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刻我長大了作文呢
寫作文可以記錄下生活中的美好瞬間,以及對這些瞬間的感受和思考。那一刻我長大了作文呢怎么才能寫好?這里分享一些那一刻我長大了作文呢,方便大家學習。
每當想起那一次的運動會,我發現自己長大了。長大并不是說個子長高了,變強壯了……而是只明白了一些做人的道,那一刻我懂得了不放棄的道,所以,我覺得我長大了。
那天,是我們學校一年一度的運動會,我參加了50米沖刺的項目。來到觀看比賽的地方,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我始終忐忑不安,如果失敗了不能拿到第一,總覺得愧對于同學們的加油打氣,愧對自己。我的心里時不時會冒出這樣的念頭,可老師卻一點兒也不著急,還對我說,跑不到第一沒關系,只要盡力而為就可以了,但是看著同學們都拿到不錯的成績。我的心里更加緊張了。
總算輪到我了,選手們各就各位,我位于第四跑道。雖然拐彎的角度很大,但是卻在最前面。我不知道是緊張還是……只聽“砰”的一聲槍聲響了。我們每個運動員都像離了弦的箭一樣沖了出去,不妙,我慢了一拍,額頭直冒冷汗,我用余光看了一下左右兩邊幸好沒人追上來,我應該加快速度了。就在這時,我突然腳扭了一下,原本那健步如飛的腳步放慢了下來,感覺腳很酸疼。我很想放棄,這時我聽到同學們都在鼓勵我“加油!”“加油!”我咬了咬牙,想,不,我不能辜負大家對我的期望,我也不是一朵枯萎的花朵,也不是一個日落西山的夕陽。我是一個厲害的少年,向前跑,別落下,我終于第一個沖過起跑線。
那一刻我突然覺得自己長大了,我戰勝了內心的挫折。也懂得了有志者事竟成,努力不一定會成功,但不努力一定不會成功的道。
自從我家誕生了一個小生命后,全家人的重心就集體轉移了,都圍著他忙得團團轉,我就開始了“自在”的人生,與此同時我也覺得家人們越來越不關心我了!在這個家里,我仿佛有些多余了,但后來發生的一件事徹底改變了我的看法。
小家伙一歲多的一個夜晚,天陰沉沉的,好像能吞下個世界,一陣陣風吹過樹葉發出“沙沙”的聲音,唯有那些建筑物上的燈,仍堅守著自己的“工作崗位”。
“叮,叮……”媽媽的電話鈴響了,媽媽接了電話,電話里頭嘰嘰歪歪的說了起來,這時,媽媽的眉頭皺了皺,放下了電話朝我走過來。咦,是不是爸爸又把酒喝多了呢?媽媽馬上恢復了臉上的笑容,對正在看電視的我說:“菲菲,媽媽有點急事需要出門一會兒,你能不能幫媽媽照看一下弟弟?”我?怎么可能!唉!老天爺為啥總跟我過不去!算了,認命吧!我咬了咬牙,望了一眼熟睡的小家伙說:“好吧!”依依不舍地離別我的電視,慢悠悠地來到小家伙身邊。說來也奇怪,媽媽在家時,他睡得似一頭“懶豬”還打著呼嚕,媽媽一走,他就像失去了翅膀的小鳥,嚎啕大哭起來,嘴里不停地叫著:“我要媽媽,我要……”晶瑩剔透的淚水無情地劃過他的臉頰,流下一道道淚痕,他的小臉哭得紅通通的,可憐極了,不管怎樣哄都不行。我心想:媽媽應該還沒走遠吧!急忙一把拉開門,大聲的喊:“媽媽,媽媽。”可沒人回應,只好又轉身跑回去繼續哄他,這時候的我真是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可在小家伙心里媽媽就是他的全部,沒有了媽媽庇護,那真是非常可怕。
“哇”,突然,小家伙哭得吐了,他自己身上和床單上到處都是,連我衣服上也“傷痕累累”,我頓時傻了眼,不知該如何是好,但他絲毫不顧忌我的感受,還是不停地哭,我急中生智,一把抱起他,學著媽媽照顧弟弟時的樣子,輕輕地拍著他的背,嘴里胡亂地唱著兒歌,轉著圈兒在房間里走來走去。
“咣”,媽媽回來了,還有爺爺奶奶和爸爸也跟著進了家門,我趕緊把小家伙交給了媽媽,并一五一十地將發生的事情告訴了媽媽,大家都對我豎起了大拇指。
雖然只有短短的十來分鐘,在我看來卻是漫長的幾小時!我終于明白了帶小孩的辛苦,爸爸媽媽不是不愛我了,而是小家伙更需要照顧。
那一刻,我解了親人,那一刻,我長大了。
我們往往感嘆世界的奇妙,向往世界的美好。但我們往往忽略真正奇妙的不是世界是怎樣,而是世界就是這樣。
我們也感慨成長的不可逆轉,總是在失去時在發覺美好。
成長是一個自然而然發生的過程,時緩時急,卻不曾停歇也是自己一點一點掙脫舊軀殼注入新血液,縫合舊傷口長出新骨肉的一個過程。這個過程,是沒人可以代替而必須去親身經歷的。
而我的成長——說的不好聽點就是混合著鮮紅的血液和粗鄙的氣息在泥水里爬出的過程。我渴望被關心。有人關心著,有人惦記著,這是怎樣的一種幸福。但我討厭那無微不至的關心。我痛恨在別人面前透明。我渴望神秘而不為人所知,哦!
