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遠的的作文600字
好作文的表達方式通常多樣化,運用多種修辭手法和表現形式,能夠讓讀者感受到作者的獨特性和創意。優秀的遙遠的的作文600字要怎么寫?下面給大家整理遙遠的的作文600字,希望對大家能有幫助。
遙遠的的作文600字篇1
猶如一朵飄流的白云,逝去了-——我家的那片竹林。它留給我的那一份美好的回憶,不時縈繞在我的夢境里。
那里曾是一片很濃密的竹林,童年時,我的小天地就是那片濃密的竹林。
冬天,大地上一片寂靜,那些曾經茂密的小草,此時躲在厚厚的泥土下睡著了,很難看到它們的蹤跡。這時,那些樹木的皮變得又枯又老,像老人的臉一樣,澀澀拉拉的,枝頭又像一個禿頂。然而,只有那片竹林,仍是那樣的濃密,那樣的翠綠,看起來那樣的舒服,讓人感到一絲淡淡的春意。
春天終于來了,許許多多的小竹筍破土而出,又肥又嫩,其周圍有許多小花小草襯托著,更顯得它的好看。徜徉在其中,更覺得有一番情趣。記得那時,我常常因玩到忘了吃飯時間,被媽媽責怪。
夏天,密林成陰,晚飯過后,無論是小孩、婦女、老人,都喜歡聚集在這玩耍、聊天、下棋、乘涼,這時的竹林,一片歡聲笑語,就像喧鬧的夜市……
我覺得秋天是一個蕭瑟、悲傷的季節。
就在那年的秋天,突然來了幾個人,說這竹林風水不吉利,要砍了買掉。任憑我如何哭鬧,最后還是砍去了,只余下一片孤零零的竹根。
或許純潔的童心是最幼稚也是最真誠的。那以后,我便不時的去看看那些悲切切的殘根,心中也默默祈求他們在陽光雨露中復活。
秋去冬來,我徜徉在原來的竹林邊,望著雜草叢生的荒野,心中涌起無限的惆悵。大地上仍一片寂靜,那片孤零零的竹根也隨著枯黃的小草寂然入睡了吧,然而,就在這時,我分明看到了一棵又肥又嫩的綠色……
遙遠的的作文600字篇2
太陽散發出來的火熱光芒——那是夏天的顏色。此時有一種力量促使我到大自然中走走,感受一下它的奇異。
來到田野,嫩綠的色彩在我眼前晃動,無邊無際,他在炎熱太陽的照射下向我問候。你愿讓農民撒下種子,又讓他們收獲,云暫時遮住了火辣辣的太陽,而你依然等待著豐收的季節,隨著時間的飛逝,你告訴人們:一分耕耘,一份收獲。
我坐下來,撐著樹蔭,迎面還不是送來風兒的問候。腳下的小河,潺潺的流著,在陽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用手輕輕撥動,涼絲絲的感覺頓時遍布全身。你雖然為人們辛苦的灌溉田地,但你卻總是快樂的流淌著,如一個活潑的孩子。偶然在樹下望向天空,那湛藍的天空沒有一絲污跡,它帶給了我一個美麗的幻想;那潔白的云彩,隨心所欲的飄動,它帶給我一個自由的想象……
走在田邊的小徑上,知了與我相互傾訴,它為辛勤勞動的人民歡唱頌歌。路邊的一簇簇野花,在綠油油的小草的襯托下,個個爭奇斗艷,顯得十分美麗動人。
時間總是在不經意間悄悄流逝,夕陽已染紅了天邊的云,劃過了一條完美的弧線……
天色已暗了下來,凄涼的黑色天幕在月亮皎潔的幽柔的光芒和星星閃耀的星光下竟如此動人,它吸引著我來到園子里抬頭望去,一切恢復了以往的寂靜……北斗七星在漆黑的夜晚為人們亮起了一盞指路燈。夏季最耀眼的天蝎星座,也向人們亮出了他那神秘和智慧的一面。只見它那有力的鉗夾威武的舉著,向人們展示出了它的勇敢,心宿二也發出了絢麗的光芒。
一次奇異的自然之旅就伴著隨著靜謐的也悄悄結束了,它讓我看到了從未有過的綠色美景;使我嗅到了從未聞到的幽香;從未聽到的自然的最純真的聲音……愿這一個美妙的夜能讓我帶著一個奇異的夢入睡……
遙遠的的作文600字篇3
在我的內心世界誰都猜摸不到還有一個小小的世界,但它所容納的東西卻很多很多,那個小小的另一個世界叫心甜。
心甜所容納的都是一些甜甜的事件,當我想起時便會有一種幸福的感覺。可有一件事涌上心頭的感覺卻是酸酸甜甜的,那就是想起了我親愛的奶奶。
奶奶是一個慈善、美麗,有愛心的人,卻從來都不會去追求榮華富貴,只為了有一個甜美、幸福的家。每當想起奶奶的時候,我便淚流滿面,哭個不停。我想把淚水都收回的時候,可這時淚水卻不聽我的話,自作主張地滴落在地面上,停不下來。
每當想起奶奶時,心中充滿羞愧,為什么不能早點長大,好好的孝順奶奶。腦海中時常出現我和奶奶的畫面,時常出現幻想,想去抓住,抱住親愛的奶奶。可當我伸手想抓住奶奶時,奶奶卻迅速的離開了。我想念,我思念,我最親愛的奶奶卻永遠都聽不見,看不見,回不了我身邊。因為我的奶奶去了那個沒有痛苦,沒有悲哀,沒有遺憾的最遠最遠的地方。
