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的簡單描寫作文
寫作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歷史、文學、哲學等領域的知識,從而拓寬他們的知識面和文化視野。這里給大家分享元宵節的簡單描寫作文,方便大家寫元宵節的簡單描寫作文時參考。
元宵節的簡單描寫作文篇1
每年春節元宵的那一天,我都能夠吃到外公做的湯圓。那湯圓圓圓的,白白的,吃在嘴里糯糯的,甜甜的,因為里面包啦黑芝麻做的餡,所以吃的時候更覺得香甜。
我想,湯圓這么好吃,我也來學著做幾個。于是,我學著外公的樣子,先取啦一小團已經和好啦的糯米粉,把它捏成一個小碗的樣子,再放進去一個事先搓好啦的黑芝麻餡,然后把糯米粉小碗的碗口給捏起來,最后放在兩只手心里輕輕的搓圓,一個湯圓就做成功啦。我一口氣做啦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一共是九個,就混在外公做的湯圓中一起下啦鍋。我真有點急的等著吃湯圓呢,一會兒,外公說,撐船啦,撐船啦。我一看原來有兩個湯圓在燒滾的時候破啦,黑芝麻餡漏啦出來。我想,這一定是我做的那九個中的兩個,外公做的湯團從來都是不會破的,燒湯圓的水永遠都是清清的。外公鼓勵我說,第一次做湯圓就有這么多都是好的,很不錯!下一次一定會做得更好,真的很不錯!我一邊吃著自己第一次做的湯圓,一邊用調羹攪著碗里有點黑乎乎的湯水。
忽然,我想起啦《我和小姐姐克拉拉)一書里的“理發師”那一篇中,小姐姐第一次理發把弟弟的頭發剪得“像翻耕過的草地似的”,最后還讓弟弟“一個人面對著鏡子里的禿頭發呆”。第一次,也是第一次,我忍不住笑出聲來。
元宵節的簡單描寫作文篇2
正月十五元宵節,這天中午,我和媽媽、哥哥一行六人去文化廣場看鬧元宵活動。路上的人可多了,簡直是人山人海、車水馬龍。鑼鼓喧天、鞭炮齊鳴處處洋溢著節日的喜慶!
一輛一輛的花車隊伍開了過來,五花八門的表演贏得了觀眾們的陣陣喝彩聲:穿紅著綠的秧歌隊扭著歡快的秧歌、火紅的腰鼓跳起來、驚險刺激的高蹺表演、幽默的旱船表演、憨態可掬的大頭娃娃、舞龍舞獅舞出了盛世祥和!
到了晚上,我們又結伴去看煙花,一路上人們扶老攜幼,他們興高采烈的邊說邊笑,從四面八方匯聚在一起觀賞焰火晚會,共度激情夜晚。
7點28分,煙花晚會正式開始了!
忽然,“砰”的一聲,一個“導彈”飛向天空,在天空中炸響,五顏六色的“傘兵”飄然而來。一簇簇色彩鮮艷的花束飛向天空,接著出現了無數的小禮花,小禮花“噼里啪啦”在半空中炸響了,伴隨著“隆隆”的禮炮聲。各類煙花五彩繽紛、爭奇斗艷,染紅了天空。忽然,一條金色的巨龍出現在河岸邊,把河水映的通明。引起觀眾一陣陣歡呼聲。人們紛紛舉起手機、相機,想把這美麗的瞬間留住!
我喜歡今年的元宵節,更期待明年的元宵節!
