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征》作文400字
寫作文要根據主題和目的的需要,選擇恰當的素材進行組織和加工,以形成具有說服力、感染力和思想深度的文章。這里分享一些《長征》作文400字下載,供大家寫《長征》作文400字參考。
《長征》作文400字篇1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
這首《七律長征》是毛主席對長征的概括,從這兒我讀出了紅軍之所以能夠取得勝利,是因為他們發揚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今年是長征勝利八十周年,我們歌頌英雄,學習長征精神,那什么是長征精神?無論是紅軍叔叔們四渡赤水、飛躍大渡河,還是翻雪山、過草地,無不體現出英雄們在面對各種困難、險境時表現出的大無畏精神。對于我們小學生,長征精神就是克服困難,永不放棄的精神!
這不禁讓我想起了自己:遇到難題,就等著老師或父母講,從不動腦筋思考;在學習上,碰到一點兒挫折,就心灰意冷、不敢迎難而上。紅軍長征之路坎坎坷坷,我們青少年的學習之路也并不平坦。長征雖然結束,但長征精神卻永存。我們要傳承長征精神,努力學習知識,不怕困難,勇于翻越學習中的一座座山,一條條河,為自己的理想持續不斷地努力,像長征一樣,直達完全的勝利。
學習是一座山,往上走,即使一小步也是新高度。我堅信我能做到!
《長征》作文400字篇2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這是毛主席對長征的概括,從這兒我讀出了紅軍之所以能夠取得勝利,是因為他們發揚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長征途中,發生過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我不會忘記《金色的魚鉤》《倔強的小紅軍》《軍神》《豐碑》《草地夜行》《三人行》等感人至深的故事。故事展現給我們的有激烈的戰斗場面,由鋼筋鐵骨般的戰斗英雄,有舍己為人的普通戰士,有同志間濃濃的親情。在這些故事中,《金色的魚鉤》使我久久不能忘懷。
一位年過半百的炊事班長,為了讓患病的幾個小戰士吃到足夠的食物,寧愿自己啃他們吃剩的魚骨頭,喝漂著一點菜葉的所謂的野菜湯,最后餓暈在釣魚的小水溝邊。即使在他生命垂危時,也不愿浪費一點兒食物。他為了紅軍隊伍,為了革命,為了長征的勝利,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這是一種多么崇高的精神!
《長征》作文400字篇3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一個周日的下午,我和爸爸、媽媽一起觀看了《長征》這部具有教育意義的影片。影片講述了紅軍戰士不畏艱難,勇敢地走過了二萬五千里路的故事。
其中,最令我感動的是戰士們翻越雪山的那一幕。雪花漫天飛舞,北風哭嚎著咆哮著。戰士們身上只穿著單薄的衣服,凜冽的寒風似利刀、似枷鎖,無情地折磨著他們。忽然有一位叫英英的年輕女戰士走不動了,蜷縮在她媽媽懷里,張大嘴巴用盡全力說:“冷……我冷……”。媽媽緊緊地抱著她,噙著淚花堅定地說:“堅持,堅持下去我們一定能出去的!”但最終,英英沒能再睜開雙眼。此時,雪在風的幫助下更加肆無忌憚了。每個戰士都不敢坐下休息一會兒,因為他們知道一旦坐下就有可能永遠都站不起來了,他們艱難地邁出一步、兩步、三步……一路上大家互相攙扶、互相鼓勵,憑著堅強的意志終于翻越了大雪山。
盡管紅軍長征已經過去了八十年,但這段歷史我們永遠銘記在心。這不僅僅是一段光榮的歷史,更是一種不朽的精神。讓我們記住這段歷史,發揚長征精神,從身邊的點滴小事做起,不怕苦,不怕累,努力學習,做一個“品行正、知能真、身心健”的愛國少年!
