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節的紀念活動征文
作文是一種用文字表達思想、感情和情感的方式,是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青年節的紀念活動征文怎么寫才規范?下面給大家分享青年節的紀念活動征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青年節的紀念活動征文篇1
五四運動,爆發于民族危難之際,是一場以先進青年知識分子為先鋒、廣大人民群眾參加的徹底反帝反封建的偉大愛國革命運動,是一場中國人民為拯救民族危亡、捍衛民族尊嚴、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偉大社會革命運動,是一場傳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識的偉大思想啟蒙運動和新文化運動,以磅礴之力鼓動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實現民族復興的志向和信心。
五四運動,以徹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救國強國真理的進步性、各族各界群眾積極參與的廣泛性,推動了中國社會進步,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為中國共產黨成立做了思想上的準備,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爭登上歷史舞臺創造了條件,是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走向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折點,在近代以來中華民族追求民族獨立和發展進步的歷史進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
今年是五四運動___周年,唯有不忘五四運動之初心,收獲奮斗之幸福,才能無愧于我們偉大的新時代。作為一名學生,更應該牢記自己的初心,努力學習專業知識,不斷增強服務廣大師生的能力,為建設偉大祖國貢獻生機勃勃的青春新動能。
青年節的紀念活動征文篇2
青,是五月的風輕輕地吹過清晨的草地,讓每一片盛滿露水的葉子都青翠欲滴;春,是五月的雨柔柔地浸濕午后的麥田,讓每一粒裂開嘴的麥穗都溫順至極。青春是詩,青春是畫,青春是午日當空的驕陽,是午夜漫天的繁星,青春是你,青春是我,我們都不會老去,莫讓悔恨取代了夢想。
他是高吟“大江東去”的一代詞豪,他是直言“西北望,射天狼”的豪杰。他有過“十年生死兩茫茫”的哀傷,也有過“缺月掛疏桐”的憂傷,然而在蘇軾的世界里,更多的是“一蓑煙雨任平生”的曠達,是“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的從容,是“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的高遠。
白居易言一句“黃雞催曉丑時鳴,白日催年酉前沒”,哀紅顏易老,良時不返。蘇軾卻逆其道而用之,不因韶華已逝而心灰意冷的氣魄,要時刻保持青春永駐的執著躍然紙上。讓人不禁想起那個因烏臺詩案被貶黃州,仍能“幸對清風皓月,苔茵展、云幕高張。”的男子。
以青春為名,讓我們和蘇軾一起,看山下短短的蘭芽浸過的淺溪,看松間凈無泥的沙路,看瀟瀟暮雨,聽子規啼鳴。“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倘若門前真的有能西的流水,那我流失的青春真的也就能回來了吧。
一段歲月崢嶸,化為起伏變化錯落的歷史光影,如風景在身邊閃動。一首動人的旋律,以無悔的青春翻開時代的篇章。今天,我們以青春為名,懷念昨夜渡河的微霜,熱愛今晨的朝陽。
青年節的紀念活動征文篇3
身為中華民族的兒女,祖國的歷史讓我們震憾。那祥和、曲折的起源:秦始皇的威震四海,統一天下;唐五朝的開元盛世,貞觀之治;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征服亞洲,縱橫宇內……無不論我們欣喜自豪。然一朝興,一朝滅,總讓人類飽嘗艱辛,瀕臨災難。
同學們,伴隨著我們的是安寧、充裕的生活。然佇立它在我們身后的卻是祖祖輩輩用精神、用軀體、用鮮血搭建的橋梁。
1919年五月四月,為阻止不平等條約的簽定、為廢除“二十一條”、為反抗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北平的大學生們手舉著一張張木牌,拉著長長的橫幅,喊出了最高吭的聲音。他們摧毀府第,橫對刺槍,沖擊“敵群”,迸發出內心蘊藏的激情,執著著無畏抗爭的信念,顯示著對祖國的忠誠與熱愛。
他們,雖不是任命的戰士,不能將一把把刺刀直插入敵人的心臟、一顆顆子彈擊穿敵人的胸膛。但他們始終記掛著祖國的和平與完整。
他們,或被無情押入監獄或血濺當場。但他們的精神、他們的行動感染著人們,讓大家不禁拍手稱贊,讓人們值得欣慰,讓人們看到了不遠的光明。
他們,是運動的先鋒,激勵著一隊隊工人罷工,鼓舞著一群群學生ba課,響應著一個個商人罷市,推動著運動的初步勝利,為歷史發展邁出了有力一步。
的確,我們并不處在硝煙彌漫、天無寧日的時期,但“亂世出英雄”絕不能成為安于享受的借口。我們應記住歷史的輝煌,建立更多的自信和堅強,但我們也應記住民族飽嘗的艱辛,怎能再蹉跎等待!
