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樣七專題觀后感作文
2023年3月25日晚8點,學校組織黨員干部到會議室集中收看榜樣七;通過一個半小時的學習,大家對榜樣人物的先進事跡和精神追求肅然起敬;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家整理了一些榜樣七專題觀后感作文(精選5篇),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榜樣七專題觀后感作文精選篇1
堅定的信仰造就偉大的時代,榜樣的力量引領著前進的方向?!栋駱?》(___周年特別節目)將于2021年12月8日晚間8點檔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cctv—1)首播,適時在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cctv—13)等重播。
榜樣是楷模,是以身作則,是擁有堅定的信仰,用一生的時間,堅定不移,造就一番事業,造福一方百姓,引領時代前行。
在《榜樣》專題節目中,有很多畫面都一直深刻在心中。
每一個誓言都能看到他人的初心,他人的信仰,他人的堅持。每一雙手都有一個動人的故事,他們那雙可愛的手,握住奉獻,又攥住信念。愿奉獻自己,照亮他人,溫暖整個世界。他們這無言的愛,閃爍在眼神里,流露在眉宇間,體現在實際行動中,他們用同樣的方式來表達對黨的愛,對祖國的愛。
不忘初心,繼續前進。我們組工干部要跟隨著榜樣的引領向正確的方向前行,并讓它不斷的激勵著我們,做一名合格的黨員,用自己的行動來表達對身邊人的愛,對群眾的愛。用行動詮釋中國共產黨人堅定的理想信念,以俯首甘為孺子牛的態度,想民之所想,勤勉敬業,為民實干,亮出共產黨人樂于奉獻的精神風采。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榜樣的力量是強大的,一個人、一句話,一個故事,雖然看似平凡簡單,但往往最能激發人們向善的、美的、好的方向進取,最能點燃人們心中的夢想。當我們看到榜樣時,要主動自覺的學習、靠近、看齊。同時,當看到他人不足之處時,要做到自我反省、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
“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榜樣是一面鏡子,是一個方向,更是一種正能量。觀看《榜樣》,學習榜樣,對照榜樣找差距,彌補自身的不足,做正能量積極的傳遞者,堅守信念、樂于奉獻、勇于擔當、不斷開拓創新,展現共產黨人的本色,生動詮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內涵。
榜樣給我們鼓舞和啟示,給我們無盡的力量和勇氣,讓我們更加堅定信仰。黨員干部特別是黨員領導干部向榜樣學習,向榜樣看齊,讓榜樣化作最堅定的信仰。只有這樣,才能獲得源源不斷的動力,才能在平凡的崗位上兢兢業業、刻苦專研、樂于奉獻,干出不平凡的成就。為實現偉大的中國夢添磚加瓦。
榜樣七專題觀后感作文精選篇2
榜樣是楷模,是以身作則,是擁有堅定的信仰,用一生的時間,堅定不移,造就一番事業,造福一方百姓,引領時代前行。在《榜樣》專題節目中,有很多畫面都一直深刻在心中。每一個誓言能看到他人的初心,他人的信仰,他人的堅持。每一雙手都有一個動人的故事,他們那雙可愛的手,握住奉獻,又攥住信念。愿奉獻自己,照亮他人,溫暖整個世界。他們這無言的愛,閃爍在眼神里,流露在眉宇間,體現在實際行動中,他們用奉獻來表達對祖國的愛,對黨的忠誠。
