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色龍》讀后感800字
《變色龍》是俄國短篇小說家契訶夫的作品,讀完之后你有什么感受呢?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變色龍》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變色龍》讀后感800字【篇1】
前段時間學習了《變色龍》這篇小說,感觸良多。
小說《變色龍》是作家契訶夫早年的一篇諷刺小說,主要講了一只小狗咬了金銀匠的手指,巡官走來斷案。在斷案過程中,他根據狗是或不是將軍家的這一基點而不斷改變自己的面孔。作者通過這樣一個猾稽的故事,把諷刺的利刃對準沙皇專制制度,有力地揭露了反動政權爪牙們的無恥和丑惡。
最難忘的是奧楚蔑洛夫。對上奴顏婢膝,趨炎附勢,對下專橫跋扈,作威作福,這是奧楚蔑洛夫的典型特點。奧楚蔑洛夫在短短的幾分鐘內,處理案件的態度經歷了五次變化。變色龍是一種蜥蜴類的四腳爬蟲,能夠根據四周物體的顏色改變自己的顏色,以防其它動物的侵害。題目中的變色龍作比喻,起了畫龍點睛的作用,點明善變是奧楚蔑洛夫和變色龍的共同特點。
奧楚蔑洛夫在幾次反復中態度的鮮明對比,是文章的最大特色。無獨有偶,我國清代作家吳敬梓筆下的《范進中舉》一文中對比手法的運用,也達到強烈的諷刺效果。這主要體現在胡屠戶在范進中舉前后自身言行上的對比。范進中舉前,他鄙視范進,咄咄逼人的教訓范進。范進中舉后,他一反常態,巴結,討好之態可掬,阿諛奉承之詞令人肉麻。總之,吳敬梓以他獨具匠心的諷刺對比手法,對范進及其周圍眾人進行了無情的諷刺和嘲笑,從而揭露了封建科舉制度的罪惡。
莫泊桑,歐亨利,契訶夫并稱世界短篇小說三大巨匠。契訶夫堅持現實主義傳統,注重描寫俄國人民的日常生活,塑造具有典型性格的小人物,借此真實反映出當時俄國社會的狀況。他的作品的三大特征是對丑惡現象的嘲笑與對貧苦人民的深切的同情,并且其作品無情地揭露了沙皇統治下的不合理的社會制度和社會的丑惡現象。他被認為19世紀末俄國現實主義文學的杰出代表,是當之無愧的。
《變色龍》這篇文章里人狗相交輝映,珠光四溢的絕妙一筆,也是他將鋒芒指向人性的弱點——殘酷,虛偽的旨意所在,所以顯得特別的尖酸刻薄。
《變色龍》讀后感800字【篇2】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今年暑假,我讀了一本書,名叫《變色龍》,這是俄羅斯短篇小說家契訶夫的一部作品。
這本書的主人公奧楚蔑洛夫警官,有一天在大街上看到一條狗,它剛咬傷了首飾匠赫留金的手指。可是誰也不知道狗主人是誰。有人說:這是將軍家的狗,可又有人說不是。隨著狗主人的地位不同,奧楚蔑洛夫警官對待狗的態度也大不相同。當人們說這是將軍家的狗時,警官就說:“赫留金,你一定是用釘子劃破了手,但想找狗主人的麻煩而編造的謊言,或是你用煙頭燒它的嘴、臉取樂,它才咬你的。你看這可愛的小狗,怎么可能無緣無故咬你的呢?”但當人們說,這不是將軍家的狗時,警官就說:“將軍家里的狗都很名貴,都是良種,這條狗呢,鬼才知道是什么東西!毛色不好,模樣也不中看,他老人家會養這樣的狗?”
