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作文800字
注重積累是提高作文水平的重要途徑,平時要注重素材的積累,多觀察、多思考、多記錄。要怎么寫冬至作文800字呢?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冬至作文800字,供大家參考。
冬至作文800字篇1
昨天冬至節,因為爸爸、媽媽有事,所以就把一年一度冬至節時請親朋好友吃羊肉安排到今天。
放學回家還沒進家門,一股濃濃的羊肉香味撲鼻而來,進門后看見家里來了許多客人,有爺爺、奶奶、叔叔、阿姨和爸爸的同事等,他們有的站著聊天,有的坐著喝茶,個個神采飛揚,面帶笑容,我家八哥艾米也來湊熱鬧,嘰嘰喳喳鬧個不停,時不時冒出一兩句:“你好!你好!”逗得客人們哈哈大笑。
屋子里已經擺好了3張大圓桌,每張桌上擺放了一副電磁爐湯鍋,鍋里熱氣騰騰,散發出誘人的香味。我數了數,一共來了25位客人。
白色的廚臺上擺放了一大盆煮熟切好的羊肉。還配有青菜,萵筍,卷心菜,菠菜,紅皮蘿卜,雜耳根,青菜頭,韭菜、胡蘿卜手工餃子。佐料有鹽、味精、香菜、蔥、芹菜和豆腐乳。
六點鐘家宴開始了,大家紛紛就座,根據自己的喜好先在小碗里配上不同的佐料,有的是干拌,有的加了湯。我配的佐料是香菜,芹菜,鹽和味精。
我夾起一塊香噴噴的羊肉,送入嘴里,羊肉肥而不膩,粑而爛的香味馬上在嘴里回蕩。
客人們都對羊肉贊不絕口,還說可以上《舌尖上的中國》了,媽媽的臉上綻放出快樂的笑容。
冬至節各地有吃餃子的習俗,據說吃是為了紀念醫圣張仲景的。羊肉吃的差不多了,該煮餃子了。
餃子放入沸騰的鍋里,它們像一群肥乎乎的小白鼠,上竄下跳,滾來滾去,等餃子都浮上面,不再下沉,就可以吃了。
我夾起一個餃子輕輕用牙齒咬開一個口子,它的汁流入我口中,立即感覺滿口生香,再繼續咬一口,又感覺它的餡又嫩又滑又鮮,真的是天下美味。不一會兒,幾大包餃子都被我們風掃殘云般吃完了。
鮮嫩的蔬菜又陸陸續續放入湯鍋中,蔬菜的清香充滿了整個屋子。
晚宴一直持續到九點半,客人們都說,下一個冬至一定還要來。
冬至作文800字篇2
今天早上,我剛剛走下樓梯,就聽見奶奶對媽媽說道:“要過冬至節了,得要吃糯米飯,今天一定要早點回家!”冬至節?我心里一陣納悶,有這個節日嗎?冬至只不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呀,難道它也有個節?真是稀奇!這是怎么回事?我連忙問奶奶,奶奶回答說:“心宜啊,難道你不知道?冬至節是一年中最長的一夜,是從冬季到夏季的一條明顯的分界線,要吃糯米飯,就是因為怕晚上肚子餓了,所以要多吃點,特別是像你這樣的人!”“哦。原來是這樣!”我若有所思,停!奶奶話中有話,竟然說我胖!我氣極了,腮幫子鼓鼓的,滿臉通紅。
中午,爸爸問我:“你知不知道世上為什么有個冬至節?”我搖了搖頭,接著,爸爸給我講了個關于冬至節的傳說:在江南水鄉,有冬至之夜全家歡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飯的習俗。相傳,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兒子不成才,作惡多端,死于冬至這一天,死后變成疫鬼,繼續殘害百姓。但是,這個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們就在冬至這一天煮吃赤豆飯,用以驅避疫鬼,防災祛病。老爸講完后,停了一會,又接著說道:“可是,這畢竟還是一個傳說,真正的冬至節由來是人們認為冬至是陰陽二氣的自然轉化,是上天賜予的福氣。漢朝以冬至為“冬節”,官府要舉行祝賀儀式稱為“賀冬”,例行放假。《后漢書》中有這樣的記載:“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政,擇吉辰而后省事。”所以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軍隊待命,邊塞閉關,商旅停業,親朋各以美食相贈,相互拜訪,歡樂地過一個“安身靜體”的節日。唐、宋時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這天要到郊外舉行祭天大典,百姓在這一天要向父母尊長祭拜,現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這天過節慶賀。”“哦,現在我總算明白了,原來在冬至吃糯米飯不是為了躲避災禍,而是在這天里休息,祭拜祖宗。”又學到了一個知識,心里可真高興。
晚上,媽媽如約早回家。奶奶在廚房中不停地忙碌著,燒了香噴噴、紅白相間的糯米飯,便招呼我們來吃飯,雖然我還是對早上那件事耿耿于懷,但我還是在糯米飯中放了點糖,足足吃了兩碗,吃的肚子滾溜溜的,因為吃飽了晚上才會做個好夢了哦!
