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富清的英雄事跡有感作文10篇
95歲高齡,71載黨齡,60余年深藏功名,張富清同志先進事跡一經傳播,立即在全社會引發強烈反響;張富清的英雄事跡有感作文怎么寫?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張富清的英雄事跡有感作文(精選10篇),歡迎大家分享。
張富清的英雄事跡有感作文篇1
深藏功名,堅守初心,看似簡單的兩個詞語,卻彰顯了老英雄張富清的畢生財富,張富清同志一生最富有的就是他的精神和品質,在革命年代,他曾立下赫赫戰功,先后榮立一等功3次、二等功1次,被西北野戰軍記“特等功”,兩次獲得“戰斗英雄”榮譽稱號,在和平年代,張富清退役轉業,主動選擇到湖北省最偏遠的來鳳縣工作,扎根基層,一心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貧困山區奉獻一生。
六十多年深藏功與名,一輩子堅守初心不改。張富清的一生是平凡的一生,95歲人生,71年黨齡,深藏戰功60多年,每一個數字,都是不平凡的歲月刻度,都是實實在在的寒來暑往,風雨陰晴。深藏戰功60多年,他從沒有一刻躺在功勞簿上,而是把自己放在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位置上,始終保持信念之光不滅,始終保持信仰之樹常青,我們無不為老英雄淡泊名利、無私奉獻的精神而感動,也無不為老黨員一輩子深藏功名、堅守初心的境界而敬佩。正是如此,在重要指示中強調,老英雄張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一輩子堅守初心、不改本色,事跡感人。
老英雄張富清選擇最偏遠的山區、做最艱苦的工作、過最平凡的生活,為新時代黨員干部做出了榜樣。老英雄張富清把為人民服務看作自己的本分,不居功、不自傲,淡泊名利的心態,多一份淡定,多一份從容,不為權利所累,不為名利所累,不為私情所累,真真正正保持共產黨人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老英雄張富清不計個人功名,不忘入黨初心,把功名“藏”起來,把初心“露”出來,始終以突出隊員的姿態,攻克了一個又一個艱難險阻,樹立起一段讓普通人無法企及的英雄高度。正如北京大學生張宇說的:“張富清將人生放在對社會貢獻的大坐標里衡量自己,是我們年輕人學習的楷模。
張富清的英雄事跡有感作文篇2
迎難而上 勇于擔當
張富清說:“這里苦,這里累,這里條件差,共產黨員不來,哪個來啊!”。解放戰爭后,我國百廢待興,退役轉業的張富清本可以在大城市發展,也可以選擇回家鄉與母親團聚,但是,他說到做到,毅然決然選擇“到國家最需要的地方去”,主動請纓到了湖北恩施最偏遠的山區—— 來鳳縣。一干就是一生,從風華正茂的青年,變成了耄耋老人。如果說吃一時的苦,需要的是勇氣,吃一生的苦,考驗的是毅力,張富清卻用非凡的勇氣迎難而上,用超人的毅力堅持了一位共產黨員的擔當。“為官避事平生恥”不擔當、不作為,就是對事業和工作極不負責。面對困難的工作,肯做是態度,敢做是勇氣,善做更是一種能力。“能力是做出來的”張富清的事跡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一個沒有擔當精神的人,是不可能愿做、敢做,更不可能成為一個善于做的人。只有在工作中多做,我們才能得到鍛煉,才能培養出自己的能力,才能勝任工作,做出成績,成為一名優秀的社會主義建設者。
張富清在日記中寫道:“把工作做好,就是對母親最好的報答,最好的盡孝!”。當時,我國正經歷三年自然災害,張富清時任副區長,卻在此時收到母親病危的電報,張富清不僅沒有放下手頭的工作,反而對工作更加上心。身為人子,在母親彌留之際,他選擇了工作,看似不孝之人,卻做出了“大孝”之舉。他將對親人的情,融入在工作之中,為國就是“大忠”;他將對母親的愛,寄托在人民身上,為民就是“大孝”。我們的黨來自人民,我們黨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張富清以實際行動踐行了一位共產黨員“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的莊嚴承諾。當前,在我們少數干部中依然存在工作紀律不強、工作作風不實、工作熱情不旺、工作勁頭不足、工作動力不大、工作要求不高等機關“頑疾”,此時,學習張富清“忘我工作,忠于職守”的精神,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在工作中,我們最需要學習的就是他的愛民之心和為民情懷,因為,只有懷著愛民憂民之心,才會忘我工作,擔當起為民之使命,才會忠于職守,履行起惠民之責任,才能轉變作風,更好的服務于人民。
