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孝的作文記敘文
語言是作文表達的基礎,有力的語言表達可以讓讀者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到作者的表達。有關孝的作文記敘文怎樣寫才正確?接下來給大家整理有關孝的作文記敘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有關孝的作文記敘文篇1
孝是什么?孝是尊重父母,寬容父母,體貼父母,好好和父母說話,陪父母聊天,讓父母不要為了自己而操心。
要做到孝,就要從生活的點點滴滴做起,從現在做起。我們應該在爸爸媽媽工作疲勞時為他們捶捶背,捏捏肩,在睡覺前,幫爸爸媽媽洗洗腳,在他們心情不好時,給他們講幾個笑話,當爸爸媽媽生氣批評我們時,我們應該站在他們的角度上想一想。
可我想不通,為什么父母對我們那么好,有些子女卻要虧待他們呢?我這就有一個小故事要分享。
生活在山區的一對夫妻,生了一對雙胞胎,他們家生活條件艱苦,父母相繼患上絕癥而過世。8歲的兄弟倆被一家好心人收養,兄弟倆很感恩,決定好好孝順養父母。一天,哥哥對養母說:“我想要上學,以后有出息了讓你們住上豪華的大房子。”養母拿出了所有的積蓄供哥哥上學,而弟弟選擇留在家照顧父母。可天有不測風云,養父母也因病痛離開了人世,哥哥學成歸來后,回到家只能跪在父母的墓前嚎啕大哭了。這真是“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這件事讓我明白:不要等到父母過世了,才會想起他們對我們的愛,才去后悔自己沒有盡到的孝。
孝應該放在第一位,孝是時時刻刻都應該做的事,更不能用金錢來衡量,應該明白“百善孝為先”。
有關孝的作文記敘文篇2
古人云:百善孝為先,可見人類在很久很久以前就明白了做人先學孝,我們今天就來談孝孝沒有很多種,只有一種:懷有一顆感恩之心。我們身邊對我們好的人太多了,在我們成長過程中給予我們幫助的人更是數之不盡。俗話說: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那有沒有一種恩情是我們花一輩子也報不完的呢?有啊,我們身邊的母親不就是最好的例子?
我曾聽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剛剛出世的小姑娘因為父親嫌她是個女孩,背著妻子拋棄了她,把她扔在了馬路邊的板凳上,一個撿破爛的女人經過,看到了女孩,在她旁邊等了一天一夜也沒有見人領孩子,于是她把女孩抱回了家細心地照料著,因為女人沒有雙腿,干什么事情都是她一下一下爬出來的,所以自己的生活起居自己都照顧不好,何況又多了一個什么都不會做的孩子。女人撿破爛時經常注意撿孩子的附近是否有人在找孩子,可是一年過去了,沒有任何人像丟失孩子的人來過或詢問過,而隨著時間的加速,女人也接受了女孩,還供她上學,因為女人認為這個小姑娘就是上帝派來的天使,與她這個孤獨一輩子的人做伴的。女孩雖然得不到父愛,但是她最不缺母愛了,她一直在心里很感激母親,什么事情都幫著母親去做,并暗暗發誓,一定讓母親過上好日子。
女孩人窮但是志不窮,十分出色的考上了大學,但是這個消息帶個這個家庭的是喜與悲,考上大學是喜,可是不少的費用無疑給這個家庭增添了沉重的負擔,女孩想要放棄,可是母親堅決不同意,她想盡一切辦法把費用湊齊了學費,這時的家里已經窮的四面徒壁,能賣的都賣了。四年后女孩畢業了,她小時候發的誓終于可以實現了,可意想不到的事發生了。女人要趕她走,女人把女孩的身世告訴了她,并要她去找自己的親生父母,原來女人得了癌癥,而且是晚期,時日已經不多了,不想讓自己的病情拖累到女孩,好讓她有個更好的前途,則女孩肯定是無論母親怎樣的驅趕和勸說都不愿離開母親,并告訴女人,她就是自己心中的親生母親,會陪伴女人永遠的。講到這里我們都應該都能體會到這位女人的偉大,她其實只是盡了一個母親的責任:努力讓孩子變得更好!
