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條獵狗》讀后感800字
它是一部短篇小說集,作者用狼、狗、豺等充滿靈性的動物,編織了一個多彩斑斕的野生世界。下面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了“《第七條獵狗》讀后感800字”,歡迎閱讀與借鑒!
《第七條獵狗》讀后感800字(精選篇1)
今天上午,我讀了沈石溪的小說《第七條獵狗》,這篇小說中獵狗赤利與獵人召盤巴的故事讓我感動。故事的內容是:老獵人召盤巴,曾養過六條獵狗,可都被賣掉、拐走或死掉了。三年前,召盤巴六十大壽,曼崗哨卡的唐連長送給他一只軍犬生的小狗作為六十大壽的禮物,召盤巴高興極了,給它取名“赤利”,意為傣族傳說中會飛的刀。召盤巴有兩顆明珠,第一是他的七歲的孫子艾蘇蘇,第二就是“赤利”。召盤巴把赤利馴成為了一只優秀的獵狗,在潑水節前一天,召盤巴和赤利去打獵,遇見了一頭大野豬。正當召盤巴端起獵槍射擊時,不巧踩到了幾只蛇蛋,當一只眼鏡蛇撲向他時,赤利沖上去咬住了蛇頭。可召盤巴渾然不知,他一槍并未射中野豬的要害,野豬被激怒了,撲了過來。召盤巴一個勁地呼喊赤利,可它卻正與蛇拼命呢!
召盤巴當然不知道,最后,要不是豬卡在了樹杈里,他早被咬死了。這時赤利才沖上來去咬野豬。但召盤巴不知道剛才發生了什么,便把它拖了回去。第二天,召盤巴對赤利的行為感到十分痛恨,在狂怒之下,他把赤利綁起來痛打,燒水準備把赤利殺掉,召盤巴的孫子把狗放了。后來赤利當了一群豺的首領,但赤利并沒有忘記召盤巴,赤利從來不允許自己的“手下”去芭蕉寨搗亂。開門節過后的一天,饑餓的豺群與正在放牧的召盤巴、艾蘇蘇相遇了,它們瘋狂地發動襲擊,老獵人沒有備足武器,眼看就要遭遇不測。
這時,赤利趕來了,它與豺狗群拼死廝殺,并在最后一刻用自己的生命保住了舊主人的性命。我讀完《第七條獵狗》后,我被“赤利”拼死相救主人的精神而感動,“赤利”為了主人的安全,它忘記了當年主人是怎樣想要殺它,最后和自己的“子民”——兇惡的豺展開了生死搏斗。用自己的生命保住了舊主人的性命,這是多么高尚的情感那!從文中我看到了在狗身上的忠誠,狗是人類最忠實的朋友,它們身上帶著人的情感,是無法用任何東西寫出來的!
我也細心觀察過我家的大狼狗。每一次回家,我家的大狼狗看到我就搖頭擺尾,顯的高興極了。我知道大狼狗在歡迎我呢!我愛我家的大狼狗。
有關《第七條獵狗》精選5篇讀后感800字
《第七條獵狗》讀后感800字(精選篇2)
前段時間,媽媽給我買了沈石溪的一套動物生死傳奇,我愛不釋手,一回到家,我就迫不及待地翻閱起來,我看的第一本書就是------《第七條獵狗》。
故事講述的是老獵人召盤巴的第七條獵狗的故事。老獵人闖蕩山林40年,卻得不到一條稱心如意的獵狗,一直引以為憾。這第七條狗是軍犬的后裔,它“攆山快如風,狩獵猛如虎”。召盤巴視它如掌上明珠,給它取名為“赤利”(傣族傳說中會飛的刀)。這條狗在打獵中和獵物生死搏斗,屢獲戰功。
就是這樣一條獵狗,卻在潑水節時險些被召盤巴毒打并煮熟。原因就是在森林里捕野豬時,召盤巴不小心踩到了眼鏡蛇,蛇被他激怒,飛速向召盤巴奔去,只差幾步時,“赤利”挺身而出,不顧一切,與毒蛇廝殺起來,展開了一場無聲的搏斗......而此時,老獵人正遭遇了一頭兇猛的野豬,他一槍沒有能致命,野豬卻向他猛撲過來。就在生命懸于一發之際,幸好由于野豬用力過猛被榕樹的樹杈卡住,他才躲過一劫。召盤巴誤會“赤利”臨陣逃脫對他不忠,痛恨因膽小而背叛自己,狂怒之下,他把“赤利”綁在檳榔樹下痛打,還開鍋燒水準備剝皮把他吃了。幸虧和“赤利”一起長大的孫子艾蘇蘇放了它。“赤利”帶著滿腹的委屈逃到了山林中,靠獵捕為生,并成為一群豺狗的首領。但“赤利”還是在暗暗的保護著召盤巴。有一次豺狼群包圍了召盤巴,它們瘋狂地發動襲擊,老獵人沒有備足武器,眼看就要遭到不測,關鍵時刻“赤利"及時感到,不顧自己的安危保住了舊主人的性命。老獵人熱淚盈眶,眼前總晃動著檳榔樹下那一幕。
