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端午節作文300字
在寫作文之前,要認真審題,明確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題,同時也要考慮讀者的需求和閱讀體驗,使文章更加有思想性和深度。這里分享一些家鄉端午節作文300字下載,供大家寫家鄉端午節作文300字參考。
家鄉端午節作文300字篇1
兩千多年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汨羅江邊仰天長嘆一聲,投入了滾滾激流,兩千多年后,五月初五成了傳統節日——端午節,家家包粽子、煮雞蛋,用這種方式來紀念這位愛國詩人。
早上媽媽買了粽子,有大棗餡的、水果餡的……,又煮了好多雞蛋,吃過飯,媽媽帶我去井方超市,看,賣五彩線的小商販一個挨著一個,五彩線的樣式可真多啊!看得我眼花繚亂,有香包、小笤帚、葫蘆、還有帶小珠子的手鏈……,我精挑細選,選了個帶小水晶的小手鏈。媽媽給我系在了手腕上。聽老人說,下雨天時把五彩線扔到水溝里,災難和疾病都會隨著雨水溜走。
家家門上都掛上了葫蘆,說是可以驅走鬼神,保佑平安。
家鄉的端午節,真有趣!
家鄉端午節作文300字篇2
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媽媽說在節日當天我們要掛艾葉、吃粽子、看賽龍舟,還要去看望長輩,和家人團聚。媽媽還給我講端午節的意義就是紀念歷史上偉大的民族詩人屈原。屈原生性耿直,不愿委屈求全,跳進了河里以死捍衛正義。我們全家人都非常敬佩屈原的人品和才智。所以我們家每年都很重視端午節,一定要包粽子以此紀念屈原。
我認為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不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而且傳承著中國的傳統文化,所以我們更應該好好珍惜現在的生活。
家鄉端午節作文300字篇3
星期五晚上,媽媽和奶奶在一起包粽子。我看著包好的粽子,拿在手里,就像是披著綠衣服的姑娘,在圍上白色的絲巾,就更漂亮了。
第二天早上,媽媽叫我和弟弟吃粽子,我看著那可愛的粽子寶寶,不知道從哪里撥開,看著纏在腰間的白線,我從它入手,慢慢的一點點抖開,花花的粽子露出來了。我連忙送到嘴邊,淡淡的甜味流到我的心里。一個、兩個、三個……我一連吃了好幾個,真好吃啊!我就像一個饞貓一樣,吃了還想吃,但是又怕吃壞了肚子,忍著不吃了。只能眼睜睜的看著粽子,心里默默地說:“粽子可真好吃啊!”
家鄉端午節作文300字篇4
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過端午節,是我國兩千多年的傳統習慣,而且全國各地有著不同的習俗。在我的家鄉,端午節家家戶戶都有吃用江米做成的粽子和涼糕;門前或窗臺上要放一把艾草,聽老人們說能驅邪。
每年的端午節,我都能吃上姥姥親手做的香噴噴的涼糕,里面有紅棗、葡萄干等許多好吃的東西。
據說古時候,詩人屈原眼看著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絞,但是始終不忍舍棄自己的祖國,于農歷五月五日,抱石投江而死,人們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就把這一天定為端午節,又叫端陽節。
家鄉端午節作文300字篇5
端午節是我國傳統節日,我還特意戴了一首兒歌給大家欣賞:“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種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這就是描寫端午節的小兒歌。
端午節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逐漸演變為:吃粽子,賽龍舟,掛艾草,薰蒼術,白芷。喝雄黃酒。
粽子的形狀至多,品種各樣,而且各地的風味也不相同,主要有甜,咸兩種。甜味的有白水粽,紅豆粽,棗子粽等。咸味的有豬肉粽,火腿粽,香腸粽,肉丁粽等,但以豬肉粽較多。
五月五日端午節這一個節日,我們都很重視它,每當我一想起這件事,我都會想起我最愛唱的那首歌:“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
