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征程滿懷信心再出發作文
新時代的青年,要做時代的弄潮兒,新時代的青年,要以丹心為志、要以奮斗為基!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家整理了一些新征程滿懷信心再出發作文5篇,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新征程滿懷信心再出發作文【篇1】
中國,猶如日月星辰,擁有悠久的歷史文化;中國,猶如一條即將凌天的巨龍,總有一天會站在世界的最頂端;中國,猶如東方的明珠,璀璨的光芒照耀著每一個人……
今天,祖國有這樣的輝煌,是無數中華兒女奮斗而來的。我們本應該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但在生活中我卻這樣……
記得有一次,學校組織捐贈衣服給山區的孩子,那時,媽媽從我的衣柜里收拾出了許許多多嶄新的衣服,有許多甚至是我沒穿過的。看著這些不合我意而逐年變小的衣服,媽媽心疼地說:“這么多衣服都不能穿,真是太可惜了。”此時我正躺在沙發上,一邊看電視一邊吃蘋果,聽媽媽這么一說,我滿不在乎地反駁道:“有什么可惜的,不就是幾件衣服嗎?”媽媽聽了我的話,十分不高興,她說:“以前我們哪里有新衣服穿啊。我們穿的都是破破爛爛的衣服,上面都打滿了補丁。而且,有些人家都是一代穿完接著一代穿,這樣的衣服到最后簡直就像小孩子涂鴉一樣,五顏六色的。你知道我們以前的生活有多么不容易嗎?只有過年的時候,才能買到一件新衣服。”這時,一旁的奶奶插話了:“我們那一輩的人,比你 媽媽這一代的生活還要艱辛,別說是衣服了,連吃的都沒有。平時只能吃草包湊合著過日子。”我好奇地問奶奶:“草包是什么呀?”奶奶說道:“草包當然是用草做的包子,就是割一些青草,撿一些地瓜皮,加上稻草,放在石磨中慢慢磨碎,再把它們揉成一團一團的,蒸熟就是了。”我低下了頭,沉默不語,看著手中原本讓我嫌棄不已的衣服,此時卻不再覺得難看。
是啊,以前人們的生活十分不易,我們能有現在的美好生活,都是因為有了黨的好政策,特別是這幾十年科技的飛躍發展,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我們應該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才是。俗話說,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立,則國立。作為新時代的小學生,我們應該努力學習,把自己的聰明才智奉獻給祖國,與新時代共奮進,讓祖國的明天,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經濟更繁榮、人民更幸福、國力更強盛,攜手創造一個繁榮昌盛的祖國。
新征程滿懷信心再出發作文【篇2】
“我們參加工作時,最著急的就是找對象,也不懂研究對方的學歷、家庭,你們這代人想法就是多……”
這是我入職后不久,一位著急給我介紹對象的同事說過的話,仍記憶猶新。不是想法多,是時代造就人。換我現在對95后新員工說:“我給你介紹個對象吧?”他肯定會像看外星人樣告訴我,“我的青春正年少,不著急!”我馬上想起霍去病“匈奴未滅,何以家為”的豪言。年齡是個很殘酷的話題,代溝是無法逾越的鴻溝。
我爸那代電力人,出生在建國初期。挨過餓、受過窮,他們的生活目標主要是吃飽而非學習,就業的平均學歷也就是小學吧。往后十年十年的數,職工就業學歷慢慢提升至初中、高職技校、大專。到我畢業時,就業的第一條件就是本科學歷。再看如今的就業學歷,拿出來一個就是研究生文憑,而且這些高學歷的生力軍,逐漸在各個崗位上大放異彩。他們的事業未成,人生目標豈能困于兒女情長。這一點我深有體會。