讀到此時,我被“赤利”的忠誠感動了。狗也會知恩圖報,自給自足,它不顧主人的嫌棄、冤枉,拼死相救,更不要說我們人類了。沈石溪講述的動物故事,顯然是別有深意。他曾說過:“動物小說的題材最容易刺破人類文化的外殼、道德的束縛和文明社會種種虛偽的現象,可以毫無遮掩地直接表達丑陋與美麗融于一體的原生態的生命。它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這個世界不僅是人類的,也是動物的,我們要和動物和平相處。
《第七條獵狗》讀后感800字(精選篇3)
我們開學才來,老師便向我們介紹了許多書,其中就有沈石溪的作品《第七條獵狗》,我就毫不猶豫的選擇了這本書,因為我讀過他寫的《狼王夢》覺得非常好看,就認定了這本書。
我瀏覽了一下,這本書主要分為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狼”,第二部分是“ 狗”,第三部分是“豺”。一部分有三個故事,二部分有三個故事三部分有兩個故事 ,這些故事動人心肺,最感人的還是“狼‘的這一部分 。
下面我和大家分享一下”狼’狽‘“這個故事吧!
這只要是地球人都知道狼狽根本不存在,可是聽聽村里的郵遞員說山林里居然出現了狼”狽“。
據他的講述:在他晚上時,手里拿了一塊臘肉,經過山林,忽然看見一只狼的身上駝了一個前爪短,后爪長的東西,忽然站在他的身后,剛好他喝了一點酒,身上味道可能大了一點,那兩個東西一直跟著他,他害怕的扔下臘肉就趕快跑。
村長忽然想起幾天前,他上山發現有一個捕狼器,上面夾有狼的兩個爪子。看來村里真是出現了狼。村長立刻組織人們捕捉這個狼”狽“,還有大批的獵狗來用嗅覺給人們帶路。真是功夫不負有心人,過了大概一個星期吧,人們居然親呀目睹了狼”狽“,那可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真的是狼狽呀!那些原來半信半疑的人立刻下了決定:世上真的有狼狽。它們正在吃豬肉(是生的)。
那些了狗們立刻沖上去,這個狼狽突然發現了,就趕快逃走,獵狗們就趕快追。忽然到了半路上,”狽“從狼的身上摔下來,可是由于”狽“前爪短后爪長不能跑,狼看了看還準備去救”狽“,可眼看那些獵狗就快追上來了。其實在這個時候狼是可以獨自逃跑,要不然回去會被獵狗們咬死的,可是狼并沒有選擇逃跑,而是回去救那個”狽“,果然不出所料獵狗追了上來。
在激烈的戰斗中,狼自始至終都保護著”狽“,可是在了最后,獵狗們咬住了狼和”狽“的喉結,一下子像水一樣涌了出來。村民們走進一看原來是幾天前村里出現的那只狼,那只狼不是”狽“,而是為了保住性命要斷了自己的膝蓋,這只狼是一只母狼,還懷了孕,再看看另一只狼,它是公的,是那只母狼的丈夫,怪不得一直保護著她。現在一切都明白了。沈石溪自己挖了一個坑,將那只公狼埋在下面,那只母狼趴在公狼的身上。這樣的話他們不能在人間做夫妻,還能在陰間做夫妻。
動物界的夫妻與我們人類的夫妻相比簡直不值一提。
人雖然是高科技動物,但是我們要是和動物界比感情,真是不如他們。人類(大部分人)總是抵御不了誘惑。我真是恨透了那些破壞動物家庭的人(濫砍伐樹木的人),他們總是從自己得利益出發,從不換位思考。
如果世上的人都能像冰心奶奶一樣:以一種平等的態度去對待動物,不從自己得利益出發。這樣的人才配擁有”博愛“這兩個字。
《第七條獵狗》讀后感800字(精選篇4)
一條狗,一種柔情,一份忠骨,譜寫了動人的樂章。——題記
荒野喚醒了赤利的野性,卻帶不走它骨子里對人的感激。在危急時刻,它舍身為人,用熱血譜寫了愛的詩篇。
這本書講的是:獵人召巴盤買過很多條獵狗,其中第七條獵狗,由于它天資聰慧,疾如風,快如電,召巴盤最愛它,給它取名為赤利。一次打野豬,赤利本想幫助主人,無奈被蛇拖住,無法前去救援。召巴盤喪命,而他有不知情,誤以為赤利不忠誠,因此將它驅逐到荒野。在荒野,赤利憑借自己的能力,當上貉王。一天卲巴盤前來打獵,遭受貉圍攻。開始,赤利不知遇上昔日主人,后來它知道了之后,面對著自己的群體與主人的溫情,它最終艱難地選擇下后者,毅然舍身護主人,直到奄奄一息······
