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2025端午征文
寫作文可以讓記錄下自己的生活和經歷,從而更好地回顧和總結過去,為未來打下更好的基礎。要怎么寫關于2025端午征文呢?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2025端午征文,供大家參考。
關于2025端午征文篇1
在端午節,吃粽子是由來已久的習俗。據說,偉大愛國詩人屈原投河自盡后,人民們搜索尸體未果,為讓屈原的尸體不被水中的魚吃掉,就把糯米用葉子包起來,投入河中喂魚。于是,吃粽子的習俗就這樣流傳了下來。今天,我們進行了一次社會實踐活動,內容是:為孤寡老人包粽子。
一下車,走到敬老院里,我感到孤寡老人一雙雙眼睛都盯在了我們的身上,看得我好不自在。小狗汪汪直叫,是在歡迎我們吧!我往材料堆里一擠,哈!還真豐富,有肉、葡萄干、蠶豆等粽子餡料,最重要的是還有好多粽子葉和糯米。我們一個個“爭葉奪米”,不在話下。可是,我們不知道怎么包呀?一個個同學都拿著那一片片粽子葉發呆。
于是,幾個老奶奶就來教我們:先把粽子葉一卷。做成一個小碗,然后把餡料填在小碗里,填滿之后把小碗捏成三角形,把上面剩余的部分蓋下來,用繩子扎緊,OK,一個粽子就完成了!
于是同學們都照著這個樣子去做,但還有些人不懂。此時,我看見有的同學去孝敬老奶奶了,一位同學在老奶奶身后輕輕地敲著背,老奶奶高興地笑了。……
過了一會,同學們都多多少少做了粽子。我仍然二丈和尚摸不著頭腦,直到后來才在媽媽的幫助下做了兩個“微型粽子”,看著這兩個小小的粽子,我無奈地笑了笑。
到了該走的時候了,我們都戀戀不舍的把粽子送給老奶奶,然后,一步一步地離開。
關于2025端午征文篇2
又是一年端午節,我很想體會體會這種氣氛,便向奶奶要求,讓她教我怎樣包粽子。
包粽子,首先要把箬葉洗干凈,在熱水中泡軟。再準備好棗子、雞蛋、肉等做陷,將自己喜歡的陷煮得香噴噴的,就可以開工了。先把長長的箬葉折疊,圍攏來,做成一個窩,中間放進調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棱角。然后把陷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勻,最后把箬葉包著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狀。
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后一道工序,你的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個角是不是勻稱,是不是有型。我開始學的時候,總是把四個角弄歪了,不是成了六個角,就是揉成一團球了。
奶奶看著我的粽子發笑:“這能叫粽子嗎?你讓細線系在什么地方啊?”粽子包出四個棱角是方便用細線系著掛起來的,怎么這世界上就沒有圓粽子呢?
包好的粽子放進鍋里用猛火煮,大約1小時后,改溫火煮30分鐘就可以。在煮粽子的過程中,我總是急不可耐地要揭蓋子察看情況。因為從鍋里飄出那粽子的香氣,饞得我直流口水。
等待的時間總是特別的漫長,看到熱氣騰騰的粽子終于從鍋里“解放”出來的時候,我高興得手舞足蹈。放在碗里,用筷子剝開,就可以看到里面金黃松軟的“粽肉”了,咬一口,美味無比,我差點連筷子都要咬下來了,燙死了。
今年端午節,我學會了包粽子,品嘗到自己勞動的果實,真好吃。
關于2025端午征文篇3
今天是五月初五的端午節。這是我家鄉最喜慶的節日。當然,我家鄉的端午節也是異常的熱鬧,不信。
端午節一到,大人們都忙得不可開交。做粽子,有的摘蘆葦葉,有的準備糯米,有的準備花生、蜜餞、臘肉。
只有我一個人閑著,無事可做,就跑到河邊玩。在我的家鄉,沿著河邊生長著一束看起來像水白葉的植物。我捏了幾個,把它們帶回給我祖父。爺爺看了一眼,說:“這是昌浦,你知道這株植物是干什么的嗎?”我說:“我在網上查了下,樟浦是一種可以驅蟲的植物。東西,端午節和艾葉一起放,可以驅邪。但不知道這里有沒有傳說或故事?”
