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感懷優秀征文
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清明節感懷優秀征文怎么寫?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清明節感懷優秀征文(精選)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清明節感懷優秀征文篇1
暮春之初,草長鶯飛,流水涓涓,伐三兩跟嫩竹,帶上幾許清酒一塊白肉,一行人便踏上了感懷的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牽掛,都有自己所懷念的美好,于是行一路說一路,就像是今朝有酒今朝必醉,非此不可。
墳頭,已長滿了青草,那破敗的拜臺上也被青苔給霸占了。于是,掃墓便開始了。還記得很小的時候,我總是在想這土堆里的人現在長什么樣子了,以后還會活過來嗎?幼稚的問題,總是在小孩的思維你亂蹦亂跳著。而事實卻是人已去了,便不會再回來了,一堆土里埋著的也已是一堆散亂的骨架了。一行人懷著的是思念和感恩之情,來追憶一去不返的故人。即便面對著的是一堆骨架,不是一個活生生的人,他們也還是那么虔誠,心中總有所敬畏。同時,從前輩口口相傳的已逝之人的故事中,后輩產生了無限的遐想于是遐想便引他們在墓前冥思,讓他們有不得不講述給后來人聽得責任。這樣,子子孫孫,千秋萬代,都記住了已去的人。后來人也就有了不得不去墓前懷念一番的責任和理由。清明掃墓的意義便在于此,懷念祖先,銘記祖先。而在懷念祖先的時候,也引起了許多的思考。
人生在世,不過幾十年的光陰,一路要經歷得苦難遠比想象的要多。就連一代梟雄曹操也在他的《短歌行》中也對酒當歌,慨嘆人生苦短變化無常。古人也惜流水一去不復返。人生就如這趟流水,從源頭飛奔而下,一路上歷經忐忑,或被橫跨在河水上的石塊擋住,或是被擱淺在灘上,或是被一頭素不相識的牛給喝了。這一切都可能發生。當你長途跋涉后,看見了大海。于是你義無反顧地飛騰出去,一生便終結于此。當你匯入大海之后,你什么都不是了,沒有人會在茫茫的大海中認出以前在河邊遇見的那一股清流,只會感慨:大海茫茫一片,包羅萬象。你生前所有的光芒在死后都交給了大海,人們看見的只是大海。
“他消融了,歸化了,說不上快樂,也沒有悲哀!”這是冰心說的,也是我替那一抔黃土的人說的。
清明節感懷優秀征文篇2
清明節的那天,我們全家起了個大早,換上樸素的衣服乘車回老家,在路上下著雨,使我想起一句名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經過長途跋涉,我們回到了老家,來到了二伯家,準備一家老小一起上墳。
每當清明節來臨時,所有的炎黃子孫用不同的方式祭拜祖先,寄托自己的哀思。我們家也不例外。
清明節的那天,我們全家起了個大早,換上樸素的衣服乘車回老家,在路上下著雨,使我想起一句名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經過長途跋涉,我們回到了老家,來到了二伯家,準備一家老小一起上墳。
我們踏著泥濘的山路,一步一步艱難的往上爬,大約過了半個鐘頭,我們來到太婆和太爺爺,爺爺,婆婆的和墓,我們先一人拿支香,點燃鞠躬,不知道為什么,這煙能使人情緒低落,我不經傷心起來,上完香后我們給太婆和太爺爺,婆婆,爺爺燒鬼票子,鬼票子是專門為死去的親人在陰間里花的鈔票,爸爸知道太婆。爺爺。太爺爺愛抽煙,婆婆愛打麻將所以多給他們燒了些鬼票子,然后給他們鞠了幾個90°的躬,在家鄉,每個來上墳的男女老少。老少爺們都要和死去的親人說心里話,我第一個說:“太婆。太爺爺。婆婆。爺爺你們都走的那么早。”說到這里我的眼淚奪眶而出,“我連面都還沒見著,你們就撇下我不管走了,難道你們不想見我?自打我出生,就只能對著薄薄的遺像為你們祈禱,為你們祝福。”說完后我的淚水像斷線的珠子一個勁的往下流,輪到爸爸了,爸爸先恭恭敬敬的的舉了一躬,獻上了一把花,開始和爺爺。婆婆。太爺爺。太婆婆說話:“爹,娘,爺爺,婆婆,咱家打小就窮,你們舍不得吃,舍不得穿,為了上我們好好學習,你們隱瞞了病情,在一個雷雨交加的夜晚離開了我們孩兒不孝!沒有照顧好您老人家,我在這給你們賠不是了。”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每當這句詩在我耳邊響起,我就頭涔涔淚潸潸......