冬至作文800字篇3
遠處傳來火車的轟鳴聲,驚擾了小站邊的梧桐。殘存的幾片枯葉悠悠落下,染紅了老店陳舊的招牌。
招牌上鮮亮的色彩已經褪去,只能依稀辨出舊時的繁榮。老店的后廚熱氣升騰,迷蒙了人們的雙眼。
鍋中的餃子起伏不平,翻涌的水幾乎溢出。羊肉餡料放在一邊,無端有幾分寂寥。店內客人不多,只有冷風吹過店外空曠的街道。
老板看了看遠方火車的軌道,長嘆一聲。一只比別的瘦小些的餃子緊貼鍋邊,盡力避免浮沉。它從作為餡料時就機靈,一直以來的愿望就是看看外面的世界。
感受到身體的膨脹,它有些驕傲地挺了挺胸脯,想以此證明自己的強壯。晌午過后,一班火車準時停在了小站,站邊的老店客人也多了。它看著周圍餃子被逐個撈走,心中的恐慌籠罩了整個胸腔。
天色漸暗,日已偏西。最終碩大的鍋中只剩下幾個餃子。它長舒一口氣,忽然聽見了幾聲悠長的笛聲。又一班火車到站了。
幾名旅客風塵仆仆地從站中走出,臉上滿是長途乘車的疲憊。但就算這樣也掩不住他們的歸心。
明月懸上了枝頭,不知多少人都在與家人團聚。冬至,一直都是一個溫暖的節日。老板一家也坐在鋪前,其樂融融地吃團圓飯。
那枚餃子聞著撲鼻的香味,已經冷卻的湯汁直令它寒冷,使它更加向往起門外的世界。“打擾一下……請問還營業嗎?”一名中年男人拎著幾包行李,試探地問。“營業啊,進來坐吧。”老板熱情爽朗地邀請。“我沒有錢。”男人小聲地說。“沒事。”老板遲疑片刻,一擺手,“冬至嘛,你也不容易。”
鍋底火焰重新燃起,溫暖的白氣蜂擁而出。餃子被撈進一個白瓷碗,端了出去。它聽見了男人與老板的對話,忽然有些可憐他。冬至只能一個人過,連親人都見不到。
男人緩緩咬了一口,富有嚼勁的餡料帶著濃郁的鮮味在他舌尖炸開。餃子終于在被夾起時透過門,看見了夜下無人的街道。遠處似乎有星星燈光。
男人忽然毫無預兆地落了淚,淚滴落入碗中,湯汁濺濕了桌面。可能,最能讓無依旅人流淚的,不是旅途中的風霜雨雪,而是一碗熱氣彌漫的餃子,或是耳邊的一聲:“回家了……”
冬至作文800字篇4
冬至快到了,每到這時,我們總會聚在外婆家,一起做麻糍,那香甜的味道總是令人難忘。
燈光下,我們都加入了做麻糍的行列,我的任務是把上好的糯米洗凈后放在一個特大的蒸籠中蒸熟。不出二十分鐘,屋里就充滿了糯米的淡淡香氣。
糯米被端了出來,熱氣直往上鉆,它們被倒在了石臼中,一顆顆,一粒粒,雪白飽滿,令人饞誕欲滴。外公移出了一個特大木槌,足有十斤重。只見他把木槌放進石臼,握住手柄不停地轉動,這是在將糯米飯搗碎,加些水后繼續碾,直到米粒凝成一團,但依稀可見上面星星點點的顆粒。
接下來,就要最重要的一步了——搡麻糍,這個步驟非常考驗人的體力和速度,需要三個人合作完成。舅舅力氣大,擔任了砸米團的任務,爸爸則協助舅舅拎起木槌,而媽媽負責在這間隙中給糯米團“翻身”,舅舅大吼一聲:“哈!”木槌就被高高舉起,重重地落在臼中,發出清脆的“砰”一聲,爸爸立刻伸手把木槌扶起,媽媽就在這時把雙手往水中一浸,飛速地把米團翻轉過來,媽媽剛把手伸出石巢,木槌就又一次重重地砸在了米團里,真是有驚無險啊!這樣的動作重復了大約二三十次,糯米團就打糊了,變得非常光滑,上面的米粒都消失了,水嫩嫩的.,又白又胖,像剛出生的嬰兒,令人喜愛,用手一摸,還挺燙手呢!真想捧起來咬上一口啊!但現在麻糍還沒有完成,還有最后一步,上餡!