爺爺給我講過一個故事:從前,有一個老龍王,他不作惡,經常惹事生非,擾亂天下。玉皇大帝聞訊,大怒,命魏征于五月初五中午三時三分到場。我把它分開并剪下來。
龍王得到了,嚇了一跳。他立即趕到李世民的宮中求情,并答應做完之后,給李世民無數的寶物。李世民答應了。
于是,五月初五中午之前,太宗堂邀請魏征早點來,讓魏征陪他喝酒下棋。眼看時間快到了,他不能在太宗面前暴露自己的秘密。因為擔心,他下棋。輸了之后,我喝多了。結果,我倒在了地上。我做了一個夢。夢里,他拿走了常浦做的刀和艾野做的鞭子。他終于按時殺死了龍王,為世人救了一個。為紀念他,人們在端午節將長蒲和艾野掛在門前,以驅邪保平安。
聽完這個故事,我明白了一個傳統節日的神話傳說。
下午,我們去參觀曲江塔。門前的布告欄對端午節做了詳細的解釋,但并沒有爺爺給我講的故事。也讓我明白了,家鄉的龍舟賽已經移到了四月,紀念北宋抗金英雄。使著名的琴童端午節遠近馳名。
聽到曲江樓服務人員的解釋:“現在是收獲油菜麥麥的時候了,農民們正忙著收獲豐收的喜悅。節日的氣氛不是很濃。一片祥和祥和的氣氛。”生活才是真正的幸福”。
關于2025端午征文篇4
今年的端午十分特殊,沒有踏青,沒有聚會,只能呆在家中,正好鍛煉鍛煉我的廚藝,而今天,當然要做最應景的粽子啦!
雖然之前學過包粽子,但因為以前怕自己做麻煩,都是家家戶戶買回來吃的,但今年,還是買來食材,自己做的更衛生,更美味啦!所以,今天是我大展身手的時候了。
包粽子,首先要把竹葉折成斗狀,盛滿糯米,中間可以放棗,放豆沙,再將竹葉一層層包牢,最后用線系住就可以了。聽著十分簡單,但操作起來卻十分不易,我雖然學過,但沒有多練習,不是把竹葉折破,就是包的不夠緊,稍微一動米粒就從縫隙里流了出來。媽媽笑著說“還是我先來示范一下吧!”媽媽整套動作行云流水,不一會兒一個規規整整的三角粽就完成了。我認真地學習,在媽媽的指導下,我終于完成了我的第一個作品。我做的不亦樂乎,而時間也過得飛快。轉眼間,一屜的粽子都包好了,那一個個全身披綠色戰甲的勇士們站的整整齊齊,但其中還有幾個東倒西歪,好不調皮,大概就是我包的那幾個吧。
媽媽將一屜粽子放入_蒸籠,我便拿著小板凳坐在籠邊,等待著美味降臨。就這樣,等啊!等啊!終于,在我的肚子第三次向我抗議時,粽子終于蒸好了。我趕緊叫來了媽媽,她戴著手套,打開籠蓋,一股白色霧氣撲面而來,夾雜著竹葉的清香。整個廚房被霧氣包圍著,香氣氤氳,仿佛置于仙境。一個個胖嘟嘟的粽子躺在籠屜中,我早已搶出一個粽子,顧不上燙手,撕開竹葉就啃了一口。軟糯的白飯香香甜甜,中間的棗兒火紅養眼,在紅白綠三種顏色的碰撞中,我理解了端午的真諦。
弟弟也被香味吸引來了,他看見粽子,直接上手,又閃電般的收回,手上剎時被燙出一片紅印。爸爸笑著,過來幫弟弟拿了一個,撕開粽葉,露出內部白白胖胖的身體,圓滾滾,可可愛愛。弟弟看直了眼,又忍不住上手碰了一下,手又多了一片紅印,他委屈地吹著自己的小胖手,引得家人一陣哄笑。
今年的端午節十分特殊,雖然不能和家人出去散心,也不能親朋好友互相串門或一起聚餐,但今年我更了解了端午,也體會到了和家人一同包粽子的樂趣,這就是別樣的端午。
關于2025端午征文篇5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聽到這首兒歌,就讓我想起了端午節。每年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
端午節要插艾枝,懸艾虎。端午節這天一早,人們將艾枝插在門上,或用艾蒿編織成“艾虎”,在門楣中央或帶在身上,驅蟲避邪,以保安康。
