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作文八百字
寫作文需要素材的積累,平時要注意觀察和思考,多積累一些有用的材料。要怎么寫元宵節作文八百字呢?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元宵節作文八百字,供大家參考。
元宵節作文八百字篇1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元宵節,吃湯圓,看花燈是元宵節的傳統習俗。還不到7點,人們全家就早早的去看花燈。
燈展區在大沙河畔,一路上,游人如織。街道旁五顏六色的街燈也為節日增添了不少喜慶的色彩。人們隨著人流向大沙河涌去,由于人多,腳下走不快,可心早就跟著目光飛到了大沙河畔。
遠望去,只見燈展區來來往往的游人絡繹不絕,人山人海。無數的花燈像一條金色巨龍盤旋在大沙河畔,蜿蜒向前,一直延伸到遠方,和天上的星星相互輝映。人們不由加快了腳步。
進入燈展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巨大的龍燈,瞧,這龍張著血盆的大口,揮動著有力的爪子,渾身上下披滿了金色的鱗片,身軀矯健,好像正要騰空飛起。
“爸爸爸爸,快來看!”我指著一個憨態可掬的福娃燈,興奮地喊道。只見福娃燈好像一個舞臺,臺上兩個福娃展開雙臂,睜著圓溜溜的大眼睛,樂呵呵地笑著向人們跑來,好像正在歡迎一個個游人的到來。
再往前走,又見、鼓燈、兔燈、蛇燈、羊燈,還有蓮花燈、玉米燈等,數不勝數,讓人目不暇接。
“瞧,這燈真好看!”爸爸指著前面的彩燈對人們說。人們往前望去,只見好幾棵紅的、綠的、黃的、粉的彩色樹矗立在路旁,五彩繽紛,色澤艷麗,仿佛一個彩色的童話世界。游人們紛紛駐足觀看,拍照,想留住這絢麗的景色。人們拉著爸爸不停地拍照。
隨后,人們又隨著人流,又一個精致的燈浮現在人們的眼前,這是一艘揚帆起航的船燈,只見這艘船好像正乘風破浪,行駛在茫茫的大海上。船帆上“金蛇獻瑞”四字格外引人注目。
咦,天上怎么也飄著燈籠?啊!原來有人放孔明燈,孔明燈代表了愿望,很多人放上孔明燈許下了美好的愿望。孔明燈冉冉升起在明亮的夜空,像一顆顆明亮的星星,一閃一閃的,載著人們的許多愿望在天上自由飛著。
月亮早已爬上了半空,但觀燈的人還是久久不愿離去,各種彩燈就像夜空中的繁星一樣閃爍著。真是“一夜花燈醉,只愿春意濃。
元宵節作文八百字篇2
農歷正月十五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春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正月是農歷的元月,古人稱之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關于元宵節的習俗在全國各地不盡相同,其中吃元宵、賞花燈、舞龍舞獅等是元宵節里幾項重要的民間習俗。
在元宵節這一天,我們學校舉行了猜燈謎活動。每班選10名同學參加,共分兩輪,我被選中了。走進猜謎現場,已經有好多人摩拳擦掌,躍躍欲試。我這瞅瞅那瞅瞅,嘿,還真讓我瞅到了一個自己會的。它的謎面是“兩個胖子”(打一個城市名),那不就是“合肥”嘛!我的心里美滋滋的,急忙跑到領獎的地方,可他們說這個謎語已經被人猜過了。唉,真是讓我白高興一場。
我繼續瞅,不一會兒又看到了一個。這個謎面是“二小二小頭上長草”,我仔細想了想,然后一拍腦袋,不就是“蒜”字嘛!我趕緊興高采烈地跑過去說出謎底,嘿嘿,這回我總算是第一個猜出來的了!
我又四處張望尋找,無意中看到了一個謎面:《聊齋志異》。咦,這是啥意思?也沒個提示。我對這道謎語非常感興趣,不覺冥思苦想了很久。哈,突然我靈機一動,想到了一個成語——鬼話連篇!這《聊齋志異》豈不就是全篇講鬼故事的嘛!我過去一試,哈哈,居然又被我答對了!
晚上回到家里,我和爸爸、媽媽、奶奶一起吃元宵,特別開心!吃完晚飯,我們在客廳里閑坐,等待電視里直播的元宵焰火晚會。八點到了,晚會準時開場。一會兒,放焰火了,“嘣”,一條巨龍呈現在眼前;接著,鯉魚跳龍門;再來一個,水上跳芭蕾,看,跳得多歡樂……我興奮地說:“媽媽,我也想去放焰火。”媽媽說:“去玩吧,別傷著了。”
我和爸爸來到后院準備放焰火。爸爸點燃了“變色龍”,紅、黃、藍……霎時間天空里五彩繽紛,真美啊!我們小孩子揮舞著煙花棒走來走去,小煙花好像無數美麗的螢火蟲在一閃一閃地跳舞。接著爸爸放了“雨花”,金色的“花雨”從天而落,就好像仙女散花一樣。“小蜜蜂”也來湊熱鬧,“嗖”一聲高高飛上天……夜幕中,家家戶戶的焰火好好像在比美,一家比一家漂亮,一家比一家稀奇,真有趣!
