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級中秋活動征文
寫作文需要搜集材料,進行大量的閱讀,在這個過程中,閱讀和分析能力也會得到提高。這里提供優秀的班級中秋活動征文,方便大家寫班級中秋活動征文參考。
班級中秋活動征文篇1
中秋節這一天,我和爸爸、媽媽、表妹,還有爺爺、奶奶,一起出去吃飯和賞月亮啦!
到了美麗的“西院一號”酒店,我們坐在一個非常引人注目的小池塘邊。小池塘的水面上浮著一條天藍色的小木船。我和頑皮的小表妹像兩個“跟屁蟲”一樣跟在奶奶屁股后面,高高興興地看她拍這條小船的各個角度了。而小船則靜靜地浮在水面上一動不動,像個木頭人一樣。不知不覺地,我聽到有人興奮地大喊:“月亮升起來啦?”那火紅火紅的月亮,像要出嫁的姑娘一樣羞紅了臉,掛在空中;漸漸地月亮變得又大又圓,美得像是一盞指路燈,在天空中照耀著大地;不一會兒,月亮又變得晶瑩透亮了,讓我想起唐朝李白的一首詩: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于是,我激動地對奶奶說;“奶奶,快拍,快拍!不拍來不及了!”奶奶卻不慌不忙微笑著對我說:“傻孩子,七點十五月亮最圓。”我不好意思地笑了,心想:“奶奶懂的知識還真多,我要向奶奶學習。我迫不及待地等啊等,老是掏出手表看時間,七點十三、七點十四、七點十五,啊!時間終于到了。我又蹦又跳地跑到奶奶面前說:“時間到!可以拍照了!”我好奇地看著奶奶的相機,驚奇地問:“奶奶,你又換了一臺相機?哇,好酷!”奶奶一邊擺弄著相機,一邊專注地回答:“嗯,為拍月亮準備的哦!”我點點頭,說道:“我知道了。”心里想:原來奶奶也是一個老頑童,還為拍月亮專門買照相機呢!
圓圓的月亮把晶瑩的光灑在藍藍的小船上、水面上、飯桌上……大家在談笑風生中度過了一個快樂又美麗的難忘中秋節!
班級中秋活動征文篇2
中秋節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在那一天月圓人團圓。
今年我們家的中秋團圓飯安排在中午進行。早上一起床我就感受到了節日的氣氛,媽媽買的菜是平時的兩三倍多,有魚。有蝦。有雞。有西蘭花等等;爺爺奶奶在廚房里洗菜地洗菜,切菜地切菜;家里正方形的西餐桌也被拉成了長方形,上面擺滿了各式各樣的點心,有月餅。有麻心酥。有瓜子。有橘子。有蘋果。有西瓜。有石榴等等;在單位上班的阿姨也回來了,我們開心地舉杯,快樂的進餐,我們聊最近學習上。工作上。生活中開心的不開心的事,開心的事情我們一起分享,不開心的事情我們一起想辦法解決,這種感覺很幸福!
本來晚上我們安排的是賞月,但是今天下雨,月亮被烏云給遮住了,看不到月亮,所以我有一點遺憾。
晚上我不知不覺地想起了嫦娥奔月的民間故事,想著想著就進入了夢鄉,我夢見了后裔,他給了我一瓶酒,我喝了它,我發現我飄起來了,慢慢地飄到月亮上去了,我看到了嫦娥仙子和月宮中的白兔,我們一起賞月吃月餅,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戲……
“叮零零”一陣鬧鈴聲把我吵醒了,原來這是一場夢,雖然這是一場夢,但是他激起了我好好學習的決心,長大以后我一定要登上月球,看看那里到底有沒有嫦娥仙子,到底有沒有月宮中的白兔和傳說中的大樹。
班級中秋活動征文篇3
“天涼好個秋”現在正是氣候宜人、秋高氣爽的好季節,天氣變涼了,楓葉也變紅了。滿山遍野的楓紅,令人賞心悅目、心曠神怡,不禁想起中秋節已經悄悄的來臨了。
中秋佳節,月圓人團圓,大家歸心似箭,放眼望去,趕著回家團圓的人潮和車潮擠得到處水泄不通。到了中秋夜,親人團聚一堂,烤肉已是不可或缺的余興節目,香甜多汁的橘子,風味獨特的月餅,配上香味撲鼻的烤肉,令人垂涎三尺、食指大動,人人樂不可支。五天的長假,大家都欣喜若狂、手舞足蹈起來,好不快樂、好不熱鬧啊!
