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主題作文素材
好作文都有一個明確的中心思想或主題,能夠讓讀者清晰地理解作者的意圖和所要表達的內(nèi)容。這里提供優(yōu)秀的家主題作文素材,方便大家寫家主題作文素材參考。
家主題作文素材篇1
“草長鶯飛二月天,湖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三月初三,碧空如洗,萬里無云。我和哥哥來到了草地上放風箏。哇!各種各樣的風箏布滿天空,有燕子的,有恐龍的,有兔子的,還有大象的,奇形怪狀的風箏數(shù)也數(shù)不清。
我拿起風箏向天上一扔,飛快的向前跑,可風箏怎么也飛不起來。哥哥也試了一試,還是飛不起來。“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兒呢”?我疑惑的問。
這時哥哥對我說:“你不要灰心,雖然前兩次都失敗了,但他總會飛起來的,失敗是成功之母嘛!”
聽了哥哥說的話,要放棄的我又充滿了信心。一鼓作氣的拿起風箏,這一次我和哥哥一起來完成。我在前面拿著風箏,哥哥在后面放線。三,二,一,跑,我拼命地向前跑,哥哥也努力的在放線,慢慢的風箏像飛機一樣飛了起來,我看著它快樂的身影在天上越飛越高。
我和哥哥在地上隨著風箏的飛行軌跡追逐奔跑,周圍是喝彩聲和歡笑聲。風箏在天上飛,我們在地上追,風箏就是快樂的使者。天上有一群快樂的風箏,地上有一群快樂的孩子。
通過我和哥哥的努力,風箏終于飛了起來,我們也通過自己找到了快樂。經(jīng)過這次放風箏的經(jīng)歷讓我知道:“做一件事要堅持,不能半途而廢”,快樂就在我們的手中。
家主題作文素材篇2
我的家鄉(xiāng)在樂陵南邊的一個小村子里,那里有那里的過年習俗,那么作為一個在濟南生濟南長的樂陵人,就讓我來一一闡述這里的習俗。
第一,掛燈籠、放鞭炮:先說一句題外話,濟南的年味好淡哦!鞭炮放的也少,至于燈籠嗎,也就小區(qū)門前掛一兩個。而老家就不一樣啦!大年三十晚上五六點鐘,家家戶戶掛上通紅的燈籠,鞭炮也響得和打雷一樣了。每戶人家都要放一堆鞭炮,有大鞭炮、小鞭炮、煙花、鉆天猴,大鞭炮震耳欲聾;小鞭炮清脆響亮;煙花五顏六色;鉆天猴拔地而起,升上天空后綻放出五顏六色的光彩,把整個村莊照的跟白天一樣;家家戶戶還燃放起了篝火,不是為了取暖,而是預(yù)示新的一年紅紅火火,大吉大利!
第二,給逝去的祖輩磕頭,在我們的老家,家家戶戶都供有家譜,上面列有逝去祖輩的名字,大年三十晚上放完鞭炮,小輩子孫就要給祖輩磕頭,希望祖輩可以保佑子孫平安、健康、幸福。看到大爺們磕得那么虔誠,我也跟著跪下磕頭,絲毫沒有覺得不好意思。
第三,吃水餃,拜年,在我們的村里,大年初一這一天都起的很早,大概也就五六點鐘就起床了,抱柴火,燒大鍋,煮水餃,不知怎么的,感覺大鍋里煮出的水餃格外的香!吃完水餃大家都走街串巷給自己的長輩拜年,互致問候,那鄉(xiāng)音不是一個親切可以形容的!
第四,扭秧歌:扭秧歌的時間在大年三十后的幾天,大概在每天晚上七八點鐘,已經(jīng)是鑼鼓喧天了,敲鼓的敲鼓,打鑼的打鑼,剩下的都在扭秧歌,除了一些舞步熟練的老爺爺老奶奶,也不乏一些新手,他們依葫蘆畫瓢的扭著,倒也有模有樣,其中數(shù)小孩子的舞步最搞笑了,簡直可以當春晚小品看了,他們的舞姿張牙舞爪,把人逗得捧腹大笑。突然有一個小孩自己絆到了自己的腿,一屁股跌坐到地上,嚎啕大哭起來,接著就是親戚們的安慰聲……
我老家的.習俗還有很多很多,在這里就不一一列舉了,祝老師和同學們春節(jié)過年愉快!
