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中秋節作文1000字
注重積累是提高作文水平的重要途徑,平時要注重素材的積累,多觀察、多思考、多記錄。如何撰寫優秀的初一中秋節作文1000字?這里分享一些初一中秋節作文1000字寫作案例,供大家參考。
初一中秋節作文1000字篇1
故鄉的中秋節別具一般情趣。這時的街上桃梨瓜果飄香,雞鴨魚肉豐盛,有錢和殷實的人家,可盡情采購。中午一頓豐盛的午餐是少不了的。晚餐過后,即準備賞月;在賞月之前,要準備祭月。祭月時,在一張大八仙桌上面,除放燭臺和香爐外,幾乎放得滿滿的——全是好吃的——不外乎菱藕瓜果,——當地的產品,家鄉的風味。各家的瓜果可以不同,可根據各人家的口味和喜好選擇,但祭月的桌上家家都少不了月餅。
人們在祭月、頂禮膜拜的同時,腦際也會浮現出月宮中嫦娥、吳剛忙碌的身影和玉兔的活潑可愛,以及吳剛用他釀制的桂花酒灑福人間。這時,天上人間一片和諧,空氣中彌漫著桂花的芬芳,和人們祝福的景象。
故鄉的月餅,多種多樣,大中小都有,口味極佳,而且價格也不貴,窮人家的孩子多少也能吃一點。記得我十歲左右,離家不遠處,有一家姓謝的茶食店,老板叫謝遠來,中秋前夕,忙做月餅幾乎是通宵達旦,街坊鄰里有時也去幫忙。我雖年齡不大,也要幫著摁月餅的包皮,可見月餅的熱銷,從另一個側面也反映了故鄉的富庶。在眾多月餅中,慢慢產生了精品、名品、那就是自古以來的大名鼎鼎的“賴月”。
據傳,明太祖朱元璋吃到瓜埠的“賴月”,贊不絕口。按理說他定都南京,南京什么好吃的沒有,但他中秋時偏偏要吃瓜埠的“賴月”。于是“賴月”自明朝以來,就成了年年進貢的貢品,這規矩一直延續到清朝。說也奇怪,朱元璋愛吃“賴月”是情有可原的,因為他是安徽鳳陽人。安徽自古以來和我們江蘇的風土人情,生活習慣,飲食口味等,大同小異,基本是一樣的。可你滿清是東北來的滿人,怎么也湊熱鬧,愛上了小鎮瓜埠的“賴月”了了呢?可見“賴月”的口味、風味卻有獨到之處。“賴月”的配料和制法我不甚了解,但松籽、瓜籽、核桃、金橘餅、糖冬瓜等是少不了的,全用香油烤焙。它吃到嘴里,給人以香而不釅,酥而不糯,甜而不過,油而不膩的特殊感覺,這是其他月餅很難齊備的。于是“賴月”便出了名,延續至今,人們依然愛吃有加,且贊不絕口。
祭月之后,全家人圍坐在桌旁,邊吃月餅邊賞月,其情依依,其樂融融,好不快樂開心!
故鄉的中秋節,于我們小孩子,還有一種樂趣和玩法,那就是用磚堆成一座高高的寶塔。在堆的過程中,隨著一塊一塊磚的堆砌,寶塔也一層一層地增高,家鄉人美其名曰“步步高升”,這對孩子的成長和年輕人的未來富有深刻的內涵——吉祥如意。堆好后,圍著寶塔嬉戲玩耍的孩子們,開心極了。
初一中秋節作文1000字篇2
今年中秋節,我的家里特別熱鬧,爺爺奶奶和姑姑一家都來了,爺爺給我們做了許多拿手好菜,大家都吃得不亦樂乎。晚飯后,只見媽媽呆呆地坐在沙發上,好像是在想些什么。我問媽媽:“媽媽,你在想什么啊?”媽媽輕輕地搖了搖頭說:“沒什么,只是突然想到中秋節應該家人團聚,可是你外婆這幾天出去旅游了,只有外公一個人在家,多孤單啊!”我聽了媽媽的這一番話,想了想,說:“這有什么好煩惱的,我們現在就去看看外公吧,給他一個大驚喜。”
媽媽立刻采納了我的建議,我們拉上爸爸一起開車出發,目的地----外公家。