張富清的英雄事跡有感作文篇3
老英雄張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一輩子堅守初心、不改本色,事跡感人。在部隊,他保家衛國;到地方,他為民造福。他用自己的樸實純粹、淡泊名利書寫了精彩人生,是廣大部隊官兵和退役軍人學習的榜樣。要積極弘揚奉獻精神,凝聚起萬眾一心奮斗新時代的強大力量。
老英雄張富清在解放戰爭中敢于沖鋒陷陣,先后榮立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被西北野戰軍記“特等功”,兩次獲得“戰斗英雄”榮譽稱號等。退役后又主動轉業偏遠地區,為貧困山區的發展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雖帶著一身榮譽,卻選擇了深藏功與名,用他的實際行動踐行了不忘初心。這個時代需要這樣的榜樣,是時代的精神力量,當代的年輕人更是應當向他看齊,敢于擔當,甘于奉獻,用純粹的初心,為時代的發展注入新活動,作出新貢獻。
如今,已經95歲高齡的張富清和老伴還生活在建于上世紀80年代潮濕老舊的老房子里,最簡單的陳設,最清淡的飲食,最樸實的生活。71年黨齡的張富清經歷得了戰爭歲月的洗禮,耐得住功成身退的清寂,依舊守著那一份老黨員淳樸作風,守著入黨時的那份熾熱初心,他“心中富足、兩袖清廉”,激勵著我們敢于擔當、樂于奉獻、廉潔自律,張富清同志終將成為新時代黨員干部們值得學習的“榜樣力量”!
老英雄張富清,一輩子初心不改,本色不變,事跡感人。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崇高精神奏響新時代共產黨員奮進的壯歌。作為新時代新青年的我們,更應該把握當下,珍惜現有的良好的社會環境,時刻以“打鐵還需自身硬”的要求鞭策自我,不斷進步、敢為人先,用不變的初心,為這個時代的發展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們有幸恰逢中華民族復興崛起與圓夢的好時機,“立德樹人”是我們責無旁貸的使命,只要我們每一個教師都能夠把大愛、知識和智慧都自覺地、無私地奉獻給我們的學生,我們必將無愧于這個時代,一定會收獲桃李滿天下的精彩人生。
張富清的英雄事跡有感作文篇4
張富清同志一心報國、淡泊名利的先進事跡光彩照人、感人至深。70多年如一日堅守共產主義崇高理想和信念,95歲高齡仍不忘對黨忠誠、不改革命初心和本色。我覺得,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向張富清同志學習,就是要學習他不論處在哪個時代、身在哪個崗位,始終保持崇高信仰,不講條件、不計得失,為黨分憂、為民解難、牢記宗旨、堅定信念,真正做到對黨的絕對忠誠,充分體現一個共產黨員的高風亮節。
作為一名在崗干部,向張富清同志學習,就是要學習他矢志不渝聽黨話、跟黨走,像革命的一塊磚,只要是國家和人民需要的,哪里需要哪里搬;學習他面對生死考驗、緊急關頭,無私無畏,越是艱險,越要向前,當前鋒打頭陣,與敵人殊死搏斗,以無比堅定的革命意志和不怕犧牲的大無畏精神,彰顯勇敢堅毅、一往無前的戰斗精神;學習他主動作為,干一行愛一行,不圖虛功、注重實干。作為退休黨員干部,向張富清同志學習,就是要學習他淡泊名利、廉潔齊家的高尚情操。張富清同志九死一生、功勛卓著,卻從不以此為資本要待遇、要名譽、要福利。他珍惜榮譽,卻選擇深藏功名、回歸平凡。生活清貧卻時時想到的是響應黨的號召,處處想到的是減輕國家負擔。
他始終堅定信仰、篤定信念,拿起的是責任,放下的是名利。他珍愛黨員身份,始終保持清廉本色。當前正值國有農場改革的關鍵攻堅階段,社會矛盾較為突出,也比較集中。在這樣一個大的背景下,學習張富清同志的英雄事跡就顯得更為重要,更有必要,也更有價值。無論是黨員還是干部,特別是退休干部,更要以張富清同志為榜樣,通過學習張富清同志,觸動我們的靈魂,純潔我們的黨性,牢記“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向我們傳遞著時代的正能量。
張富清的英雄事跡有感作文篇5
近日,參加了張富清同志先進事跡報告會!聽的是聚精會神、熱淚盈眶,每到感人動人之處,都會不自覺地響起雷鳴般的掌聲。臺上臺下傳遞的是真情,收獲的是感動,凝聚的是力量,昂揚的是斗志。
一位英雄,一份初心,向老英雄致敬!