“每逢佳節倍思親”、“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中秋佳節,在外的游子都趕著回家和家人歡聚,可是有些人卻不能和家人團圓,只能仰頭望著明月,把思念之情寄情于明月,盼明月把一份濃濃的思念與祝福轉答給親朋好友。而在這想念、浪漫的季節,我衷心的祝福大家,也希望望月興嘆、心浮氣躁的心境都能煙消云散。望著皎潔的明月,彼此深深的祝福:“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在這中秋佳節,祝大家闔家平安快樂,享受天倫之樂。但在歡聚烤肉,開懷暢飲,杯盤狼藉之際,可千萬“不要讓嫦娥笑我們臟”喔!希望大家也能做好環保工作,讓我們度過一個歡愉、浪漫、干凈又回味無窮的中秋節。
班級中秋活動征文篇4
中秋節,是我國的重要傳統節日。各地慶祝方式都非常隆重。
我的家鄉雖然對中秋也很重視,可卻有點與眾不同。每年的中秋節來臨前幾天,家家戶戶都忙得不亦樂乎。主要是制辦節貨,買月餅、水果,而水果當中,柚子是不可缺少的。有一樣東西也同樣必不可少,它就是再平常不過的蓮藕。它在中秋節時可不是用來吃的,它是用來供奉祖宗、敬天地的,以求先人保佑。不光如此,人們對蓮藕也有要求,一定要是有頭有尾,完整的一枝藕,包括旁邊的小枝也都要留下。
節日這一天,每家每戶都要殺雞宰鴨,擺酒慶祝。到了晚上,家家戶戶便在自己的庭院中,陽臺上擺上月餅、水果,沏上茶,團團圍坐,一邊開心地品嘗點心,一邊賞月。當月亮最圓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放起鞭炮,點上香和燭以示對月亮的敬畏。
在家鄉,孩子們還有一種特別節目,就是在中秋節的晚上,要去燒“寶塔”。所謂“寶塔”就是許多孩子相約好各自去找一些破磚碎瓦,搭在一起。最后就成了一個空心“小塔”。這項工程孩子們在中午就做好了。晚上,孩子們聚到一塊,用枯樹枝、稻草……東西塞進塔內,然后點火燒起來。火焰從寶塔中射出來,非常好看。待到時間燒得長了,寶塔也被燒紅了。從遠處望去,還真有點壯觀呀!
這就是家鄉還有點古老的中秋節。
班級中秋活動征文篇5
今天是中秋節,可雨淅淅瀝瀝地下了一整天,園子里滿是水,稍有不慎便會摔倒,唉,真是悲哀,連月亮也看不成了。
爸爸不在家時,中秋節都是簡簡單單過的,只是吃了幾塊月餅,便自忙各的了。
明天就要去平陰了,一想到明早五點就要起床,就想去睡覺,可是卻怎么也睡不著,也難怪,現在才八點多,便去窗邊賞“月”。
天灰蒙蒙的,隱隱約約有幾片烏云,除了這些,便什么也沒有了。蛐蛐蟈蟈和青蛙叫得也沒那么歡快了,我孤伶伶地在窗邊沉思,好孤獨啊!
好朋友小麗給我發了條短信,說她在姑家,我問她在干嘛呢,她說她在賞月。大陰天哪來的月亮啊,她說,是她心里的月亮。心里的月亮?她回答:嗯,心里的月亮,只存在于自己的世界的月亮,很美的!