如果說,我爸那代人更尊重勞動,那我們則處于一個尊重知識的時代。20__年,最令我爸媽引以為豪的事兒,莫過于我大學畢業且很快收到了入職通知書。懷揣著為夢想奮斗的一腔熱血,來到文登熱電廠,我成為名副其實的“電二代”。
電廠報到的第一天,廠里特意為我們幾個大學生召開了迎新會,當時覺得儀式感滿滿,一種被重視的感動油然而生,瞬間讓我們斗志昂揚。
很快,我們被安排到開發區電廠的建設學習中。當時的心思簡單美好,用激昂的青春為電力事業的建設奉獻力量就是剛畢業的理想,沒有時間也無心理會找“對象”一事。每個清晨,迎著七點鐘微弱的陽光,我們便已乘上奔赴開發區電廠的班車,開啟了我們認為“美好”的一天。建廠伊始,一片空樓磚瓦,連個坐的地方都沒有。因為背離了自己的專業,我們幾個真的挺拼,天天馬不停蹄。師傅一個眼神、一個交待,我們樓上樓下的跑,跟在師傅屁股后遞鉗子、撿扳手,累得每個人中午都能咽下三個大包子,結果就是要面對后來的減肥。如今回頭想想,真的很佩服那時的我們,與會計、文秘專業大相徑庭的崗位體驗,竟然沒有澆滅我們的工作熱情。
三個月后,開發區電廠初期建設完畢,我們回到南廠,開始了三班倒生涯。其實,我們也曾困惑和不理解,這一而再再而三顛覆我們想象的工作安排。“沉住氣、耐住性。”我爸對我說,“你們剛畢業,別以為自己念了幾天書就是人才。領導最怕心高氣傲的人,吃點苦、遭點罪才知道找個工作不容易。”
我一直深受父輩影響。老爸常常對我說,他小的時候家里兄弟姊妹多,吃不飽,不愿在家繼續受窮,鬧絕食出來當的兵。有個“鐵飯碗”他特別感謝好社會,而我又能“女承父業”,定要干一行愛一行,不能挑工種。不得不說,老一輩電力工人并沒有什么雄才偉略和滿腔熱血,靠的是能吃苦、能遭罪、兢兢業業、勤勤懇懇,而他們也毫無保留的,把這種“電力鐵軍”精神傳承給了我們這一代。
當然,在科技興邦的今天,企業的人才標準不再單純的看會勞動、有知識。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企業亟需賦能創新的骨干力量,需要集思廣益出智慧。人才標準上升到“一專多能”,甚至是“多專多能”的高度。
“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新”,成為新時代企業新的使命。今年的后勤班組大講堂拍攝,主任大膽使用新人。因為新鮮血液的注入,課程拍攝時效提高,也令我對新員工刮目相看。我們這代80后的文科生,一直自負精于立意、巧于構思,善于營造華章。不過我們也有我們的囧事,拍攝時看起來面無表情、聽起來味同嚼蠟。是內心情感不夠細膩?是生活閱歷不夠豐富?總之,就是不擅長,而且論露臉,保準不傷感情,誰都不會跟誰爭。反觀他們年輕人在現場拍攝時,理科生最懼的不善表達、不善詩詞歌賦,絕對不存在,他們現場推敲措辭,揣摩語氣表情,備稿和出片高效,絲毫不用點撥,一切水到渠成。現在我信了,若是在這幫95后身上看到任何驚喜,都不足稀奇。他們成為“文能熟讀萬卷,武能懸崖踏花”的典范。提筆能寫、張口能講、他們是遇事能謀的“筆桿子”,身著工裝、深入現場、他們是守護萬家燈火的“業務大拿”。我時常羨慕這幫孩子,可謂是生在紅旗下,長在春風里,有才!且遇到了尊重人才的領導。
“主任,我這個稿件總覺得有些地方欠妥,你幫我把把關吧?”“行,我一會看看。”手起筆落,字如其人,通常不出半個小時,一篇言之有序、措辭嚴謹的文章就改好了。
說起人才,這里不得不提一提我們主任。干過文秘、黨建、人事,所有與筆打交道的崗位,都令我艷羨、仰慕。對一個普通人而言,這些工作經歷怕是職業生涯里的人們,終其一生孜孜不倦的追求,和夢寐以求的榮光吧!