我們把這個白白胖胖的米團放在一個盆子里,在一旁涼一會兒,接著把黃 豆 粉 或 玉 米 粉摻上白糖上來,一家人齊心,均勻地撒在竹匾上,用沾了水的手,把米團往外拉,抹成一個大餅,最后把一些拉破的地方補好,一張圓餅制成了。白白嫩嫩的圓餅上又撒上了紅糖或芝麻,切成一塊一塊的,對折,香噴噴的麻糍出爐了!全家人圍在一起品嘗這人間美味,咬一口,又軟又嫩也不沾牙,甜甜的滋味久久的洋溢在口中,個個都拍手叫好呢!
據傳說,冬至在歷史上的周代是新年元旦,曾經是個很熱鬧的日子。冬至吃麻糍也是人們對來年甜蜜生活的一種企盼吧!
冬至作文800字篇5
今天多云,陽光很吝嗇,東北風冷冷的吹過最短的日子,最后的那些綠草地安靜的像睡熟了的嬰兒,太多單純的欲望占據了夢中的空間。
一些餃子的香氣縈繞在空氣里,溫暖了散散淡淡的夕陽,一片梅花的花瓣頂著嚴寒鮮艷的盛開,記憶中的墨色紋絲不亂。
“岸容待臘將舒柳,山意沖寒欲放梅”。柔韌的宣紙浸透了幾千年的文化,厚厚的詩書里氤氳著散不盡的藥香。
幾樹綠葉還在寒風中搖曳,深切的期盼里紛飛著潔白的雪花。尚未凍結實的土地里留存著第一場雪的痕跡,一只依然艷紅的石榴戀戀不舍赤條條的枝頭。
葭草的萌生是需要經過雨雪的浸潤的,咸澀的情感里旺盛著茂密的嫩芽,只待一聲婉轉的鶯啼,便會無可阻擋的破土而出了。
流水只在薄薄的冰層下面才看得見了,那些魚兒的心情卻無從知道。有水就會有岸,就是一葉小的不能再小的扁舟,也有踏實的停泊地了。
讓思想飛翔并穿越寒冷應該是一種難得的享受,蘆花的飄逸很美,隨遇而安的心境升華為蒹葭蒼蒼的感嘆時,不知道怎樣的文筆才能夠繪聲繪色,情景交融。
想念著南飛的雁和一支尋尋覓覓的朱筆,想念著千里冰封的北國風光,想念著貼餅子的香氣和一捧噼噼啪啪的柴火燃燒。
對面的紅瓦上偶爾響起喜鵲的叫聲,深沉的嘴角牽起一抹淺淺的微笑。麻雀們很懶的躲在暖和的巢窠里,不再成群結隊的低飛,陽光溫暖的時候,才會下地覓食。
所有的落葉堆積出重生的希望,覆蓋著綠色的黃色的以及分不出顏色的植物,間或有三兩片蝴蝶的翅膀,一些飽滿的種子。
冬天的筆觸雖然冷落了季節的熱望,而蕭瑟是掩不住往日的歡笑的,總有一些甜蜜的回憶掛滿水分充足的枝干,和一朵堅強的月季花為鄰。
不用說今晚的月亮會姍姍來遲,而我卻是沒有看見她的彎或者圓的。星星也是稀罕極了,不肯在窗外的天幕上耀一點光芒。
遙遠的一盞燈光,溫馨舒適的亮起來了。
冬至作文800字篇6
南陽的張仲景,醫術高超,疑難雜癥,手到病除,人稱醫圣。
張仲景在長沙做官的時候,那年告老還鄉,正是冬天,寒風刺骨,雪花飄飄。他走到白河岸邊,看到那些為生活奔忙的鄉親們面黃肌瘦,衣不遮體,有好些人的耳朵都凍爛了。他心里很難受,叫他的弟弟在南陽東關的一塊空地上搭起醫棚,架上大鍋,在冬至的那天開了張,給窮人舍凍傷藥。舍的藥名叫“驅寒嬌耳湯”。做法是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材放在鍋里熬煮,等煮好之后把羊肉藥物撈出來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樣子的“嬌耳”下鍋。嬌耳煮熟后,分給來求藥的人們,每人給一大碗湯、兩只嬌耳。人們吃了嬌耳,喝了驅寒湯,只覺得渾身發暖,兩耳發熱,天天如此。舍藥一直舍到年三十,人們的耳朵都治好了。大年初一,人們就學著嬌耳的樣子做起過年的食物。有人把這種食物稱作“嬌耳”,也有叫“餃子”的,還有叫“扁食”的。人們吃著餃子,不忘張仲景舍“驅寒嬌耳湯”的恩情。