《長征》作文400字篇4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讀著這首《七律·長征》,我的心又一次被強烈的自豪感占據了。是啊,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這是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壯舉,是每個中國人都引以為傲的。
打開中國地圖,標出紅軍長征所行走的路線,就像是一條紅飄帶。紅軍雙腳走二萬五千里,爬雪山,過草地,這該有多難!據我所知,在長征期間,紅軍戰士們共翻過了18座大山,跨過了24條大河,走過了660里荒無人煙的草地。如果說長征是“紅色之旅”,那么紅軍戰士們就是一枝枝傲霜斗雪的紅梅,一片丹心向陽開。
長征途中,紅軍戰士們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不知經歷了多少風風雨雨,無數戰士倒在了長征途中。據我國統計,紅軍長征每行走300米,就有一位戰士倒下。所以,長征是一曲悲壯的歌,一首悲壯的詩,一幅悲壯的畫。可在毛主席的筆下,這一切都是那樣平淡無奇。“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這是何等豪邁的氣概呀!
現在,我們要把長征精神放在學習上,翻越學習中的一座座高山,一條條大河,迎來自己人生中的“盡開顏”!
《長征》作文400字篇5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紅軍長征又苦又累,但十年寒窗的學習又何嘗不是呢?沒錯,學習,正是我們新時代紅軍戰士的長征。
從小時候,我們開始牙牙學語時,屬于我們的長征就已經開始了。長征路上,我們通過聽音樂陶冶自己的情操;通過讀唐詩宋詞來豐富自己的大腦;通過看書來開擴自己的視野,升華自己的智慧?一年級,我們開始了“飛奪滬定橋”,在此期間,天真無邪的我們漸漸變得懂事。三年級,學科的項目在不斷地增加著,我們努力地尋找學習方法,以求成功地“巧渡金沙江”。一次次考試,如同國民黨圍攻,我們在絕境中吸取經驗,讓自己變得越來越成熟。我們偶爾也會失敗,我們可能會氣餒,但是在同學的幫助和老師的鼓勵下,我們就一定可以再次站起來,跨過“五嶺”和“烏蒙”,讓它們成為我們人生中的墊腳石。
對,學習是苦,學習是累,但是如果不學習,以后就會更苦更累!我一直堅信,希望你也相信,我們今天的付出在未來一定會得到回報的。看!這一張張鮮紅的獎狀。聽!那一陣陣激烈的掌聲。不正是我們每一個人努力的結果嗎?
“陽光總在風雨后,請你相信有彩虹?”
《長征》作文400字篇6
紅軍,是一個大家耳熟能詳的名字,他們的故事一直銘刻在人們的腦海中,其中最讓我感動的,那就是——紅軍長征的故事!
今天,我看了一篇文章,名字叫《紅軍長征》。其中一系列的數字反映出了當年紅軍的艱辛,有這么一段話:紅軍長征途中,幾乎平均每天就有一次遭遇戰,路上一共368天,有15個整天用在大決戰上,有235天用在白天行軍,18天用于夜行軍。長征路上,紅軍只休息了44天,平均走365華里才休整一次,日平均行軍74華里。路上共爬過18座山脈,其中5座終年積雪,渡過24條河流,經過11個省,占領過大小62個城市,突破了11個地方軍閥的封鎖包圍,通過6個不同的少數民族地區。紅一方面軍從瑞金出發到達陜北,平均每行進一公里,就有三四個紅軍戰士獻出生命。
紅軍在漫漫長征路上即使知道前方有千難萬險,也決不退縮,奮不顧身地英勇戰斗,直至奪取勝利!他們的目的是什么?他們的目的就是要讓那百年戰亂的中國得到統一,讓中國徹底解放!
