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大前程》讀后感800字
《遠大前程》并不遠大,其實是一個小男孩的努力追求富家小姐,渴望進入上流社會的泡沫破碎的故事。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遠大前程》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遠大前程》讀后感800字【篇1】
《遠大前程》已被三次編成電影,這部經久不衰的作品,一次又一次打動讀者的心,是因為它講述了每個人成長過程都會遇到的事。榮華與真情的廝殺,有人會沉淪,有人自是會走出這場迷霧。
主人公皮普,一方面是對籠罩在“遠大前程耀眼光環下的富有、虛榮、奢華的人生目標的追求,另一方面是對人與人之間真情的關愛、樸素而純真的愛情和真正的人生追求。
孤兒皮普從小就由姐姐姐夫撫養,過著貧窮卻溫暖的生活,而富家女埃絲苔娜的出現,令他的人生軌跡發生了偏轉,因為他已愛上了美麗卻傲慢的埃絲苔娜。為了贏得埃絲苔娜的愛情,皮普決心不斷奮斗,成為一個有錢的上層社會紳士。
這個時候,皮普開始為自己當鐵匠的姐夫感到羞愧,為自己的出身感到害臊。機緣巧合,他曾經幫助過一個逃犯發財后,暗中資助他到倫敦讀書,并進入了上層社會。他開始如饑似渴地學習上層社會的生活,他變成了一個紈绔子弟,他也變得高傲,并鄙視自己的親人。皮普原以為現在的他已可以贏得埃絲苔娜的愛情,沒想到,埃絲苔娜周旋于幾個男人之間,并嫁給了一個連她自己都不愛的人。
就在這時,皮普已覺得天塌下來時,更可怕的是資助他的逃犯被警察抓進了監獄,財產全部沒收,皮普一下子重新變成窮光蛋,并且被上流社會拋棄。
仿佛跌入了人生的谷底,皮普痛定思痛,終于將自己冷靜了下來,并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終于認識到什么是真正的愛和人生。
很多年后,自食其力的皮普重新回到家鄉。
“沙堤斯莊園已經推到了,夜霧散處,再也看不見幢幢陰影,這預示著,我們將永不分離。”在煙消云散后,皮普和埃絲苔娜終于修成正果。
《遠大前程》讀后感800字【篇2】
我所看的《遠大前程》并不是原著,而是“書蟲”系列圖書里的簡化版。但它也記述了原著的大部分內容。讀完這本書后,我覺得這的確是一本好書,里面隱藏了許多道理,內容也峰回路轉。
《遠大前程》英文名叫GreatExpectations。它是由英國作家查爾斯·狄更斯寫的。主人公的名字叫匹普,故事是由匹普在小村莊的教堂墓地里遇到一個逃犯開始的。這個逃犯叫阿伯爾·馬格韋契,剛從監獄船里逃出來的,他非常餓,便威逼匹普給他拿食物。匹普覺得非常害怕,便給了逃犯食物。誰也沒有想到,就是這個逃犯改變了匹普的一生。匹普愛上了一個上層社會的女孩,從此他開始不再安分了。他羞于與自己的伙伴為伍——他姐姐的丈夫,他的好友,一個鐵匠;還有村子里的其他人。當他知道有人給他一大筆錢去讓他接受高等教育時,匹普非常高興,覺得自己終于配得上那個小姐了,他離開了村子,離開了好友,他忘記了童年的那個逃犯,去倫敦學習去了。后來他發現那一大筆供他讀書的錢是那個逃犯再次越獄后辛苦打工的錢時,他厭惡的全身發抖,他后悔離開了自己原來的好朋友而去與逃犯為伍。后面又發生了一連串的事,這里就不細說了。
人總是希望和周圍的朋友攀比,如果他們有錢,我們肯定也希望有錢,相反,如果他們很窮,那么我們卻不在乎同樣受窮,這大概是人的天性吧。我們不會因為自己的愚蠢而羞愧,我們只會因為比周圍的朋友更蠢才感羞愧。匹普正是因為與上層小姐交流過后,感到羞愧,他才會厭惡以前和他一起的那些朋友們。假如我們未期待擁有,就不會對失去而沮喪。既然我們不曾指望富有,我們也不會因為貧窮而失望。
懂得知足的人最快樂。對物質的追求是沒有盡頭的,此時需要我們有清醒的頭腦去認清哪些是我們必須的,哪些是我們不必需要的。
《遠大前程》讀后感800字【篇3】
