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查理和巧克力工廠》讀后感800字
生活并不可能像故事里那樣——結局都是幸福美滿的。但,我們至少還有追尋幸福的權利。愛所有愛你的人,感激他們所給予你的一切,并把這種愛傳遞下去。下面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了“《查理和巧克力工廠》讀后感800字”,歡迎閱讀與借鑒!
讀《查理和巧克力工廠》讀后感800字(篇1)
查理和他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共同住在一個一棟小木屋里。查理很愛吃巧克力糖,但是他的家里很窮,沒有辦法讓他天天都吃,只能讓小查理在自己生日的時候吃一塊巧克力糖過一下癮。
小查理每次吃巧克力糖時都是一小口一小口的吃,一塊巧克力糖都可以吃上一個多月。他是多么的希望每天都可以吃上一塊巧克力糖。鎮上的一家大巧克力工廠的老板威力·旺卡先生在報紙上發布了一個消息:他決定讓五名小朋友來參觀我的工廠,結束時會送他們足夠吃一輩子的糖果,當然必須得到金獎卷才能獲得這些禮物。小查理很幸運的獲得的了最后一張的金獎卷,這是在參觀工廠的前一天得到的。其他四位小朋友分別是奧古斯塔斯、維魯卡、維奧莉特和邁克。
參觀的節日到了,這真是盛大的一天!小查理來到了巧克力工廠參觀,旺卡先生非常熱情的招待了這五個小朋友。除了查理之外其他的小朋友都因為自己的不聽話和頑皮都有自己的命運。
奧古斯塔斯——因為自己的貪吃,掉進了河里,然后被吸進了玻璃管里,退出這個有趣的游戲里。
維奧莉特——因為很愛吃口香糖,不顧旺卡先生的阻攔,毅然決然的吃下了未研究成功的口香糖,結果變成了一個大大的藍莓,她也出局了。
維魯卡——擅自進入果仁車間,伸手去抓一只小松鼠,結果惹怒了這群受過訓練的小松鼠,把她拖到了垃圾滑槽里面了。
邁克——因為自己的要做世界上第一個被電視傳送的人,結果變成了不到一尺高的小人。
最后只剩下了查理自己,旺卡先生讓查理的一家人搬到了巧克力工廠來住,等到查理長大后就把巧克力工廠送給他。
這個故事小查理是因為他的聽話最后才獲得了成功。小查理不淘氣,也不頑皮,很聽大人的話,所以旺卡先生決定把巧克力工廠送給了小查理,也正是因為小查理的聽話才讓他沒有落得和其他那四個小朋友一樣的下場。俗話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這句話很好的詮釋了不聽話的后果,再看看我就沒有小查理那么聽話了,有時會對爸爸媽媽發一點小脾氣,任性一下。從現在開始,我要認真的聽老師和家長說的對我有益處的話,要努力改掉自己的小毛病!
讀《查理和巧克力工廠》讀后感800字(篇2)
最近,我一直在讀《查理和巧克力工廠》這本書,它讓我深有感觸,尤其是主人公查理,他使我懂得“往往奇跡就出現在最平凡最樸實的人的身上。”的道理
查理出身于一個十分貧窮的家庭,在他家旁邊的大城市里,有一個巧克力工廠,工廠常年大門緊鎖。有一天,巧克力工廠的創建人—旺卡先生神秘的說:“我有五張金獎券分別被包裹在五塊巧克力里面,誰找到就可以免費參觀巧克力工廠。”生日的那天早上,查理得到了全家省吃儉用為他買得唯一一塊巧克力也沒有中獎。四個紈绔子弟在家長的傾力幫助下獲得了參觀的機會。小查理也很想要得到去參觀巧克力工廠的機會。父母在他的生日那天給他買了一塊巧克力,但是很不幸,他沒有中獎。家里已經沒有多余的錢再去給小查理買巧克力了。但在一天下午,查理撿到了50便士,便去小店買了兩塊巧克力,其中一塊就中獎了,全家人十分興奮。信上說:中獎的人可以帶自己的家屬去參觀巧克力工廠,并將得到一卡車的巧克力,吃完后,隨時可以再來領取巧克力。于是,他的爺爺帶他去參觀巧克力工廠。在參觀的過程中,四個好吃懶惰的小朋友由于貪玩、不遵守紀律,受到了懲罰,胖男孩因為在偷喝巧克力河中的熱巧克力時,不慎掉入河里而被停止參觀,另外兩個小女孩,一個是偷吃超級口香糖,還有一個是想要巧克力工廠里的松鼠,都被停止參觀,最后一個小男孩看見旺卡先生能將電視里的巧克力變出來,便請求旺卡先生將他變進電視里的槍戰中,而被停止參觀,只有查理很老實的跟旺卡先生參觀完全廠。由于他的誠實、自律和一顆愛心深深的打動和感染了旺卡先生,最終被選為巧克力工廠的接班人。
讀完后,我感慨萬分,為什么旺卡會把巧克力工廠送給查理呢?在我看來,這和家庭的教育有關,四個好吃懶惰的小朋友都是富人家的孩子,十分受到家人的寵愛,都已經被寵壞了,他們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好逸惡勞,得過且過,都已經失去理智了。查理雖然家境貧寒,但是他為人忠厚老實,善良守信,不貪圖錢財,為他以后的成功做好了鋪墊,那四個好吃懶惰的小朋友只會坐享其成,但他們的后代一定會變的很窮苦。生活中,這種嬌生慣養的孩子已經數不勝數了。作為家長,難道不應該反思一下教育孩子的方式嗎?就像《請投我一票》這部紀錄片,幾個孩子為了爭選班長,勾心斗角。一個孩子的家長竟然以請全班同學游玩、派送禮物的方式來幫助他的孩子競選班長。這樣的教育簡直是在扼殺孩子們天真無邪的心靈?他們怎么能夠培養出德才兼備的人才?