家鄉端午節作文300字篇6
我的家鄉在中寧縣石空鎮新渠稍村。那里的粽子很特別。奶奶是村里包粽子的高手。奶奶包的粽子有棱有角,一個粽子足足有半斤多,人們都稱這種粽子為“羊角粽子”。
每逢端午節,奶奶提前到蘆葦湖邊摘好粽葉,到集市上買回糯米,精選出最好的紅棗,就可以包粽子了。每次包粽子前,奶奶早早地把糯米泡上,然后把紅棗煮熟就可以開始包粽子。奶奶先把粽葉卷成羊角的形狀,然后放一點糯米,再添一個紅棗,再放糯米,再添棗子,如此反復幾次,再將粽子捆好就把粽子包好了。然后將包好的粽子放到鍋里煮大半個小時就煮好了。遠遠就聞到粽葉的清香味。
吃了后不僅讓人感到十分粘香可口,而且看到粽子的模樣感到十分稀奇。
家鄉端午節作文300字篇7
我的家鄉在宜良竹山,這里的山水非常的美麗。“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
我的故鄉在宜良,我們家里每年都要過端午節,端午節這一天,我外婆都會提前準備好很多包粽子的原料,時間一到,她就會把糯米飯和一些配料都放在竹葉里包起來,然后把它蒸熟,過一會非常美味的粽子就做好了。每年端午節的時候我外婆還會親自做一些美味佳肴給我們全家人吃,吃飯的時候我們全家人都能吃上我外婆包的粽子和飯菜。
我想這是我外婆和我們辛勤勞動的成果,我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該自己親動手做事,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這樣就不用麻煩別人了。
家鄉端午節作文300字篇8
我的家鄉是一個青山環抱、樹木蔥綠的地方,那里的端午節可有意思了!
每到端午節,小朋友就唱起了端午節的兒歌:五月五,是端陰。插艾葉,戴香曩。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端午節又稱重五,許多習俗也與”五”這個數字聯系在一起。如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編織線繩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腕或足踝上,稱為長命縷。各家也都要插”五端”也就是菖蒲,龍船花,艾草,蒜頭,石榴花,求吉祥。
這一天,人們都會把房子打掃的干干凈凈,在房子里灑上雄黃水,還會用雄黃酒在兒童的頭上畫個”王”字,來保平安如意。每個人還都會戴上香氣撲鼻的香囊。家家戶戶還都會互相送粽子,吃粽子。
我的家鄉的端午節可真是有意思啊!
家鄉端午節作文300字篇9
兩千多年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汨羅江邊仰天長嘆一聲,投入了滾滾激流,兩千多年后,五月初五成了傳統節日——端午節,家家包粽子、煮雞蛋,用這種方式來紀念這位愛國詩人。
早上媽媽買了粽子,有大棗餡的、水果餡的……又煮了好多雞蛋,吃過飯,媽媽帶我去超市,看,賣五彩線的小商販一個挨著一個,五彩線的樣式可真多啊!
看得我眼花繚亂,有香包、小笤帚、葫蘆、還有帶小珠子的手鏈……我精挑細選,選了個帶小水晶的小手鏈。媽媽給我系在了手腕上。聽老人說,下雨天時把五彩線扔到水溝里,災難和疾病都會隨著雨水溜走。
家家門上都掛上了葫蘆,說是可以驅走鬼神,保佑平安。
家鄉的端午節,真有趣!
家鄉端午節作文300字篇10
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是家鄉有特色的日子—端午節。我的家鄉在河南南陽,家鄉有獨特的端午習俗,吃粽子、插艾葉、戴香包、喝雄黃酒,還有熱鬧的龍舟比賽。
每到端午節,最有意思的是包粽子。媽媽會提前準備好粽葉和材料,我們自己動手包粽子,包粽子也不容易,看著媽媽熟練地包著粽子,我也想動手包一個,我拿了一個粽葉,放點米和紅棗,拿著繩子綁呀綁,費了好大勁才包好一個,雖然沒媽媽包的好看,但是這是我自己的勞動成果,心里還是非常高興。
每到端午節的早上,我會早早的起床,用媽媽提前準備的水洗洗臉,據說這水頭天晚上已被嫦娥下了藥,洗過臉之后一年都不會得病。
餐桌上早已擺滿了熱氣騰騰的粽子、雞蛋、鴨蛋、大蒜等,我趕緊津津有味的吃了起來。
這就是家鄉的端午節,給我帶來了很多喜悅和歡樂,我愛家鄉的端午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