張仲景在長沙做官的時候,經常為長沙的老百姓除病救災。那年瘟疫流行,他在衙門口架上大鍋舍藥,深受長沙百姓的愛戴。他告老還鄉后,長沙的百姓很想念他,就每年推選幾位有德行的老人,帶著百姓的心意來看望他。那年,張仲景身染重病,看來活不長了。長沙的老人說希望他壽終的時候葬在長沙。南陽的人那里肯依,兩下就爭吵起來了。張仲景說:“我吃過長沙水,不忘長沙的父老情,我生在南陽城,不能忘家鄉的養育恩,我死了,你們抬著我的棺材,向長沙的方向走,靈繩在哪里斷了,就把我葬在那里”。大家一聽也就無話可說了,張仲景冬至去世了,長沙和南陽都選出精壯的小伙子,人們按照他的遺囑,抬著他的棺材向長沙方向走去,棺左是南陽的小伙子,棺右是長沙的后生,到了當年舍“驅寒嬌耳湯”的地方,靈繩斷了。戴孝的百姓連忙擔土叻壘墳。你一擔、他一擔,川流不息,把張仲景的墳壘得很大。又在墳前修了座廟,就是現在的“醫圣祠”。
張仲景為窮人除疾,舍“嬌耳湯”的事在民間一直流傳。因此,每到冬至的這一天,人們都要包餃子吃,說冬至吃餃子不凍耳朵。
冬至作文800字篇7
幾天前,老師就告訴我們說,在冬至那天要我們和家人一起包餃子。這天早上起來,媽媽就說:“今天是冬至了,冬至餃子,夏至面,今天我們吃餃子。”我可高興了,同時也期待著晚上和爸爸媽媽一起包餃子。
下午放學回家,我們一家人就忙碌起來,媽媽負責和面,爸爸負責調餡。我趁媽媽取東西的時候,偷偷地在面盆里忙活起來,可是越忙活,面越粘手,越想把手弄干凈,卻越弄不下來。媽媽回來了笑著說:“和面是有技巧的,急不得,要慢慢來。”媽媽邊說邊教我和面,水要慢慢放,還要隨時往里加點干面粉,這樣才不會那么粘手,果然在媽媽的幫助下,粘在我手上的面,很快就弄干凈了,面也和好了。
爸爸在一旁把水餃餡也快調好了,我也過去幫忙。爸爸說:“要把餡攪勻。”看著爸爸輕松的樣子,我就搶過爸爸手中的筷子來說:“看我的,我來攪餡。”可我干了一會就會就后悔了,調餡一點也不輕快,要用好大的力氣才能攪勻。
面和餡都弄好了,開始包餃子了。媽媽耐心的教我揉面,切面,看似簡單的活,可到了我手上都覺得不輕松,特別是搟面皮,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搟不出個“十五的月亮”,還總搟到自己的手上,搟出了好多奇形怪狀的多邊形,就這樣,爸爸還在一旁夸我,干得不錯。
媽媽又手把手的教我包餃子,媽媽拿著我的手把皮放在我的手心,用小勺把餡放上,拿著我的手,輕輕一捏,一個漂亮的水餃就成了,我看這么簡單,就說:“太簡單了,我會了,我自己來。”可真我自己包了,卻覺得很難了,好不容易包出一個來,樣子還難看極了。媽媽包的水餃像“彎彎的月亮”站在那里,我包的像厚厚的半圓面團躺在那里,就這樣我還是堅持包了好幾個呢!我可高興了。
到了分享勞動成果的時候了,爸爸教了我煮水餃的技巧,在水中放少許食鹽,這樣煮出的餃子,既鮮亮還不粘連。很快第一鍋餃子出鍋了,我迫不及待地找到我的勞動成果吃了起來,好香啊,我心里可高興了。
通過這次包餃子,我學到了很多知識,也明白了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講究條理,學會技巧,還要認真虛心的學,要多做多練,才能把事情做好。
冬至作文800字篇8
暑去寒來,現在到了寒冷的冬天,一年一度的冬至又到來啦。冬至是冬天最冷的一天也是白天最短的一天,說到冬至,令我最難忘的還是冬至的習俗——吃餃子,嘿嘿,我這個小吃貨當然不會放過這次的餃子大餐啦,下面讓我給你們說說從我家做餃子到吃餃子的過程吧!