我感動紅軍的堅持不懈,更感動他們那不畏艱險,勇于犧牲的高貴精神。在我的學習生涯中,也遇到過許多困難,碰到過許多挫折,我要牢記紅軍長征的故事,不斷地鞭策自己,讓自己的學習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長征》作文400字篇7
星期五的下午,學校組織了去電教廳觀看電影,《長征》。
長征是中國革命史上舉世無雙的偉大壯舉。半個世紀以前,戰斗在長江南北各根據地的主力毛澤東、朱德、周恩來等領導紅軍部隊,為了挽救革命的危機,實行了戰略大轉移。紅軍戰士靠自己的雙腿,四渡赤水,搶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雪山,過草地,歷盡了千難萬險,歷時一年有余,途經十多個省,長驅二萬五千里,戰勝了國民黨軍隊從地上到空中的圍追堵截,在中國的西北部勝利會師。二萬五千里長征中,經軍在敵人的圍追堵截情況下,忍饑挨凍,爬雪山,過草地,依靠百折不撓的頑強意志和勝利信心,克服了重重困難,終于取得了勝利。
意志薄弱的人控制自己的行為和感情的力量小,會被困難嚇倒,做事情往往半途而廢。即使在遭受挫折和失敗時,堅毅的人也不氣餒,不灰心,不屈不撓繼續奮斗,直到取得勝利。我要做一個堅毅的人。
《長征》作文400字篇8
我眼中的長征是經歷了無數次的磨難,才是現在這個樣子的。
他們就是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中鍛煉出來的。被敵人前后夾擊、圍追堵截,他們還是刻服了許多的困難,順利的到達陜北。
在我的心中,他們永遠是那么高大、那么不屈不饒、那么的舍己救人,我要學習他們不怕苦、不怕困難的精神。
他們每次被困難重重包圍時,而是想方設法的打退敵人,是自己又能踏上新的征程。而有些戰士在打退敵人時侯,又自己做出的犧牲。
我想那些做出犧牲的戰士會想,我是光榮犧牲的,我也付出了一份力,我是值得的。如果我是其中的一個戰士,我也會為我自己而感到驕傲、自豪!
我為我自己的祖國而感到驕傲、自豪。我們的英雄前輩為我們做出了好的榜樣,我要學習進取,為我的祖國增一份力!
《長征》作文400字篇9
我讀過許多關于長征的文章。每一篇文章都深深的打動著我。其中使我印象最深的是一篇名叫《金色的魚鉤》的課文,這篇課文是一位紅軍回憶他的老班長為了讓他和另外兩個病號順利走出草原,而最終犧牲了自己的生命的故事。
文中的老班長為了讓三個病號順利的走出草原,不斷的為他們增加營養。為了讓他們補充更多的營養,老班長把用來縫衣服的針燒紅了,做成了釣魚的魚鉤。為了找到魚餌,老班長不知翻了多少草皮,老班長的眼睛也漸漸的開始模糊了,但是他還是堅持給三個病號做魚湯喝。有時老班長等了半夜也釣不到一條魚。而每次煮的魚湯老班長一口也不喝。就這樣老班長和病號們一天天消瘦下去,而老班長卻不斷的鼓舞著病號們要走出草原。直到他在去世前還不肯喝下病號們為他煮的魚湯
老班長最終還是沒能和病號們一起走出草原。但是他那為別人著想的精神還一直活在我們的心中!
《長征》作文400字篇10
漫漫長征,不知有多少英勇的戰士倒下。他們憑著必勝的信念,爬雪山,過草地,不畏嚴寒,風里來,雨里去,他們個個的有堅強不屈、視死如歸的精神。正像那意大利著名的長篇小說——《牛虻》中的主人公亞瑟,在敵人的嚴刑拷打下,仍然毫不畏懼,從容不迫。
當干糧吃盡、無食充饑時,戰士們吃起了樹皮、樹根、野草,有的戰士甚至被活活的餓死、累死,他們在艱難困苦的環境中戰斗,但絕對沒有一個人像狡猾可惡的敵人低頭、投降,他們擁有那不屈不撓的英雄氣概,體現了堅貞不屈的高大形象。如果沒有正確堅定的信念;如果沒有奮不顧身的戰士;如果沒有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工農紅軍。難道此時還會存在自由和平幸福的生活嗎?雖然當時的戰爭犧牲了許許多多的戰士,但是他們的優良品質,頑強不屈的精神,仍存活在每一個人的心中。他們舍小家,保大家,離別自己的親人,保衛祖國,保衛我們共同的家園。多么可貴的精神啊!這些英勇的戰士們時刻為中華之崛起而奮斗著;時刻為將來幸福和平的生活而奉獻著,努力著。
烈士,英勇的烈士,我贊嘆他們,敬佩他們,我愿做一只中國的“牛氓”,為新世紀譜寫動人的贊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