元宵節的簡單描寫作文篇3
農歷正月十五是元宵節,又稱上元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中國地大物博,在這片神州大地的各個地方又有不同的民間習俗,但其中吃元宵,賞花燈,舞獅子是元宵節幾項重要的習俗。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元宵節,我們家里舉行了一場“家庭猜謎大賽”由媽媽做裁判。我信心滿滿地迎接這場比賽。我和爸爸對視一下,媽媽開始出題:“一口咬掉牛尾巴?!边@個謎我在一本書上讀過,于是便不假思索地報出了答案:“是‘告’?!眿寢屢娢掖饘α耍霉P在紙上為我記了一筆,爸爸見我贏了一局也不甘示弱說:“一局算什么?我們繼續比!”媽媽接著出題:“一肚生下龍鳳胎。”這個比剛才的還簡單,一個男孩兒,一個女孩兒,子,女,加一起就是“好”呀!我脫口而出:“是‘好’?!笨墒前职执舐暤恼f出了答案,搶先了我一步,我和爸爸的比分接近,當媽媽一次次報出比分時:“10比10”,“12比11”,“14比14”,每一次我和爸爸聽見比分時都緊張的提心吊膽。“14比14,還有最后一局分勝負!”媽媽大聲宣布道。媽媽出了最后一道題目:“孔雀開屏?!蔽医g盡腦汁,無論怎么也想不出來,媽媽見我想不出來答案,便提示到:“三國里的一個人物?!蔽彝蝗幌氲搅岁P羽,便信誓旦旦地說:“關羽。”與此同時爸爸竟然也說出了正確答案,媽媽見我們又平局了,于是嬉皮笑臉地對爸爸說:“你是大人,你就讓著點小孩兒吧?!庇谑沁@一輪媽媽就讓我贏了。聽了這話我開心地一蹦三尺高,而爸爸卻氣得一蹦三尺高,但爸爸也沒辦法,在家里媽媽就是老大,她說的話就是圣旨,這局我沾著媽媽的光獲得了最終的勝利。
這次元宵節不同往日,我覺得猜燈謎是學習的一種好方法,它寓教于樂。我吃著暖暖的元宵,心里有說不出的高興,希望新的一年里一家人團團圓圓。
元宵節的簡單描寫作文篇4
元宵節起源于西漢王朝。相傳漢惠帝死后飛揚跋扈的呂后篡權,任用了大量呂氏親信,宦官當權。呂后死后,公元前179年,漢文帝在老忠臣協助下登基,博采眾議,在正月十五這天,一舉掃除了諸呂殘余勢力。因古代“夜”與“宵”同義。正月又叫“元月”,為了紀念正月十五這一天,漢文帝就將此日定為“元宵節”。從此,經隋至唐,到唐玄宗李隆基時,為顯示大唐興盛,國泰民安,逐沿用舊俗,每到“元宵節”這天,張燈結彩,歡慶狂歡,“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門燈火夜似晝”,使這一節日更加興盛。
節日期間,燈月交輝,游人如織,正如唐代詩人張說所描繪的:“花萼樓前雨露新,長安城里太平人。龍銜火樹千燈焰,雞踏蓮花萬歲春”。李商隱的詩曰:“月色燈光滿帝城,香車寶輦溢通衢”,描繪了當時觀燈時車水馬龍的宏大場面。流傳到宋代,在元宵之夜懸燈歡樂的規模更加盛況空前,花燈的裝飾造型也更精美,燈節帶給人們更多歡樂,更多光明。詩人蘇東坡有詩云:“燈光家之有,笙歌處之樓”;大詞人辛棄疾也曾有著名詞作:“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風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這些詩詞描繪了當時元宵佳節滿城花燈齊放,通宵達旦,歌舞笙樂的壯觀場面。到了清代,據《京都風俗志》記載:清代太平年間每年元宵節都是:“通街委巷,燈光星布珠懸,皎如白晝”,“王孫貴客、士女兒童,傾城出游,謂之逛燈”,由此可見元宵節觀燈的熱鬧場面。
到近代,這一習俗代代流傳,至今仍經久不衰。老百姓家家戶戶都在門前和屋內懸掛彩燈、大紅燈籠,全家團圓,圍坐一起,觀花賞燈吃元宵,象征著“團圓美滿,豐收和睦”,同時這一天還標志著是春節歡樂的最后一幕,熱熱鬧鬧過完了“元宵節”,才算是真正過完了春節。
宋代詩人歐陽修詩曰:“去年元宵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闭f明在這燈好月明人團圓的喜慶佳節里,親朋好友相約團聚,早已是民間慶春節的重要習俗。如果在團聚時捧去一把鮮花,攜帶上一個花籃,讓美麗嬌艷的鮮花送來一個吉祥幸福的歡樂好運,會給朋友相聚增添無比歡樂的心情,這時應該選用寓意團團美美、如意祥瑞的花材,如火紅的火鶴花、滿枝懸掛形似紅爆竹的炮仗花、鮮艷的孔雀草、象征明媚春天光明的銀芽柳、閃爍潔白繁星的滿天星等,都會展現出一片祥和安樂的氛圍,為親朋好友送去一年吉祥幸福的祝愿。
元宵節的簡單描寫作文篇5
星期天的大清早,爸爸從菜場一回來就興沖沖地告訴我:“女兒,今天我看到‘滾湯圓’了,真是太神奇了!”我一下子被吸引住了:我只聽說過“包湯圓”和“滾雞蛋”,可從沒有見過什么“滾湯圓”。百聞不如一見,我得親自去見識見識。
順著爸爸指引的方向,我一會兒就來到了“滾湯圓”的攤點,這里已經被圍得水泄(xiè)不通。我擠進人群,終于看到了攤位的真面目。攤位分兩個部分,分別是銷售點和制作點。銷售點擺放著六個大盤子,分別插著“豆沙”、“芝麻”、“桂花”等標牌,看來品種還挺多的。兩個工作人員麻利地為顧客裝袋、稱重、收費,忙得不亦(yì)樂乎。我特感興趣的是制作點上“滾湯圓”的忙碌景象。只見一個穿著白大褂(ɡuà)的大師傅首先取出上百個方形的餡兒料放進笊(zhào)籬(lí)中,這是要干什么呀?方的餡兒我還是第一次見到,不會把湯圓也做成方的吧?真是太稀奇了。接著,他舀(yǎo)出一大勺濃濃的汁將餡兒淋了個透。然后,迅速將陷兒全部倒進一個盛滿米粉的大盆中,抓住盆邊快速地轉動起來。方塊的餡兒立即穿上了白白的沙衣,隨著每一次的搖動,幾百只湯圓在盆中上下翻飛,就像跳起了歡快的舞蹈。最后,方塊的餡兒已經不見了蹤影,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個白白的湯圓,它們挨挨擠擠地撐滿了整個盆子,真是太可愛了!可大師傅還不停手,他又一次將湯圓放入大笊籬,再次澆汁、下盆、轉盆,沒多久,湯圓都變成了一個個白白胖胖的娃娃,終于大功告成了!圍觀的人群不由得發出了一陣贊嘆聲,一個老爺爺情不自禁地說:“真奇特,我活這么大,還是第一次看到一下子能滾這么多湯圓,真是三生有幸啊!”