冬至的前一天,媽媽就開始籌備“貨物”了。天還沒亮,我就跟著媽媽向菜市場出發。
任務1、買菜。看著那么多新鮮的蔬菜我也不知道買什么啦,還是讓媽媽來買吧。前幾年我家吃的都是白菜蘿卜肉餡的,現在爸爸想換換口味,吃蓮菜肉餡的,媽媽帶著我走到賣蓮菜的攤子前,經過一番精挑細選,選出了7、8個“最美蓮菜”,如果讓我選,我肯定是亂拿一番啦。然后,又去了賣肉的市場,買了幾斤土豬肉就回家啦。
任務2、調餡,包餃子。到了當天的晚上,媽媽給了我第二個任務,包餃子,媽媽把餡調好后,爸爸開始搟皮,我坐著包餃子,姑姑走來告訴我為什么要吃餃子,因為過了冬至天氣就會逐漸變冷,餃子是熱的東西,可以御寒,不讓耳朵凍爛,相傳以前有一位名醫,去當地看病,那里的每個人耳朵都被凍爛了,所以那位名醫說冬至要吃餃子,餃子可以御寒。當我包第一個的時候,可真是漏洞百出,包這頭,那頭漏了,把那頭補好了,上面又漏了,一個餃子用了三層皮才包好了啊,媽媽過來教我怎樣包餃子,不一會我就學會了,雖然包的形狀不是太好,但還是包了許多。爸爸媽媽看到我包的餃子不由得笑了起來,我也不由自主的笑了起來。
任務3、嘗餃子。媽媽把我包的餃子下到了鍋里,之后就是慢慢的等待啦,10幾分鐘后,餃子熟啦,當吃到自己親手包的餃子后,那叫一個香啊,這也讓我知道了一個道理,用汗水付出和勞動得來的東西,那叫一個字——香。雖然包的不好看,卻讓我知道了一個大道理,吃著自己包的餃子,別提心里啥滋味了,真快樂啊。餃子雖小,但意義是不同的。
這就是令我難忘的冬至——吃餃子,希望同學們以后可以用自己的勞動去付出,去收獲,那這樣的付出就是有意義的,收獲到的時候也會感到非常高興。
冬至作文800字篇9
又到了一年的12月21日,不知不覺間便迎來了冬至。這在潮汕地區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月,也稱“小過年”。這個周末回來后,我與家人們共同度過了這個團圓又溫馨的節日。
周六回到家中,就能看見家人已經在為過冬至作準備了。我很好奇地湊到奶奶身邊,只見她正在細心地搓糯米丸——這是潮汕冬至日最具代表性的食品,吃過后便算添1歲。那盤子里盛著大大小小的糯米丸,紅白相間,雖然顯得得有些樸素,卻有一種原始般的單純與清淡。
我抑制不住內心的欣喜之情,也學著奶奶的手法搓了起來。奶奶見了只是笑,臉上爬滿的皺紋自然舒展開來:“好,好!會幫家里人了!”起初我沒有掌握技巧,搓得不怎么好,但經過奶奶微笑的指點,手法漸漸熟練了,也搓得好了。一顆顆圓圓地糯米丸,安安靜靜地躺在盤中,給人一種說不出的可愛。我不經意間看了看奶奶,忽然才想起自己已經很長時間沒有和奶奶一起干活,一起聊天了,心中感到一絲慚愧,而這一刻又讓我感到很快樂、很幸福。
第二天清晨,也就是冬至這一天,我很早就起來了。睡眼朦朧的我走進廚房,卻聞到一股淡淡的香味——哦,原來是糯米丸甜湯正在鍋里咕嘟咕嘟地煮著呢!“啊,起來啦!等會兒來喝一碗甜湯。”慈祥的奶奶送來了清晨的第一聲問候。“嗯,好。”我答應著,又湊上前看了。
那是用潮汕特有的蘇木薯和糯米丸一起煮成的甜湯,甜湯已經被蘇木薯染成了深紫色,小小的糯米丸在水中翻騰著、跳躍著,看著就讓人很有食欲。我的心里有些暖洋洋的。
過了不久,香甜的糯米湯便出鍋了。奶奶和藹地微笑著,為我端來了一碗甜湯:“來,嘗一嘗吧。”“謝謝奶奶!”說著,我便接過那碗湯,迫不及待地用湯勺舀起幾顆糯米丸,輕輕放進嘴里。一絲絲甜意隨即在嘴里蔓延開來。我輕輕一咬,糯米的清香瞬間溢滿口腔,彈性十足,香滑可口,甜而不膩。再喝上幾口暖暖的甜湯,真是甜到心上去了。這時我才感悟到,其實吃在心里的不是糯米丸,而是奶奶對自己無盡的愛意。
冬至是一家人團聚在一起的融洽時刻。一碗樸素而清淡的甜湯,飽含著奶奶時濃濃的意情,似一股淡淡的清流,滋潤心扉。
冬至作文800字篇10
沉浸于窗外枯黃落葉紛至,不覺寒冷的冬季已悄然而至。我不禁感嘆:冬天來了呀。一年四季輪轉,如歲月輪回,卻已不是舊時。世界仿佛蒙上一層薄紗,神秘而冰冷。殊不知,今年的冬至,依然溫暖著我的冬季……
天漸漸地陰沉下來,雨落。滴嗒,滴嗒,帶著我的思緒,在世間暢游。起風了,我不由得裹緊了外衣,那窗前的枝葉也抖得簌籟地吟唱。今年的冬季難道是如此的冷清嗎?像窗外的寒風一樣,急匆匆的,并不溫柔。
這時,客廳里傳來的電話鈴聲打斷了我的思緒。我走近,拿起聽筒,哦,是奶奶啊。“下雨天冷了,要添衣啊。”一句簡短的問候,卻帶著暖的溫度、愛的溫度,似冬季里殘余的陽光,融化了這冰冷的世界和我。“冬至到了,吃了紫薯圓和菜頭丸,就要長一歲啦,孫女又長大了……”放下聽筒,我沉默片刻。對呀,我又長大了,是該成熟了嗎?