“以人為鏡”,榜樣是一面鏡子,是一個方向,更是一種正能量。一個人、一句話,一個故事,雖然看似平凡簡單,但往往最能激發人們向善的、美的、好的方向進取,最能點燃人們心中的夢想。當看到榜樣時,我最多的是自我反省、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
不忘初心,繼續前進。作為一名社區工作者,我要跟隨著榜樣的引領,向正確的方向前行,并讓它不斷的激勵做一名合格的黨員,用自己的行動來表達對群眾的關心與關愛。想民之所想,憂民之所憂,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腳踏實地,為民辦實事,亮出社區人樂于奉獻的風采。
榜樣七專題觀后感作文精選篇3
榜樣是一道標桿,是一面鏡子,是一面旗幟,是查擺不足,是努力學習和工作的方向。相信榜樣的力量和黨的誓言,節目通過事跡再現八位黨員,他們的人生故事雖各不相同,但他們的榜樣榜樣精神,使我深受觸動。譜寫了共產黨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擔當奉獻的時代精神。
雖然我還不是一名共產黨員,但節目請到的王亞平、王傳喜、林占熺、路生梅、孟昆玉、艾愛國、張玉滾、武大靖等優秀黨員向我展示了榜樣的力量,無論是企業家、科學家、醫生、教育工作者、環保專家、和社會公益人士等,他們也是一個個平凡的基層黨員卻身先示范。
中國首位女性宇航員王亞平,通過堅定的信念和刻苦學習和訓練,得到了她該有高光時刻。愛探索鉆研的艾愛國他練就了如火純青的焊接技術,他積極學習突破一次又一次的技術難題,把無私精神做到了淋漓盡致,為“傳幫帶”樹下了標桿。向黨承諾為人民服務的路生梅,她從優越的環境主動下到了艱苦的環境中,環境的落差沒有擊敗她,反而堅定了她留下來的決心,她從先診所建設到了大醫院。把她堅定的理想和信念更出色的兌現。
作為一名積極分子我要以榜樣為標準,在思想上以服務群眾為宗旨,以黨中央為核心,做黨的政策宣傳者,路線的倡導者,方針的執行者。這些事跡更加感染了我想加入中國共產,做有擔當的青年,筑牢了我的終身信仰。
榜樣七專題觀后感作文精選篇4
中共中央組織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錄制了《榜樣6》。節目通過典型事跡再現、現場訪談、重溫入黨誓詞等形式,生動展現中國共產黨人堅定信念、踐行宗旨、拼搏奉獻、廉潔奉公的高尚品質和崇高精神,彰顯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作為青年干部,我們要學榜樣之“樣”,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奮勇爭先、建功立業。
學榜樣“信念堅定”的模樣,做“有擔當”的青年。
扎根邊防的戍邊英雄祁發寶,為國鑄盾的科研專家陳定昌,鑿壁開渠的“當代愚公”黃大發……時代榜樣在大戰大考中積極響應“動員令”,在實踐歷練中“千磨萬擊”,在重大考驗中“千錘百煉”。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不可逆轉的關鍵時期,青年干部要學榜樣之“樣”,用至堅的理想信念趕考新征程,從政的初心一刻也不能偏移,在趕考征程上一刻也不能迷航,在疫情防控、抗洪救災等考場上淬煉思想之“純”、激勵斗志之“堅”,始終堅定理想信念,不斷筑牢思想之基,不斷增強推進工作、推動落實的思想自覺、政治自覺和行動自覺,把思想的堤壩筑牢筑實。
學榜樣“攻堅克難”的模樣,做“有力量”的青年。
斗爭沒有休止符。魏德友、孫金娣等榜樣勇于斗爭、善于斗爭,為國家的發展建設貢獻了卓越力量。斗爭猶如洶涌澎湃的海上行船,要勇于逆流而上才不會被前進道路上的“巨浪”吞噬,要繼續開拓進取才能繪就更壯闊的“新畫卷”。在新的趕考路上,青年干部要學榜樣之“樣”,勇于與外部環境進行堅決斗爭,做到“越是艱險越向前”,把斗爭長期堅持下去、不斷推進下去,凝聚起“百折不撓”的沖鋒力量。對待自我的要求不能松懈,不能自降標準,要堅持人民群眾反對什么、痛恨什么,我們就旗幟鮮明地反對什么、“亮劍”什么,以迎難而上的勇氣和壯士斷腕的決心奪取斗爭的勝利。