我們中也許每個人都比這個女孩幸運得多,和她比起就是天上與地下,那我們是不是應該更加珍惜現在的生活以及對我們百般照料的母親呢?母愛是最純真的愛,是不圖回報的愛,母親把她的'愛毫無保留的給了我們,那么我們對母親的孝心也要是最純真,最永恒的!就像這個女孩對待她心中的母親一樣!
有關孝的作文記敘文篇3
林語堂曾經說過“一個天生自然的人愛他的孩子,一個有教養的人定愛他的父母”。
“羊跪乳,鴉反哺”動物尚有孝心,人更不能忘記父母的養育之恩。可也有一些年輕人,嫌棄自己的父母年紀大,嘮叨多事,沒錢沒勢,甚至連過年過節都不愿來看父母一眼。
曾經看過一幅漫畫,畫上的年輕人給他爸爸準備了洗腳盆,樂得老人家眉開眼笑,剛想要把腳放進洗腳盆里,年輕人卻一臉不耐煩的說:“記者還沒來呢!急什么!”
這幅漫畫暴露了現在年輕人做秀式的孝敬,也許這是他第一次為自己的爸爸洗腳,原因卻是有記者要來,這樣的“假孝敬”讓父母多么的傷心啊!
聽爸媽說過一句真實的笑話“朋友圈里的孝子賢孫最多,因為每到父親節母親節滿屏祝福,卻根本不是給爸媽看的!”
我想對這樣的年輕人說:父母含辛茹苦地將你們拉扯大,難道就要換來你們這樣的行為嗎?你們也會有自己的孩子,你們同樣也會老去,難道你們想到時候沒有人來看自己,生病了也沒有人管嗎?
這樣的事例,在我們身邊并不少見。有一次我去叔叔公司,正好遇到員工們出來吃飯,其中有一對母子,母親穿著臟兮兮的環衛工作服,兒子穿著氣派的員工制服,母親手中拿著親手制作的午餐盒,滿臉笑容地遞給兒子,而兒子的做法讓我心頭一震,他嫌棄地擺擺手對母親說:“以后不要來了!真給我丟臉!”母親低下了頭,硬要將飯給兒子,而兒子一把將飯盒摔在地上,就走開去對同事說:“我也不知道她是誰,不管她了!”母親默默地將飯盒撿起,嘆了口氣,走開了。
一幅漫畫,一件小事,讓我的心靈震顫,子不嫌母丑,年輕人,善待父母,多給予父母陪伴吧!孩子們,學會知恩圖報,將來孝順父母吧!讓世間萬物因孝心而更加美好吧!
有關孝的作文記敘文篇4
我媽媽今年30出頭。她中等身材,梳著長長的辮子,是個普普通通的服務員。我愛她,是因為她是個孝敬奶奶的好媽媽。
媽媽愛奶奶勝過愛姥姥,這在我幼小的心靈一直是個謎。從我記事起到現在,她從來沒跟奶奶吵過架,真是百依百順。
媽媽跟奶奶說話的時候笑容滿面,總是一口一個媽。我經常為姥姥打抱不平:“媽,奶奶不是你親媽,為什么對奶奶那么親呢?”這個時候,媽媽的臉就變的嚴肅。
一個星期天的早晨,媽媽剛起床,就往奶奶屋里跑,她照例要帶奶奶到外面散步。她先是給奶奶梳頭,然后又忙著給奶奶換衣服。我站在一旁不高興地說:“我今天要去看姥姥。”媽媽說:“今天咱不去姥姥家,咱在家陪奶奶。”
散步回來,媽媽問奶奶;“媽,今天中午咱吃啥?”
奶奶說:“今天是星期天,孩子好不容易在家一次,你問問梅梅吧,就依孩子的。”
媽媽并沒有問我想吃什么,就一聲不吭地包起餃子來。我知道奶奶是最愛吃餃子的。餃子煮熟的時候,媽媽把盛好的第一碗餃子端到奶奶面前。
為了解到真情,我常和奶奶在一起敘家常。一天,我坐在奶奶身邊,問;“奶奶,爺爺長什么樣,我則么一次也沒見過?只見奶奶熱淚盈眶,傷心地說;”你爺爺是共產黨員,在戰場上,光榮犧牲了。”
我終于明白了,是奶奶一個人辛辛苦苦地把爸爸。叔叔拉扯大的。現在我們有了溫暖的家,難道不應該多給奶奶一點
愛嗎?