請記住“天上不會掉餡餅,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親愛的同學,你準備好了嗎?”
讀《查理和巧克力工廠》讀后感800字(篇3)
那是一部耐人尋味的書;那是一部令人著迷的書;那是一部不可不讀的書;那是一部給心靈無限震撼的書……這就是《查理和巧克力工廠》。它講述了一個名叫查理的小男孩的故事。
查理的家里并不富裕,甚至連飯都吃不飽。但他卻生活在一個擁有全世界最大的巧克力工廠的小鎮里。這已經是很多人所向往的了。而工廠的主人威利·旺卡先生,卻沒有妻子,更沒有兒子、女兒。在很久以前,他就禁止人們出入他的工廠。他為了找到工廠的接班人,在報紙媒體上宣布自己在全世界不同口味、不同品種的巧克力里放有五張金獎券,獲得金獎券的幸運兒,將可以參觀工廠,也有可能獲得終極大獎。但是,他沒有說這是為了選出一個接班人。這個消息,無疑驚動了全世界,旺卡巧克力的銷售量也因此飛速上升。前后四張金獎券,在短短幾天內,都被富商貴婦們找到。而最后一張金獎券,一直沒有著落。小查理也是參與者之一。幸運的他在小賣部,獲得了最后一張金獎券。
獲得金獎券,查理已經是非常幸運的了。但是,他是否能夠在巧克力工廠里獲得終極大獎呢?
參觀工廠的過程是一次奇特的經歷。每個參觀者都感到無限著迷、狂喜、好奇、驚訝和迷惑不解。每到一個房間,富商們的兒女都十分任性,見到什么就要什么,到處破壞。可是,他們在一個又一個的房間里,紛紛被淘汰。或掉進垃圾堆,或被壓扁,或長得像個紫果,或變得只有手指那么長。查理成了唯一一個沒有被淘汰的幸運兒。
就在這時,誰也沒有想到,威利·旺卡竟然提出,要把整個巧克力工廠送給查理。這就是終極大獎!查理在大家的勸說下,終于同意了。
閱讀這本書,有的人可能是一口氣讀完,有的人可能是慢慢品味。一口氣讀完,潦潦草草,只知道了故事的結局,卻不知道一系列的連環淘汰的用意,還有羅爾德·達爾到底想告訴我們什么。另一種人,會去慢慢品味,在字里行間中感受文字的奇妙,句段的優美。我已經看了好幾遍了。可是,每次都有不一樣的感受。第一遍,我可能讀的是故事。第二遍,我可能讀的是人物細節。第三遍,我可能會體味其中的情境。第四遍,我可能會品讀其中的人生境界。那就是,對人生,抱有無限的希望,而不是被貧窮、失敗、挫折所打倒;對人生,抱有積極、樂觀、向上的態度,而不是從此一事無成;對人生,抱有渴望明天的美好,而不是讓理屈、恩怨掩埋、沉淪自己。對人生,具有堅持不懈、不怕摔跤的精神,勝利一定屬于自己!這就是我想象中的中國夢,也就是我的夢。
讀《查理和巧克力工廠》讀后感800字(篇4)
中大彩,是人人夢寐以求的事情。
但是,人們總是把期望升得太高了,這樣反而會非常苦惱,很多事情,希望越大,失望越大。以前我就是這樣,總是認為自己是最幸運的一個孩子,如果去抽獎,就會抱很大的期望,抽到二等獎還很難過。直到今天,我讀了《查理和巧克力工廠》才真正感悟到,做事要擁有一顆平常心。
《查理和巧克力工廠》講述了擁有世界上最大規模巧克力工廠的威利·旺卡先生想為自己的巧克力工廠找一個接班人。
有五個孩子成為了幸運兒,其中有貪吃的奧古斯特,有被父母極度嬌慣的小女孩維魯卡,有只在意第一名的維奧莉特,和總認為自己比別人聰明、別人都是白癡的小男孩邁克。而貧窮的查理是帶著全家的希望最終發現了金券,成為了最后一名幸運兒。參觀巧克力工廠的過程很奇特,讓所有的人都驚嘆不已。
同時這一切又都讓四個孩子以及他們的父母,因為眼前的誘惑失去了自制力,只有查理對于這一切不為所動,最終打動了威利·旺卡先生,成為巧克力工廠的新主人。
故事里有很多段落都很精彩,其中有一段是這樣的:巴克特太太溫柔地說:“如果你在包糖紙里找不到你要找的東西,也千萬別失望啊!你不能期望你自己有那么幸運……”
這一段是巴克特太太勸查理沒有找到金獎券也不要傷心的一段。我從中感悟到了不管做什么事都不能想著幸運之神一定會降臨,不然就會心不在焉,辦不好事情。
故事中還有一段:“維魯卡的爸爸說,我把旺卡工廠所有的巧克力糖都買了一堆,最后找到了,啊!我太高興了!”