雖然小說名字叫做《變色龍》,可小說里并沒有提到“變色龍”,但文中的奧楚蔑洛夫像極了變色龍,善變又不堅持原則。在小說中,警察通過人的地位高低來判斷是好人還是壞人,這正是俄國沙皇統治階級的一個小小縮影。
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像奧楚蔑洛夫那樣的“變色龍”。一天,我和爸爸媽媽在餐廳吃飯,看到隔壁桌來了一個老人和一個小孩,可能是不知道怎么點菜,于是叫住了走過身邊的一個服務生。老人說不好普通話,服務生聽不太懂老人的方言普通話,態度很冷淡,匆匆幾句就走開了。我低頭繼續吃飯,無意抬頭瞥見,那個服務生正滿臉笑容地接待另一桌穿著光鮮的客人,一副點頭哈腰、卑躬屈膝的樣子,讓人看了很不舒服。
這篇諷刺小說,短小精悍、情節生動、幽默有趣。小說雖然搞笑,也告訴了我們,人與人之間應該互相尊重、以禮待人,不做現實生活中的“變色龍”。
《變色龍》讀后感800字【篇3】
契訶夫是世界文壇上一位罕見的藝術家。他的小說經受了百年的時間檢驗,依然閃耀著獨特的藝術光彩。契訶夫的著眼點總是平凡的人的日常生活,他是個描寫日常生活中的最平凡事情的現實主義者。但是他從不陷入日常生活的“泥沼”,他對生活素材認真細致地進行“觀察、選擇”,而在創作過程中又要進行“推測、組合”使生活素材形象化,平平常常的似乎是偶然的想象中揭示出生活的本質。
《變色龍》是契訶夫最著名的短篇小說之一,很短的篇幅,卻活靈活現地描寫了一個俄國沙皇時期的小警官奧秋梅洛夫,在處理一起狗咬人的事件時,前后五次因為對狗的主人的不同猜測而不斷地發生變化,活脫脫地刻畫了一個權勢奴才的形象。作者不動聲色、不加議論的描寫,通過人物的自我表演,自我暴露,在前后矛盾丑態百出中,進行了淋漓盡致地諷刺和嚴峻無情的鞭笞。所以我很喜歡契訶夫的作品。在這本短篇小說選中,我最喜歡的還是其中的《變色龍》、《釘子上》、和《萬卡》。《變色龍》告訴了我們:在沙皇俄國將軍中的一條狗比平民百姓還要重要,巡邏官奧楚梅洛夫之流在有權有勢者的家犬前搖尾乞憐,而對百姓卻張牙舞爪,蠻橫驕縱。
《變色龍》就是契訶夫送給人世的一面鏡子,一個警示,在百余年后的今天同樣還是有人身上有著“變色龍”的奴性,表里不一;《萬卡》可以說是《苦惱》的姐妹篇。都是抒情心理短篇小說。主要寫的是九歲童工的稚真心靈,他的學徒生活的苦楚,他對祖父和獎項的眷戀——這一切在篇幅不大的作品中巧妙地互相穿插滲透,短短幾頁字就寫出了童工生活中的酸甜苦辣,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短篇小說《釘子上》和《一個文官之死》一樣,都展現了當時沙皇俄國在官場上的丑態,強者霸道、倨傲專橫,弱者低頭哈腰,不敢反抗。
臭蟲般的切爾維亞科夫以及他的奴才們的心理正是這種官場生活的產物。度了這本小說選后,我更能體會到當時沙皇俄國官場上的險惡,也能看清了當時和如今的“變色龍”就是墻頭草,哪邊是強者就擁護哪邊,即使那強者不是善良的那一方。《契訶夫短篇小說選》給了我很多的啟迪,讓我了解到不少沙皇俄國的當年!