學榜樣“為民奉獻”的模樣,做“有作為”的青年。
“水不過去、拿命來鋪”的誓言響徹耳畔,彰顯著為民的真摯初心和深厚情懷。時代榜樣為民初心堅定不移、一以貫之,在為民造福的道路上傾注了心血汗水。為民謀福是青年干部的宗旨使命,要學榜樣之“樣”,強化使命感和責任感,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緊抓群眾關心關切的教育、醫療、住房、就業等各方面工作,把工作做到群眾心坎里,把為民初心鐫刻在心、落實在行。在為民實踐中把具體的舉措想在前面、想得細致,把功夫下在前頭、下在日常,在為民奮斗中不懼風雨、不畏艱難、不言放棄,把群眾的事情做細、做實、做好,主動擔當作為,扛起時代重任,積蓄為群眾分憂解難的磅礴合力,增進群眾的幸福感與獲得感。
榜樣七專題觀后感作文精選篇5
張桂梅,像一團火、一盞燈、一顆星,燃燒著、閃爍著、散發出愛的光芒,向貧困山區的孩子們播撒希望的種子,引領她們走出大山。在她身上,體現出一名共產黨員勇擔為社會主義事業培養合格接班人的使命,她以自己的行動和忠誠詮釋基層教育工作者的責任和擔當,展現了新時期一名優秀共產黨員的仁心大愛和大公無私的崇高品質。
一個心愿:為社會主義事業培養合格接班人
60歲后,能夠干什么?
多數人是退休回家,含飴弄孫,悠閑自適。但在張桂梅眼中,60歲則是煥發生機活力的又一個起點,培養山區貧困家庭女學生的“第二春”。
“我一定要讓華坪女子高級中學的學生考上清華、北大,為社會主義事業培養合格的接班人?!苯衲?2歲的張桂梅激情滿懷地向記者“規劃”著未來。
隨著年歲的增長,張桂梅非但沒有放緩將貧困山區女學生帶出大山的節奏,反而增加了和孩子們在一起的時間。
“每天5點半起床的張老師,便開始了一天的忙碌。”麗江華坪女子高中教師韋堂云說,每天早上,叫完學生集合后,張老師回到辦公室一邊啃饅頭一邊開始處理日常事務,等忙完手里的活,她還要去各個教室檢查,常常沒有一個完整的早餐時間。
很多人問張桂梅,華坪女子高中建校以來,你已經幫助了1500多名山區貧困學子走出大山,還把自己獲得的70多萬元獎金全部捐獻給貧困山區,麗江華坪女子高中也連續10年獲得了麗江市高考綜合第一的好成績,如今都這把年紀了,有必要這么拼嗎?
“我沒時間了,多搶一點時間,多培養一個合格的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就是多作一份貢獻,特別是要培養出考上清華、北大的學生。”張桂梅說。
身體本就不好,還長時間超負荷工作,張桂梅全身時常疼得動不了,可她卻瞞著所有人,吃點止痛藥,稍好一些,又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
今年3月,張桂梅再一次住院。醫生要求靜養。這對視時間如生命的張桂梅來說,簡直和病痛一樣難受:“靜養,把我照顧管理學生的權利都奪走了,這樣干待著,太浪費時間!”
好不容易熬過了3天3夜,張桂梅稍微緩過勁來,沒等醫院同意出院,她就自己偷偷跑回學校?!昂⒆涌忌虾脤W校,就是最好的藥!我一定要培養出能上清華、北大的女學生。”說話間,張桂梅的眼睛里閃爍著充滿希望的光芒。
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讓張桂梅忘記了病痛,忘記了年齡,使她渾身充滿了力量。為了學生,她長期帶病堅持工作,幾次暈倒在講臺上,而每一次張桂梅都以驚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終堅守在三尺講臺上,始終堅持把學生的學習、生活和命運放在心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