我們是新時期的新一代,我們不需持槍殺敵,獻身報國。因為無愧于自我。我們應做好作為學生應做到的,向著理想的目標奔發。學校要求我們遵守紀律,勤奮學習,互幫互助。社會也倡導我們尊老愛幼,愛護公物,遵行法紀……這是對我們品德和意志等多方面的考驗。或許路途艱辛,但我們應堅信沒有任何“荊棘”可以阻擋我們堅定的“步伐”。
我們是祖國未來的希望,是中華民族前進的不懈動力。作為中國人,我們必須提高自我,改善自我,完善自我,用全新自我,塑造強盛國土。但在向著目標、向著成功進發的旅途中,在這拼搏的生活中,也需我們時刻銘記“注意安全,珍愛生命”,成就卓越的居里夫人教育我們“科學的基礎是健康的身體。”的確,我們要塑造未來,但應將自身寄于祖國大地,好好珍愛。而愛默遜也曾告訴我們“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財富”,那么我們更應時刻鍛煉自己強健的體魄,為自己,為未來和祖國。
如今,我們的校園正逐漸擴大;我們的祖國正更加富強;太行山中黃河水也更加熱情膨湃。而我們應堅信“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懼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讓我們緊握拳頭揚起手高呼:我們將會把勝利的旗幟豎得更高,舞得更艷!
青年節的紀念活動征文篇4
多少個日夜,我們都在盼望著快點長大,多少個日夜,我們都在想像著我們成人后的模樣。我們憧憬著,憧憬著那一天是夢幻、浪漫并且一定是值得紀念的。成人禮——那個屬于我們的儀式。
近年來逐漸興盛起來,不少中學在學生高中畢業前夕為他們舉行成人禮。或組織學生穿漢服,行古禮,誦古文;或學生家長一同見證;或騎單車數十公里,沿途參觀名勝,慰問福利院老人,最后邁入“成人門”。
不知道你小時候有沒有幻想過自己穿上高跟鞋或穿上西裝的那一刻?不知道你是否曾端詳過鏡子里的自己,想象自己成人的俊俏模樣?我試過。盡管我還不清楚成人到底意味著什么,但我清楚,成人的世界一定是一個特別的世界,它充滿了甜蜜和未知,也暗含著利刃和陷阱,可它對我來說卻依然充滿了魅力。成人禮,應該是成人世界迎接我們的第一個盛宴。
那是一個屬于我們的盛宴。門口放著“歡迎來到成人世界”,門邊站著兩排穿著正式服裝的招待生。我們排好隊伍,挽起裙子,整好領結,優雅地走進殿堂。哦,有人告訴我,你要成熟了;有人跟我說,你該挑起屬于你的擔了。有人在我耳邊悄悄地對我說,喂,你是個大人了。噢,我是大人了。
那是一個屬于我們的儀式,它提醒我們成年了,就該負起屬于我們的責任。它讓我們再也沒有借口逃避責任,它告訴我們,我們有了支配自己的自由,它告誡我們再也不會有人說“你還小”而寬恕我們,我們要和童年徹底告別了。
成人禮的形式多,內容繁雜,可人一生只有一次。是的,應該要像婚禮那樣,許諾會一輩子與責任不離不棄,并且盡自己的努力去完成責任,親朋見證,師長祝福,它應該嚴肅而神圣。
那個屬于我們的儀式。它應該要完整而莊重地授予我們。因為它見證著我們的成長與祝福,承諾與責任。承載著我們對未來的憧憬與渴望。那個屬于我們的儀式——成人禮,不會繁鎖,不會多余,它一定是我們人生的畫卷中濃重而瀟灑的一筆。
青年節的紀念活動征文篇5
五四青年節快到了!往年,五一“黃金周”的七天長假都能把“五·四”這個節日順帶著給“休了假”,但今年規矩變了,黃金周改成了“小黃金周”,五一節休假只到五月三號為止。從今年開始五四青年節放假半天,必須是14—28周歲之間的人才有權利享受此待遇!