傍晚時,雨停了。母親開始忙碌了,將清晨時買的紫薯圓和紫薯煮熟,新鮮的菜頭丸就放進了大盤子里。母親在廚房、餐廳之間徘徊,熱爐出鍋的飯菜擺滿了一大桌子。我走進餐廳,這可真豐盛!母親讓我搭把手,將飯菜端回餐桌上,還不忘叮屬:“天冷了,飯菜容易涼,我們要早點吃啊。”
我答應著,望向窗外,天太黑了,真快啊。昨日這個時候,我還在學校,天可亮著呢。聽說,冬至是晝短夜長,那我的夢會不會也更長了。明晚在校,夢長了,思念家人的情感會更濃吧。
母親見我不動,便拿起碗,盛了一大碗紫薯圓給我,輕聲地說:“趕快吃吧,難得今年的冬至可以回家,明晚可就吃不到了,就提早給你煮了,吃完就長大一歲了。”我用勺子一口一口地吃著,不急也不慢。我只想細細品味,這暖暖的紫薯圓包的餡,是愛啊,是甜甜的。
母親接著說:“今晚吃飽了,明天還有你愛吃的菜頭丸呢,都是清晨去買的,新鮮著呢!”我開心地笑了,今年的冬至有了這些美食,有了母親的關懷,其實沒那么冷了。
記憶中,每年的冬至都應該是寒冷的天啊,如今似乎溫暖了許多。也許是因為這里有著最暖的愛,溫暖著這水冷的世界,溫暖著今年的冬至吧。
時光飛逝,歲月輪回,卻不再倒流。我以為,我的心會像這冬季一樣寒冷,像那落光了葉的樹一樣落寞。我很慶幸,在我的“冰雪”冬季里有暖暖的愛……
冬至作文800字篇11
冬至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北方冬至吃餃子,而在我們南方,湯圓則是冬至的必須品。湯圓,是一種用糯米制成的食品。“圓”意味著團圓、圓滿的意思。吃湯圓一直是我所期待的,然后就在今天,我來到小水滴培訓中心上課,聽到了一個令人激動的消息,我們要提前過冬至。知道這個消息后,同學們激動得不能自己。等老師講完了一些注意事項后,我們就興沖沖地準備開始“生產”湯圓了。
搓湯圓“樂”
在搓湯圓之前,老師讓我們先洗手,然后叫我們把一次性手套戴上。老師先為我們做了個示范,只見她熟練地從一大團糯米團子中揪出一小團,然后放在手心,雙手揉搓,不一會兒,一個白白嫩嫩的小湯圓就誕生了。我們見到老師的高超技術后,十分羨慕,于是就趕緊行動了起來。我們每個人都到老師那里領了一個大面團,我用手一捏,覺得它像橡皮泥,又像棉花糖,軟滑有彈性。我學著老師的樣子,先把面團放在手心中,然后兩手輕輕揉搓,最后一個潔白的小湯圓就成功在我手中誕生了。
吃湯圓“樂”
搓完湯圓后,我們把一個個小湯圓倒入滾燙的開水中,一個個湯圓像愛睡的小娃娃靜靜地躺在鍋底。不一會兒,水又開了,湯圓像一個個打著哈欠、調皮的小娃娃慢慢地浮起來。“可以吃了。”聽到老師的一聲招呼后,同學們個個趕忙拿起了碗,排起了長隊,等待著老師的“投食”。老師將一個個湯圓放入我的碗中。等湯圓涼了,我就迫不及待地將湯圓塞到嘴巴里,這湯圓吃進口中,帶著一股濃濃的紅糖的甜味,其中還有一絲淡淡的姜味,口感Q彈又有嚼勁。湯圓吃下肚后,口齒間的留香更是令人回味無窮……
古人有詩云:“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天。”由此可見,冬至吃湯圓對我們來說有多重要,在冬至的時候,天氣雖冷,但通過那一個個充滿愛意的湯圓,讓我們不懼寒冷,讓冬天多一份溫馨,也多了一份對春天的守候。
冬至作文800字篇12
12月22日是二十四節氣的“冬至”,太陽黃經達270度時,冬至節氣開始。冬至日,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長,數九寒天從冬至開始。
12月22日是二十四節氣的“冬至”,太陽黃經達270度時,冬至節氣開始。冬至日,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長,數九寒天從冬至開始。