放完焰火,四周漸漸安靜下來,我依然沉浸在元宵節的熱鬧與歡樂之中,興奮得久久不能入睡。
元宵節作文八百字篇3
元宵燈節,是我國傳統的節日之一,也是小孩子們最喜歡的節日之一。
我雖是一個女孩,但是卻是如男孩般愛玩鞭炮,愛放煙花,為此父親總是說我投錯了胎、生錯了性別,并時時教導我,說是女孩不可如男孩般如此瘋鬧,可我總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絲毫不去加以理會。因此每次離元宵節還有好幾天時我就已早早買好了煙花,然后開始掰著手指頭等待十五的到來了。那時的我真真可以說是望眼欲穿、望穿秋水啊。
仍記得小時候的煙花多種多樣,有鉆天墜,有小蜜蜂,有滿天星,有……每到十五,漆黑的夜晚總是亮如白晝,被各色的煙花裝點著,照映著。最近幾年國家提倡文明春節,提倡人們少放鞭炮,少放煙花,所以現在春節、元宵的熱鬧程度大不如以前,然而即使如此,元宵燈節時仍是一片熱鬧場面。
過了十幾年的元宵節,放了十幾年的煙花,然而只有今年最讓我記憶深刻。
以前元宵節是在自己家中度過,唯有晚飯后方才被允許跑到大街上與小伙伴們一起。然而今年卻是在舅舅家度過。而正因為如此,今年的元宵節才讓我如此難忘。
嫂子前年九月份剛添了個小孩兒,今年已一歲半了,正是無憂無慮,活潑好動的時候,所以場面格外的熱鬧。我們先是吃了一頓豐盛的晚餐,然后欣賞了美麗的煙花并放飛了孔明燈,接下來就是觀看我一歲半的小侄子的表演。
哥哥用手機放了一首《最炫民族風》,本來還在亂跑的小侄子立馬從哥哥那奪過手機拿在手中,并伴著音樂開始了他自創的舞蹈――群魔亂舞。他先是在房間的空地上轉圈,然后揮動雙手,不停的搖晃,有時晃的猛了就會跌坐在地上,可是他既不哭,也不鬧,一骨碌就自己從地上爬起來了,然后再接著晃動。后來跌的多了,他干脆就又加了一個動作――爬地。可是他爬地還不是簡單的爬地,偶爾也會加上幾個高難度動作,那就是翹起一只胳膊和一條腿,然后再晃悠胳膊,那滑稽的動作總是會引起我們的大笑。
他也很會和我們這些‘觀眾’互動,偶爾拉上我十三歲的弟弟和他一起跳舞,或是跑到我們身邊給我們來個飛吻,當我們要去抱他時卻又迅速跑開了。
房間內的笑聲不斷,窗外的煙花也絢爛奪目。房內的笑聲穿過窗戶,越過正盛開的煙花,向著遠方飛去……
元宵節作文八百字篇4
正月十五吃元宵里,元宵就是湯圓,“元宵”作為食品,在我國也由來已久。宋代,民間即流行一種元宵吃的新奇食品。這種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稱“元宵”,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元宵即"湯圓"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桂、核桃仁、果仁、棗泥等為餡,用糯米粉包成圓形,可葷可素,風味各異。可湯煮、油炸、蒸食,有團圓美滿之意。陜西的湯圓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滾"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熱熱火火,團團圓圓。
漢明帝永平年間(公元58--75),因明帝提倡佛法,此后,元宵放燈的習俗就由原來只在宮廷中舉行而流傳到民間。即每到正月十五,無論士族還是庶民都要掛燈,城鄉通宵燈火輝煌。
元宵放燈的習俗,在唐代發展成為盛況空前的燈市,當時的京城長安已是擁有百萬人口的世界都市,社會富庶。在皇帝的親自倡導下,元宵燈節辦得越來越豪華。中唐以后,已發展成為全民性的狂歡節。唐玄宗(公元685--762)時的開元盛世,長安的燈市規模很大,燃燈五萬盞,花燈花樣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燈樓,廣達20間,高150尺,金光璀璨,極為壯觀。
宋代,元宵燈會無論在規模和燈飾的奇幻精美都勝過唐代,而且活動更為民間化,民族特色更強。以后歷代的元宵燈會不斷發展,燈節的時間也越來越長,。唐代的燈會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兩日,明代則延長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到了清代,滿族入主中原,宮廷不再辦燈會,民間的燈會卻仍然壯觀。日期縮短為五天,一直延續到今天。
元宵也是一個浪漫的節日,元宵燈會在封建的傳統社會中,也給未婚男女相識提供了一個機會,傳統社會的年輕女孩不允許出外自由活動,但是過節卻可以結伴出來游玩,元宵賞花燈正好是一個交誼的機會,未婚男女借著賞花燈也順便可以為自己物色對象。元宵燈節期間,又是男女青年與情人相會的時機。
元宵節作文八百字篇5
今天是陽歷的2月13日,也是農歷正月十四,我們班在學校三樓會議室舉行了“迎元宵,猜燈謎”活動,這可是我們班的傳統保留節目,每年的元宵節,都會看到同學們精彩的自制燈謎和光彩奪目的燈謎會現場。
“哇!真是太漂亮了!”盡管我們已經舉辦了三次燈謎會,今年是第四次了,但當我們來到會議室,還是被眼前吉祥喜慶、流光溢彩的景象吸引住了。大家快一起來合影留念吧!這里可是有每個人的得意燈謎作品呢!