這樣的一個青年“標準”,不禁讓人想到了“中國十大杰出青年”當時都已經超過了28歲,有的已經接近40歲。由此可見,十大杰出青年的評選并不是以14至28周歲為條件的。還有其他如青年教師、青年干部等,一般都把40歲以下的都當作青年。可是現在“青年節”放假,規定年齡為14至28周歲,這明顯和一些部門因某時某地某種特殊需要而定義的“青年”相矛盾,與社會公眾的慣常理解不吻合。有了這樣的規定,也就意味著許多十大杰出青年、杰出青年教師,雖然有青年的稱號,卻沒有青年節休假的權利,這豈不是天大的笑話?
為什么有這么大的笑話,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這次定義青年的年齡段,是根據團章來的。什么樣的年齡是青年,不應該只以團員年齡為標準,畢竟青年并不能和團員等同起來,應該多聽聽社會的意見。更不能對一個定義,不同部門給出不同的規定,如此只會增加各自的矛盾,讓群眾無所適從,更可笑的是,還會出現諸如“杰出青年”不是青年,沒有休假權利的現象。
青年節的紀念活動征文篇6
現在的中國,繁榮昌盛,人民生活安居樂業,民族出現昌盛之景。但這一切,都是前人的努力拼搏才得以實現的......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后,1919年1月,英,法,美,日,意等帝國主義國家在法國巴黎召開所謂的“和平會議”,中國在會議上要求德歸還國土,但德國卻把中國山東的一切權力轉交給日本,激起中國人民的強烈反抗,因此,“五四運動”爆發了。
五四運動的爆發就是歷史前進的一大證明。“五四運動”是中國一次徹底反帝國主義和徹底反對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五四運動”,是一群意氣風發,忠貞愛國的有志青年為了驅逐黑暗,為了祖國的獨立和富強,用熱血和生命譜寫的一曲壯麗的青春之歌。如今,“五四運動”已作為光輝的一頁載入中華民族的史冊,五四運動為我們留下了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五四精神永遠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中國青年不斷前進,為國奉獻。
因此,弘揚“五四精神”是十分有必要的,這次運動中,無產階級登上政治的舞臺,起到了主力軍的作用;青年學生發揮了先鋒作用,這不正是青少年所應該具備的無私奉獻的品質么?正是因為有那些為國奉獻的有志青年,才使得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才有了我們今天的幸福安穩的生活。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智則國智。當代青少年便是祖國的未來,是政治斗爭上的先鋒是祖國寄托希望的火苗,是中國人的驕傲。
弘揚“五四”精神,爭做時代先鋒。
青年節的紀念活動征文篇7
1919年5月4日,五四運動爆發了。1939年,陜甘寧邊區西北青年救國聯合會規定5月4日為中國青年節。1949年12月,中國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正式宣布五月四日為中國青年節。青年節期間,中國各地都要舉行豐富多采的紀念活動,青年們還要集中進行各種社會志愿和社會實踐活動,還有許多地方在青年節期間舉行成人儀式。
工人罷工、學生不上課、商人罷市,他們用實際行動來抗爭。我覺得學生是偉大的。他們具有愛國主義精神,甚至有的學生還被抓了起來。在他們身上我看到了五四精神。
愛國主義是五四精神的源泉,民主與科學是五四精神的核心,勇于探索、敢于創新、解放思想、實行變革是民主與科學提出和實現的途徑,理性精神、個性解放、反帝反封建是民主與科學的內容。而所有這些,最終目的都是為了振興中華民族。因此,紀念五四運動,發揚五四精神,應該把這些方面結合起來,為振興中華民族而努力奮斗。
總之,五四精神代表著誠實的,進步的,積極的,自由的,平等的,創造的,美的,善的,和平的,相愛互助的,勞動而愉快的,全社會幸福的統一體現。
我們應該為了民族的獨立和解放,為了國家的繁榮和富強,前赴后繼,英勇奮斗,積極進取,勤奮工作。
我不由想起了現在的青年。如今社會已經越來越和諧。我們享受著物質豐厚的時代,吃喝玩樂成了我們的代名詞。所以,我們應該學習那個時代學生的精神,不斷創新,勇于探索,追求真理,積極進取!