家主題作文素材篇3
那天,老師沒有拖課。我看天色還早,并決定留在學校鍛煉一番后再回家。當我開始第二次跑步時,天空下起了蛛絲般的小雨。看著天色漸漸變得昏暗,我便收拾東西回家。騎上自行車,剛出校門不久,剛才像蛛絲般大小的雨,頃刻之間變成了瓢潑大雨。我靠路邊騎行,盡力想找一點遮擋,來避開雨珠的襲擊。天黑沉沉的,想書法家打翻了墨水瓶,轟隆隆的雷聲響起來,天邊不時閃過幾道耀眼的光芒。這樣陰森的鬼天氣,讓我感到害怕,我的胸腔中不停地咚咚作響,雙手也微微顫抖起來,好想家就在眼前,回家的愿望如此迫切。
路上的人也越來越少,從孤零零的幾個人,變得只有我一個人。這雨像是追蹤導(dǎo)彈一樣,向我身上猛烈的襲來。我就這樣成了“落湯雞”,我轉(zhuǎn)進一條小路,雨也變小了。可問題接踵而至,小路因重修施工變得泥濘不堪。路上坑坑洼洼,左一個坑,右一個坑,直接把我的褲子染成了最為潮流的土黃色。在我心疼褲子之時,我的前車輪,突然陷入了泥土中,我因重心不穩(wěn),一字腳“撲通”地踩進了土中。之后,我拼命地把單車拽出來后,發(fā)現(xiàn)自己一只腳滿是雨水,一只腳滿是泥土,狼狽極了。
終于來到了一條平坦的路,離家也越來越近了,此時的我恨不得插上翅膀,快速地飛到家里,往日普通的家此時變得如此金貴!我的眼前,仿佛出現(xiàn)媽媽做飯的身影,我的四周散發(fā)著誘人的飯香……我加快了回家的步伐。
來到家門前的最后一個路口,眼前那片從家里照射出來的,柔和的光芒,照亮了傍晚時分的小路。爺爺和爸爸已在門口,他們見我許久沒回,都等急了……此刻,雨滴落在我身上,但這雨,是溫暖的……
家主題作文素材篇4
俗話說“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我的家在被譽為“道德之鄉(xiāng)”——渦陽縣城的一個村莊,也有獨特的民風民俗,就拿過年來說吧!
大年三十俗稱除夕,在這一天家家都吃肉餃,寓意是昏昏沉沉地過完了一年。在吃餃子時要比家里的人口數(shù)多盛一碗,就是希望“年年有余”呀!
除夕晚上,每家都會點上兩根大紅蠟燭,徹夜不滅,并且一直點燃到大年初一早上。也有人會在這一晚“守歲”,老年人守歲是對匆匆流去時光的惋惜,而小孩守歲,則是為了延長長輩的壽命。俗話說“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滿街走。”
大年初一凌晨五、六點的時候,我們這可不是去拜年,而是去上墳。一大早,我們便動身去上墳,拿著冥幣、黃紙,還有鞭炮。人們在上墳的時候,會將黃紙點燃后放在墳頭前,那燃過的黃紙灰被寒風吹起,像是逝者對人間親人的問候。
大年初一,家家吃素餃,而不會像前一天那樣吃肉餃,寓意是今年不能像去年那樣昏昏沉沉地過了。吃完早飯,男人通常會帶著一群小孩去挨家挨戶地拜年,而女人們則在家里接待來拜年的客人。拜年時,最能吸引孩子們的就是拿紅包了,不過這紅包得來的可不容易呢,因為這是小孩跪地磕頭得來的。
隨后在大年初幾的這幾天,吃飯都要放鞭炮,而且放鞭炮的時間都是在一天三頓飯之前,所以,這幾天鞭炮聲會此起彼伏,不絕于耳,顯示出春節(jié)歡慶而熱鬧的氣氛。
一個普通平凡的習俗,更能體現(xiàn)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這些文化是先輩們智慧的結(jié)晶,這些結(jié)晶需要我們繼承與保護。
家主題作文素材篇5
“春節(jié)”是中國一個十分重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在春節(jié)期間,全國是上下舉國歡慶,處處洋溢著歡樂和諧的氣氛。