要把向張富清同志學習落實到增強黨性上,切實堅定政治忠誠、涵養政治擔當、提升政治能力,書寫更加堅定的來鳳自信;要把向張富清同志學習落實到服務人民里,
要把向張富清同志學習落實到具體工作中,黨員干部要始終挺身在前,自覺對標對表,真抓實干,務實進取,普通群眾要牢固樹立“來鳳命運共同體”意識,牢固樹立主人翁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共同打造來鳳品牌;要把向張富清同志學習落實到正己修身處,始終堅持嚴以用權、嚴以修身、堅持嚴以治家,爭做新時代楷模。
張富清老人是我們身邊的英雄,是我們不斷學習的榜樣,他的先進事跡為我們今后的工作注入了強大的精神動力,更加堅定了我們的信心。我們必將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堅持“功成必定有我”的實干拼搏,全身心地投入到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進程中,爭做新時代先鋒。
“他用英雄壯舉贏得了赫赫戰功,卻用平常心態將其封存了大半輩子……”4月上旬,新疆軍區某團開展的教育課上,從該團轉業的95歲功勛老兵張富清寫給官兵的一封信,成為大家熱議的話題。這個團注重將與團隊有關的戰斗英雄和軍史資料引入課堂,引導官兵學英模當傳人、學傳統悟初心,堅定理想信念和價值追求。
1948年入伍的張富清老人,先后兩次榮獲“戰斗英雄”榮譽稱號、3次一等功、1次二等功。1955年轉業后,張富清把立功證書和獎章鎖在一個小皮箱里打包捆著,60余年從不示人。前不久,張富清老人的英雄事跡經媒體報道后,這個團的官兵在收聽收看中發現,張富清老人從軍時所在的359旅718團,正是該團前身部隊。為此,該團安排官兵前去老人家中登門探望慰問,詳細了解整理老人的英雄事跡。看到老部隊來人“認親”,張富清老人很高興,給該團官兵寫了一封回憶崢嶸歲月、激勵后人奮進的書信。
英雄事跡彪青史,傳承尚須后來人。為引導官兵更好地學習老兵張富清英勇善戰立軍功、平常心態看軍功、深藏功名不居功的英雄事跡,這個團及時發起向英雄老兵張富清學習活動。他們利用營區廣播、板報櫥窗等廣泛宣揚張富清先進事跡,組織官兵觀看張富清視頻短片,圍繞“向張富清學什么”“學張富清怎么干”等話題,組織體會交流和演講討論,不斷把學習活動引向深入。
深學英雄事跡,點燃練兵激情。這個團還注重把學習張富清活動與團隊正在開展的群眾性練兵比武結合起來,引導大家立足崗位學、圍繞實戰練,官兵的訓練熱情被不斷激發。在剛剛結束的“創紀錄、破紀錄、樹標兵”比武競賽中,該團官兵打破多個課目紀錄,取得11個單項第一和總評第一的好成績。
張富清的英雄事跡有感作文篇6
近日,___近日對張富清同志先進事跡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老英雄張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一輩子堅守初心、不改本色,事跡感人。在部隊,他保家衛國;到地方,他為民造福。他用自己的樸實純粹、淡泊名利書寫了精彩人生,他是每一個共產黨員的榜樣。
第一次讀到張老的事跡,我倍受感動。“要不斷改造主觀世界、加強黨性修養、加強品格陶冶,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干事,清清白白為官,始終做到對黨忠誠、個人干凈、敢于擔當。”這句話,是張老在學習2016年版的《___系列重要講話讀本》第110頁時所作的筆記。在這一頁,___論述了干部隊伍建設的相關問題。張老的這段筆記,正是其身為共產黨員一生的真實寫照。
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今天,中國正在發生日新月異的變化,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加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實現我們的目標,需要英雄,需要英雄精神。無論是戰爭時期、和平時期還是離休以后,工作在變動、生活在變化,但張老的初心始終不改。在戰場上浴血奮戰、出生入死的他,在和平時期挑最苦的工作干,過往的榮譽對他來說是寶貴的財富,但他卻甘愿平凡。