了這個道理我很快就進入了夢鄉。第二天,我改變了戰術,果然我戰勝了對手!
從張大力身上更讓我明白了魯莽是魔鬼,用力量的同時也一定要用腦子,使之成為有智慧的力量!力量+智慧才是我們生活、學習中的法寶!
俗世奇人讀后感700字左右篇4
每當我穿梭于熱鬧的市井中,當年天津衛的街上一派繁華的景象就浮現于眼前:刷子李的一身黑衣,那刷子滑過墻面,那勻勻實實的一道白;泥人張靈巧的雙手,就著那高超的技藝,只一眨眼工夫,一個核桃大小的“海張五”現于酒館;藍眼那神秘的眼睛,那辨畫的神一般的工夫……一個個活靈活現的人物,在馮驥才的筆下,熠熠生輝。
這些微不足道的小人物,憑何被稱為“俗世奇人”?經過一番思考,我竟幡然醒悟。
他們,并非完美之人,乍一瞧,似乎也是缺陷遍身:蘇七塊醫術高明,卻不知扶危濟困,眼睜睜看著車夫疼得呲牙咧嘴而無錢醫治,無動于衷;藍眼雖有驚人的判斷能力,卻一個跟頭栽進了黃三爺的重重圈套,生怕名聲掃地,卷起袱卷兒,不知去向;小達子呢?天生一個絕盜,偷盜的本領令人連連驚嘆,但也撞上高手,嘗到了被偷的滋味……可是,人哪有十全十美的?正是他們暴露無疑而又十分顯著的優點與缺陷,才讓我們印象深刻,回味許久。在平日的生活中,不也一樣么?許多人為了功名利祿,使盡辦法,巴結眾人,想將自身缺陷剔除得一干二凈,或否認,或掩辯,只為做個近乎完美、規規矩矩的人,即便事業有成,有錢有勢,在別人眼中空前絕后,依舊只是“俗世俗人”。只有不在意別人的嘲笑和議論,才能做最真實的自己,綻放獨特而燦爛的光芒,被世人銘記,不受風沙阻撓,不受歲月侵蝕,不被塵世的艱辛污濁,就像書中的眾多“奇人”一樣。
這本書令我想起了《紅樓夢》的薛寶琴。她年紀尚小,卻天資超常,才智勝過其姐薛寶釵,又很美貌,幾乎是個沒有缺點的姑娘,受賈母疼愛。其她年輕女性呢?黛玉聰慧靈氣,但尖酸刻薄,且多病軟弱;湘云思才敏捷,卻似有些“瘋丫頭”的模樣;王熙鳳精明能干,深受賈母信任,但“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可薛寶琴卻沒能入《金陵十二釵》。是呀,沒有缺點,就是沒有特點,即使近乎完人,還是不及鳳姐兒、元春、妙玉等人形象鮮明。
成翡翠,你可以碧如青山、澄澈似海;化沃土,你可以默默奉獻、培育生命;做自己,你卻能成為獨一無二的“俗世奇人”!
俗世奇人讀后感700字左右篇5
人生如客旅,生活在俗世,都是平常人,這本《俗世奇人》:人物無奇不有;內容寬廣地道;語言功底深厚。吸引我一下子讀完了它。
《俗世奇人》人人都有絕學:接骨的【蘇大塊】:心眼明亮,雙手賽一對白鳥,上下翻飛,疾如閃電,只聽‘咔嚓咔嚓’,不等病人覺疼,斷骨就接上了。【張大力】:只見他手握鎖把,腰一挺勁,大石鎖被他輕易地舉到空中。胳膊筆直不彎,臉上笑容滿面,好賽舉著一大把花兒!【泥人張】:吃飯的人伸脖一瞧,這泥人真捏絕了,就賽把海張五的腦袋割下來放在桌上一般,瓢似的腦袋,小鼓眼,一臉狂氣,比張海五還像張海五,只是只有核桃大小。
我驚嘆作者把人物寫神了,如果我的日記,我的作文,能把人物描寫得這么生動,還愁博客不加精!還怕老師不叫我打印上墻報嗎?
可是細思想,書中那些《俗世奇人》的絕活,也不是天生的,是從小苦練而成的,我現在還小,正在學習階段,我應該找一門適宜我的技藝,專而又專,精益求精。我想有朝一日,當我長大時,不是也能像蘇大塊,泥人張,釣魚【大回】一樣名揚四方嗎?
學什么樣的絕學呢?我可不學【絕盜】【小達子】的偷盜,老師說那是要坐牢的,我要學習華大夫用【認牙】絕技抓住了要犯。我要學【泥人張】用天下第一手藝打擊了那不可一世的海五,幫所有天津衛的手藝人出了氣。各位老師朋友,你們能提示我在當今社會,學什絕學好呢?我的原則是為千千萬萬的人做點好事。
怎樣學絕學呢?書中【認牙】說得好:“他記不住人,不是毛病,因為他不記人,只記牙,治牙的,把全部的心思都使在牙上,醫術還能不高?”不管學什么,只要專心致志,就能成功。
《俗世奇人》不強活不成,一強就空前絕后!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