佛山的春節(jié)一般在農(nóng)歷的二十幾就開始了。主要的活動包括逛花街,辦年貨等。佛山人喜愛逛花街,久而久之,這便成了佛山人過春節(jié)必不可少的活動。因此,按歷代習俗,都會舉行一次年宵花市。 “年廿八,洗邋遢”這句是廣東話。佛山人會在農(nóng)歷二十八的時候把家里的每一個角落打掃得干干凈凈。把這一年不好的東西去除掉,迎接新年的來臨。年前,佛山人還會開油鍋、蒸年糕。開油鍋炸蛋散、油角、煎堆等,寓意來年的日子像只油鍋,油油潤潤,富富足足。佛山人還愛蒸年糕,寓意年年高。 在年三十晚這一天,是整個春節(jié)的高潮。
這一天,孩子們都會到處燃放煙花爆竹。不僅如此,大家還會忙于做年夜飯。佛山人對年夜飯的菜色十分講究,既要美味可口,還要好意頭。一般的年夜飯都會有雞,俗話說“無雞不成宴”,所以,雞是少不了的。其次,就是一些應(yīng)景的菜,例如:魚,代表年年有余;發(fā)菜,代表發(fā)財;蠔豉,代表好事……吃過晚飯,大家都會不約而同地去逛花街,越接近十二點,人氣就越旺。 大年初一,大家都會睡到近中午才起床。吃過午飯后,佛山人會到公園去看表演或到親友家去拜年。拜年時,不論帶了多少禮物都不能是單數(shù),因為俗話說“好事成雙”。
進了門,首先要對象說不同的祝福語。對老人要說“新春如意”,“壽比南山”;對有工作的人說“工作順利”,“新年進步”;而做生意的人,最中聽的莫過于“新年大賺”,“發(fā)財利市”了。拜年時,長輩會將事先準備好的利是給未成年人,表示把吉祥和祝福帶給他們。 正月十五的元宵節(jié),是春節(jié)的另一個高潮。在佛山,有這么一個俗語“行通濟,無蔽翳”。這意味著在正月十五那一天,人們都會拿著行運風車和與“生財”同音的生菜走通濟橋,祈求身體健康、財運亨通。
除此之外,這一天還要吃湯圓,寓意和和美美,團團圓圓。
家主題作文素材篇6
我的家在沈陽,在我家門前就有一條清亮的小河,它的名字叫新開河,它一年四季都很美麗。
春天來了,冰雪融化。小河歡快地唱著歌向前流去。岸邊的柳樹伸出了嫩綠的枝條,小草也從夢中醒來了,微風吹著黃色的報春使者——迎春花點著頭,好像在說:“春天來了,春天來了。”小燕子也從遙遠的南方飛回來了,喳喳地叫著。
夏天,天氣慢慢地變熱了。小河清澈見底,金燦燦的陽光照射在河面上,像童話故事里的寶鏡一樣。孩子們在河邊抓魚,把小魚嚇得四處亂竄。很多蜻蜓在荷花上飛來飛去,格外地引人注目。這不禁讓我想起一首詩,“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遠處的亭子里有些老爺爺在下棋,有些老奶奶在唱歌,有些年輕人在欣賞風景……
秋天來了,柳樹的葉子變黃了,而楓樹的葉子卻變紅了。忽然,一陣風吹來,樹上的葉子落在河面上,好像一艘艘小船在劃來劃去。置身這美麗的景色,像走進了畫卷一樣。
冬天的新開河結(jié)了厚厚的一層冰,岸邊的大樹也穿上了潔白的`“棉衣”。人們紛紛來到冰上滑冰車、抽冰嘎,這里成了人們運動的天地。
新開河太美麗了,我愛新開河。
家主題作文素材篇7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時間過得飛快,一年一度的清明節(jié)有到了。清明節(jié)又稱踏青節(jié),在這一天,人們要帶酒食果品,紙錢到墓地去悼念已逝的親人。
今年清明這一天,天氣特別好,可不像詩句上說的那樣。那天我起了個大早,因為我們一家人要一起去掃太爺爺?shù)膲灐偝鲩T時,感覺心情特別好,一路上蹦蹦跳跳的,像剛出籠的小鳥,因為這是 我第一次上山掃墓。可從大人的表情上看,可沒我這么高興,也許是去掃墓的原因吧。