我尊敬我的媽媽,因為理解了,就更愛我的媽媽。
有關孝的作文記敘文篇5
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開始前,我想先給大家講個小故事。一艘載有數百人的大型輪船在海上失火沉沒,許多人都失去了生命,只有九十多人生還。乘客中有一個游泳專家來回游了十幾次,在連續救起了二十個人后因過分勞累雙腳嚴重抽筋而導致殘廢必須終身坐輪椅,他一直大叫著問自己:我盡力了嗎?幾年后,在他生日的那天有人問他,一生中最深刻的記憶是什么,他傷感的說:我最記得那被我救起的二十個人中,沒有一個人來向我道謝。
感恩是小德,忘恩是大惡。生活中,總會有許多事情影響著我們的情緒,或喜,或憂,于是,選擇一種什么樣的心態去面對生活,也就選擇了過什么樣的一種生活
感恩,是我對待生活的態度。感恩,并不局限于銘記別人的好處,而是延伸在生活的各個方面中,以及更多,更多。平時,我們是否會受喜怒哀樂所左右生活?喜的時候,是否會歡天喜地欣喜若狂?怒的時候是否會大發雷霆暴跳如雷?哀的時候是否會惆悵萬分失落無比?樂的時候是否會手舞足蹈得意忘形?要怎樣做到對喜怒哀樂處之泰然?要如何保持平靜的心靈?
懷著一顆感恩的心,是的,就當喜,是對我們善待生活做得到的回報;就當怒,是培養我們耐性的時機;就當哀,是天將降大任于自己的先兆所以必先苦我心志;就當樂,是生活對我的泰然處世還以的笑容。如此,還會有什么再影響到自己平靜的心緒呢?別人對自己不好,是生活在暗示我們自身有所缺陷所以我們必須積極改進;別人對自己好,是生活在告訴我們要讓更多的人喜歡自己就必須再接再厲更進一步。事業的成敗也是如此。
感恩,并不是宣揚一種消極的宿命論,而是一種積極的處世方式!學會感恩,不要去記恨對你不好的人。作家余杰說過一句話:恨一個人對自己的傷害,遠遠比對對方的傷害大。學會感恩,懂得知恩圖報不忘恩負義,滴水之恩要以涌泉相報,受人一掊土還人一座山.學會感恩,懂得給別人機會就是給自己機會,贈人玫瑰手留余香,今天拉人一把明天陷入困境也會有人拉自己一把。生活是面鏡子,學會感恩,對生活時時保持微笑的心情,生活也會還你以微笑。
那么,就讓我再次用一個小故事結束今天的演講吧:有位和尚叫佛印,與朋友結伴出游.在路過海邊時與朋友話不投機被朋友甩了一巴掌,佛印氣憤的在沙灘上寫下“某年某月某日被某某打“.當走過原始森林時佛印和尚遇險被朋友所救,于是他在巖石上寫下“某年某月某日被某某救”。朋友奇怪的問他為什么兩次在不同的地方寫字,佛印答道:巴掌之痛一如海水沖淡沙灘上的字,很快消逝;相助之恩卻是刻在石頭上的字天長地久,永遠銘記。
學會感恩的生活,寧靜而祥和。
有關孝的作文記敘文篇6
鴉有反哺之義,羊有跪乳之恩。如果說母愛是一種動物性的本能,那么孝敬父母也是上帝賜予的一種動物本能。
成長的過程磕磕絆絆,難免父母會有“訓斥”你的時候。也許你對父母有些誤會,也許父母真的有做不好的地方,找個機會,用適合的方法告訴他們你的感受,但不要責備他們,如果他們年事已高,就更不要試著改變他們,而是試著把自己置身他們當時的環境,理解他們!