扎根基層,一心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他一生追求的目標。他就是我們身邊的共產黨員,是時代的印記,是國家的榮光。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對全體黨員干部而言,我們要學習張富清同志這種奉獻精神,不忘共產黨員的第一身份,接續奮斗。昨天的成功并不代表今后能夠永遠成功,過去的輝煌并不意味著未來可以永遠輝煌。我們必須要以張富清同志為榜樣,樹立正確政績觀、人生觀、世界觀,發揚求真務實、真抓實干的作風,以釘釘子精神擔當盡責,真正做到對歷史和人民負責,凝聚起萬眾一心奮斗新時代的強大力量。
張富清的英雄事跡有感作文篇7
張富清的一生,沒有一刻躺在功勞簿上,沒有一刻計較個人得失、功名利祿。這顆赤子之心就像一面鏡子,映照出何為大寫的人格,何為共產黨人的精神境界。(2019年5月29日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英雄張富清是退伍軍人中涌現出的先進典型,是黨員隊伍中的燈塔和標桿。作為一名黨員同志,向張富清學習,就要身體力行,緊密結合工作的實際,當好有底色的合格黨員。
心中有黨。___曾說過:“理想信念就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沒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 張富清同志既是理想信念的虔誠信仰者,更是理性的行動派,他把對黨忠誠落實在具體行動中,在部隊,他保家衛國,到地方,他積極動員妻子從令人羨慕的供銷社離職,減輕國家負擔,為大家詮釋了心中有黨。黨員要以張富清為鏡,信念如磐,意志如鐵,始終做到“心中有黨”,堅持正確的方向,堅定理想信念,自覺加強黨性修養,堅定不移的對黨忠誠,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去。
心中有責。___在中央黨校2012年春季開學典禮講話中提出,是否具有擔當精神,是否能夠忠誠履職、盡心盡責、勇于擔責,是檢驗每一個領導干部身上是否真正體現共產黨人先進性和純潔性的重要方面。戰火紛飛的歲月,他在槍林彈雨中沖鋒在前,以英勇與無畏書寫下保家衛國的英雄篇章;和平發展的年代,他在貧困山區中默默耕耘,以淡然和奉獻踐行共產黨人的忠誠誓言。責任是檢驗一個黨員合格的重要標準和尺度,黨員應以張富清同志為榜樣,時刻牢記心中的責任,始終做到“任其職,盡其責;在其位,謀其政”,把心思和精力放在干事創業、推動發展上。
心中無私。張富清同志從不考慮自己,始終以黨的事業為重,牢記忠誠,時刻把奉獻作為一種信仰,始終把個人理想和價值實現主動融入到黨的事業中,把堅強的黨性體現在對黨忠誠、為組織奉獻的工作中。他退役轉業,毅然選擇條件艱苦的湖北西部偏僻小城,塵封功績,不講條件、不求回報、不怕代價,以純粹樸實、默默奉獻的精神彰顯了共產黨人精神底色。身為三胡區副區長,從不利用權利為家屬謀福利。黨員要以張富清為鏡,在面臨人生訣擇之時,要不講得失,不怕苦、不叫累,以自己的行動詮釋奉獻的本質內涵,始終擺好自己的位置,調整好甘為人梯的心態,以一顆赤子之心做好為黨服務的標桿。
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個黨員就是一個標桿。黨員要以張富清同志為鏡,當好心中有黨、心中有責、心中無私的共產黨人。
張富清的英雄事跡有感作文篇8
這是一個“隱者”的故事,也是一位“勇者”的傳記,更是一個“智者”的傳奇。
他叫張富清,95歲,一名普通的共產黨員,原西北野戰軍359旅718團2營6連戰士。2018年12月3日,在信息采集時發現,他是一位有著卓著功勛的戰斗英雄。1950年張富清被授予 “人民功臣”獎章。1955年退役后,他將包括“人民功臣”獎章在內的三枚軍功章,和那些立功證書一起,裝進了一只舊皮箱里,被封存、被隱瞞、被遺忘……
大隱隱于市,張富清老人是一名真正的隱者。人生在世,難以回避“功名”二字。有人把功名看得很重,把榮譽作為向人炫耀的資本,專提當年勇,喜歡躺在功名簿上睡大覺,殊不知功名反而成了其前行的負擔和累贅。老英雄張富清把功名看得很淡,深藏功與名,轉業之后沒有向政府“擺資歷”、“論勛章”而是悄無聲息地主動請纓,扎根一線山區,直到壯年變成暮年青絲變白發。對他隱士般的做法,他這樣回應 “一想起和我并肩作戰的戰友,有許多都不在了,比起他們來,我有什么資格拿出立功證件去顯擺啊?”在“會哭的孩子有奶吃”的思潮中,隱去功名的張富清老人,卻似一股清流,滌蕩浮躁的污垢,沖刷喧囂滋生的溫床。