這是第四張獎券得主爸爸說的話,為了一張獎券,竟然把所有的巧克力都買了一大堆。我覺得這種行為簡直要瘋了一樣,自己拿不到,不幸運,又要拼了老命去爭取,意義實在不大,何必呢?這是一種不理智的行為。查理只買了四塊糖,就找到了獎券,而他買了幾十萬塊,才找到了獎券。
這段故事使我想起了《千字文》中“禍因惡積,福緣善慶”這一句話。查理的幸運是由于他有一顆善良的愛心。
幸運不是憑空想想或隨便做做就能得到的。看來,我在今后的生活中是不能空想著天上掉餡餅的事情,而因是多做善行,多幫助他人,這樣幸運才會光臨。你看,善良的查理最后不是變成了威利·旺卡先生的繼承人了嗎?
如果不在根本上努力,只要求得到豐碩的果實,真是一件非常無知的事情。我從這本書中懂得了很多。
讀《查理和巧克力工廠》讀后感精選5篇800字
讀《查理和巧克力工廠》讀后感800字(篇5)
讀完羅爾德·達爾寫的《查理和巧克力工廠》,腦子里還在回味著這本書中的點點滴滴。
這本書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在查理生活的小鎮上有一個全世界最大的巧克力工廠,工廠非常神秘,大門緊鎖,從來沒人從大門進出過。有一天,工廠的主人威利·旺卡先生發出告示,他將邀請五位幸運的孩子參觀巧克力工廠,全世界購買旺卡巧克力的孩子都有機會。前提是得到藏在包裝紙里的金獎卷。查理成為了一位幸運兒。在參觀過程中,除了查理以外的四個孩子因為亂碰亂吃,一個被吸進了管道里,一個變成了一個大藍莓送到了榨汁車間,一個和父母掉進了垃圾槽里,一個因為變得很小而被拉伸成3米高。最后,旺卡先生把整個巧克力工廠送給了查理。
合上書,我想:是什么使得那4個孩子變成這樣呢?是貪心和父母的溺愛。貪心是會遭報復的。如果一個人不懂得適可而止,得到了這個還想要那個,得寸進尺,最后會釀成大禍。有一個故事,叫“人心不足蛇吞象”,講的是從前有一個很窮的人救了一條蛇的命,蛇為了報答他的救命之恩,于是就讓這個人提出要求,滿足他的愿望。這個人一開始只要求簡單的衣食,蛇都滿足了他的愿望,后來慢慢的貪欲生起,要求做官,蛇也滿足了他。一直到他做了宰相,還不滿足,還要求做皇帝。蛇此時終于明了,人的貪心是永無止境的,于是一口就把這個人吞吃掉了。這是一個經典的事例。小偷偷了東西,不滿足,想去偷偷更大的;偷了更大的又想偷還要大的,最后就被發現逮捕了。就是這個道理。
有一次,我和一些人到一個可以撈魚帶回家的水潭玩。水面上有許多圓形的石頭供我們站立,中間有一座假山,岸邊有一個亭子,池塘里還有魚在游來游去。我們在一個一個的石頭上跳來跳去,好玩極了。玩了一會兒,我們便開始把手伸進水里撈小魚。沒過多久,大家都撈到了好多條小魚。“夠了夠了,馬上要走了。”一人說。大家都上岸去了。但還有一個人,依然在那邊撈。一條又一條,似乎怎么也撈不夠。一個朋友沖他喊:“快上來!要走了!別太貪心了!”他充耳不聞,繼續撈。接著不幸的事發生了,他腳下一滑,哎呀一聲,一下子跌進了水里。大家都驚呆了,站在岸上一動不動。多虧水不深,還沒他一半高,聞聲而來的大人把他“撈”了上來,大家都笑了。
貪心是要遭報應的,這時《查理和巧克力工廠》給我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