《遠大前程》用樸實流暢的語言,帶領讀者走進了皮普富有戲劇色彩的一生。天真善良、愛憎分明的皮普從小父母雙亡,和脾氣暴躁的姐姐住在一起。他的姐夫喬(joe)是一個善良的鐵匠,對皮普的關愛無微不至。小時的皮普被鎮上一位富有的老小姐郝維辛(havisham)雇為她的養女艾斯苔拉(estella)的玩伴。皮普無可救藥地愛上了漂亮而又冷漠高貴的艾斯苔拉,從此勵志要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修養,做一個配得上艾斯苔拉的“上等人”。正在這時,郝維辛小姐的律師找到了皮普,說有一個神秘的人給了皮普一大筆財產,讓他成為一個紳士,但作為條件皮普不得打聽任何有關神秘人的消息。皮普欣然接受了這筆財產,來到了倫敦,開始了躋身上流的生活。但艾斯苔拉的若即若離和她最后對皮普的拋棄以及神秘人的現身改變了這一切。神秘人其實是皮普小時救助過的一個逃犯,而非皮普一直想象的郝維辛小姐。由于理想和現實之間的巨大落差,剛開始皮普對逃犯充滿了厭惡。但皮普逐漸被逃犯的純真善良所打動,決定幫助被通緝的他逃出國外。然而,逃脫計劃被逃犯舊時的仇人所獲,逃犯被警察抓獲,皮普的財產也被充公。前程和理想就此破滅的皮普后來到了國外打工,十幾年后又回到了喬的身邊,并偶遇同樣飽經滄桑的艾斯苔拉。二人最后的結局文中雖沒有交待,但可推測二人結了婚,在皮普兒時的鄉村和喬一起快樂地生活著。
本篇小說的特色和精彩之處并不在于華麗的辭藻或深刻的道理,而是在于對主人公性格轉變的細膩描寫。文中,周圍環境對皮普心理的影響無處不在。小時單純的皮普根本沒有想過要躋身上流,只是想當一個好鐵匠。但自從第一次見到艾斯苔拉之后,他的心里就有了微妙的變化。由于社會地位的巨大差距,他第一次嫌自己的鞋子太破,說話的方式不“正規”,并第一次責問喬為什么沒有教他“正規”的說話方式。到了倫敦以后,皮普更是來了一個180°的大轉彎。他開始穿著華麗,肆意揮霍從律師那里得到的神秘人給予的錢財,最終欠了一大筆債;他加入了一個只有“紳士”才能加入的愚蠢俱樂部,并和一個粗俗殘忍的鄉紳為了艾斯苔拉爭風吃醋;他不知道什么時候起開始厭惡起喬來,認為喬穿著土里土氣,舉止不合乎“禮儀”,與他接觸會有損自己“上層人”的形象;他甚至多次回去拜訪郝維辛小姐,卻從來沒有去過鄰近的喬家。當皮普的恩人出現以后,皮普的第一反應竟然不是對他的恩人充滿感激,而是嫌棄他太臟,以及他的出現打斷了自己“幸福”的生活。此時的皮普已經虛榮自私到了極點,和以前的皮普判若兩人。但皮普的內心深處還是善良的。皮普后來被逃犯的坎坷身世和他的無私所打動,幫助他逃跑;財產充公后,一無所有的皮普面對細心照料自己的喬,心中又充滿了內疚和感激,從而回歸了人性之美。
《遠大前程》讀后感800字【篇4】
有這樣一個人,他的童年飽經風霜,歷經坎坷,他整日夢寐以求過上等人的生活。偶然的一次機會他受到一個曾被他搭救過的囚犯的安排。接觸到了上流社會的形形色色,無與倫比的幸福生活蒙蔽了他的雙眼,改變了他原本純樸善良的性格,忘記了幫忙過他的兄弟姐妹和親人。
他的這一舉動被一個叫赫薇香的詭計多端的老婦人所利用,使他受盡了精神上的摧殘。此刻的他忽然醒悟:自我這幾年的"上等生活"是多么空虛,喪失了以往的追求目標的動力,真正的兄弟姐妹與正確的人生道路。他開始改過自新,要重新回到真實的生活中去,找回應當屬于自我的真正的人生追求——靠自我的潛質與本領闖出自我的前程來。他就是《遠大前程》一書的主人公——匹普。
主人公匹普,也是個孤兒,他依靠姐姐的撫養長大。但姬姐對他很粗氮只有姐夫卻處處回護他。在小時候,匹普以前掩護過一個逃亡的囚徒。之后,他被鎮上的一個神經質的地主貴族郝薇香小姐叫去伺候比給她消愁解悶。在那里,匹普見到了郝薇香的養女,美貌而又高傲的艾絲黛拉。匹普深深地愛上了她。他自傷形穢,為了要得到艾絲黛拉的感情,他一心想做個“上等人”。
匹普逐漸長大成人了,他當了干鐵匠營生的姐夫的學徒,但是連年過節還是上郝薇香家去,思管這時郝薇香已經招艾絲黛拉送出國“理解上流小姐的教育去啦”,但是匹普卻越來越熱戀著艾絲黛拉。就在這以后,有個以前在郝薇香家出入的律師賈格斯,跑來找匹普和他的姐夫。說是有個不愿透露姓名的財主委托他通知匹普,“他將來能夠繼承一筆相當可觀的財產”,而且產業的現主人還要他立刻跟姐夫解除師徒合同,到倫敦去理解 “上等人的教育”。