做好的湯圓被倒入了銷售點的盤子中,我迫不及待地掏出10元錢,買了一大包神奇的“滾湯圓”,心滿意足地回家了。
元宵節的簡單描寫作文篇6
今年最難忘的節日就是元宵節了,那一天的天氣不怎么好,但街上人山人海,大街小巷都掛著五顏六色的燈籠,真是美麗極了。
我和老爸、媽媽、姐姐、弟弟一起到了中山公園,中山公園的大門在工人叔叔和阿姨們的巧手下被彩燈和其他材料,裝飾得特別漂亮。大門上掛著幾百個火紅的彩燈,就好像紅紅的太陽,帶著微笑,歡迎每個朋友的到來。我們隨著人群來到中山公園內,里面的彩燈更好看。我看到一個“美麗的城堡”,代表著美麗祖國的大好河山。還有的彩燈上是叔叔阿姨們用彩紙和其它材料做成的小,朋友在那里跳起了美麗的舞蹈。真讓我看得眼花繚亂。
元宵節的簡單描寫作文篇7
昨天,我早早的就坐在電視機前看元宵聯歡晚會,我聚精會神的看著電視節目,突然電視屏幕一閃——原來是晚會開始了。
上邊又出現了我熟悉的幾位主持人的身影,男主持那熟悉的聲音就像慈祥的父親在說話,我陶醉在精彩的節目當中。
不知不覺又到了深夜了,月亮圓溜溜的看起來又滑又甜,這時幾碗熱乎乎的湯圓來到了我身邊,啊!湯圓甜絲絲的、白亮亮的和這時的月亮一樣,月亮似乎要把正個屋子都照的亮亮的,也不像以前那樣冷,現在卻是熱乎乎的,而且更美麗。
啊!美好的元宵節,不虧是中國的傳統節日。
元宵節的簡單描寫作文篇8
正月十五是元宵節,每到這一天,人們會舉行豐富多彩的慶典活動,如吃湯圓、看花燈、猜燈謎等。我們班老師為了讓我們更好地了解傳統文化,那一天帶我們去學校食堂體驗做湯圓的樂趣。
那天下午下著傾盆大雨,卻絲毫沒有影響我們的心情,我們打著雨傘,排著整整齊齊的隊伍,浩浩蕩蕩地往食堂走去。
到了食堂,幾個被邀請來的家長已經在揉面團了。她們先把準備好的面粉倒進干干凈凈的盆里,再在里面加入開水,用手使勁地搓呀揉呀,不一會兒,面團就揉好了。面團揉好后,我們一個個摩拳擦掌、躍躍欲試。不過老師擔心我們不會做,給每大組都安排了一個家長當指導老師。有了老師的悉心指導,我們都迫不及待地拿出一小塊面團,加入了包湯圓的行列。
我先把面團揉成圓形,再在中間捏個洞,接著把餡料放進洞里,最后把面團揉回圓形。可我認為很簡單的包湯圓其實沒這么順利——不是包得露出了餡兒,就是忘記放餡兒了。但正所謂熟能生巧,后來我們越做越順手,真是不亦樂乎。
不一會兒,我們就包出了許多五顏六色的湯圓。雖然這些湯圓大大小小、形態各異,但我們覺得自己包的湯圓好看,絲毫不比買來的差。
當我們在食堂里吃著親手做的湯圓時,心里比吃了蜜還要甜。這真是一個令人難忘的元宵節呀!