我悄悄地,小心翼翼地將一個裝有紙條的漂流瓶帶到河邊,慢慢的將它放入水中,用手輕輕的撥動著水讓漂流瓶快快地流走。盡管我不知道它要漂流多久才能到我想讓它到的地方,但我不放棄,仍然每天放一個漂流瓶,讓它漂到與天邊相接的點,讓我那在遙遠世界的奶奶看到我想對她說的心里話。這時我抬頭仰望天空,仿佛看到奶奶在對我招手,對我微笑,希望漂流瓶載著我對奶奶思念去到那個地方。
我和奶奶在一起的點點滴滴,都成了生命中既溫暖又冷寂的痛。也看到了奶奶遙遠的眼神中的閃爍。
遙遠的的作文600字篇4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抬頭仰望星空,望著天上那輪殘月朦朧中看到詩仙李白正在花間醉酒;杜甫在茅屋內徹夜難眠;蘇軾被貶,在庭院中與張懷民共賞月色;王維在林間彈琴,明月前來與之相伴。
其實古人并不遙遠,他們的詩詞就是最好的見證。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即使李白被賜金出宮難展凌云壯志也仍然活得自信,活得精彩。他朗聲向世界宣布“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一個自強不息,永遠充滿戰斗力的俠士不就在你眼前向你傾訴他的萬丈豪情嗎?詩仙未曾遙遠。
“安得廣夏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安史之亂唐玄宗與那楊貴妃逃之天夭,而杜甫卻在途中被捕,昔日繁華的京都此刻長滿野草,戰亂不斷。望著這片土地杜甫無權無官只能寫下“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來表達深切的痛苦與悲傷。我隱約聽到一位白發老者向我哭訴那痛徹心扉之痛和報國無門之悲。詩圣又何曾遙遠?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中秋佳節,月色正濃。蘇軾對月高歌,發出了天下人的心愿。他活得瀟灑,活得坦然,也活出了真姿態。古人與今人情意相通又極為相似。最大的愿望莫不是世事安好,家人常伴。蘇仙從未遙遠。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入夜漸微涼,王維獨坐在林間擺脫塵世紛擾,尋得一刻鐘的出塵,忽然他朝我走來邀我一同賞月。詩佛就在我們身邊。
思緒百轉千回,穿越千年。回過神來見明月依舊,心下感慨萬千。倘若我們能讀懂古人之傷,古人之悲,古人之樂,那么在書中我們便可與他們暢談,論天下時事,筑文學之妙,品詩詞之美。好不快哉!
原來,古人并不遙遠!只要我們肯細細品讀便會發現古人,他們一直在你身邊從未遠離。
遙遠的的作文600字篇5
有人說內心的世界是粉色的,五彩斑斕;也有人說內心的世界是無趣無謂的,但是我的內心卻是一個遙遠又夢幻的。或許這只是一個夢,但卻是我所盼望的,它在別人眼里十分普通,在我這里卻那么遙不可及。
今天是父親節,一定有很多家庭會選擇一家三口出去玩,在街上,在景區……我不得不承認:我羨慕了!因為我一輩子也不能像別的家庭那樣,一家三口出去玩一次。因為我的爸爸因疾病剛過世與人間,就在父親節的前一天。之前我有多么想讓我爸爸快點好,然后一家三口一起出去玩。可現在卻連一點苗頭也不能有了,它永遠都是一場夢,永遠都是我內心的世界一個念想了。
我內心的世界并不美好,也不耀眼,就是這樣的一件小事卻成為了我遙不可及的夢。我多次在睡夢中夢見父親的身影,在那遠處叫我:“孩子快過來,我們出發去玩了!”媽媽也在,但是我跑過去時,卻又一瞬間消失,都散了。我曾多次在內心過問自己,“假如一切都從未發生過,那爸爸也不會遠離我們?假如爸爸不出生在那個家庭,是不是會比現在強很多倍?爸爸一瞬間消失離開,是命運在捉弄我們,還是這就是命呢?我只是想要一個普通的完整的家庭和一次普通的旅行,為什么也這么難呢?我內心就想要別人那樣普通的生活,不要多彩多姿,只是純純樸樸;并不要多走多行,只是腳踏實地,但這是那么遙遠……多少思念化作塵埃,歲月如梭,人不在,心還在。最后:爸爸,父親節快樂!我愛你永遠!