我的燈謎作品是奔馳的飛馬,它們的名字分別是“一馬平川”、“龍馬精神”、“駟馬難追”和“馬到成功”,這可是我的第一幅駿馬畫作,希望這些吉祥上進的寓意能給每個人傳遞正能量。讓我最開心的是,我的燈謎今年又被評上了班里的優秀燈謎,這真是振奮人心呀!
其他同學的作品也真是精彩極了!再看看制作燈謎的材料,更是五花八門,有廢酒盒、飲料瓶、一次性餐盤、柚子皮和舊電線,這些廢棄物在心靈手巧的同學們那里搖身一變,就成了人見人愛、愛不釋手的精美花燈,我真是太佩服可愛的同學們了。
緊張激烈的猜燈謎活動開始了!我先“飛馬觀花”地尋找著我能一下子猜出的燈謎,否則轉眼間就被別的同學搶走啦!好在我眼疾手快,搶先猜到了幾個我力所能及猜到的燈謎。
摸過獎后,我又開始了第二輪的奮力尋找。可惜,剩下的燈謎一個比一個難猜,我記得有一個燈謎謎面是:“是真的在思考。打一成語”,我絞盡腦汁,但一時實在找不到頭緒,這時,旁邊有一位同學過來說:“謎底是:不假思索”,我這才恍然大悟,看來真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呀!還有一個燈謎是:“保護視力,打一四字語。”我左思右想,問道:“是眼保健操嗎?”結果答案不對,最后,我才知道答案是:小心眼兒。唉!真是可氣又可笑!
最后,剩下最難猜的燈謎,是由家長們進場來和孩子一起猜。我的媽媽是負責燈謎答案的組長之一,為了公平起見,可惜不能和我參與到一起猜的環節中來。但不管怎么說,我靠自己的智慧猜到了燈謎,依然格外開心。
明年,我想我們班的燈謎會更加精彩,愛猜燈謎的朋友們,歡迎你明年加入到我們快樂的“迎元宵,猜燈謎”活動中來!
元宵節作文八百字篇6
昨天是元宵佳節,當我把博客轉載完成后,躺在床上,關于元宵節的記憶鋪天蓋地而來,令人輾轉難眠,今天的博客就決定寫寫我難忘的元宵節。
記得在我上學的時候,每逢元宵節,母親重復不變的一句話就是“過了元宵節,家里好吃的東西已經全部被你們吃光了,回到學校后,不要總是記掛家里好吃的東西,把心思放在學習上。”而我和哥哥參加工作后,母親的話就變成“出了十五就不是年了。新的一年要好好工作,別讓人家領導和同事笑話。”母親是一位只有四年級文化的農村婦女,一生也沒有見過什么大世面,我卻從她那里學到了樂觀與開朗。
1991年的元宵節,我的哥哥在英雄山中學讀高中,他從泰安買回一斤元宵,這是我們全家第一次見到元宵,作為北方人,我們感到納悶的是南方人是如何把元宵的餡包進元宵皮里的,我的奶奶七十多歲了,第一次吃到元宵,在她看來,世界上最好吃的東西就是元宵,結果在那一年的春末夏初,她就離開了世界,有時我常常想:她是幸運的人,因為吃過元宵。今天的超市里,已經分不清春作文夏秋冬,元宵時時刻刻在冰柜里擺著,孩子們并不喜歡,他們更喜歡去肯德基,麥當勞,滿臉幸福的吃著雞腿,喝著可樂,大快朵頤。今天的孩子可能不知道什么事“渴求”,我的兒子每一次去超市,總是問我“媽媽,我該買什么呀?”