給父母嘮叨嘮叨,我不煩。因為他們這是愛我。
有一次,我心血來潮,一心想幫媽媽做些家務。我把想法告訴媽媽,媽媽笑了,說:“好啊,看你能不能幫我減輕負擔!”我聽了高興極了,忙說:“好好好!”我一邊拿來拖把,一邊說:“媽媽,我拖大廳!”媽媽點點頭。我從衛生間提來一桶水,來到大廳里。開始了,我左托右拖,嘴里哼著曲兒:“洗刷刷,洗刷刷,洗刷刷......”不一會兒,干凈的大廳出現在我面前,映出我的小花臉來。媽媽走到我身旁,欣慰地笑了。
我得意極了。這時,媽媽發話了:“女兒,我希望你每次做家務時都有你的身影,因為好成績不是完全報答父母的。父母下班回來,只是想子女為自己端上一杯熱茶,或一句問候,或幫父母提東西,或者拿來一雙鞋子給父母換。知道嗎?”我聽了,心里知道明白了。原來爸爸媽媽需要的是一杯茶,一句問候,一個動作......我的眼眶熱了,可是淚收回去。
我心里想:“我一定,不,每次都幫父母做事。”
孝心無價,孝心如黃河之水長長流,朋友們,獻給父母孝心吧!
有關孝的作文記敘文篇7
什么是孝?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百善孝為先,這是民族歷史上的佳話。母親也經常對我講一句話“不求成才,只求成人。”孝是做人的根本。父母養育我們半輩子,只求我們孝順他們三分之一的時間,難道這點要求我們都做不到嗎?
我國古代人就十分孝順。比如《三字經》中的黃香,在他9歲時母親就去世了,他十分悲傷。可母親已經活不過來了,于是,他決定把對母親的思念以及愛全部都傾注到父親身上。冬天的天氣十分冷,晚上睡覺時,黃香就先躺在父親的被中,等被窩熱后才回到自己冷冰冰的被窩里。
我們現代人也不甘落后,就讓我們看一看陳毅大元帥的故事吧!有一次,陳毅路過家鄉時,回家看望已臥病在床,大小便失控,不能自理的母親,他幫母親洗了臟衣服并且做了一些家務事。作為大元帥的陳毅,他每天工作繁忙,日理萬機都能抽空回家孝順母親,何況我們小學生呢!我們一定要向陳毅大元帥學習。
就拿我來說吧,我認為對長輩最大的孝順就是把自己的學習成績提高,盡量讓父母少操心,平時在家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就像上個星期天(母親節)的時候,我就等母親吃完飯,搶著洗了所有的碗筷后,給母親捶了捶背。我在母親后面一下一下,十分認真地捶著,突然間,我發現母親的后背有一些駝了,我不禁想起了母親平日里不僅要辛苦地工作,而且回家還要做好多家務活,于是我捶的更加認真了,并在心中暗暗許諾:我以后要更加孝敬母親。當然不只是對自己的家人,對所有的長輩都應該如此。如在校,我們要聽從老師的教導,在校外,我們也要孝敬長輩,我每個星期最少和爺爺、奶奶通一次電話,因為太遠,要不然我每天都會去看他們。
中華民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在遠古時就有“禮儀之邦”之稱。可見,孝順長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絕不能丟掉老一代流傳下來的良好品德,那就讓我們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好好孝順長輩吧!孝順還有另外一種,那就是舍小家顧大家,歷史上這樣的人也很多,過去人說的忠孝難兩全,實際忠是最大的孝,對我們小學生來講,要想孝,首先要把科學文化知識掌握好。孝順的方式很多,每個人可能都有自己的方法。那就讓我們從我做起發揚我們的優良傳統吧!
有關孝的作文記敘文篇8
在一天晚上睡覺的時候,爸爸說:“我背上很痛。”媽媽說:“可能是腰酸吧!你白天干什么啦?”爸爸說:“我白天在幫送鴨料的工人拿鴨料呢!”媽媽說:“拿鴨料的工人可以自己拿呀!為什么你幫他們拿?”爸爸說:“我看著他們很辛苦的樣子,就幫他們拿了。”媽媽說:“那你就自作自受嘍!”
我說:“爸爸,我來幫你敲背吧!”爸爸說:“好,還是我兒子乖。”我說:“沒什么啦,這是我應該做的。”
還有一個晚上,媽媽身體不舒服。爸爸正在燒飯,我說:“爸爸,我上去陪媽媽了啊。”爸爸說:“好,你趕快去吧。”我走到媽媽旁邊說:“媽媽你要喝水嗎?要吃藥嗎?”媽媽說:“我不要,我就躺一會兒吧。”我說:“媽媽,您睡吧!”