在我印象里,他不茍言笑、謙虛謹慎,天生就是個“文”官。就是這樣一個文質彬彬的人,開啟了職業生涯里全新的挑戰,這也讓我對他“刮目相看”。
身為后勤人的擔當,無一不是耐得住寂寞的同時,要始終兢兢業業,不瞻前顧后,不拈輕怕重。我曾笑問:“主任,后勤雜事這么多,你有頭緒么?”他淡淡一笑,“我干過的哪個專業都經歷過從頭學起。”
敲開他的屋門,常常看到他緊盯電腦,或打字或思索的狀態。就我對他的了解,每天下班都比我們晚。他常說,“一個人的執行力,反映出的是工作態度。”在最短時間內,搞懂后勤業務,是他今年最重要的事。路過他辦公室門口,我常常看到他認真、耐心聽取專工匯報的表情,極像一個“虛心求教”之人。
進入后勤領域時間雖然短暫,他卻用短短幾個月搞懂了非生、基建、房產、安全等專業知識,生生把自己從“門外漢”逼成了后勤專業的“行家里手”。參加工作二十多年,可以說在綜服中心他走的路最多。他以“縱是疾風起,人生不言棄”的情懷,詮釋了“后勤不后,勤為人先,使命在肩”的擔當。有了這樣全能型領導的示范,部門職工干事的凝聚力極大提高。
以往電力后勤人員一直跳不開低學歷、年齡大的結構,如今我們有走向更廣闊天地的前任領導,亦有跨專業履職的現任領導,有兢兢業業的三“勤”牛人,也有疫情時履職盡責,守護職工安全的多“能”專責。后勤的能人越來越多,綜合素質也將越來越高。
“青春由磨礪而出彩,人生因奮斗而升華。”我以文電為傲。在新時代的文電史上,我愿以青春之我綻放,以平凡之軀發熱,我愿與文電人相伴,與企業同行。
新征程滿懷信心再出發作文【篇3】
生逢其時,重任在肩。擔當作為,青年先行。新時代青年當志存高遠、努力拼搏、擔當作為,以青春之我建功新時代,奮進新征程。
堅定理想信念,筑牢信仰之基。“志存當高遠”,在荊棘道路上,只有信仰才能開辟出康莊大道。理想是塔,信念是燈,他指引著人生的方向,決定著事業成敗。堅定理想信念,堅守共產黨人精神追求,始終是共產黨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作為青年人,有沒有遠大理想,能不能志存高遠,決定著青春的成色與分量,青年人要樹立遠大的理想,要堅定理想信念,要將小我融入祖國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___曾說過,“在理論的政治認識上,站穩著腳步,才不至于隨時為某些現象或謠言而動搖自己的革命信仰”。有了堅定的理想,站位才能高,眼界才能寬,心胸才能闊,才能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經受住風險挑戰,才能在勝利和順境時不驕不躁,在困難與逆境時沉得住氣、穩住腳跟,在大是大非面前站穩立場,永葆共產黨人的初心本色。
錘煉過硬本領,爭做時代擔當。“國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運,人民的幸福,是當代中國青年必須和必將承擔的重任。”這就深刻闡明了當代青年的責任和使命,揭示了青春奮斗的正確方向。“不厚其棟,不能任重;不敬其業,不能任教”。新時代的中國青年要傳承五四精神,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時時錘煉本領。“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打鐵還需自身硬,沒有過硬的本領,擔當不了大任。奮斗是青春最亮麗的底色,行動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礪。有責任、有擔當,青春才會閃光。當代青年要懂得“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的道理,明白“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勇于奮斗、善于奮斗、樂于奮斗,把責任擔在肩頭、把擔當刻進心里,錨定目標、心無旁騖,知重負重、實干苦干,努力為強國新征程展現新作為、作出新貢獻。
敢于創新創造,勇做時代先鋒。__說:“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也是一個政黨永葆生機的源泉。“道在日新,藝亦須日新,新者生機也,不新則死”。青年人必須具備創新精神,善于挖掘自己的潛能,在尋求真理、完成使命的過程中,唯有不斷學習、不斷創新,才能越重山、跨峻嶺。面對新時代、新要求,當代青年要把握好政治方向、保持與時俱進,勇于探索、勤于創新,結合實際去謀劃、去思考,發揮優勢,不斷補短板、強弱項,努力做到有所發展,有所創造,有所前進,推動各項工作不斷向前發展。
青年人是實現民族復興、國家富強的攻堅力量、中流砥柱。新時代青年人要扛起奮斗的大旗,努力提升自我,勇于擔當,善于作為,擔負起時代使命,用熱血青春書寫華夏贊歌,做同時代進步的一代人。
新征程滿懷信心再出發作文【篇4】
“請黨放心,強國有我!”
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_周年大會上,在天安門廣場上、城樓前,共青團員和少先隊員代表集體獻詞,字字鏗鏘有力,句句擲地有聲!