在山腳下,我覺得和別的上沒什么兩樣,可到了半山腰可就不一樣了。那里雜草叢生,雜草高出了我一個頭。走著走著,我們來到了太爺爺?shù)膲災(zāi)骨埃趬災(zāi)沟闹車教幨且恍渲碗s草,它們仿 佛懂得掃墓人的心情似的沒有生機。
我們先把墳?zāi)沟闹車牟莩怀又趬災(zāi)股嫌眯┬∧鄩K壓上黃紙,擺上供品,點上香,我們輪流給太爺爺磕頭。爺爺在墳前念念有詞,報告著這一年來家里的大事,還請?zhí)珷敔敱S尤掖笮∑?安。我想:在此長眠的太爺爺一定聽到了我們的話的,他一定感到欣慰,一定會保佑我們的……
最后,我們在墳?zāi)骨暗目盏厣习鸭堝X燒了,等燒完了還用帶來的水滅了火星。因為太爺爺墳前有一座涼亭,我們就坐在涼亭里吃東西。爺爺還把吃完的蛋殼撒在墳?zāi)股希液闷娴貑枺骸盃敔敚瑸槭?么要這樣呢?”爺爺說:“表示祖先和我們在一起啊!”死人明明就在這嘛,怎么會和我們在一起呢?也許他活在爺爺?shù)男闹邪?我似懂非懂地點點頭……最后爸爸再檢查了一遍,我們就下山了。
在下山的路上,大家有說有笑,心情非常輕松。回來時我想:原來清明節(jié)是表示對先人的懷念日,也是家庭團聚,也是踏青賞春的好機會。
今年的清明節(jié)我過得特別有意義,明年我一定再來掃墓。
家主題作文素材篇8
家中出了一件“小事”——一個水龍頭漏水了。
幾次與爸爸說起換水龍頭的事,每回不是被他岔開成別的話題,就是推說不好換,先放著。不耐煩了,就說漏了水,水表又不轉(zhuǎn),又不用付錢,漏就讓它漏吧。總之,沒有一次,爸爸爽快地答應(yīng)說換。
媽媽對此也沒有什么態(tài)度,看來,只有靠自己了。
起初,我用一個小水盆來裝水,可才裝了一兩天,就被媽媽拿去裝滿水,每天用著,說是為了給她常喝的茶水降溫。
哼,這一定是為了阻止我,沒事,反正能裝水的又不止這一樣東西。
于是,我拿了畫水粉時用的水桶,開始繼續(xù)接水。
今天中午洗了頭,我又看見水龍頭在漏水,而且情況似乎更嚴重了,一滴接著一滴,于是,我急忙行動,開始接水。
不過一會兒,媽媽走了過來,一眼就看見了那個正在工作的橙色小水桶,她一下子沖過去,翻了小水桶,把我辛辛苦苦接的小半桶水全倒個精光。一邊還說:“整天就知道接水。”聽到這水聲和話語,在房間里的我差點委屈得掉下眼淚。
“虧你還是你們村那年唯一的大學生,連這都不懂,中國人多,水少,就算漏水不要錢,但這哪由得你一點點得浪費啊。七八分鐘就漏了小半桶,那一天呢?一周呢?一月呢?一年呢?那得漏掉多少水啊。”
我一邊在肚子里與媽媽爭辯,一邊咽下那委屈的淚水。
一件家庭“小事”引發(fā)多大的道理:積累便多,據(jù)調(diào)查,一個漏水水龍頭中漏下的水,相當于一個人一生的用水量。現(xiàn)在,我不再認為這是一件小事了,這是一件關(guān)乎國家的大事,而這件大事就需要我們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
家主題作文素材篇9
北京的春節(jié)熱鬧非凡,我們福建莆田的春節(jié)也毫不示弱。我們從臘月初十起,就開始了過年的準備。
臘月初十至臘月二十之間,莆田人會選一個晴朗的“雙日”進行掃巡。掃巡就是大掃除,家家戶戶把屋里的重物品清洗后拿到院子里暴曬,后面再進行屋內(nèi)的掃巡。
臘月二十四,祭灶公。也就是送灶公上天,灶公升天后,就會向玉皇大帝稟報這戶人家在這一年里行善還是行惡,再進行懲罰或祝福。所以,大家在祭拜的時候總要放上各式各樣的糖果,讓灶公的嘴甜一點。