看完這本書,我為赤利的命運感到可惜,但更敬佩赤利。
赤利,是一條獵犬,有的是兇猛,但文中處處顯示它的柔情。“赤利搖著尾巴,伸出舌頭,要來舔召盤巴的褲腿。”“它東躲西閃,流著淚嗚嗚求饒。”即便主人打罵,它仍不做反抗,依舊柔情似水。“召盤巴瞅準這個機會,一個箭步沖上來,舉起棍子對準赤利的鼻梁骨砸去。這時赤利如果縱身一躍,可以一口咬穿召盤巴的手腕,但它沒有那樣做,而是一偏腦袋,待木棍擦著耳朵落地時,一口咬住木棍不放。” “但赤利并沒有忘記召盤巴,它從不帶著狗群到芭蕉寨去,盡管它到現在還沒弄明白自己為什么會被攆進山林。”赤利是軍犬后裔,身手矯捷,完全可以與主人對抗,可它對主人忠心耿耿,以至于隨被驅逐后當上豺王卻仍不襲擊主人。這便是柔情忠骨的赤利,每每讀到這樣的文字,我總在想:這哪是獵狗,這分明是一個明辨事例多情的女子,分明是一個鐵骨錚錚懂得感恩的軍人。
這宛如軍人一般的赤利,讓我看到了動物情感的純真美好,喚醒了我的一種記憶——報紙上的一則真實故事:八月十一晚間,俄羅斯西部城市別爾哥羅德的街頭上,1只忠心耿耿的狗兒為了解救主人和路人,奮不顧身撲上1枚即將爆炸的手榴彈,被炸得血肉模糊,犧牲了生命。而它的主人以及周圍的路人,由于它以自己身體阻擋了手榴彈爆炸的威力,僅僅表皮擦傷而已。這條消息令我震驚,一只狗可以為主人而犧牲生命,這需要多大的勇氣和決心!這消息,也讓我充分相信第七條獵狗——赤利的存在,動物世界也一樣的精彩!
動物也如人一樣,懂得知恩圖報,出于本能的,絲毫沒有人的功利,讓我不由得對它們新生敬佩之情。《《第七條獵狗》蕩滌了我的靈魂,熏陶了我的情懷,豐富了我的認識:
一條狗,一種柔情,一份忠骨,譜寫大愛的樂章。我相信這是動物世界中的至上美麗,也是我們人類世界中最美的情感。
《第七條獵狗》讀后感800字(精選篇5)
“動物小說之所以比其他小說更有吸引力,是因為這個題材最容易刺破人類文化的外殼和文明社會種種虛偽的表象,可以毫無遮掩地直接表現丑陋與美麗融于一體的原生態的生命。”這是著名作家沈石溪的創作談。而讀了他的《第七條獵狗》后,我更是深有感觸。
這篇短篇小說主要講述了老獵人召盤巴沒有找到過一條優秀的獵犬,就在他六十大壽時,他得到了一條軍犬。這條軍犬“攆山快如風,狩獵猛如虎”,成了召盤巴掌上的第二明珠,為它取名赤利(傣族傳說中會飛的刀)。但在一次狩獵中,召盤巴遭到了野豬的攻擊,赤利卻躲在草窠中不出來幫助召盤巴。誰知它正在草窠中與一條眼鏡蛇搏斗。回家后的赤利遭到召盤巴的毒打。孫子艾蘇蘇救了赤利,赤利在野外成為豺狗的首領,在最后以生命保護舊主人的傳奇故事。
這篇文章贊頌了赤利的忠誠,說明動物都是有情感的。有時候它們的情感甚至超出了人類!
在召盤巴與野豬搏斗而要受到毒蛇傷害時,是赤利與蛇進行戰斗,保護了召盤巴。當它挨打時,它明明可以反抗,去咬召盤巴,但它沒有,它只是默默地挨打。當召盤巴遇到豺狗群的威脅時,還是它,在最后用自己的生命保護主人——赤利用生命詮釋了它對“忠誠”這兩個字的意思。忠誠的情誼,并不在于別人對你的表現滿不滿意,而是在于你對別人的行動有沒有盡到責任。即使主人對你大發雷霆,即使主人誤解了你,即使把你趕出家門,即使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你都要盡忠盡誠。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獲得別人對你的肯定。
沒有忠誠,就沒有信任;沒有信任,就沒有社會;沒有社會,就沒有生活!可見,忠誠在我們的生活中是十分重要的。連一條狗都有這樣高尚的情懷,我們是不是也要做得更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