清明節感懷優秀征文篇3
永遠不知道爺爺長什么樣子。在我的記憶中,爺爺就是故鄉山坡上的那堆長著野草的土墳。
清明去那里掃墓,奶奶常帶我同去。先是清理野草,從墳前的土坪,到墳后的水溝,奶奶的動作很輕、很緩。總覺得那是她在為爺爺理發、刮臉。
把周圍清理得干干凈凈,奶奶把竹籃里的祭品在墳前擺開。鹵豬肉、油豆腐、九重粿,是每年必擺的。一邊擺,一邊就開始呼喚爺爺的名字,聲音低而柔,仿佛是要把還在睡覺的男人叫醒,請他披衣起身吃飯。一會兒,奶奶對著土墳拉開話匣,絮絮訴說著一年來的變化。兩個兒子家誰家又添新了,誰家又蓋房子了,糧食今年分紅了多少,地瓜今年收成了幾擔,嫁到他鄉的幾個女兒誰過得好,誰的孩子結婚了,甚至村子里哪條路修通了,哪里又架了一座新橋,都是她的話題。
“奶奶,您看到爺爺了嗎?他長什么樣子?”對著說個沒完的奶奶,我搖晃她的手,這樣問她。奶奶沒有理會我,只是繼續說她要說的話。直到覺得該說的話說完了,她才對我說,“你爺爺長得很高呀”。她告訴我,爺爺去世的時候才三十出頭,由于是途中遭土匪毆打而死的,臨時連做個棺材都來不及,只好把原來準備給曾祖母的棺材用來為他入殮。按常規尺寸做的棺材,居然裝不下他的軀體,后來只好把棺材頭尾的木板削薄,才能勉強把他裝進去。可以想象爺爺生前是很高大的,所以他能經常獨自趕著馱貨的騾馬,往返于通往城里的那條密林夾道的山路。靠自己的力氣,養活上有老下有小的一家七口。
清明節感懷優秀征文篇4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一到清明,我們首先想到的總是這幅行人悲傷、春雨纏綿的場景;天空仿佛是有情的,每到清明時節,小雨便淅淅瀝瀝下個不停,好像是天空眼中滿溢出的淚水,用以祭奠已經離去的人們。雖然清明節在名義上只是一個祭奠逝者、表達哀傷的節日,但清明帶給我們國人的意義與價值遠不止于此。
青山埋忠骨,史冊載功勛。從上小學開始我們就知道,新中國是無數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前仆后繼、流血犧牲的結晶。烈士為革命不惜拋頭顱灑熱血的錚錚鐵骨是中華民族最寶貴的精神財富。烈士為國家和人民的利益不惜獻出寶貴生命的高風亮節是中華民族最可珍視的傳統!
年年祭掃先人墓,處處有猶長春風。獻上一束花,留下一句言,緬懷革命先烈,清明祭英烈活動給了我們一次學習革命先烈光榮事跡、傳承革命精神的機會。現在網上祭祀作為一種經濟環保、方便快捷、文明和諧的清明節祭祀新方式已經受到大多數人,特別是年輕人的追捧。我想不管是以傳統的祭掃方式,還是新興的網上祭祀,都只是一種形式。關鍵是要通過這個活動,對我們思想進行一次洗禮,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了解先人事業功勛,誠摯緬懷他們的高風亮節、嘉言懿行,從而更好的繼承先賢的事業,踏著他們的足跡繼續前進。
過去是由偉大的先烈創造的,而未來掌握在我們自己的手中,將英雄們的使命傳承下去,是我們的使命;就像《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說的一樣:人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生命對每個人來說都只有一次。因此,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一個人回首往事時,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愧。這樣,在他臨死的時候,能夠說:我把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了人生最寶貴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奮斗。
我們每個人都應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繼承先人烈士的偉大精神,為努力實現自身價值而努力,為祖國的偉大富強而努力,從而實現我們共同的中國夢。
清明節感懷優秀征文篇5
天空灰蒙蒙的,整個城市籠罩著一層薄紗,淡淡悲涼,絲絲憶念。空氣濕漉漉的,彌漫著對逝者的哀思。細雨蒙蒙,透過細膩的雨絲,仿佛能看透街上的行人,令我不禁想起“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哎,又是一個清明。
一雨點醒上帝淚。自然界中的雨,是再尋常不過的事。但卻有人說,清明的雨,是上帝的淚,是上帝在哀悼那些死去的人,是上帝在思念那些離去的人。也許你會覺得這很可笑,但人們卻固然地認為確乎所以,因為清明沒有人會大聲的笑;因為清明是在哀悼那些死去的親人;因為清明是洋溢著思念的節日。
在這煙雨迷蒙的日子里,你的腦海是否會浮現出“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的景象?你是否會想起那段戰火紛飛、硝煙彌漫的日子?你的眼前是否會浮出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的身影?你的耳邊是否會響起夏明翰“砍頭不要緊,只有主義真”的誓言?你是否會想起渣滓洞里昂首挺立的劉胡蘭?你是否會想起長征路上倒下的年輕戰士?你是否會想起那些為建設祖國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模范人物?