端午節要畫門符。端午節這天,人們將蝎子、蜈蚣、毒蛇、壁虎“五毒”形象的剪紙做門符。據說這樣做,是為了驅“五毒”,防瘟疫。
端午節要吃粽子。早晨,家家吃粽子紀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間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邊盛產的嫩蘆葦葉,也有用竹葉的,統稱粽葉。粽子的傳統形式為三角形,一般根據內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摻小豆的叫小豆粽,摻紅棗的叫棗粽;棗粽諧音為“早中”,所以吃棗粽的最多,意在讀書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狀元。過去讀書人參加科舉考試的當天,早晨都要吃棗粽,至今中學、大學入學考試日的早晨,家長亦要做棗粽給考生吃。
端午節真是一個有趣的傳統佳節端午節真是一個有趣的傳統佳節。
端午節可真是個有趣的節日!
關于2025端午征文篇6
“耶,太好啦!……”從教室里傳出了同學們的歡呼聲。原來是昂立教育奇趣作文班的同學們要去富蘭城堡進行以“濃濃端午情,悠悠艾草香”為主題的活動。
一路上,同學們興高采烈,有說有笑。到達目的地后,徐老師給我們介紹了屈原的歷史故事及端午文化。我們從中了解到端午節的習俗有:賽龍舟、飲雄黃酒、包粽子、佩香囊、懸艾葉菖蒲等等。
接下來,就是佩香囊了。只見奶奶急忙從老師的手里拿來一個綠色的香囊,原來奶奶希望我在學習上更加謹慎細致呀!裝完好香囊后,奶奶輕輕的擁抱著我,然后小心翼翼的將香囊掛在了我的脖子上。我高興的笑了,心理有說不出的激動。
“好,現在進入第三個環節——系藍絲帶。”徐老師大聲宣布道。我鄭重地拿著這表達著感恩、鼓勵與關懷的藍絲帶,輕輕的將它系在奶奶的手腕上。還沒等我反應過來,奶奶就給了我一個大大的擁抱。這時,我的眼前浮現出奶奶為我做的點點滴滴:陪我做作業到深夜,雨天給我送傘到學校,每天想著各種辦法為我做好吃的……這時,我發現奶奶的眼睛里噙滿了淚水,那布滿皺紋的臉上,綻開了久違的幸福的笑容。我在奶奶的耳邊輕輕地說:“奶奶,我愛您!”奶奶感動得流下了眼淚:“我也愛你!”
就在活動接近尾聲時,徐老師宣布道:“現在進入到我們的最后一個環節——快樂尋寶。”聽到這個消息,同學們都興奮不已,不停的歡呼、吶喊。我高興極了,迫不及待的想去尋寶,結果被老師叫住了。老師宣布游戲規則后,我們便像離弦的箭撲向了尋寶地。我不放過每一個角落,仔細的搜尋著目標。有的同學把沙發上的枕頭扔到了地上,有的同學還把墻壁上的畫框弄掉了。一陣“連環炮”過后,這里被我們弄得狼狽不堪。眼看同學們都找到了幾張優惠券,可我一張也沒有找到,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但我沒有放棄,仔仔細細的尋找每一個角落。哈哈!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終于找到了一個寶貝——優惠券。我高興的一蹦三尺高,如獲至寶地將它捧到懷里。
這真是一個快樂又難忘的端午節呀!
關于2025端午征文篇7
端午節來嘍!我左盼右盼終于盼來了五月五日,這一天來的可真遲啊!我等它等的都快急死了。你問我為什么這么盼端午?我的答案很簡單,因為端午節這一天有得吃有得玩呀!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一到端午我們就要放假了!