這堅定又響亮的聲音,來自祖國的心臟,是青春的誓言,是青春的禮贊,也是年青一代的心聲。也讓我們看到,今天的青年人,依然英姿勃發,斗志昂揚。
四位領誦者中,22歲的馮琳來自浙江嘉興,那是紅船破浪起航處,是中國共產黨誕生地,從小她聽著革命先烈浴血奮戰的故事長大,誦讀中飽含對黨的真摯情感,對革命先輩的崇高敬意。
而當八一飛行表演隊駕機凌空而來,在廣場上空完美呈現“71”之時,作為數字“7”的僚機、“1”的長機,女機長何曉莉要隨時根據“7”的長機來修正位置,帶好“1”的飛行。這呼嘯而過的短暫瞬間,背后卻是長達4個月的高強度訓練;她們的每一次飛躍,堅持的都是信念、致敬的都是夢想。
而_年前,我們的先輩也正青春年少,也曾如此英姿勃發、斗志昂揚。
“以青春之我,創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類……”27歲的李大釗是覺醒年代的新青年,他寫就的《青春》就像吹響了理想的沖鋒號,喚醒了無數青年,也喚醒了一個時代。
在黨的一大代表中,有像毛澤東、李達、陳潭秋、王盡美這樣的青年,他們自一艘紅船揚帆起航,敢教日月換新天,敢讓山河煥新顏。
百年過去,信仰、真理的強光照耀中華,青年書寫的紅色印記始終不變。《覺醒年代》中陳延年、陳喬年步履變幻的鏡頭讓人淚目,被感動的年輕人自發去上海市龍華烈士陵園緬懷他們。
祭掃時,有年輕人用卡片發問:“延喬路的盡頭是繁華大道,你看到了嗎?”這一刻,是一個青年和另一個年青靈魂對話。時間無法倒流,精神卻能傳承。
夢在前方,路在腳下。“進前而勿顧后,背黑暗而向光明”,接過先輩的精神火炬,新時代的青年接續奮斗。
“未來屬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新時代的中國青年要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不負時代,不負韶華,不負黨和人民的殷切期望!”在“建黨_年”慶祝大會上,中央主要領導寄語今天的青年人。
是的,青年人,代表著國家的希望和民族的未來。一個有遠見的政黨,總是把組織的基礎植根于青年;一個有遠見的民族,總是把關注的目光投向青年。
“請黨放心,強國有我!”
今天,他們站在天安門廣場上,緊貼著祖國的心房,許下青春的誓言,他們青春勃發的模樣,也在今天將青春的中國照亮!
“同心向黨,奔赴遠方!”這回蕩在祖國心房的青春誓言,也宣告著,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中,他們,準備好了!
新征程滿懷信心再出發作文【篇5】
每當你駐足在宛如萬馬奔騰的黃河旁;每當你站立在猶如綢條般的長城上;每當你仰望著那壯麗雄姿的五星紅旗,你的心中是否如兇猛的洪水般熱情澎湃?是否為自己是一個中國人而驕傲自豪?我們的祖先用聰明的智慧、勤勞的雙手創造出偉大的中華文明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向世界奉獻了無數的發明創造。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這是一項光榮而艱巨的事業,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國人不懈的共同為之努力。新時代的我們,就是要繼承先輩的事業,踏著先輩們的足跡,接過建設中華的接力棒,接續奮進,埋頭苦干,砥礪前行。
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沒有艱辛就不是真正的奮斗。如果不奮斗就會一事無成。我們應該從自我做起,養成嚴格要求自己的好習慣,做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好少年。
身為少年,我們應該敢于有夢,從小樹立高遠志向。志向是人生的航標。一個人想要做出一番成就,就必須要有自己的志向,敢于追夢筑夢。德國考古學家施里曼從小著迷于荷馬史詩,立志找尋特洛伊古城。雖然歷盡重重磨難,費勁千辛萬苦,但他始終勇往直前,終于在40年后,他憑著堅忍不拔的毅力、持之以恒的精神找到了人們以為因戰爭而早已毀滅的特洛伊城。
身為少年,我們應該勤奮學習,像海綿吸水一樣學習知識。我們現在最主要的任務是掌握文化知識,既要勤學書本上的知識,又要多學課外知識。知識猶如浩瀚的大海,無邊無際,永遠也沒有盡頭,也永遠不會枯竭。對于我們的學習來說,持之以恒是極為重要的。荀子在《勸學篇》里曾寫道:“鍥而不舍,金石可鏤;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駑馬十架,功在不舍”。
身為少年,我們應該熱愛祖國,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養成良好品德,做一個有品德、有知識、有責任的好少年。我們現在是一株株小樹苗,必須抓好習慣養成,吸收豐富營養,才能長成參天大樹。
我們是祖國的新一代,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主力軍。同學們,讓我們挑起復興中華的重任,為把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美好富強而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