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素材文化自信
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你是否在尋找“中考作文素材文化自信”?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資料,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考作文素材文化自信
1
中國,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經歷歷史長河的洗滌、沖刷、激蕩,醞釀了中國上下五千年的中華文化。你我何其幸運,生在這樣一個國度,同時擁有儒家、法家、道家等文化可以學習,有五十六個民族多姿多彩的傳統可以繼承。
然而,我們是否知道自己正與中華文化漸行漸遠呢?會寫漢字就行,為了學好英語放棄漢語的思想在中小學生中滋長,中華文化何在?中國成語、詩詞被肆意篡改,錯別字現象普遍,中華文化何在?英文歌曲在中國的大街小巷回蕩,旋律沖擊著中國人的耳膜,中華文化何在?《詩經》《論語》《大學》等經典國學被國人忽視,手機網絡小說充斥國人的生活,中華文化何在?
明清以前,中國一直以一個大國的形象屹立在世界的東方,中國的瓷器、茶葉等珍品經絲綢之路遠銷世界,中國的文化影響了日本、韓國等國家。正是因為這些成就,中國統治者盲目自大,剛愎自用,開始閉關鎖國,與世界脫軌,直至西方的洋槍、洋炮打開中國的國門,中國才開始被迫接受西方殖民文化。曾經為了文明、科學,我們舍棄了國學,擁抱了洋文,國學地位每況愈下,中文式微的背景下,我們的精神產品還剩多少?連唱歌娛樂節目都靠引進,我們的文化還剩多少?這是一個非正統教育培養起來的作家獲得一個諾貝爾文學獎,央視辦一個漢字聽寫大賽就能扭轉的嗎?攜卷沉思,我們該如何讓中華文化自信重建?
前段時間,各地的高考改革方案陸續出臺,英語科目成了最大的輸家。英語聽力將被取消;嘗試“一年兩考”,只以等級形式呈現;語文卷增至180分,英語試卷減至100分……英語高考改革并非空穴來風,語文升、英語降的背后是中華文化的自信重建。語文乃思想文化的載體,先在語言上自信,這樣文化才能堅挺,創新上才能勃發。文化自信源于中國經濟的崛起,文化自信是必需的,可文化自信的路線圖在哪里?從塑造社會人的基礎教育入手應該是一個好入口。
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我們的使命,中華文化自信重建更是每個國人沉甸甸的責任。首先,我們摒棄殖民心態,以史為鑒,樹立自信。曾經的文化不自信不是自卑,而是承認差距,帶著謙卑的心態追趕學習;可是,一味學習就無法超越別人。其次,對中國傳統文化我們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中華文化是悠悠神州大地醞釀千載的結晶,是唱不盡笑看千年的精華,是每個華夏子女的自豪。繼承和發揚中華文化,是每個中國人的傳統美德。最后,要勇于創新。只有懷著積極進取的心,不斷創新和改革,才能創造出時代鮮明的中華文化,讓中華文化的源泉充滿活力,不斷永流。
中華文化,不是躺在博物館的欣賞文化,不是冰冷石頭砌成的長城,它就在我們身邊。中華文化自信重建,需要每個國人的共同努力,閑暇之余,讓我們煮上一壺月光,幾兩荷花,領略中華文化的風景,讓中華文化自信重建!
2
文化曾經的缺失是中國難以治愈的疤,在那個閉關鎖國的年代,中國這頭曾經吼一吼都會令世界為之膽寒的雄獅,卻一度沉睡不醒。自大的君主,愚昧的國人,與世界先進文化的脫離導致我們幾個世紀的落后,那些曾經的恥辱給中國文化蒙上了一層厚厚的灰。幾個世紀后的今天,在所有人都認為中國這頭沉睡的雄獅蘇醒了時,我們是否應該讓中國文化也再次站在巔峰,引領世界。
歷史的花開了又謝,謝了又開,千年時光彈指一揮間悄然滑過,回想幾千年前屹立于世界之巔的中國文明——那令人驚嘆的四大發明,先秦諸子的百家爭鳴以及一系列的科學成就,這些無一不昭示著中國文化曾經的繁榮與昌盛。而如今,經歷過近代那場持續一百多年的恥辱的我們,卻不再相信祖先代代傳承至今的古老文化,轉而把西方文化奉為經典,一味的批判中華文化的腐朽與落后。可是,請試想,假如中華文明真的沒有與時俱進,那么為什么世界四大古文明如今只剩我們這一支還依然在迸發活力,為什么經歷了如此多的坎坷,它依舊屹立于世界東方,巋然不倒。我們的文化一直都在創新啊,只是有些人不曾發覺罷了。就拿漢字來說,經歷了小篆、隸書、楷書再到行書,到如今,簡體漢字已被我們應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設想一下,假如我們還要寫那些壁畫繁瑣的字體來表達自己,那么生活中會平添多少不便!