迎面撲來了陣陣夜來香的花香,我也看到了自己心里的月亮。這個月亮又大又圓,光彩柔和,讓我感到很愜意。月亮照著大地,地上是軟綿綿的小草,開著鮮艷的'花,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花香。不遠處還有一座亭子,里面住著爸爸、媽媽、我和弟弟。桌子上放了好多月餅,是果醬的,我最愛吃的那種。
中秋的月亮,我心里的月亮,好美啊!
班級中秋活動征文篇6
中秋節,是中國的一個古老節日,因為八月十五這一天是在秋季的正中,所以稱為中秋節。節日的特色是吃月餅和提燈籠。
中秋節和農歷新年一樣,是一個家人大團圓的家人。中秋之夜,月亮最圓、最亮,月色也最皎美。家家戶戶把瓜果、月餅等食物,擺在院中的桌子上,一家人一面賞月一面吃月餅,正是“天上一輪才捧出,人間萬姓仰頭看”,這是多么美好的圖景。
中秋節的傳統食品是月餅,月餅是圓形的,象征團圓,反映了人們對家人團聚的美好愿望。中秋節吃月餅據說始于元代,當時,朱元璋領導漢族人民反抗元朝暴政,約定在八月十五日這一天起義,以互贈月餅的辦法把字條夾在月餅中傳遞消息。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便在民間傳開來。
后來,朱元璋終于把元朝推翻,成為明朝的第一個皇帝,雖然其后滿清人入主中國,但是人們仍舊慶祝這個象征推翻異族統治的節日。
班級中秋活動征文篇7
盼望著,盼望著,八月十五終于來了。
月亮在今夜顯得格外美麗,仿佛像一塊玉盤掛在空中,光溫柔而皎潔,月高雅而朦朧,給人一種平安和諧的氣息。
云兒輕悠地在她的身旁飄動,與月光作伴。風一吹,云娃娃似乎在與月兒玩耍,從左轉到右,從上飄到下。我們坐在花園里,一邊細細品嘗著月餅,一邊抬頭欣賞著這壯麗、迷人的月亮。
再看看那些美麗、散發著香氣的花朵兒,一個個都熟睡著,似乎怎樣也叫不醒,它們的睡姿如此美麗。各式各樣的、低著小腦袋的、夜中開放的,都比不過這圣潔的月亮。看著那令人著迷的月亮,我想起了古代作家(詩人)蘇軾的一首詩——水調歌頭。在這平靜的夜晚,的確有幾分同感。
過了一會,天上的云娃娃藏起來了,天空中美麗的星星露出了亮晶晶的眼睛,時不時地還眨眨眼,呼朋引伴地閃爍著,引來了好多好多的小伙伴,它們和月亮鬧著、吵著,鋪滿了整個天空。望著望著這美麗的星空,我想起了住在月球的嫦娥姐姐,月亮有星星作伴,那她是否特別孤獨?不必擔心!嫦娥姐姐可以和她心愛的玉兔和桂花樹一起過中秋節。她俯視人間,人們快樂地過著節,也一定不會感到寂寞了。她在看什么看得如此開心?
不錯,她在看我們是怎么過中秋節的:有些人正守著電視、捧著月餅,觀看著中秋節聯歡晚會;有些人去街上玩耍、吃美食、買商品、觀看家鄉的美景;有些人去公園觀看各式各樣、有創意、奇思妙想的花燈。我的家鄉在安慶,是黃梅戲的故鄉。我想,這個時候應該也有很多人在欣賞最好看的黃梅戲吧!
那些還在加班的工作人員,他們沒有時間像我們這樣愉快地過中秋節,但是,他們一看到窗外皎潔美麗的月亮,一定也很開心吧!