2005的元宵節,我的兒子因為有事留在了老家,我和丈夫兩個人去新莊鍋爐廠看煙花,那里的煙花美極了,在回來的路上,我就問他:“以后,當我們八十歲了,還會跑去看煙花嗎?”丈夫說:“如果你愿意去,我還是會陪著你的。”一時間覺得最浪漫的事,就是歌中唱的“和你一起慢慢變老。”
2008年的五一節,我和禹秀麗老師同時購買了數碼相機,三星的,價格不貴,功能不錯,昨天丈夫帶著它,拍回來容器廠燃放的煙花片段,從電腦上看到絢麗無比的煙花錄像,覺得今天的生活真是及其幸福的年代,想要什么物質的東西,只要不是天價,我們普通老百姓一樣可以購買,寬大的住房,一應俱全的家用電器,就是缺一輛汽車,只要勤儉幾年,也不是困難的事。
活著真好!活在今天真好!
元宵節作文八百字篇7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元宵節,我的耳邊不斷響著“噼里啪啦”的爆竹聲。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喜悅的表情,兩眼笑得都快瞇成一道細縫兒。
晚上,我和姐姐買了許多煙花,一起來鬧元宵。我們先點燃“手持瀑布”,我小心翼翼地拿著,因為我從來沒有放過“手持瀑布”這種煙花,盡管姐姐一直勸我別怕,但我的心一直怦怦地跳個不停。“手持煙花”開始出花了!朵朵煙花就像天上飄著數不清的片片雪花,讓人看得眼花繚亂,又好像天上一閃一閃的小星星,還像淅淅瀝瀝地毛毛細雨,“手持瀑布”放出的煙花是那樣的多,那樣的長,那樣的美,難怪商家取名叫“手持瀑布”呢!可是“手持瀑布”很快就用完了。我們又開始玩“地妞炮”,姐姐點燃后,“地牛炮”飛快地轉起來,飛出來的煙花又圓又小,我想:“圓”和“小”合起來叫,不正是“元宵”兩字的諧音嗎?不知道是不是設計者專門這樣做得,還是碰巧?
我們放完了自己買得煙花,覺得還不夠過癮,于是,我們直奔姑奶家看放煙花。到了姑奶家,她家已經擺好煙花,正等著我們呢。開始放煙花了,只見先是冒著小火星,馬上,變成了白色菊花的樣子,中間還不停的閃動著綠色的小點,然后,越來越高,越來越高,忽然,全體騰空而起,速變成了一片璀璨的降落傘,時不時冒出許多星星點點,有黃的、藍的、綠的……五顏六色,從天而降,真是壯觀極了,漂亮極了!隨后,我們幾個小孩又玩起了“七彩電火花”,一點燃,“七彩電火花”就發出了“噼里啪啦”的爆竹聲,形狀像飛濺起來的小水滴,四處亂飛。我一手拿著一個,高興的跳起舞來,還不停地在空中寫著“元宵節快樂”這幾個字,沉醉在一片美好之中。好像連院里的幾只小狗也被這美麗的場面所吸引,再也不像平常那樣汪汪直叫,而是一直盯著美麗的煙花。
這個元宵節我們可是鬧得夠開心的,這一天,我可真高興啊!
元宵節作文八百字篇8
時光飛轉,正月十五又在元宵的香甜中匆忙地來趕赴這團圓的盛會。在科技發達的二十一世紀,這個歷久彌香的傳統佳節不但沒有褪色,而且愈發的蓬蓽生輝。
元宵之夜,千家萬戶都被團圓的喜悅所包圍著。我們一家人圍坐在桌子邊上,碗里漂浮著白白嫩嫩的元宵,騰騰熱氣暖著每個人的心。爸爸指著它們說:“吃元宵的學問也有不少,四個-代表四喜臨門,八個代表八面玲瓏,十個代表十全十美……它們可是寄托著人們無數的心愿呢!”帶著這些美好的祝福,品著嘴里入口即化的甜蜜,我們家的猜燈謎比賽也拉開了帷幕。媽媽不緊不慢地讀出了謎面:“天女散花,打一新詞。”我腦筋一轉,竟與爸爸同時報出了正確答案:“高消費!”媽媽贊許地點點頭:“不錯嘛,腦袋很靈活,每人獎一個元宵!”我暗自得意:這個我在網上看過,現學現用。接下來,我也嘗試了一回考官的滋味:“無可奈何花落去,打一常用詞。”這下可把爸爸媽媽給難倒了,我搖頭晃腦地公布了謎底:“哈哈,不知道了吧!是‘感謝’。”聽了這個答案,他們面面相覷了一會兒,隨即,銀鈴般的笑聲便久久縈繞在我家上空。這時,絢爛的煙花綻開了笑靨,映得人間溢彩流光。好像在點綴元宵佳節,又好像是在慶賀虎虎生威的嶄新的一年……
元宵節歷史悠久,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漢就有了,是我國非常有名的傳統節日。它的節俗活動,是隨歷史的發展而擴展的。起初只是白晝為市,夜間燃燈,到了清代才增加了舞龍、舞獅、踩高蹺、扭秧歌等“百戲”內容,流傳至今。這個傳統節日是人們情感的一種載體。它讓平時不能經常見面的親朋好友們能有一個機會聚在一起,共享天倫。傳統食物元宵那圓圓胖胖的形象就是寓意著一家人能幸福美滿,那餡兒也讓人甜到了心里,不由地對未來一年充滿了希望與信心。
元宵,你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的一塊瑰寶,你讓無數外國友人感受到了中華民族的古色古香;元宵,你是聯結人們情感的一座橋梁,你讓常年出家在外的人感受到了親情與友情的溫馨;元宵,你是閃耀在雄雞心中的一顆耀眼的明珠,你讓炎黃子孫為古老而富有魅力的祖國感到驕傲與自豪!啊,我愛我們的節日——元宵!