其實我們應該為自己的文化感到自信,因為它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因為它為人類的文明進步所做的巨大貢獻,也因為它曾帶領中國沖向世界的巔峰!造紙術、火藥、指南針,哪一項不是改變世界前進步伐的發明啊。而且中國的茶道、功夫、儒學思想更是對世界產生了深遠影響。馬可波羅曾在他的游記中贊美中國是"物產豐富的天朝大國",讓無數的西方人神往。擁有著這樣優秀過去的我們,又有什么理由不為自己的文化感到自豪!不必依仗于外國人的肯定,我們的文化底蘊本就比他們深,為什么還要他們來肯定。中國人少的只是那一份對于自己文化的信仰與自豪,只要再多一份自信和從容,我們一定可以讓華夏文明在二十一世紀煥發出無與倫比的活力,讓世界看到中國這頭沉睡的巨石在蘇醒后究竟可以爆發出多么大的威力。
孔子學院在全球多個國家開辦,無數的外國人慕名進入;"中國年"在俄羅斯成功舉辦,吸引了大批外國游客前往游覽;中國的功夫之鄉每年也都吸引大批外國人前來拜師學藝。這一切都證明了中國文化對于世界的吸引力。文化是一個國家的軟實力,一個國家的文化強大了,這個國家才會真的強大。試問,一個只有GDP支撐的國家,又能在復興之路上走多遠!
我們要不斷發揚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讓文化成為祖國崛起的堅強后盾。作為一名高中生,我們要對自己的文化有堅定的自信。我相信,終有一天中國會令世界刮目相看,中國文化會再次閃耀世界!
文化自信的名人名言
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聃
2、天生我材必有用。——李白
3、恃人不如自恃也。——先秦
4、自信是英雄的本質。——愛默生
5、最野蠻的是輕蔑自己。——蒙田
6、信心是命運的主宰。——海倫。凱勒
7、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決。——愛默生
8、應該相信自己是生活的強者。——雨果
9、走你的路,讓別人去說罷!——但丁
10、自信與自靠是堅強的柱石。——英國
11、恢弘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諸葛亮
12、自信是向成功邁出的第一步。——愛因斯坦
13、沒有自尊心的人,即近于自卑。——莎士比亞
14、人有了堅定的信念才是不可戰勝的。——貝蒂
15、無論如何,“流言”總不能嚇啞我的。——魯迅
16、信念!有信念的人經得起任何風暴。——奧維德
17、我們應該有恒心,尤其要有自信心。——居里夫人
18、人多不足以依賴,要生存只有靠自己。——拿破侖
19、自尊心是一個人靈魂中的偉大杠桿。——別林斯基
20、地球上的任何一點離太陽都同樣地遙遠。——伯頓
21、自立自重,不可跟人腳跡,學人言語。——陸九淵
22、先相信自己,然后別人才會相信你。——羅曼·羅蘭
23、吾無過人者,但生平行為,無不可對人言耳。——司馬光
24、我們愛我們的民族,這是我們自信心的源泉。——周恩來
2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聃
26、有必勝信念的人才能成為戰場上的勝利者。——希金森
27、技能和信心加在一起便是一支無往而不勝的軍隊。——歐洲
28、深窺自己的心,而后發覺一切的奇跡在你自己。——培根
29、“不可能”這個字,只在愚人的字典中找得到。——拿破侖
30、堅決的信心,能使平凡的人們,做出驚人的事業。——馬爾頓
文化自信的主要內涵
1、對民族文化傳統的自信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民族的靈魂,是人們的精神家園,更是一個國家屹立不倒的根基所在。不忘初心,才能真正浚通拓展未來的源頭活水,更好地推動社會進步與文化發展。
2、對中國現實發展道路的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而且“中國有堅定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質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傳承基礎上的文化自信”。
3、對中國未來發展前景的自信任何一個民族都要從自己的文化中了解過去,把握現在,前瞻未來。 從過去和現在的文化發展進程中預見本民族文化未來的發展前景,即本民族文化發展的未來性,這是民族、國家自信的底氣所在。有創造力的文化都是向未來敞開的,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更為重要的是堅定對文化未來發展前景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