五月五,端陽節,家家戶戶包粽子,吃粽子。而我最喜歡的是吃粽子了!我偷偷告訴你我吃粽子一次能吃好幾個呢!你可千萬別說我光會吃不會做哦!我也會包粽子:在包粽子前,現將包粽子必備的糯米置于水中泡上一段時間。把采來的箬竹葉放置于水中洗干凈,然后把箬竹葉卷成圓錐狀,將糯米放入其中。卷好,用線將粽子捆起來便做好了!如果在粽子里加入幾顆蜜棗,那么粽子大味道就會更好了!
端午節的時候人們還會佩香囊、懸艾草菖蒲。不過,賽龍舟在我們這里并不常見,我們喜歡在家門口懸艾草菖蒲。用銀杏葉與艾草泡水洗澡。父母還會在孩子的耳朵里,鼻子里點上幾滴雄黃酒。在做完這些之后,父母會在孩子的手上扣絨,這些都是人們用來祈禱來年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方法。
說到端午節,我們不禁想到屈原,這個節日就是因為他而得來的:此說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吳均的《續其諧記》和南朝宗懔《荊楚歲時記》。據說,屈原投汨羅江后,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劃船撈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終不見屈原的尸體。那時,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匯集在岸邊的亭子旁。當人們得知是為了打撈賢臣屈大夫時,再次冒雨出動,爭相劃進茫茫的洞庭湖。為了寄托哀思,人們蕩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漸發展成為龍舟競賽。百姓們又怕江河里的魚吃掉他的身體,就紛紛回家拿來米團投入江中,以免魚蝦糟蹋屈原的尸體,后來就成了吃粽子的習俗。看來,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與紀念屈原相關。
對了,剛剛說完了懸艾草菖蒲,還沒說掛香囊呢!戴香包頗有講究。老年人為了防病健身,一般喜歡戴梅花、菊花、桃子、蘋果、荷花、娃娃騎魚、娃娃抱公雞、雙蓮并蒂等形狀的,象征著鳥語花香,萬事如意,夫妻恩愛,家庭和睦。小孩喜歡的是飛禽走獸類的,如虎、豹子;猴子上竿、斗雞趕兔等。青年人戴香包最講究,如果是熱戀中的情人,那多情的姑娘很早就要精心制作一二枚別致的香包,趕在節前送給自己的情郎。小伙子戴著心上人送給的香包,自然要引起周圍男女的評論,直夸小伙的對象心靈手巧。而且掛香囊對身體也有好處哦!香包內裝的香料通常是用苞白術、白芷等植物的根莖碾碎混合均勻制成的。以往由于醫藥不發達,這些有有殺菌作用的香包被帶在孩子們的身上,起到避邪正氣、防治蚊蟲和不祥之物騷擾的作用。現代的香包中填充用的香藥成分有所突破:薰衣草、馬鞭草、迷迭香、干花都可以用來做香包。
看完了上邊,我確信你和我一樣喜歡端午節。因為它又好玩又有好吃的。不過,韓國居然和我們爭端午節,你說這有什么理由?不過,我們的確沒有韓國重視這個節日,所以我們一定要重視我們國家的傳統節日!