元宵節作文八百字篇9
常言道,“過了十五才算年”。今天正是這正月十五元宵佳節,所以,讓我們歡歡喜喜,元宵樂起來!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元宵,自然少不了花燈。一走入學校的大廳,映入眼簾的是大紅燈籠的世界,紅色,紅色,還是紅色,這兒成了紅色的海洋,令人感受到濃郁的節日氣氛。一排排燈籠靜靜地懸著,似乎注視著每一個來來往往的同學。細心一點的同學也許會發現,每一個小燈籠下面都有幾張小紙條,這上面便是燈謎的謎面。
元宵節元宵節,元宵是必不可少的。中午,我們吃到了美味的酒釀桂花湯圓,其中,有米酒的醇,有桂花的香,更有湯圓的軟糯可口,吃起來無比美味,真是甜在嘴里,樂在心中!
下午,我們班展開了猜燈謎活動,不過呀,出謎的方式卻獨具特色。原來,老師為我們播放了《中國謎語大會》,讓我們與選手同步答題。第一條謎語是“有頭小牛一尺一”,我立馬想到了一點:肯定有“牛”的部分。雖然我當機立斷,但“一尺一”又是什么呢?這時專家分析道:“……‘一尺一’不就是‘十一寸’嘛……”恰好在這時,答案出來了,是“特”!對呀,“十一寸”也就是“寺”,“牛”加上“寺”那就是“特”字了!我十分懊悔:“自己怎么沒猜上來呢……”
正當我懊惱不已的時候,另一條謎語傳來了:“剛剛惹惱了他”。這回,大家可就一個個面面相覷、抓耳撓腮,成了小猴子——沒法子,那個急呀!還得聽專家分析:“剛剛”就是“才”,“惹惱”就是“氣”可是仍然無濟于事,這有什么關系呢?時間到,答案出來了——“才氣過人”。我恍然大悟,拆開來不正是“才——氣過人”嗎?我不由對場上選手產生了敬佩之情,我們聽過分析都不一定能猜對,而他們聽不到分析也依舊能猜對,真是太厲害了!相比之下,我就相形見拙,不過“別灰心!繼續努力……”我來不及多想,便投入到下一條謎語中了。
哈哈,這個元宵,真是樂翻了天!
元宵節作文八百字篇10
今天是正月十五,中國人的傳統節日――元宵節,我們一家過得快快樂樂的。
聽媽媽講,傳說在很久以前,世上風調雨順、五谷豐登,老百姓豐衣足食、安居樂業。突然災難降臨、城內洪水泛濫,城外田地干旱,原來是王母娘娘請玉帝去赴宴,玉帝喝酒喝得酩酊大醉。宴會后余地回宮辦事,于是把雨簿寫錯了,本應是城外雨五分,城內雨三分,玉帝給寫反了。青龍得知原因,便偷偷地里溜到天宮,改了雨簿,這樣世上又慢慢恢復了本來面目。玉帝酒醒后,也發現寫錯了雨簿,但本想改正,又怕重臣說自己做事不慎重,只好將錯就錯。后來玉帝發現自己的雨簿被改過,不由心中大怒,派丞相來到人間殺了青龍,丞相照做了。青龍被丞相殺了后,變成一只神鳥,在玉帝殿外喊冤,玉帝心中感到慚愧,便下書要黃帝向百姓傳令,要紀念為民除害的青龍。每年春節,人們都要敲鑼打鼓,耍龍舞獅幾年青龍,慶祝元宵節。
元宵節的習俗是吃元宵,讓每家團團圓圓,所以今晚媽媽權力下放,把煮元宵的重要任務交給我來執行。我把它看成一件十分重大的任務,生怕煮破了,所以心里好像揣著一只小兔子怦怦直跳。我利用以前看媽媽煮元宵的經驗,先把水燒開,把元宵小心翼翼地放進去。我焦急地等待著,等待著。白白胖胖的元宵浮出水面,看著它們一個個膨脹,我興高采烈地喊道:元宵要出鍋了。我慶幸,還好元宵沒煮破。大家高興地品嘗了我煮的元宵,美食家媽媽給我打了一個一百分,夸我長大了,懂事了。我興奮不已,第一次煮元宵就得到這么高的評價,我心里美滋滋的。
晚上七點左右,我們全家一起下樓放焰火。正好碰上我的好朋友劉一凡,我倆一起去放焰火。我拿著一個最大的金椰子禮花,用香把禮花點著了,看見一朵朵美麗的茶花沖上天空綻放了,我和劉一凡拍手叫好。我又拿了一個超大型的飛毛腿,只見那好似流星劃過天際,放射出五彩光芒,飛遠了。接著又放了手搖花、花籃、降落傘。
最后我們全家津津有味地坐在沙發上看著元宵晚會,其樂融融的。
今天我學會了煮元宵的常識,感受到了放焰火的快樂。我夢想每天都是元宵節那該多好啊!我期盼著明年的元宵節!