媽媽醒來后,我說:“媽媽,你睡了好長時間了。”媽媽說:“謝謝你一直陪著我。”爸爸對我說:“你真是孝敬父母的好孩子,快吃飯吧!”
通過了這兩件事,我懂得了什么叫孝敬父母。我以后還要好好對待父母。
有關孝的作文記敘文篇9
《新三字經》里有這樣一句話:“能溫席,小黃香,愛父母,意深長。”其中提到的小黃香就是一位孝敬長輩而流芳千古的好兒童。他九歲時,不幸喪母,小小年紀便懂得孝敬父親。每當夏天炎熱時,他就把父親睡的枕頭扇涼,趕走蚊子,放好帳子,讓父親能睡的舒服:在寒冷的冬天,床席冰冷如鐵,他就先睡在父親的床席上,用自己的體溫把被子暖熱,再請父親睡到溫暖的床上。小黃香不僅以孝心聞名,而且刻苦勤奮,博學多才,當時有“天下無雙,江夏黃香”的贊譽。
在人的一生中,父母的關心和愛護是最真摯最無私的,父母的養育之恩是永遠也訴說不完的:父母為養育自己的兒女付出了畢生的心血。這種恩情比天高,比地厚,比海深。
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而在當今這個文明的社會里,多數同學似乎把這些全都忽視了。父母為了我們時刻操勞。他們對我們的教育,對我們的愛護又讓我們有什么理由不去愛他們?不去尊重,孝敬他們呢?以前的我也許從未體貼過父母,理解過父母。
可是現在,我改變了,我學會了孝敬父母,體貼他們、理解他們。爸爸媽媽忙碌一天,我為爸爸媽媽捶背,消除他們的疲憊,在炎熱的夏天,我為媽媽送上一杯冰涼的果汁,使她提起精神;在夜晚,我為爸爸端一杯熱茶;星期天,為減輕他們的負擔,我積極地做家務活,我要理解體諒他們……
同學們,也許我的所做所為你們認為微不足道,但是,重要的是我們應學會孝敬父母。不管我們走到哪里,都要記著爸爸媽媽;而且更要趁現在在他們身邊的時候,多孝敬他們。
有關孝的作文記敘文篇10
“孝”是傳統美德里最重要的一條,而我們則是由爸爸媽媽生下來的,所以我們要對爸爸媽媽好好的。
六年級上學期時,因為作業多所以媽媽每天晚上都會陪我熬到十點多,才去睡覺。不僅如此,媽媽每天晚上熬夜,早晨又早早地起來。因此我每天晚上都會保證高質量地完成作業讓爸爸媽媽放心。
不僅是作業上孝順,還有做家務事呢!
在星期天時,媽媽一個人彎著腰,手里拿著拖把,彎著胳膊往前一伸一縮,在家認認真真地拖地呢!而過了不久,媽媽早已經是大汗淋漓,一顆顆豆兒大的汗珠,清晰可見。我連忙上去說:“媽媽,給我吧!我來拖吧!”
“好吧!”說完媽媽便坐在了一旁的沙發上面。
“哎呦,哎呦……”這拖地,我剛拖了一會兒,便腰酸腿疼的。可是我轉念一想,媽媽拖不是一樣的累嗎!何必又讓媽媽累著呢!想到這,我“蹭”的一下充滿了力量,又認認真真地拖起地來!
過了一會兒,我好不容易地拖好了地!心想:這拖地也太累了吧!還好我有力氣!
媽媽和爸爸不僅每天來回跑,還要做晚飯,督促我學習和查我作業,所以他們每天都是很累的,但是日子過的很充實。
現在,我會不時地去幫助爸爸和媽媽,讓他們身上的.擔子變得輕一些,生活變得更愉快些!