冬至,是我國農歷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一個傳統節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過冬至節的習俗。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我國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冬至來了,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
我國南方大部分地區各地日出到日沒有10小時左右。冬至以后,隨著地球在繞日軌道上運行,陽光直射地帶便逐漸北移,使北半球白天漸增長,夜晚逐漸縮短。冬至日雖然太陽高度最低,日照時間最短,地面吸收的熱量比散失的熱量多,冬至后便開始“數九”,每九天為一個“九”。到“三九”前后,地面積蓄的熱量最少,天氣也最冷,我國民間有“冷在三九,熱在三伏”的說法。
在我國古代對冬至很重視,冬至被當作一個較大節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而且有慶賀冬至的習俗。《漢書》中說:“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人們認為:過了冬至,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回升,是一個節氣循環的開始,也是一個吉日,應該慶賀。《晉書》上記載有“魏晉冬至日受萬國及百僚稱賀……其儀亞于正旦。”說明古代對冬至日的重視。
現在,一些地方還把冬至作為一個節日來過。北方地區有冬至宰羊,吃餃子、吃餛飩的習俗,南方地區在這一天則有吃冬至米團、冬至長線面的習慣。各個地區在冬至這一天還有祭天祭祖的習俗。
還有一些以冬至天氣看后期冷暖的諺語有:“冬至出日頭,正月冷死牛”、“冬至有雨明春暖”等。以冬至風向預測后期天氣的諺語有“冬至南風百日陰”,“冬至一場風,夏至一場暴”。以冬至冷暖預測后期天氣的諺語有:“冬至冷,春節暖”,“明年暖得早”等等。
冬至作文800字篇13
那個冬天,你們選擇離開,選擇失落這個城市,離別,整個世界只剩我一個。于是,這個冬天,我一個人惆悵,落淚,一個人想念你們。——題記
天,陰郁得沒有一絲痕跡,卻依舊留有你們的笑容。許久,望著出神。
冬,來得理所當然,四季的輪回,如此的簡單。日子是重復的生活,每天都是一樣,對未來的希冀漸漸在模糊,忘了明天怎么過,一切都結束在一瞬。
陽光在窗外泛白,沒有暖意的溫度,那么無力。沒有殘黃蕭瑟的畫面,沒有雪安靜的落,冬出現的就這么直接。思緒靜止在空白,努力回憶著從前的我們,可有的只是泛黃的過往,我悵悵的長嘆,淺淺的悲這般真實!脈搏跳亂了節奏,眼中是一片灰白。
天空很明朗,冬讓這個季節褪去了所有的裝束,顯得這般真實,這般直白。世界變得赤裸了,我有些接受不了。那一片蒼黃太過干澀,讓我不敢去看,也不愿說什么,太多的祈望繪成了空虛,只剩一副空蕩蕩的骨架。像眼前這陣蒼涼,怎么也開不了口,把想念封閉在心里。
涼涼的空氣閉了口,沒有咆哮,夾雜著淺淺的傷在這片土地上擱淺了。世界就這樣安靜了,沒有一點聲息,什么都不復存在。只有冬在訴說著季節的衰弱,一直一直。
黑漸漸噬了陽光,濃郁地染了天邊。抑制不住的沖動,我突然想出去走走。外面,冷,瘋狂的冷!風已經凍結了,停滯,淀積著硬生生的冷。
一個人走,不知道去哪,就這樣漫無目的地走下去,想象著自己在流浪,漂泊,尋覓在天涯。我就是一個單背著大大的旅行包的過客,靜靜地走在城市的角落里,用我滄桑的背影訴說我的.旅途的漫長。幻想,或許在哪個十字路口能看到你們熟悉的臉,或許在地下鐵回頭的一瞬能發現你們燦爛的笑。