那么普通卻那么遙遠,我內心世界并不要多姿多彩,只要普普通通,安安穩穩,就夠了!
遙遠的的作文600字篇6
你我背對而走,距離拉得長長又遙遙,當我走到路的盡頭,才發現,你正站在路的前方微笑的看著我。
——題記
短短距離將人生拉得長長又遙遙,距離短短將人生拉得迢迢又遙遙,你我天水各一方,手與手不能相牽,夢與夢卻日夜相連,僅一水之隔,卻永遠不能到達對岸,只是因為缺少那一條通向對岸的路。
NO.Ⅰ
近日來,我的心情就像那枯葉般索然無味。上天總是對我那么不公平,為什么自己偏偏不像他人那樣優秀。期中考成績出來了,那鮮紅的分數時刻刺痛著我的心,俗話說得好“十年寒窗苦讀日,一舉成名天下知”,而對于我來說“不成名才是天下知”,我把試卷放到媽媽面前,媽媽并沒有責罵我,而是對我說:“孩子,媽媽知道你盡力了,你想念地更好,你在媽媽眼里永遠是最棒的……”那夜,我才第一次知道失眠的感覺,其實路并不是那么遙遠,只是缺少那一顆理解的心罷了。
NO,2
經過一夜的暴風雨,路面早已泥濘不堪,一位中年人騎著自行車正匆匆趕路,或許是因為著急,中年人一不小心摔倒在地,把湯灑在了一個穿夾克的婦女身上,這位中年人邊道歉邊掏出紙為婦女擦衣,這位婦女微笑著說:“我的衣服可真有口福,你的湯一定很好喝吧?”中年人微笑著低下了頭,其實,路并不那么遙遠,只要有一顆寬容的心就夠了。
NO.3
俗話說得好,“一份耕耘,一分收獲”,這是永恒不變的真理,經過日日夜夜的奮戰,終于迎來了七月的中考,只要你細心的攻克那一個個難關,你會發現通向象牙塔的路并不遙遠,七月后我們會站在象牙塔的頂端。
知道我為什么不寫NO。3而直接寫NO。4嗎?因為“3”和“山”諧音,我不想讓山阻礙我前進的路,路其實并不遙遠。
——后記
遙遠的的作文600字篇7
每當夜幕降臨,我獨自坐在樓頂的陽臺上欣賞那皎潔的月光與繁密的星星時。我時不時會想起那個離我遙不可及的夢想。有人曾經問我:夢想是什么?對呀,我的夢想應該是什么呢?是想以后做一個平凡而又樸素的人還是像那些當今在天空中那些一顆顆閃爍的“行星”呢?我想:我的夢想應該是飛出這一片小地帶,到世界各處游覽,然后找一份固定的工作,過一些平凡卻又不是平凡的生活。
有一次,爸爸問我:你的夢想是什么?我沒有回答他。他又說:或者說你以后想做怎么樣的人,過怎么樣的生活?我回答他:我以后想做一個和大家一樣的人,但我不想過和大家同樣的生活。我在心里默默地想:我應該想要與眾不同吧。
數日后,我到了初中一年級我才明白了我的夢想并不是做與眾不同的自己,而是做最好的自己。原來我的具體夢想是像沙子那樣渺小,僅僅只是走到武漢,然后找一份堅實的工作,過上與現在世人一樣的生活。其實,做到這一點就已經算是很不錯了,并不是需要像那些成功地企業家。但是使我們產生這種夢想的因素是什么呢?我想,應該有一大部分的都是因為現實的殘酷打破了夢想的美好罷。
不論我們的夢想有多大,我們的努力到底有沒有用,但至少我們努力過,追過。現在唯一為了實現夢想的最快捷徑就是做到最好的自己,完善自我并且學到更多的知識。
遙遠的的作文600字篇8
生活中美好的事物,遠距離的觀望往往比不上近距離的觀賞。而曾完美地出現在我生命中的她,如今與我遠隔十萬八千里,我多么想再近近地看一看她的模樣。遙遠的我們,想起曾經給對方留下美好回憶的彼此,都會不禁潸然淚下吧。
怦然心動的開始——從我落地的那一刻開始,您的心總是欣喜著,激動著,可能是孫女我太可愛迷人了吧。您總愛把我擁在懷里,您總愛親吻我的臉頰,總愛把我向他們炫耀,比起母親的疼愛,您的掌心更讓我覺得溫暖。我在您的關愛下一點一點成長,您會牽著我的小手去看我們村里那片盛開的花海,去享受山腳下那片流淌的河水旁那剛吐露出芽兒的草兒,去感悟大自然的綠意。您在身旁的氣息,沁人心脾,彌漫著幸福,近距離的我們多美好。