月亮可以代表很多的東西,月亮像穿著紗衣的姑娘,在天上跳著圣潔、高雅的舞蹈。
月亮像和藹可親的年輕阿姨,讓我們在月圓之夜過得開心,讓加班的人們心情更舒暢。
月亮還像一位細心的老師,讓我們更好地體會詩的含義……
不管怎樣,月亮總是那么圣潔、美麗與和諧。
班級中秋活動征文篇8
秋高氣爽,果實累累,我們終于迎來了期待已久的中秋節,這天正好也是外公的生日,真是雙喜臨門。
我們買了一盒月餅和一個蛋糕,興高采烈地去外公家。吃過晚飯,我們為外公唱響了一首歡樂的生日歌,用蛋糕把外公涂得滿臉都是,為外公過了一個快樂無比的.生日。
夜幕降臨,玉兔東升,皎潔的月光把大地變成了光的天堂。我們吃著香甜的月餅,共同欣賞這美麗的八月十五的圓月。當我們看到圓月第一眼的時候,我們的嘴巴立刻就成了“o"形,爸爸還拿出照相機,拍了一張又一張的照片。我們仔細地看著圓月,似乎上面有一個人在砍樹,這就是傳說中的吳剛砍樹吧。看著這象征著團圓的月亮,我不禁想起了失父遺母的災區小朋友,他們現在可能還在孤兒院中哭泣,想念著親人。我明白了要珍惜現在美好的生活。夜深人靜,我們戀戀不舍地去睡覺了。
這次賞月使我至今難忘。
班級中秋活動征文篇9
又是一年中秋節到了。可遺憾得很,因為天氣原因,月亮也和我們玩起了捉迷藏,躲在天上,不肯露出她那神秘的面紗。給我留下了無盡的遐想。沒有月亮的陪伴,中秋之夜似乎少了一番獨到的樂趣。但是,盡管沒能看到月亮,我們還是度過了一個其樂融融的中秋節。燈光下,外婆笑意如畫。燈關似乎代替了月色,照得每一個人臉上都亮堂堂的。月色未能照亮大地,但依稀感覺到中秋的味道,從心中傳出。
似乎,天邊有一輪又大又圓的`明月,在樹影婆娑中升起。團聚,就像一輪月,那么圓滿,美好。可是,今年依然是一個少了舅舅的中秋。不知道,在國外的舅舅是不是能看到柔和的月,還是月亮也躲在云端?仿佛,遺憾在天邊沉入了黑夜。吃著月餅,想著廣寒宮內的嫦娥:云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是不是有玉兔作陪呢?被遮住的月亮,看不到人間,她也該在天上默默的思念吧?
神話故事總是悄然融入在這一時刻,悄悄地竄入中秋節。沒有月亮,卻有一份思念,一個美麗的故事,藏在月餅里,化在心里。
班級中秋活動征文篇10
今天,是中秋節。不知為何爸爸媽媽染上了牌隱,總是早出晚歸,本以為爸爸媽媽今天會停止他們那瘋狂的賭博,陪我度過一個美好的中秋節,
中午,吃過午飯后,爸爸媽媽到陽臺上接了一會電話,爸爸就匆匆的`走了,而媽媽梳洗了一會就說:“女兒!等一會去把晚洗了好嗎?”我還沒有回答,只聽見,啪!的一聲門關了,媽媽也走了。我洗完碗后,我在心中默默的安撫自己:有什么大不了的,他們晚上一定會回來陪我過中秋節。
下午,家里的電話響了,是媽媽打來的,我說:媽媽你在那?他急急忙忙的說:“我和你爸爸要很晚才回來,我睡衣兜里有點錢你自己去買點東西吃。”然后我去買了點東西吃,家里靜悄悄的,外面風呼呼的吹著,淅淅瀝瀝的小雨下個不停。
這是為什么?為什么我就不能過一個充滿愛的中秋節,難道是上天對我的懲罰?是我平時得到的幸福太多了?