勇者無懼,張富清老人是一名真正的勇者。在硝煙彌漫、戰火紛飛的革命年代,張富清舍生忘死,只要部隊一有突擊任務,就報名參加。敵人的子彈和彈片,掀起過他的頭皮,灼燒過他的腋下,撞碎過他的牙齒,但他無畏無懼。他不僅是戰斗中的英雄,更是一位精神的勇士。7年前,88歲的張富清因病左腿高位截肢,為了減輕家人的負擔,他卻出乎家人和醫生的意料,裝上義肢,依靠頑強的毅力和一股打不倒的執拗,站了起來。
大智若愚,張富清老人是一名真正的智者。戰爭年代,張富清在槍林彈雨中沖鋒陷陣,立下赫赫戰功;和平建設時期,離家征戰已經7年的張富清本可以轉業回原籍工作,他卻選擇了到艱苦、困難地區為黨工作、為人民造福。有本錢不用,這是傻嗎?不是,這是智者,直面自己的內心,有明確的志向,敢于擔當,勇于奉獻;有堅定的信仰,一個共產黨人忠誠的信仰。一個心懷社會,心懷祖國的人就是一個真正有智慧的人。
張富清老人的事跡,讀之讓人淚目,為之震撼。他是我們的心中的精神坐標,一座豐碑,更是一面鏡子,讓我們在這面鏡子面前理儀容、正衣冠,在功利面前做隱者,在工作中做勇者,在利益面前做智者。
張富清的英雄事跡有感作文篇9
時間,可以讓人逐漸老去,但無法消磨張富清老人那顆愛國愛黨的赤誠之心。
假使沒有發現那本立功證書、沒有發現那份西北野戰軍的報功書、沒有發現那枚西北軍政委員會頒發的獎章,老人現在依然過著如同我們身邊普普通通的老人一般樸實無華的生活,不為人所關注。
誰也沒有想到,在來鳳這座小縣城里,“藏”這這樣一位共和國的英雄。1948年,24歲的張富清參加西北野戰軍。當年11月,他參加了配合淮海戰役的永豐戰役,數次當前鋒、打頭陣,在解放戰爭期間獲得“人民功臣”獎章。這樣一位“大功臣”,在退役轉業后主動申請調去湖北省貧困山區來鳳縣工作,將自己的赫赫戰功埋藏于心,成為一名普通的新中國勞動者。直至前不久,他曾經的事跡才被人們知曉,而這一“藏”,便是60余年。
記者詢問為何選擇隱藏自己的光輝過去,甘愿過著這樸實無華的生活?老人眼中閃著淚花道:“和那些犧牲的戰友相比,我太幸運了。我現在生活得這么好,有什么資格拿這些出來炫耀呢?”
在我讀到這則消息時,我的內心感慨萬分。他日益佝僂的身軀,映射著中華民族的脊梁;他蹣跚執著的腳步,濃縮著中華民族的堅強。是什么支持著這位95歲高齡的老人講出這般赤誠無私的話語?我想,當是他身為戰爭幸存者的悲切、是他身為軍人的錚錚鐵骨、是他身為黨員的赤子忠心!
張富清的英雄事跡有感作文篇10
當我看到關于張富清老人英雄事跡的報道時,我思緒萬千,深受感動,驚愕于原來人民英雄就在我們身邊。我感動于他英勇善戰、舍生忘死的英勇氣概,感動于他艱苦樸素、淡泊名利的奉獻精神,更感動于他深藏功名不居功的高尚品質。他用他的一生點亮了為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心復興的大業,但他自己卻像一根蠟燭默默發光發熱,不言不語,我們除了向他致敬,更應該向他學習,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大事大情上講原則講信念,在小事小節上懂付出知奉獻。
身為一名收費員,我要做的就是盡職盡責把自己的工作做到最好,我將會未來的日子里嚴格要求自己。首先就是要做到細心,雖然我的工作簡單易操作,但是失之毫厘謬以千里,學會隨時調整好自己的心態與精神狀態。然后就是要有誠心,我們屬于服務性的工作,所以要做到全心全意為司乘人員服務,用真誠的心對待。另外還要有耐心,耐心是我們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種素養,要學會換位思考,體會司機的勞苦,盡力解決他人的困難。最后就是要有清廉之心。收費工作就是與金錢打交道,繃緊清廉之弦是我們做好收費工作的基礎和保障。
但是,歸根結底,我們不能忘了我們的初心,任憑歲月磨蝕,無論面對任何困難,都要學會堅持,要學會奉獻,對我們的事業與工作充滿熱誠與執著,才能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