元宵節作文八百字篇11
你知道元宵節是怎么來的嗎?傳說道教信奉的“三官神”,各有自己的生日,其中天官的生日正是正月十五。據說,每到正月十五,天官就向人間賜福。于是,人們便興高采烈地在這一天,給“天官神”過生日,祈求“天官賜福”。自此以后,宗教禮儀與民間習俗融為一體,元宵夜張燈結彩蔚然成風。
今年的元宵節,我們可熱鬧了!
夜幕剛剛降臨,我們就去街上賞花燈。哇,五顏六色的化燈形態各異,看得我眼花繚亂,目不暇接。有紅囊黑籽的西瓜燈,黃澄澄的桔子燈,五角星似的楊桃燈,紅通通的草莓燈……知道我為什么都說水果燈嗎?因為這些水果燈都栩栩如生,非常誘人,讓人看了就想咬一口。
再看街上的行人摩肩接踵,五個一群,三個一伙,個個笑容滿面。看,這一個老奶奶鶴發童顏,步履輕盈,還穿著花衣裳哩。瞧,這位叔叔,左邊是爺爺奶奶,右邊是阿姨,腦袋上還頂著個小弟弟,全家其樂融融。
再看看這街上的表演隊,這邊是舞獅子的,舞得多么起勁啊!那邊是踩高蹺的,瞧他們舞起劍來,依然健步如飛。前面是耍龍燈的,他們可真不容易啊!豆大的汗珠不停地往下掉。還有鬧社火的,猜燈謎,形式豐富多彩。
當我登上了附近的小山,美麗的夜景盡收眼底。一片燈的海洋,光的世界,整個街上繁忙而熱鬧。
一回到家,奶奶就把熱氣騰騰的湯圓擺到我面前。一眼看去晶瑩剔透,閃爍著珍珠般的光輝,真讓人有點舍不得吃。但是我也管不了那么多了,一口吃下去,香香的,甜甜的,軟軟的,滿口留香,回味無窮。
媽媽說:“你知道為什么要吃元宵嗎?”我說:“是為了祈求家庭團圓,親情友好吧,對不對呀!”“你怎么知道的?”媽媽說。“因為我肚子里的墨水多唄!”“小鬼!”
今天的我們,或者與家人團聚在一起共享節日的快樂;或者守在電視機前觀看賞心悅目的元宵晚會;或者漫步在繁華的街道。盡管我們慶祝節日的方式不同,但天邊明月初升,慶祝節日的心情是相通的。
元宵節作文八百字篇12
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是大家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元宵節之所以被叫做“元宵”,是由于正月是元月,夜就是“宵”,而正月15日又是一年中1個月圓之夜,因此就稱為元宵節。
據了解不少傳統節日的來歷剛開始都跟神話有關,元宵節也不例外,我曾在一本書上看到過一個與元宵節的來歷有關的神話故事:很長時間以前,毒蛇和猛獸很多,四處傷害人和家禽,大家忍無可忍就組織起來,攜帶弓箭和棍棒上山除害。但其中有一只神鳥,是天帝的寵物。在天上呆得無聊,就飛到人間轉悠,獵人誤以為它是猛獸,把它射死了。天帝非常生氣,下令立刻讓火部天兵于正月十五這一天降下天火,把所有些人和他們的房舍、財物、家禽都燒個精光。好在這話被天帝的小女兒聽到了。天女心地善良,不忍心看到無辜的人間百姓受難。她偷偷來到人間。趁著夜色,天女分出許很多多的化身,在每個熟睡的人耳邊輕輕的叨念著一句話:“正月十五災禍生,消災不如鬧花燈;天上人間難分辨,紅紅火火到五更。”天亮了,大家驚奇地發現做了相同的夢。其中有一位睿智的老人家猜破了天機:“天上的仙女教大家點起花燈,好好熱鬧一通宵,讓老天爺以為人間失火了,就不會降下災難了啊!”