班級中秋活動征文篇11
秋天來到了樹林里,從遠處看,黃葉紛落好似成群結對的金色的蝴蝶,它們飛累了,落到了我的肩膀上、頭上、腳上。把我的思緒從綠色的夏日帶到了金色的秋季。我一轉身,一片桃葉又落在我身旁,我彎腰拾起,捧在手上,細細地端詳,好特別地一片秋葉呀!它還沒來得急完全退去綠色,仍散發著一股濃濃的香氣。
那天,我打著傘,獨自走在一條小路上,那是入秋以來下的第一場雨,也是媽媽出差三個星期后下的一場雨。我漫步在花園中,和一個個熟悉而又陌生的面孔打著招呼:
你好!圍墻。那是爸爸抱著我爬過的圍墻;你好!花壇,那是我坐在媽媽的腿上,媽媽溫柔地撫摸著我的面孔的花壇。看著這秋雨中清晰而又模糊的面孔,我轉過頭,向小路的另一端走去。
秋天來到了果園里,柿子彎下腰鞠了一個躬就壓得枝頭快要折斷了,荔枝妹妹太胖了,撐破了衣裳,露出了鼓鼓、白白的肚皮。碩大的蘋果掛滿了枝頭,露出甜甜的笑容,或羞澀,或豪放。
秋姑娘來到農田里,玉米可高興了,它特意換了一件金色的新衣,咧開嘴笑了,露出滿口金黃的牙齒;西紅柿為了讓自己更漂亮,便把口紅涂在了臉上;土豆的興奮也許太高了,把它那綠色的嘴巴笑破了,露出了黃色的舌頭。
秋天來到了花園里,這兒成了菊花的樂園。它們也許是喜歡這沉甸甸的金色,才選擇在秋天里綻放自己的美麗。菊花的顏色真不少:黃色、粉紅色、白色……
那大大的花朵,卷曲的花瓣,像一個卷發的小姑娘。流連菊園或獨自欣賞一盆艷菊,慢慢地陶醉在那股股清香里。秋天,給大地帶來一片金黃,給藍天送去棉花似的云朵。秋風,清涼如水,帶著一絲寒意染黃了世界。
時光不停地向前流去,天氣漸漸地涼爽起來,吵人的蟬聲被秋天吹散了,代替它的是晚間階下石板縫里蟋蟀的悲鳴。啊!那可愛的秋天終于來了。
班級中秋活動征文篇12
陰歷八月十五日,是中國傳統的中秋節,全家團聚,吃月餅、賞月、祈福,又稱為團圓節。相傳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風,之后賞月重于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簡單的歡娛。中秋賞月的風俗盛行于唐代,宋代、明代、清代宮庭和民間的`拜月、賞月活動更具規模。現代,仍有著規模盛大,多姿多彩的群眾賞月游樂活動。
我和姥爺、媽媽來到了唐城墻遺址公園。車到重陽廣場,拾階而下,漢武泉橋旁,一片浩瀚的水域,足有一百畝之廣。沿曲江池岸向南行,有漢武帝引水造曲江池的原景圖∶淙淙細流、緩緩注入曲江池。再向前行,池旁有一座曲江亭,上書“花月夾城道,柳岸曲江頭”的對聯。我還看見了吹糖人的藝人,觀賞了吹糖人的工藝過程。可惜,來得有些晚,石子灘不允許透過,我們只好原路回到。
這時,夜幕降臨,月亮升起來了,因為有云,月亮朦朦朧朧的,曲江池畔燈光閃爍,湖面波光粼粼,美不勝收。漢武泉橋的另一側,水域稍小,跨過水中的石階,有三個體能項目設施和健身設備,我玩得很高興。
月亮越升越高,圓圓的,清亮了一些,再見了,曲江池,我要回家了,我還會再來的,我渡過了一個快樂的中秋節。
班級中秋活動征文篇13
都說十五的月亮圓又圓,今年的月亮也不例外。中秋節都有哪些來歷、傳說和習俗呢?讓我來給你介紹一下吧!
每年農歷八月十五日,是傳統的中秋佳節。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在中國的農歷里,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
說到吃月餅你可能并不陌生,但你知道它的來歷嗎?據說元代末年,江蘇泰州的反元起義領袖張士誠利用中秋民眾互贈圓餅之際,在餅中夾帶“八月十五夜殺韃子”的字條,大家見了餅中字條,一傳十,十傳百,如約于這天夜里一起手刃無惡不作的“韃子”,過后家家吃餅慶祝起義勝利,并正式稱中秋節的圓餅為月餅。
還有一種說法是中秋節賞月賞月和吃月餅是中國各地過中秋節的必備習俗,俗話說:“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月餅一詞,源于南宋吳自牧的《夢梁錄》,那時僅是一種點心食品。到后來人們逐漸把賞月與月餅結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團圓,寄托思念。同時,月餅也是中秋時節朋友間用來聯絡感情的重要禮物。
好了,就說這些吧!我也要去吃月餅了!