有關孝的作文記敘文篇11
古人云:滴水之恩,定當涌泉相報。所以,只有心中有孝心,才能感悟到孝心的世界,心存感恩之心、心中有孝心——不一定非是那種驚天動地的,它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感激之心——題記
有一天,我們的語文老師叫我們寫一篇跟孝心有關的作文,我便是想到了自己的父母艱辛的工作,打掃衛生,煮飯等,我卻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卻幫不上什么忙,而且有時候還會添亂什么的。自從我誕生在這個世界上,父母大多數時間都在無微不至地關心和愛護中,同時我的內心里也慢慢地學會了關心,孝心的孩子,但是我自己認為我不足的地方是雖然我是有心,但是卻會因為各種原因沒有做到或是不但沒做到還反而添亂幫倒忙。
我記得有一次父母去外面辦事情很晚都沒回來,我就自作主張的.做飯,那是我第一次的為父母獻上一份孝心,雖然效果不是很好,熱的菜都咸的咸淡的淡,煮的飯還是夾生的,吃起來挺讓人別扭的,但是父母卻仍然做出一副很滿意的樣子,我深深地知道父母是故意的,不過我還是很開心,感覺蠻有成就感的,而且父母還夸我懂事了許多。聽的我內心暖洋洋的仿佛有一股暖流流過。
“孝”讓我真切的體會到親情的溫暖與孝心的成就,我突然覺得奉獻是偉大的,同時是我也理解了“孝”的含義——其實是人發自內心的感覺——關愛!
讓“孝”串聯著大家的內心生活,讓我們的生活中充滿著光明的“孝”——孝心!
有關孝的作文記敘文篇12
一開始我覺得我的媽媽是一個很好的人,因為她總是很耐心很溫柔地照顧我照顧爺爺奶奶。后來我看了《弟子規》這本書,我覺得里面很多的話就是在說我的媽媽。我覺得我的媽媽便是一個懂得孝順的人。關于孝順關于待人處世方面,我覺得都是需要向媽媽學習的。
媽媽孝順長輩的故事要是一一說出來,那么我覺得說幾天幾夜都說不完。因為在生活里的時時處處都可以發現媽媽孝順長輩的故事。令我印象較深的一次是外婆得了胃病,需要去住院打點滴,媽媽聽到后心急如焚的趕到醫院探望生病的外婆。
由于外婆念佛吃素,媽媽就幫她去醫院挑素菜,有時候還自己新手做好送去。每當外婆需要打點滴時,媽媽就坐在外婆旁邊耐心地候著,以方便幫外婆叫醫生。有時要等到半夜,媽媽實在困得不行了,不在扶手上睡一會兒,但每次都不會超過十分鐘,只要外婆輕輕一動,媽媽馬上就驚醒了。望著媽媽日益憔悴的面容,全家人都看了心疼。
媽媽不僅對自己的母親非常孝順,還對奶奶關照至及,每個星期六晚上都打電話給奶奶,對她問長問短,有時連我外婆也不免有些嫉妒。每次奶奶來我家,媽媽都會親自扶她上樓,扶進屋就對奶奶盛情款待——又是沏茶,又是切水果,一陣忙活過后就會到奶奶身邊,邊給她捶背,邊給她按摩,還會與奶奶聊些家常。對于奶奶提出的意見媽媽也虛心接受,從不與奶奶發生過爭執。所以婆媳倆一直關系很好。
媽媽不僅孝順家人,還經常參加社區里尊老愛老的活動,左鄰右舍都很喜歡她。媽媽還和樓下的'湯婆婆結成對子,婆婆生活上有什么困難都會找媽媽來幫忙,還親切喚她小名,不認識的還以為她們是母女呢!可謂是“不是母女,勝似母女”!
這就是我孝順的媽媽,提起她的孝順,鄰舍們無一不豎起大拇指贊美她的。我為有這樣一個母親而感到驕傲,感到幸福!