記得我被父親帶到城市里的那天,我哭得不知如何形容,我用盡全身力氣從父親懷中掙扎,我捶打著他,撕咬著他我甚至恨他,因為我早已習慣了身邊有您,我已離不開您。您叮囑父親照顧好我,您強忍淚水,揮揮手:“走吧!”短短的話語不知隱藏了你多少的感傷與心酸。我們不再近距離。
我多害怕,轉身后,您笑臉寂寂不再。
您不在身旁的日子,每一天都是對您的想念。每次夢里遇見您,總是面帶微笑。電話那頭的您每次與我通話都哽咽住,一年只能見上兩次面的我們,隔得太遙遠。
斷了心弦的終點——您躺在那張我從小進入夢鄉的床上,緊握我的手,我坐在床邊,大人們跪在床前。您從小教我如何做事,如何為人,如何愛惜自己,可是從未告訴我,這樣的場面,我該怎么做。您拿出一個小紅袋給我,那是您的存折和我倆在山腳下拍的一張老舊的照片,合上了雙眼,面帶著微笑。
如此相愛的我們,為什么隔得那么遙遠,對您的思念太多,與您的回憶太多,依舊相信,遙遠的我們會再遇見。
遙遠的的作文600字篇9
我們是七零后,我從小生活在農村的姥姥家。我們那時不像現在的孩子無憂無慮地生活,也不像現在的孩子有各種各樣的玩具。我們放學后會力所能及地幫著大人做些家務勞動,我們的玩具就是大人們閑時折的紙鶴,做工之余做的手工制作,每每此時我們都會欣喜地跳躍起來,手舞足蹈……我們沒有良好的條件去旅游,最高興的事情就是跟小朋友一起到野外(坡地里)去郊游。我們唱著跳著……凡事都是自己動手。
最使我記憶猶新的是我小學五年級的初秋。星期六早早地寫完老師布置的作業,就跟著姥爺去地里干活了。我感到很新鮮,隨便跑著跳著,姥爺喊開了:“別亂跑,別把土給踩硬了,來年就不好種莊稼了。”我眨巴眼睛等待著姥爺的解釋:姥爺慢悠悠地給我背了一首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隨后姥爺又說愛護土地就是愛護自己的家園,愛護土地就是愛護自己的國家,就是尊重農民。我似懂非懂地點點頭。一會兒我又爬到核桃樹上打核桃吃,老爺又喊我了:“別把樹枝折折了,它會疼的,來年它就會給你耍脾氣,不好好長果實了。”我疑惑地問姥爺:“為什么?”姥爺說:“樹跟人是一樣的,它也有生命,你折了它的枝條,它也會流淚的,它傷心了,自然就不好好結果了呀。”長大后我才慢慢明白,土地,果樹,都是我們的資源,姥爺雖然是地地道道的農民,但他卻像愛護自己的家庭一樣愛護著他們,照料著他們。
愛護家園,人人有責。
遙遠的的作文600字篇10
在這個風景如畫的公園,有一處地方破壞了這份美感,這便是公園一角的垃圾桶。說來也怪,垃圾不待在垃圾桶里,卻偏偏在四周散落了一地。
一天,一個男孩與一個女孩背著書包,結伴走在回家的路上。但他倆經過這個垃圾桶前,并沒有捂著鼻子急忙走過,而是盯著垃圾桶看了一會,不禁皺起了眉頭。
女孩指著這堆垃圾,心里很不是滋味地說:“垃圾桶明明就在眼前,地上怎么還一片狼藉?”話音剛落,她就彎下腰,不怕臟地伸手將垃圾撿起來,扔進垃圾桶里。
男孩知道撿垃圾可以讓地面暫時保持整潔,卻不是長久之計,得讓人們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他撓撓頭,冥思苦想。忽然間,他眼前一亮,掏出筆和紙,趴在地上埋頭寫了起來。
當女孩撿好垃圾的同時,男孩也把自己的作品貼在了垃圾桶上。女孩瞄了一眼,豎起大拇指叫好,只見上面寫著幾個大字:“文明——只差一步。”
是呀,文明,就只差那小小的一步。
一步,只有半米的距離,只需要半秒不到的時間,為何有那么多人做不到,為何垃圾會溢出來,難道真的是做不到嗎?
同樣,地上的紙屑,又有多少人視而不見,或直接跨過去;旁邊就是斑馬線了,又有多少人抱著僥幸的心態,懶得走這幾米路?每一個細小的動作都像一面鏡子,能照出最真實的自我。
試問,一步何以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