家家戶戶都快點忙活起來,在正月十五這一天,掛花燈,放花炮,敲鑼打鼓,熱熱鬧鬧。下凡放火的天兵,被老百姓熱情地拉進家,每個人都得到一碗用糯米做的.圓圓的甜甜的湯圓。“真美味啊!”他們完全忘記了放火。
這招果然有效,到了晚上天帝撥開云霧往下一看,果然看見人間火光映照,響聲震天,以為是燃燒的火焰。他認可地去睡覺了。
不管這個神話故事源于于什么地方,也不管它真實與否。但在元宵節放花燈與吃湯圓的風俗卻長久地保留了下來,成為大家的傳統節日中一個尤為重要的節日,在這一天,大家會吃湯圓,到了晚上,會放煙花,掛花燈,猜燈謎,以表達對美好生活的祈求與向往,在這一天吃湯圓,有全家團團圓圓的含義。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元宵爭看采蓮船,寶馬香車拾墜鈿;”即便相隔千年,大家仍然可以從這部分詩句感受到當時元宵節燈市的火樹銀花,車水馬龍的熱鬧景象,讓人向往……
元宵節作文八百字篇13
這天是正月十五,中國人的傳統節日??元宵節,我們一家過得快快樂樂的。
聽媽媽講,傳說在很久以前,世上風調雨順、五谷豐登,老百姓豐衣足食、安居樂業。突然災難降臨、城內洪水泛濫,城外田地干旱,原來是王母娘娘請玉帝去赴宴,玉帝喝酒喝得酩酊大醉。宴會后余地回宮辦事,于是把雨簿寫錯了,本應是城外雨五分,城內雨三分,玉帝給寫反了。青龍得知原因,便偷偷地里溜到天宮,改了雨簿,這樣世上又慢慢恢復了本來面目。玉帝酒醒后,也發現寫錯了雨簿,但本想改正,又怕重臣說自己做事不慎重,只好將錯就錯后來玉帝發現自己的雨簿被改過,不由心中大怒,派丞相來到人間殺了青龍,丞相照做了。青龍被丞相殺了后,變成一只神鳥,在玉帝殿外喊冤,玉帝心中感到慚愧,便下書要黃帝向百姓傳令,要紀念為民除害的青龍。每年春節,人們都要敲鑼打鼓,耍龍舞獅幾年青龍,慶祝元宵節。
元宵節的習俗是吃湯圓,讓每家團團圓圓,所以今晚媽媽“權力下放”,把煮湯圓的重要任務交給我來執行。我把它看成一件十分重大的任務,生怕煮破了,所以心里好像揣著一只小兔子“怦怦”直跳。我利用以前看媽媽煮湯圓的經驗,先把水燒開,把湯圓小心翼翼地放進去。我焦急地等待著,等待著……。白白胖胖的湯圓浮出水面,看著它們一個個膨脹,我興高采烈地喊道:“湯圓要出鍋了。”我慶幸,還好湯圓沒煮破。大家高興地品嘗了我煮的湯圓,“美食家”媽媽給我打了一個一百分,夸我長大了,懂事了。我興奮不已,第一次煮湯圓就得到這么高的評價,我心里美滋滋的。
晚上七點左右,我們全家一起下樓放焰火。正好碰上我的好朋友劉一凡,我倆一起去放焰火。我拿著一個的“金椰子”禮花,用香把禮花點著了,看見一朵朵美麗的“茶花”沖上天空綻放了,我和劉一凡拍手叫好。我又拿了一個超大型的“飛毛腿”,只見那好似流星劃過天際,放射出五彩光芒,飛遠了。接著又放了手搖花、花籃、降落傘……
最后我們全家津津有味地坐在沙發上看著元宵晚會,其樂融融的。
今天我學會了煮湯圓的常識,感受到了放焰火的快樂。我夢想每天都是元宵節那該多好啊!我期盼著明年的元宵節……
元宵節作文八百字篇14
我的家鄉在山東,每年的元宵節很熱鬧,活動也很多很多。今年的元宵節那天晚上,我和爸爸、媽媽來到趵突泉公園看花燈,一進門,公園里一片節日的喜慶氣氛,人山人海,里面的花燈千姿百態、五彩繽紛,讓我目不暇接,路兩旁的冬青樹枝上也被無數的小花燈裝點得閃閃爍爍,就像天上的小星星一樣,它們眨著眼睛好像在對每位游客說:“歡迎你們!”擺放的各種大型花燈凝聚了中國五千年的文化,有鉆木取火、后羿射日、四大發明、四龍戲珠、上海世博會、夢幻碟影、玉兔拜年、環境天平、還有以十二星座命名制作的花燈等等。其中的環境天平對我印象最深刻,整個花燈的形狀就像一桿天平秤,稱的兩端一邊是高樓大廈,一邊是綠樹紅花,媽媽告訴我,這是呼吁人們不要只顧著蓋高樓大廈,而忽視了綠化環境,只有我們愛護環境才能使整個生態平衡,我們的生活才會更加美好。