班級中秋活動征文篇14
我有很多好朋友,但我最親密的朋友不是別人,而是不會說話的書。我喜歡書,我更喜歡讀書,因為在我煩惱的時候,它能帶給我快樂。它可以在我孤獨的時候和我交流。
記得一年級的時候,我是一個很膽小的孩子。上課不敢舉手回答問題。當我看到陌生人時,我迫不及待地想進入地下。二年級的時候,父母給我買了幾本帶拼音的書。對我來說,先是對里面明亮的畫面感興趣,然后逐漸對里面的文字感興趣。有一次,老師上完《聰明的華佗》課后,問了這樣一個問題:“你還知道華佗什么?”我心里暗暗高興,因為我對華佗還是很了解的!他是第一個用馬飛三給人治病的醫生。他還根據動物的形狀創造了“五鳥戲”來延長壽命。這時,我的心跳加快了,就像咚咚一樣。我把手拿到桌子邊上縮了回去,直直地盯著老師。我希望老師馬上叫我的名字,但又怕老師真的叫我的名字。老師環視了一周,目光落在我身上。老師叫了我的名字,堅定地說:老師相信你,你一定知道。我不知道我說了什么。最后只聽老師說:“你今天說的真好,回答的很正確。希望你以后再這樣好不好?”話音剛落,教室里的同學們就鼓掌了。這讓我改變了以前的膽怯,變得自信。
讀書成了我每天必不可少的任務,我把讀書當成自己的幸福。從書中,我也學到了很多知識:我了解了中國古代的輝煌成就和苦難
近代史;了解世界各國的風俗習慣、名勝古跡;了解著名人物、花卉、昆蟲、鳥獸等。書籍給了我知識和動力。“山有路,海有境,學無止境。”是的,書是力量,書是希望。我為有這樣一個朋友而驕傲!
班級中秋活動征文篇15
八月十五,中秋節,這是中國人最重要的節日之一。甜甜的月餅加上圓圓的月亮最后再配上濃濃的親情就是——中秋節!
今天晚上,是我度過最難忘的中秋節了。想知道是為什么嗎?請過來看看吧!
我來到奶奶家,因為奶奶家今天晚上會有很多人來吃飯呢,所以我早早就來幫忙了。
首先,我先來到廚房,我問奶奶:“奶奶,我可不可以來幫忙?”奶奶卻說:“呀,你怎么進來了?快去別處玩,啊!”我只好走出廚房。但我又找到了一個目標:開瓶子。我雖然長得胖胖的,但是開瓶蓋這種小事我還是不在話下,我把瓶蓋都開了的。找到活后我就立馬開始了。
過了幾分鐘,我把瓶蓋都開了。可是這一點事情可真是太沒味了。我只好坐在沙發上玩電腦。
可過了一會兒,我聽到從后面傳出來的聲音:“劉凌志,你快去買點鹽,家里快沒鹽了,這道主菜可是立馬就需要鹽的!這個重要的任務就交給你了!”我回頭一看原來是伯伯。我聽了后立馬就跑了出去。
我跑了一會兒后,終于到了商店,買了幾包鹽后就立馬跑了回去。
我氣喘吁吁的回到了奶奶家中,把鹽交給了伯伯,伯伯說:“太好了,你來得真及時,謝謝你了,等下伯伯給你十塊錢哦!”我高興地一蹦三尺高;“太好了!”
之后,大家都來了,我們聚在一起有說有笑的,開心極了。
這就是一個美好的中秋,一個難忘的中秋!這一個中秋節我是永遠也不會忘記的。我也正真希望下一個中秋節快一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