青年節的紀念活動征文篇8
今天是清明節,我與爸爸還有叔叔回家給爺爺上墳。不一伙兒就回到了老家。
我隨爸爸與叔叔來到一塊麥地里,綠油油的麥地里有一個大土包,我知道那就是爺爺安睡的地方,因為為爺爺去世的時候我來過這里,我知道爺爺就安葬在土包下邊,爸爸與叔叔跪在爺爺墳前,拿出一些水果放在墳頭,然后拿出紙和一摞紙錢放在墳前,點燃了幾根香。爸爸讓我也跪下,一起在爺爺墳前燒了紙與紙錢,然后對著爺爺的墳拜了三拜,我說,爺爺,我們來看您了!
祭拜完爺爺,回到家里,媽媽給我們包的餃子,我一邊吃一邊聽媽媽給我講我小時候的故事,我小時候爺爺非常疼愛我,經常給我買好東西吃,還買好多的玩具給我玩。爺爺給我買過玩具飛機,還有望遠鏡。他希望我長大后當一名軍事專家。
然而就在三年前,爺爺得了重病去世了,我都不知道爺爺去了哪里,因為我那時還小!后來隨著年齡的增長,我漸漸開始懂事了,才知道慈祥的爺爺永遠的離我遠去了!我暗暗的下定決心,我一定要好好學習,長大后決不辜負爺爺對我的期望!
清明節是一個懷念親人的節日,明年的清明節我還會去看望我親愛的爺爺!
青年節的紀念活動征文篇9
今天是周五,又趕上明天的清明節,我和媽媽都要放三天假,下午放學以后,媽媽接上我說:”準備放松一下。“ 放松的最好方法,我們選擇的是散步回家——這需要1個小時左右的時間才能到家,但我們都愿意!我們走在人行道上,說(聊)起了”清明節“的話題。
我先給媽媽背誦一首詩:”《清明》唐 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媽媽告訴我,這首詩是中國詩歌歷史上變體最多的一首詩歌……比如以前有人這樣讀:其一是”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其二是”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過去的人原來都不用標點符號。我們兩個又不斷變換讀法,笑的路上的人仿佛都聽見了。
”你知道為什么叫清明節嗎?清明節為什么要放假呢?“媽媽問我。
這個難不倒我,上幼兒園大班的時候,教師就告訴我們了——”清明節,又被稱為掃墳節,讓人祭祀祖先,還有英雄。讓我們記住先輩們的事跡,去懷念,去學習!“
媽媽還告訴我:”每年的4月5日前后是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大約始于周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后,種瓜種豆’的農諺。
媽媽說今年的清明節,天氣預報說,我們這不下雨。那我們再重新寫一首詩歌吧!
《清明節》 張譽月和媽媽
清明時節鬧紛紛,路上行人欲送魂。借問先魂何處有?我們銘志慰英魂。
說著笑著,我們已經回到了家……
青年節的紀念活動征文篇10
想起--年前的那個日子,就讓人熱血沸騰,那一代青年為了國家和民族做出了怎樣的貢獻,他們用生命和血汗為后世創造了如此的多姿多彩的明天,他們是國家的驕傲,民族的脊梁。今天在此想起他們,仍舊可以感覺到那種強大的愛國力量。
有人說,19世紀是英國人的世紀,20世紀是美國人的世紀,而21世紀,就是我們中國人的世紀,“遠去足音凝重,再創輝煌更撼心!”中國經過幾十年來的艱苦建設,已取得了“乘長風,破萬里浪”的迅猛發展。但我們不要忘記,我們仍然是個發展中國家,還有許許多多地方有待完善和發展,要想國家富強,就必須繼續努力;而希望,就寄予在我們這一代人的身上。我們就該努力學習,樹立遠大的抱負和理想,將來有所作為,報效祖國。一連幾天的假期總是讓人忘記時間的存在,昨天晚些時候,突然想起五四青年節的到來,一瞬間,感到一種莫可名狀的激動,更是越發的感到一種責任,一種使命。五四對于每一個中國人來說,對于整個民族來講是很重要的一個日子,就在那天中國人民才開始真正的覺醒,整個大東方開始了一場為自己的未來而抵抗外辱的斗爭,這是一個民族的優秀精英們帶動的一場民族行為,是青年們、是大學生們發動的一場挽救民族危亡的偉大行動。無論何時,青年們都讓一個民族充滿希望,充滿力量。
讓我們用知識加汗水,以滿腔熱情,擁抱新希望,迎接這個機遇與挑戰并存的21世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