我想,你們應該記得。那段血雨腥風的日子,在中華民族面臨著生死存亡的危險時刻,是先烈們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筑起了堅不可摧的鋼鐵長城;是他們與日本侵略者進行著殊死拼搏;是他們用自己的脊梁擎起了中華民族的希望;是他們用自己的犧牲重新樹起了中華民族的豐碑。終于,他們高唱著“義勇軍進行曲”,在那個神圣的日子,一面五星紅旗冉冉升起,從此,在世界東方的天空中多了一抹引人注目的紅色,那是中國人在向世界宣告勝利,那是中國人在向世界宣告:一條巨龍正在崛起!東方雄獅終于從噩夢中覺醒,它的存在必將讓世界更加絢麗多彩!
“紅花無情笑東風,青山有幸埋忠骨。”可愛的人們啊,你們為人民的利益而死,你們的死重于泰山,你們與青山同在,你們與大地永存。你們永遠是我們心中的一塊豐碑。安息吧,可愛的人們,你們的精神永垂不朽!你們永遠活在我們心中!我們將帶著崇敬之情奮然前行!
思想永遠昂揚,靈魂永不跪倒,步伐永遠堅定,這是我們面對先烈們的錚錚誓言。
清明節感懷優秀征文篇6
清明節前夕,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我們一大早來到了烈士陵園。在這里,我們緬懷革命先烈,接受愛國主義教育。
踏進烈士陵園,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高高聳立的紀念碑,它是那樣的高大雄偉,氣勢磅礴;道路兩旁的的松柏樹木,翠綠挺拔,郁郁蔥蔥,顯得如此的莊嚴肅穆,頓時讓我心生敬意。
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先參觀了抗日英雄紀念館。紀念館的大廳寬敞,光線明亮,展板上各種照片和文字說明都清晰的記載著歷史和革命先烈的英雄故事。在這里,我似乎看到了農民們是如何為了正義而起義,狼牙山五壯士是如何為了人民而奮勇戰斗;我似乎看到了一個個勇士、一個個軍人,面對敵人的屠刀時,臨危不懼,高聲地喊出“士可殺,不可辱”;我似乎看到了___在天安門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這一個個舉動,一幕幕情景,都讓人感動,讓人潸然淚下!
出了博物館,我們摘下胸前的小白花,鄭重地獻給了英雄烈士。當我走到一位烈士墓前,突然停住了腳步。王憲臣(1915年—1945年),年僅13歲(1928年)參加紅軍,30歲就為革命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我不禁說了一句:“感謝您!沒有您,就沒有我們今天幸福的生活!”。隨后,我默默地走到了白求恩墓前,心中想到,他是一位外國人,卻為了中國人而無私奉獻,也獻出了自己的生命!我獻了花,向他們敬了少先隊隊禮,鞠了三次躬。烈士們是多么英勇啊!我不禁留下淚來……
記得___說過:“一個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這點精神,就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我要學習各位烈士,做一個無私的人,做一個勇敢的人,做一個堅強的人!
敬禮!為紀念所有為祖國做出貢獻的人!
清明節感懷優秀征文篇7
清明節又到了,這是個令人追思先人,讓人緬懷前輩的日子。
清明節,大約始于周代,已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后,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可清明節還有一個習俗,就是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能吃涼的食品。
如果按照舊的清明習俗,在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墳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支嫩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后叩頭行禮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今天的人們過清明,不僅祭拜親人,還到烈士陵園緬懷先烈。在這些革命先烈中,我最敬仰____的志愿軍戰士黃繼光。他1930年出生,1951年參加中國人民志愿軍。1952年加入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同年十月,在上甘嶺戰役中,部隊連攻三個陣地后,受阻于零號陣地。關鍵時刻,任通訊員的黃繼光挺身而出,請求擔任爆破任務。面對敵人的猛烈掃射,他在多處負傷,彈用盡的情況下,為了戰斗的勝利,頑強地向敵人的火力點爬去,靠近射孔時,奮力撲上去,用自己的胸膛,死死地堵住了正在噴射火舌的槍眼,壯烈犧牲,年僅22歲。正是有了千千萬萬個黃繼光才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啊!
又是一年清明節,你是否和我一樣也在緬懷他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