匹普還以為這是出于郝薇香的主意,他的幻想能夠變成規實了,自然全盤理解這種安排。匹普來到倫敦理解“上等人”教育的時期,艾絲撰拉又回國了,匹普又能經常和艾絲黛拉相見。艾絲黛拉若即若離、忽冷忽熱的態度把個匹普挑逗得十分痛苦。但是匹普還是一廂情愿地以為這是郝薇香為了成全艾絲黛拉和他的好姻緣,給他的磨煉和考驗,因此,還是苦苦地戀著她。然而不久,真相就大白了。有一天深夜,有一個人來找匹普,匹普在蒼黃的燈光下認出此人就是他童年時救過的逃犯。原來就是這個逃到海外異國發財致富的囚犯阿伯爾。馬格韋契暗中出錢要把他匹普培養成一個“上等人”。
他此刻偷偷回國,就是想看一看他安培養的上等人此刻出落得怎樣樣了。這件事完全和郝薇香無關。郝薇香因此一再找匹普去,讓匹普和艾絲黛拉不斷相見,無非是為了她在新婚的那天,就悲哀地被人遺棄,此刻要在兩個無辜的孩子身上進行報復。郝薇香象斗怒蜂似的逗引他們相愛,然而結果卻讓艾絲黛拉“嫁給一頭畜生”,在精神上對匹普進行了無情的折磨。按照當時英國的法拽逃往海外的囚徒重回本國是耍處以絞刑的。匹普干方百計張羅船只想把馬格韋契送上去美洲的輪船,但結果被馬格韋契的死對頭,也就是過去教唆馬格韋契犯罪之后卻消遙法外的主犯康佩生所發現。他追蹤前來,使得馬格韋契沒有逃成功。
匹普原來心里所懷的巨大的期望、理想,最后全部破滅了:人家應許給他的讓他成為“上等人”基礎的財產,正因馬格韋契身份的暴露而全部落空了。要不是匹普的好心的姐夫的支援,匹普最后還得被關進債務人監獄。故事的結局是:匹普靠一個好兄弟姐妹的支持,才在海外找到一點立足之地。十多年以后,他回國來探望姐夫。有一天,他去憑吊已經死去的郝薇香的莊屋,不料他在那里見到了已經寡居的艾絲熊拉,原來她也是來憑吊這座廢墟的。最后,兩個飽經滄桑的愛人,在互道“咱們言歸于好”中離開了這個富有象征好處的吞噬一切的廢墟。
《遠大前程》讀后感800字【篇5】
讀罷匹普的坎坷人生,我反復斟酌匹普帶給我的啟發:
一個真正的人心中必然會定下自己將來的目標,在社會上體現自己的價值所在,但在這漫漫路途中又該如何奮斗的問題上出現了錯誤的思想。
在我們學生一代人身上會出現這樣的想法:現在我只管享受,今后的事靠父母打理,我長大后要過好的生活,父母現在賺錢就可以了,總之我全靠他們了。除了這種無所事事,全靠父母的一些人的想法外,還有許多人也是被逼迫在學校里學習的。他們認為來學校學習是為了逃避父母的嘮叨。對今后的學習抱以渺茫的態度,父母應該會替我們安排的吧!這是他們所想的。
現在普遍的學生都在父母打造的舒適安逸的家庭環境下生活,根本不考慮自己的前程,靠父母嘛!這是我們這一代的口頭禪。
可又有誰想過,這種幸福的生活還能維持多久,一輩子嗎 父母會老,我們會長大,會擔起養活家庭的重擔,到那時靠的是知識與智慧才能立足扎根,這知識便來源于現在所學的知識,學的多,學的好,根才扎的深,站的住腳,這就足以說明一切的前程靠自己拼搏進取,在父母創建的舒適的學習環境下靜心學習,投入地學習,這才是真正的通往遠大前程,自己美好藍圖的捷徑。
沒天我們都會接觸到公共場所,這就會發現在整潔、美觀的環境下有不和諧的東西——垃圾,現在正在提倡文明型社會,"八榮八恥"榮辱觀的教育,面對這樣刺眼的垃圾有的人會停下腳步將它投進垃圾箱,而有的人呢 明明看到了卻視若無睹,他們會想:總之別人會處理的,我揀不揀無所謂。
這種不文明的行為在我們身邊比比皆是,把建設文明型社會的責任都推脫于別人身上,讓別人揀起這片垃圾,讓別人維護整潔的環境,這種把責任都施壓在別人身上的行為是與現在的社會多么不相符啊!
在現在這個信息時代,幸福的生活中,我們缺少了自立自強的精神,而增添了依靠父母來達到目標的思想。
在這個發展的時代,為了建設更文明的社會,每個人都應該出份力,不要依賴別人會去解決,倘若每一個都不予理睬,我們談何文明。
為了達到我們的目標,前程,不管是大是小,成敗與否,都取決于自己,依靠自己的能力實現自己的"遠大前程",在這期間飽受鍛煉,挫折,通過自己的奮斗達到的前程才是最遠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