水里的花燈也很漂亮,有西瓜燈、蓮花燈、還有仙鶴燈等,水里的仙鶴翅膀忽閃忽閃的,好像要飛上天一樣,但是它看到趵突泉的景色那么美,又好像舍不得似的留在水面上。
最有特色的就是民俗一條街,這里匯集了山東民間藝人現場展示的手工工藝,有面具彩繪、面塑、陶雕、剪紙、手工制作風車、蛋雕、吹糖人、微雕、皮影戲等等。我最喜歡的就是微雕。一開始,我在幌子上看到了我不認識的兩個字,我就問媽媽:“這是什么啊?”媽媽說:“是微雕,”我又問:“微雕是什么啊?”媽媽說:“我也不太清楚,我們過去看看吧!”于是我們就來到攤位前一看究竟,之間攤位上擺著很多放大鏡,我還以為是賣放大鏡的呢,可是做微雕的叔叔拿起放大鏡對我說:“小朋友,你拿著它看看這塊石頭上的字都認識嗎?”這時我才發現石頭上有很多很多的小黑點,用放大鏡一看竟然是筆記工整的字,我很納悶,這么小的字是怎么刻上取得呢,正好有一個游客過來要求給他的女兒在米粒上刻幾個字,正好讓我看看,只見微雕叔叔把米粒放在顯微鏡下,又拿來一支筆尖很細很細的特制的筆,認真仔細的在小小的米粒上刻下了“幸福平安”四個字,真是太神奇了,這回我終于知道什么是微雕了。
九點多,我們就依依不舍的離開了趵突泉公園。今年的元宵節過的真開心啊!
元宵節作文八百字篇15
元宵燈節,是中國傳統的節日之一,也是孩童們最喜歡的節日之一。我雖是女孩,卻如男孩般愛玩鞭炮,愛放煙花,為此父親總是說我投錯了胎、生錯了性別,并時時教導我,說是女孩不可如男孩般如此瘋鬧,可我總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絲毫不去加以理會。
因此每次離元宵節還有好幾天時我就已早早買好了煙花,然后開始掰著手指頭等待十五的到來了。那時的我真真可以說是望眼欲穿、望穿秋水啊。 仍記得小時候的煙花多種多樣,有鉆天墜,有小蜜蜂,有滿天星,有……每到十五,漆黑的夜晚總是亮如白晝,被各色的煙花裝點著,照映著。最近幾年國家提倡文明春節,提倡人們少放鞭炮,少放煙花,所以現在春節、元宵的熱鬧程度大不如以前,然而即使如此,元宵燈節時仍是一片熱鬧場面。 過了十多年的元宵節,放了十多年的煙花,然而只有今年最讓我記憶深刻。
以前元宵節是在自己家中度過,唯有晚飯后,方才被允許跑到大街上與小伙伴們一起。然而,今年卻是在舅舅家度過的。而正因為如此,今年的元宵節才讓我如此難忘。嫂子前年九月份剛添了個小孩兒,今年已一歲半了,正是無憂無慮,活潑好動的時候,所以場面格外的熱鬧。我們先是吃了一頓豐盛的晚餐,然后欣賞了美麗的煙花并放飛了孔明燈,接下來就是觀看我一歲半的小侄子的表演。 哥哥用手機放了一首《最炫民族風》,本來還在亂跑的小侄子立馬從哥哥那奪過手機拿在手中,并伴著音樂開始了他自創的舞蹈——群魔亂舞。他先是在房間的空地上轉圈,然后揮動雙手,不停的搖晃,有時晃的猛了就會跌坐在地上,可是他既不哭,也不鬧,一骨碌就自己從地上爬起來了,然后再接著晃動。 后來跌的多了,他干脆就又加了一個動作——爬地。可是他爬地還不是簡單的爬地,偶爾也會加上幾個高難度動作,那就是翹起一只胳膊和一條腿,然后再晃悠胳膊,那滑稽的動作總是會引起我們的大笑。 他也很會和我們這些‘觀眾’互動,偶爾拉上我十三歲的弟弟和他一起跳舞,或是跑到我們身邊給我們來個飛吻,當我們要去抱他時卻又迅速跑開了。 房間內的笑聲不斷,窗外的煙花也絢爛奪目。房內的笑聲穿過窗戶,越過正盛開的煙花,向著遠方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