有關孝的作文記敘文篇13
什么是孝?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小時候,不懂事的我總是埋怨爸爸媽媽不陪我玩,每天不聽爸爸媽媽的話。后來,我去媽媽的公司里玩,看見媽媽搬那么重的貨物,我才發現,原來爸爸媽媽每天都這么辛苦,于是,我下定決心,一定要多幫媽媽做一些事。
從那以后,我只要有空,總要幫媽媽做一些事。要吃飯的時候,幫媽媽拿碗筷、盛飯;在吃完飯的時候,收拾一下碗筷,洗洗碗;回家之后,掃掃地。但是,媽媽好像還是那么累,于是,我一直在思考媽媽為什么還會這么累,終于在媽媽給妹妹收拾衣服的時候,我忽然明白原來媽媽根本不需要我么們做什么,只要我們把自己的東西整理好,其實就可以減輕媽媽的很多負擔。于是,我漸漸習慣了整理好自己的書桌,起床之后整理一下床鋪;這樣,我就經常看到媽媽的笑容,我和媽媽就都會很高興
其實這就是孝,這些對我們中學生來說,是很簡單的事情,那為什么我們就不能替父母分擔一下呢?許多學生拿著父母辛辛苦苦賺來的錢,去買零食買玩具;寧愿把時間花在打游戲上也不愿意去多看兩本書,多寫幾個字。我記得我看過一期《變形記》,里面有一個15歲的初中生女孩,打架、斗毆、一晚上能進派出所3次,買一雙鞋要幾萬元,傷透了父母的心。難道這樣子就是孝了嗎?不是的。
中華民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在遠古時就有“禮儀之邦”之稱。可見,孝順長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絕不能丟掉祖先流傳下來的良好品德。
朋友們,時光易逝,讓我們珍惜現在的時光,來孝敬父母、長輩吧!
有關孝的作文記敘文篇14
沒有陽光,就沒有日子的溫暖;沒有雨露,就沒有五谷豐登;沒有水源,就沒有生命;沒有父母,就沒有我們自己。滴水之恩,涌泉相報。關愛父母,使我們的責任。
母愛,猶如波瀾壯闊的大海,一望無垠的藍天,遼闊的草原,蔥郁的森林。翻滾著,蔓延著,生長著,蓬勃著,像歷史的長河奔騰喧涌,永不停息,
父母是弓,兒女是箭,為了把箭射得更遠些,弓更彎了。
你的前半生我無法參與,你的后半生我奉陪到底。
有關孝的作文記敘文篇15
說起“孝”這個字,真是讓我感觸頗深。在現代生活中,孝順的能有幾人?哪個家庭不是與父母分家,把年邁的老人擠進一個簡陋的小屋子中?古人曰:百善孝為先。做到的又有幾人呢?
在我的身邊就有一個例子,實在是讓人氣憤不已:那天下午我正在家玩,忽然響起了警笛聲,并且離我家不是很遠,于是耐不住好奇抱著手機向聲源處走去。不一會兒就聽到了一陣激烈的爭吵聲,于是我便肯定一定又是那個”著名“的兒媳婦兒在和她的公公婆婆吵架,因為這已經是常事了,不過這次更為嚴重一些。我認為完全都是那位兒媳的責任——她經常會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而和她的公婆大吵,更過分的是,在她剛生下寶寶的時候,她的婆婆去看小孫子,她卻不讓她的婆婆進大門。而現在,她硬是把屬于她公公婆婆的幾畝地據為己有,所以她那將近六十歲的公公不得不出去打工,著實讓人看著心酸。
我最討厭的現象就是“啃老”,曾在電視上看到過一則新聞:一位健壯的青年自己不打工賺錢,整天在家游手好閑,向父母索要生活費,這一現象在網上被網友大力批評,我都為那青年感到羞恥。
前段時間開班會時,班主任在網上搜了一個視頻讓我們看。大致內容是一位八十多歲的老爺爺被兒媳擠進一間破爛的不能再破爛的房子內。一天他的孫女生日,非拉著爺爺和她的爸爸媽媽坐在一個飯桌上吃飯。但是人都到齊的時候,她的媽媽卻一把掀翻飯桌指著老爺爺怒罵道:“誰讓你坐在這里的,趕緊滾出去。”于是老爺爺用干枯的手抹了一把臉上的淚,步履蹣跚的拄著拐杖慢慢地往門外走。這時她的孫女趕忙拉住她的爺爺柔聲地說:“沒事,爺爺,我讓你在這里吃飯,趕緊坐下!”然后把他扶到了凳子上。轉身厲聲地指著她的爸爸媽媽說道:“你們現在怎么對爺爺,我長大后就怎么對你們。”于是她的父母雙雙認錯,讓老爺爺留在屋內一起吃飯。
過一件件的事例證明,現在的子女越來越不懂得“孝”字的含義。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而人卻“慢慢地往最原始的思想退化,甚至連人最低級時的思想都不如”,我身為現代的人都感到羞愧。
希望人們能把“孝”的思想感悟透徹,切實行動,把中華民族的美德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