元宵節的簡單描寫作文篇9
伴隨著新年鐘聲地敲響,沐浴著春節的喜慶祥和,元宵節終于在人們的翹首期盼下到來了。在這新一年的第一個月圓之夜,人們用自己的方式表達著心中的喜悅,吃湯圓、點花燈、放煙花……好不熱鬧!我們一家人當然也不落后!
早早吃過了晚飯,帶著節日的喜悅,我們一起走上街頭去春秋廣場看煙花。此時夜幕剛剛降臨,月亮姐姐還沒露出她那溫潤的圓臉龐,地上的人們就已耐不住性子了。不知是誰先開始,一瞬間,大街小巷,家家戶戶都燃放起了爆竹,“噼噼啪啪—”好不快樂!無論小孩,還是大人,都手里拿倆小炮紛紛走上街頭,走入人群,融入到這個快樂的集體,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幸福和快樂……沒過多久,大地上的轟鳴終于把月亮吸引過來了!今晚的月亮十分圓潤,但卻害羞的用云輕輕繚繞著自己,如披一條金黃的薄紗,好奇地望著這美麗的世界……
春秋廣場四周,早已擠滿了人,在煙花點燃之前,他們各自都快樂著。小孩子自不必說,火柴炮、小飛機、飛天鼠,樂此不疲地放著,你給我比賽,我給你較勁,小小的臉蛋因興奮而泛著紅潤,像熟透的蘋果,人見人愛。年輕的情侶也攜著手快樂地暢談著,在廣場四周閑逛,連廣寒宮里的嫦娥也羨慕地望著他們呢!而一些中年人,也溫習著兒時的快樂,點個小炮,偷偷地放在一個孩子后面,“啪”的一聲,孩子連忙轉身,看著孩子驚慌失措的面孔,他摸哈大笑,在這笑聲中,他們又嘗到了童年的快樂……
“快看呀!”廣場上不知誰喊了一聲。大家還未來得及抬頭,一個巨大的煙花便在天空炸開了。緊接著,一個又一個五顏六色的煙花相繼綻放,有的像花朵開得如火如荼;有的像流星雨四處散落;有的像火箭直沖上天,在空中伴著轟雷般的聲音炸開,把天空照得如同白晝。它們猶如美麗的舞蹈演員,在天空這個舞臺上盡情展示著自己的舞姿,有的高雅、有的驚艷,一個個把夜空渲染的五彩繽紛,璀璨無比。約十幾分鐘之后,周圍更加熱鬧起來,四面八方、遠遠近近都燃起了煙花,東邊一簇剛起,西邊就不甘示弱地炸起來,到處都是響聲,到處都有景致,讓我看的應接不暇。
天上、地上,此時已失去了界限;歡聲、笑語、火樹、銀花,整個世界變成了一個龐大的舞臺??粗@滿天飛舞的煙花,我興奮地跳著,情不自禁地歡呼著,激動的心兒仿佛也載著美好的愿望飛上了天宮。
九點了,周圍漸漸安靜下來,我仍然沉浸在這光彩閃耀之中,久久不肯離去。我愛這流光異彩的煙花,我想我們的未來一定會如煙花般燦爛!
元宵節的簡單描寫作文篇10
元宵節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元宵節一過,春節也就快過完了。所以這天是非常熱鬧。人們在這天的主要活動是看花燈、舞龍,更重要的就是看煙花了。
正月十五,我和媽媽一起回到我們的老家——墊江。到了墊江。我就和表妹到處去翻看外公都準備了哪些煙花。庫房里煙花可真多呀!有“沖天炮”、“孔雀開屏”、“彩色噴泉”、“變色冰激凌”、“雙喜炮”、“波彩明珠”,等等。不過,從名稱來看,我還是對“雙喜炮”更感興趣。
吃過晚飯,天才剛剛擦黑,我就嚷嚷著要媽媽帶我去壩子放煙花。媽媽說不過我,立刻就陪我去了。開始放煙花了,首先放的是“變色冰激凌”。只見,一束火花直沖上天,由紅色變為綠色,綠色又變成黃色,黃色又變為藍色,藍色最后變為白色,形狀真的像極了“冰激凌”。緊接著只聽“砰砰”兩響,我喜歡的“雙喜炮”也上天了。就像兩顆子彈激射出去,還帶著“嗖嗖”的聲音,美妙極啦。再接著“孔雀開屏”,“彩色噴泉”、“彩波明珠”,真是讓人目不暇接,煙花繚亂。特別是哪個“沖天炮”飛出去的速度像火箭般快,直沖夜空。突然有一些像飛機的煙花四處亂竄,我和一些小伙伴們嚇得抱頭鼠竄,四處躲閃,生怕撞在身上把自己燃起來,場面好不熱鬧。
八點過后,大家的煙花都放完了,人群漸漸散去,我還沉浸在那場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