街上,西裝革履的男人和濃妝艷抹的女人匆匆而過,急急忙忙地搭上一班公交,然后車的尾燈發出的微弱光亮就淹沒在了黑里,慢慢逝了。音像店的DJ很會把握時機,節奏緩緩沉沉,悠長悠長,讓人想瘋狂地傾瀉郁悶,接著就大把大把地落淚。我依舊在這大街上彷徨,無聊的徘徊,惆悵的影子被路燈拉得好長,好長。
冬至作文800字篇14
“陽春始于冬至,閑時多食杏仁、核桃、榛子、花生等堅果,少糖類、脂肪和鹽”。聽著車上廣播中那富有磁性的聲音,我感覺自己被帶到了那個溫暖冬天的晚上。
“12月22日,冬至就要來了。”我想,看窗外的'行人緊裹著外衣,風吹得地上的葉子起起落落,我想:“冬天真的要來了。”
記憶回到幾年前的一個傍晚。我和媽媽在放學的路上,穿過一個又一個小巷,風灌滿了所有的巷子,呼呼作響。我裹著一件厚棉襖,笨拙地跟在媽媽后面,看著媽媽手里提著一袋湯圓和一袋餃子,我不禁問道:“媽媽,買餃子和湯圓干什么呀?”媽媽搓搓手說:“聽說冬至要吃湯圓餃子,我就買了點。”那如果媽媽沒聽別人說,可能今天就是普通的一天。確實,冬至對于我老家來說,沒有把它當節過的,只把它當作是一個節氣——冬季的中間。可以說冬至在我們心中是沒有概念的。
“湯圓!”我興奮地看著媽媽,歡欣雀躍。抬頭看樹,我看到樹葉已微黃但仍舊茂密,它擺弄著它的雙手,在冬日的風里搖擺起舞。
從此,我的記憶里多了一對詞語——“湯圓、冬至。”
回到家里,媽媽把湯圓和餃子用涼水沖洗,然后放到一旁解凍,又催我給爸爸打電話叫他回來。她自己也沒停下來,從口袋里拿出手機給遠在廣州的哥哥發了個信息“冬至快樂。多穿衣服,別著涼了。”接著,媽媽又去煮東西了。
她很忙,但她看上去很滿足。為什么?我也不知道。
湯圓煮好了,餃子熟了,爸爸也回家了。我們拉開椅子,坐下,在暖暖的湯圓熱氣中吃飯,它包圍著我們,很幸福也很滿足。這時,媽媽的手機屏幕亮了:哥哥的回信。屏幕上浮動著幾個字:“冬至快樂,媽!”我咬下一口湯圓,里面的糖心流了出來,流到我的心田。我,好像明白了冬至的含義。
我往陽臺上一看,一輪蛋黃似的明亮的月亮半隱于云朵之中,那是團圓。
思緒又重新回來,今年冬至我們吃什么湯圓呢?
冬至作文800字篇15
我的家鄉福州是一個美麗的城市,我們家鄉還有很多風俗和有趣的文化。是不是很有興趣,下面我跟大家講一講家鄉的冬至吧!
冬至,作為二十四節令之一,意味著冬天的到來。北方的冬至,是寒冷的象征。要是沒有凜冽的寒風、鵝毛般的雪花和厚實的羽絨服,簡直不可思議。而家鄉的冬至卻別有風味,煦暖的陽光依然是主旋律。置身于滿眼的蔥綠中,我絲毫沒有寒冬的感覺。
放學回到家,我來不及放下書包,便匆忙地掀開碗蓋。哇,是一碗地道的糯米丸子。這時媽媽及時阻止了我伸出的小臟手,將我拉到水池邊洗手,但那丸子的香味就像蟲子一樣,弄得我的心癢癢的,差點兒流口水。
“看把你饞的!”媽媽微笑著給我夾了幾個。我狼吞虎咽,好幾個進肚之后,我才開始認真研究起丸子的皮和餡。媽媽看我已經吃飽,便和我談起冬至搓丸子的由來。
相傳,古時候有一個窮書生叫木連生,自幼與母親相依為命,生活非常窮苦。一年,天遇大旱,土地龜裂,寸草不生。秋收季節,財主依然上門逼租。木連生為了躲債,背著年老體弱的媽媽逃進深山。他安頓好媽媽,便出來找活干,以償還所欠的債務。幾個月后,木連生拿到工錢,便急忙到森林深處找媽媽,但怎么也找不見。原來他走后,母親思兒心切,天天以淚洗面,竟然哭瞎雙眼,藏身于一個樹洞中。為了找到媽媽,木連生用糯米搓成丸子,以竹簽穿成串,只要有樹杈的地方,就掛上丸子。冬至這天,丸子的香味飄到媽媽所在的樹洞中,她順著香味,慢慢爬出來。母子終于團圓了。如今,在福州的連江縣,冬至祭祖時依然保持著這一風俗,那就是在供桌上放一大竹籮,籮里盛著糯米搓成的圓圓的丸子,預示家庭團圓之意,以求祖先的保佑。
這就是家鄉的冬至,沒有什么特別的,但是充滿了家鄉的獨特風俗文化氣息,讓我覺得這么有趣,這么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