關于2025端午征文篇8
今天是五月初五,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也是我國的三大傳統節日之一。據說這個節日,是為了紀念我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設立的。
我們家要包粽子,我包了一個又一個,速度倒是挺快的,但是樣子怪異,結果媽媽說:“這樣不合格,讓媽媽來教你吧。”說著媽媽就做起了示范,先把竹葉拿在手上,卷成圓錐形,再往里面放糯米、大棗,然后折疊竹葉,包成四角形的,再用線捆綁起來。我終于學會了包粽子的方法,我就做了一個又一個。我看到自己包的粽子有模有樣的就按耐不住心頭的喜悅,媽媽也贊不絕口。我和媽媽把粽子包完了,媽媽把粽子放到鍋里煮,半個鐘頭后,熱騰騰的粽子出來了。
散發著陣陣香氣的粽子太誘人了,我迫不及待的伸手就抓起一個,滾燙滾燙的,我的手可受不了了,一下把粽子甩出老遠,再看看我自己的手,已經被燙得紅紅的。沒辦法,我只好守在粽子旁邊等了一會,媽媽說:“饞貓,可以吃了。”
我拿起一個胖胖的粽子,一聞陣陣香氣沁人心脾,我禁不住誘惑,迅速打開竹葉,狠狠的咬了一口。啊!潤潤的、滑滑的、香香的、甜甜的,我不禁贊嘆道:“美味呀!”一邊吃我一邊想:從小到大,我沒有吃過這么香甜可口的食物,可能因為這是我自己動手勞動的緣故吧!我吃了一個又一個,爸爸、媽媽也一邊吃,一邊贊嘆!
飄香的粽子,讓我過了一個快樂的端午節。
關于2025端午征文篇9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在這陣陣兒歌聲中,我們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中國傳統佳節——端午節。
要問端午節的來歷,可有很多故事呢。就給大家講其中一個吧:在戰國時期,楚國有位愛國詩人叫屈原。屈原在楚王的身邊做官。昏庸的楚王總是聽信那些奸臣、小人讒言,不聽屈原的忠言。后來楚王竟將屈原削職流放了。在流放的過程中,屈原看見楚國都城被敵軍占領,百姓遭殃,慘不忍睹,屈原非常悲憤,于是跳江自殺。人們非常傷心,劃船找屈原的尸體,還包粽子給魚蝦吃,希望魚蝦不要傷害屈原的尸體。于是,人們為了紀念這位愛國詩人就將這一天作為“端午節”,用包粽子、賽龍舟的形式表達對屈原的緬懷之心。
端午節還有很多習俗呢!包粽子、賽龍舟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掛菖蒲、艾葉,薰蒼術、白芷,喝雄黃酒,則據說是為了避邪。粽子幾乎是每家每戶過節必不可少的物品,奶奶在包粽子前,總是要先將粽葉泡上很長時間,再煮上一天。裹粽子時是先取三片煮好的粽葉,圍成一個圓錐形,然后往里面放些糯米,還可以根據個人喜好,添加不同的餡料,諸如:花生米、紅豆、肉、蜜棗等等。再用棉線捆起來,一個玲瓏可愛的粽子就誕生了。但現在還不能吃,還要將包好的粽子煮上一天,到第二天我們就可以大享美味啦。解開一個熱騰騰的粽子,蒸汽直沖天,而粽子活像個老爺舒服地躺在粽葉里。糯米在陽光的照耀下閃閃發亮、金銀剔透,就像一顆顆璀璨的鉆石。糯米的濃香夾雜著縷縷草葉的清香沁人心脾,我顧不上燙,咬了一口,含在嘴里,越嚼越有滋味。
在今年的端午節里,我不僅學到了很多知識,還品嘗了美味的粽子。這真是個快樂且有意義的端午節!
關于2025端午征文篇10
五月初五端午節,是我國傳統的節日,這一天,每家每戶門前要掛艾葉,吃粽子,賽龍舟……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端午節大早,奶奶就給我包粽子,有紅棗的、有赤豆的、還有肉的……我看見奶奶先拿出兩條浸泡很久的蘆葦葉,把蘆葦葉卷成漏斗狀,盛幾勺浸泡過的糯米倒在里面,之后再放肉、或赤豆或紅棗,再放些米在上面,把蘆葦葉折疊,封起上面的喇叭口,最后用細線把粽子五花大綁的捆起來,結結實實。
沒過多久,水池上一個大盆里放著一個個東倒西斜的大粽子,放在鍋里煮,不一會廚房里飄出了陣陣的清香,我的口水漸漸流了下來,就不由自主的大聲說道:“爺爺,快給我吃個粽子!”爺爺遞給我一個熱粽子,我咬了一口,黏黏的、滋潤滑口,是紅棗的,感覺太好吃了,我希望自己也會做,我真是快樂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