臘月二十六日起,家家戶戶都在門口做豆腐,白白嫩嫩的豆腐做好了,就可以喝豆?jié){、炸東西了。接下來,到了我最愛的環(huán)節(jié)——炸吃的。我們在這一天總是要炸很多東西的,如:炸豆腐、海蠣餅、炸紅薯等。海蠣餅里面包的東西最豐盛了,里面包了肉、白蘿卜絲、海蠣等食物只要把海蠣餅做好,再往滾燙的油里炸,海蠣餅就做好了。在看著大人做的同時,我也忍不住流口水了。
臘月二十九日,俗稱“小除”。家家都放鞭炮,貼春聯(lián),在這辭舊迎新的一天真令人高興。在晚上是,你還可以更隨大隊伍去點燈,走進廟里,四處都有鞭炮的響聲。還聽到了許多不一樣的音樂,那是什么呢?看,那就是我們點燈的燈,安裝了電池,自然就會唱歌了。
大年三十。這個除夕夜,一年才只有一次。白天,家家掛起了紅燈籠,架起了紅彩旗,每家每戶都顯得納悶喜氣紅火。晚上,讓人直流口水的是那一桌的美食。莆田人吃年夜飯也是有講究的,除夕夜必須要有這些菜才算圓滿:蝦(莆田話念:和,寓意一家人和和睦睦);蟹(必須選十只腳齊全的,寓意十全十美);有一些有條件的人家會在家里廚房的魚缸里養(yǎng)幾條魚,寓意年年有余。還沒吃完年夜飯,就看見了窗外的天空繡出了一朵朵美麗的花,小孩們都跑到馬路邊去玩煙花,家長們也掏出了錢包給老人和小孩壓歲錢,寓意新的一年紅紅火火。
正月初一,小孩跟隨著父母回母親的娘家,與外婆外公一起吃團圓飯。
正月初六到正月十五期間是我們莆田人鬧元宵的時間,我們都會到廟里上香,晚上在家里吃湯圓,一家人其樂融融,開開心心的聚在一起。
這就是我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你們羨慕嗎?
家主題作文素材篇10
我的家鄉(xiāng)在湘西北的大山深處,那里是以土家族、苗族為主的少數(shù)民族聚集地。智慧的先民開發(fā)出了許多獨特的風味小吃。有香味濃郁、肥而不膩的煸臘肉,有綿軟鮮香的干豆腐絲,有重口味的霉豆腐……可我最愛的還是滑嫩爽口的米豆腐。
米豆腐含有多種維生素,能預(yù)防和治療大腸癌、便秘、痢疾、小腸串氣,有助于減肥排毒,美化皮膚,養(yǎng)顏美容,保持青春活力;具有清熱敗火,解渴爽口等作用,夏日更兼清熱解暑、解饞、解困、提神、消暑等作用。米豆腐是一種弱堿性食品,吃堿性食品可保持血液呈弱堿性,使得血液中乳酸、尿酸等酸性物質(zhì)減少,對尿酸偏高的人群更有較好的作用,還能防止乳酸、尿酸在血管壁上沉積,因而有軟化血管的作用,故有人稱堿性食物為“血液和血管的清潔劑”。
做米豆腐,首先是把糙米用堿水泡一個晚上,第二天早上瀝干備用,這時的米就變成了淡淡的草綠色。然后用石磨把米磨成米漿,再加入石灰水,攪拌均勻,再放入鍋里煮成糊狀。根據(jù)自己的喜好,容器的不同,可以做出多種不同的形狀。比如做蝌蚪粒。就得把米糊趁熱倒入魚眼篩,輕輕篩一篩,米糊就像無數(shù)顆頑皮的小蝌蚪爭先恐后地跳進早已準備好的涼水盆里,這時米豆腐就像用開水剛沖泡的茶葉一樣在水中搖搖晃晃,一會兒便沉入盆底,就像玩累了的正準備休息的小蝌蚪。經(jīng)過冷卻后,米豆腐就制成啦! 撈起一碗米豆腐,放一點鹽,擱一點醋,淋上幾滴香油,舀起一勺肉末做臊子,最后撒上一點碧綠的蔥花和火紅的辣椒骨頭湯,啊!一碗美味爽口的米豆腐就做好了,讓人垂涎欲滴。我迫不及待地舀起一顆放入嘴中,柔柔的,滑滑的,把湯汁兒吮得差不多以后,輕輕一咬,清涼爽口,滑嫩鮮香,別提有多帶勁了。又舀起一顆放進嘴里,這顆很調(diào)皮,還沒等我細細品嘗,它就一溜煙跑進我的肚子里。哎!顧不上斯文啦!干脆張開大嘴,大勺大勺地一頓狼吞虎咽,哇!真叫一個爽!最后連剩下湯汁都不會放過,端起碗,對著碗沿吱溜!吱溜!來個底兒朝天……
我愛家鄉(xiāng),更愛家鄉(xiāng)的米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