到了外公家,我按下了門鈴,對著傳音機裝著大人的聲音說道:“喂,有人嗎?收水費的!”只聽見外公說道:“好嘞,我馬上來開門。”保安門應聲而開,我們走上了樓梯,外公開了大門,一見是我們!外公意外地張大了嘴,不過馬上意識到剛才是我在開玩笑,于是一邊招呼我們進屋,一邊說:“快進來坐,你這個小壞蛋,要不要喝水?晚飯有沒有吃過啊?……”。我看到外公這付手忙腳亂的樣子,說:“外公你坐著,不用太忙活了。”外公忽然想起了什么似的,問我們:“你們今天吃過月餅了嗎?”我一想,說:“好像還真的沒有吃過,外公你怎么知道的?”外公說:“我猜的嘛!對了,中秋節怎么可以不吃月餅呢?來來來,吃我的大月餅吧!”外公挑了一個紅豆沙味的月餅,這可是我的最愛呢!外公正要拿刀切月餅,我說:“外公,讓我來吧!”說著,我拿刀沿著月餅的花紋切成四份,爸爸一份,媽媽一份,外公一份,剩下一份留給我。我和爸爸媽媽三下五除二就把月餅輕松地吃完了,可是,外公還拿著那塊月餅,一點都沒吃,只是微笑著看著我吃。我問外公:“外公,你怎么不吃呀?”外公說:“太甜了!”我恍然大悟,原來外公有糖尿病,不可以吃甜的月餅。我想:還好我們“有備而來”。我從媽媽包里拿出一大包鮮肉榨菜月餅,對外公說:“外公,這個你能吃!”外公笑瞇瞇地接過月餅,咬了一大口。我想,雖然這個月餅不是甜的,可現在外公的心里一定是甜甜的。接著,媽媽把給外公的中秋禮物——一件毛衣送給外公,外公穿上后,我在旁邊拼命稱贊說:“恩,外公真帥!”外公樂得開懷大笑了起來。
在回家途中,我想著剛才的事,心里甜甜的。今天我可是出了一個好主意,我想,能和家人一起快樂地生活應該就是中秋節的意義吧。
初一中秋節作文1000字篇3
明天就是中秋節了。年年中秋,年年月圓。今年的中秋來臨之際,忽然想起魯迅作品中的一句話——舊歷的新年畢竟最像新年,套用過來,就是“家鄉的中秋才更像中秋”吧。
記憶中,似乎自離家讀大學開始,每逢中秋佳節,便只能在遙遠的他鄉與家人千里共嬋娟。對此,母親諒解中亦有微責。她說,十五的月亮十六圓,你便是每年使家中八月十五的月亮不夠圓滿的那一份不變的缺憾。我無言以答,心中有歉疚,也有無法言說的惆悵。大學時代,與同學們在一起,每個中秋都是內容豐富、歡快熱烈的。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對生活的酸甜苦辣和人生悲歡離合的體會與感悟不斷增加,更何況人在天涯,于是,望向空中的明月,便總能在皎潔中領略一份清冷,引發幾許感傷。也常想象那月中美麗的嫦娥,在遠離故鄉的浩渺的宇宙,會有怎樣的寂寞?
然而,不管我們對中秋懷有怎樣復雜的情感,它一樣踩著亙古不變的步伐靜靜地向我們走來。看著周圍忙碌的人群,臉上沒有特別的興奮抑或喜悅,似乎沒有注意到中秋漸行漸近的腳步,這不禁令我懷念起在故鄉與家人一起度過的中秋。
許是那時人們的物質與文化生活還很簡單,所以便對古老的&39;節日懷有很大的敬意與熱情。孩子們自不必說,過了端午便一天天數著日子盼望中秋的來臨。而隨著商店里花花綠綠的商品日漸增多,獨特的月餅香、混合的水果香日漸濃郁,人們臉上的笑意也逐漸加深,中秋節終于在歡樂祥和的氣氛中來臨了。
節日里最令人激動與興奮的活動是賞月。豐盛的晚餐之后,家家戶戶都把餐桌抬到窗前月光最先照到的地方,擺上水果、月餅。水果一定是圓形的,象征團圓與圓滿。于是,紅的蘋果、黃的橘子、紫的葡萄、綠的西瓜,加上香香圓圓的月餅便整整齊齊擺滿了桌子。然后便耐心等待十五的月亮慢慢升起、爬上枝頭,等待皎潔的月光透過窗子灑向餐桌。當桌上所有的食物都沐浴在月光的祝福中后,全家人便快樂地圍坐在桌邊,品嘗生活的幸福與甜蜜。這桌上的食物是一定要吃一些的,母親說受過十五的月亮祝福的食物會給我們以后的人生帶來圓滿與幸福。我們都很相信,所以那月餅與水果吃起來就格外香甜。至今想起,仍有久違的余香從記憶深處飄來。
然而現在,盡管商家挖空心思,月餅的香氣卻不再如從前誘人,空氣里也少了從前濃郁的節日氣氛。也許是人們在走向現代文明時更注重與國際接軌,但這是否要以忽略我們的古老節日和傳統文化為代價呢?
望向空中年年相似的明月,總感覺它已不再如兒時般圓了。真是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