《變色龍》讀后感800字【篇4】
《變色龍》是俄國短篇小說家契訶夫的作品,這個作品寫于1884年。正是俄國民意黨人刺殺亞歷山大二世之后,亞歷山大三世一上臺,在竭力強化警察統治的同時,也搞了一些掩人耳目的法令,給殘暴的專制主義蒙上一層面紗。這篇作品諷刺、揭露的不僅僅是一個普通的的警官,而是那個崇拜官爵的俄國社會,是那個窮兇極惡的沙皇專制主義。
這是契訶夫早期創作的一篇諷刺小說。在這篇著名的小說里,他以精湛的藝術手法,塑造了一個專橫跋扈、見風使舵的沙皇專制制度走狗的典型形象,具有藝術代表性。小說的名字起得十分巧妙,變色龍本是一種蜥蜴類的四腳爬蟲,能夠根據四周物體的顏色改變自己的膚色,以防其它動物的侵害。作者在這里是只取其“變色”的特性,用以概括社會上的一些人。
奧丘梅洛夫先是仗著自己權力,不但沒收窮人的醋栗,還擺出官架子。他喜歡權勢,渴望權勢,并且加以利用來滿足自己的心理。一條狗咬了金匠赫留金的手指,奧丘梅洛夫來判案。在判案過程中,他根據狗是不是將軍家的這一點不斷改變自己的面孔。先是假惺惺地裝作正義公正的樣子,聲稱要嚴懲那只咬人的狗。當人群里有人說那條狗可能是將軍家的,奧丘梅洛夫立刻改變了立場,說赫留金是自己弄破的手指,想要敲詐別人賠錢。警察說這也有可能不是將軍家的狗,奧丘梅洛夫就連連稱將軍家不可能有那么寒酸的狗。人群里又有人說那是將軍家的狗,奧丘梅洛夫就責怪赫留金被咬是活該。這時,將軍家的廚師來了,說那不是將軍家的狗,奧丘梅洛夫便說這條狗弄死算了。廚師接著說,那雖然不是將軍家的狗,卻是將軍哥哥家的狗。奧丘梅洛夫馬上換了一副嘴臉,打聽將軍的哥哥近來可好,一邊稱贊那條狗聰明。廚師帶著狗走后,奧丘梅洛夫還威脅赫留金,說早晚要收拾他。
小說主要刻畫的是奧丘梅洛夫這一人物,從他對下屬、對百姓的語言中表現他的專橫跋扈、作威作福;從他與達官貴人有關的人,甚至狗的語言中暴露他的阿諛奉承;從他污穢的謾罵隨口噴出,揭開他貌若威嚴公正里面的低俗。同時,作者很少寫他的外貌神態,令人可以想象,此人在為了諂媚權貴而顛倒黑白時,竟然是臉不變色,從而更突出了這一人物丑惡的嘴臉、卑劣的靈魂。
作者通過這樣一個滑稽卻悲哀的人物,把諷刺的利刃對準沙皇專制制度,有力地揭露了反動政治權爪牙們的無恥和丑惡,把奧丘梅洛夫比做一條變色龍,再恰當不過了,只知奉承權貴的奧丘梅洛夫是沙皇制度下的產物,也是一面反映沙皇黑暗統治的鏡子。
《變色龍》讀后感800字【篇5】
變色龍,是一種能使皮膚隨環境顏色變化而變化的動物。而在作者契訶夫的筆下的“變色龍”,它的顏色變化頻率可謂不同凡響,超乎你的想象,如同“夏日鬼天氣”,說變就變。
小說《變色龍》講述的是主人公奧楚蔑洛夫在判斷狗的主人是誰而得到不同答案時,對受害者的態度的不斷改變。
小說主要通過語言描寫來塑造一個見風使舵,趨炎附勢,媚上欺下的“走狗”。
這篇帶有諷刺意味的小說,所反映的社會現象卻是真實的,讓人在歡笑之余,不禁深深地思考起來。
作為當代青少年,我們正處于生長發育的黃金時期,而社會環境的影響遠遠大于書本知識的熏陶與啟迪。在這個日益紛雜的社會中生活,青少年不能盲目自大,也不能自命清高,既要緊跟社會先進思想文化的腳步,也要有一層堅實的屏障來防止不良信息的誘惑與引導。青少年心理容易接受新鮮事物,但在性格養成的時候,我們不能讓自己擁有見風使舵、趨炎附勢、媚上欺下、虛偽做作的性情,而要培養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讓自己不斷發展并趨于完美。
在當今社會中,對人對事的態度如“變色龍”般迅速的也不在少數。為了他人的關注,故向他人獻殷勤,為工作升職,送禮的也不少。聽慣了阿諛奉承,也不知那些人怎么就是聽不厭呢?特別是現在的中層領導干部,最愛擺架勢。你多說幾句好話,即使是假話,或者送些名貴的高檔禮品,你也就有些說話的份,不然不僅連插句嘴的地方沒有,也許到最后連飯碗也丟了。這些人的態度變起來比“變色龍”可快得多了,如夏日鬼天氣,說變就變,不可預測。
在整個社會上,“變色龍”的風光時日終究是好景不長的。因此,為了不要“自生自滅”,我們應該從小開始養成良好品行,為將來走上繁雜的社會打下基礎,也好在以后前進得順利些。
總之,我們不能將日子放在“夏日鬼天氣”,也不能和“變色龍”同穴而居。我們青少年更需有一雙慧眼,去尋找屬于自己的空間,一片能讓自己自由翱翔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