希望所以的人對我好奇。我也常常夢見自己孤身一人隱居在世外天邊。顧城的想多么美妙。但我卻也要常常對抗現實。
我記得就還是今天下午,我在運動場鍛煉蛙跳時,走過的幾個女孩用鼻孔里發出的輕微聲音表示對我的嗤笑。我聽的出她們的不屑。我用普希金的話說:“悲哀的可憐蟲。“記得以前的我最怕別人笑了,但是現在不同,我鄙視他們也同情他們。
別人對我所做的一切,我都會高興地接受。它們讓我慢慢地成長,慢慢地懂得。從任何一個角度來說,他們是在幫助我。傷害?這不是我會的借口。見的多了,想的多了,煩惱也就慢慢的多了。這是成長的悲哀。
人生總要經歷很多事情,這些事情就像海邊的貝殼,五彩繽紛;這些事情像天上的星星,數也數不清。今天,我就把最亮的星星給摘下來,講給你們聽聽。
那是一個冬天的夜晚,爸爸在值班,只剩我和媽媽兩個人在家。
“哎呀——哎呀……”“怎么了,怎么了?”被我的呻吟聲吵醒的的媽媽趕緊跑到我的房間,焦急地問。
“我……我肚子疼……”我有氣無力地說道。
“哪?”“這兒。”我邊說,邊用手指著。媽媽見后,立刻用她的那雙大手給我揉。
“啊﹗疼……”我立刻把手放到肚子上,媽媽也立刻將自己的手拿走,只見她的眉頭擰成了一個“川”字擔憂地望著我。
“等著啊,媽給你插暖寶去。”“嗯……”
媽媽走后,時間像是靜止了:一秒、兩秒、三秒……我的肚子越來越疼,連喘口氣都疼。我受不了了,大喊一聲:“媽媽——”我肚子一用力,更疼得不得了,像是孫悟空在我肚子里翻騰。媽媽聽后,連忙跑過來,把暖寶輕輕地放到我的肚子上。
“媽媽,我還是疼。”我輕聲地說道。
“走,咱們去醫院。”說著,就給我穿衣服。穿好后,媽媽抱著我下樓。
“媽媽,我害怕……”
“不用怕,有我呢!”
昏暗的燈光下,我朦朦朧朧地看見媽媽臉上焦急的神情,似乎生病的是她,不,是比她生病還要著急,還要痛苦。終于看見了一輛出租車,欣喜若狂的我們趕緊去攔。
“師傅,送我們一程行嗎?”媽媽說。
“這都十一點了,我早下班了,還要趕緊回家……”
“師傅,我閨女急需去醫院,您幫幫我們行嗎?”媽媽的眼睛里含著淚珠,焦急地說道。
他想了想,最終還是答應了。我們終于坐上了車,我躺在媽媽的懷里慢慢地睡著了。
醒來后,我已經躺在醫院里,媽媽趴在我的床邊,握著我的手,她睡著了。這時,我看見她那一頭黃發中,夾雜著幾根“銀絲”。
“你醒了。”媽媽揉揉眼睛。這時,我看見媽媽有了黑眼圈,眼里也有了紅血絲,眼角竟也長出淡淡的皺紋!
從那一刻起,我感覺自己長大了。我暗下決心,一定要好好學習,不辜負媽媽對我的希望。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當每我讀這首詩時,心頭就怦怦作響,思緒回到了我6歲的時候。
那是一個陽光明媚的下午,鳴蟬在樹葉里長吟,鳥兒在枝頭歌唱。我正在家里看電視,而媽媽正在照顧我2歲的妹妹,這時候媽媽的手機忽然響了,媽媽接了一下電話后,忽忙對我說:“薇薇,媽媽有急事,得先出去一下,你照顧一下你妹妹,她要是餓了,你就給她泡點奶粉,喂她喝。”
我滿不在乎的答到:“哦,知道了,你快去吧。”我那時不知道看孩子的艱辛,我認為一個才1歲的小孩子能弄起什么大浪,但事實證明,我想錯了。
媽媽走以后,小妹妹像一只調皮的小猴子一樣,在床上上躥下跳,滾來滾去,怎么也不肯安靜下來,我十分無奈,吼到:“你不要再鬧了!”。結果,妹妹被我嚇到了,哇哇大哭。 我十分著急,這時我看到了一個小鈴鐺,我連忙拿過來,給妹妹玩,妹妹終于不哭了。
但妹妹安靜了一小會兒,又哭起來了。我煩躁地在屋子里轉來轉去,這時我看到了一袋奶粉,想起媽媽說得話,又跑過去泡奶粉,結果要不就是奶粉擱多了,要不就是水擱多了,弄了半天才泡好,我又趕緊給妹妹送了過去,這時候,我徹底癱倒在了床上。我終于明白了媽媽的辛苦與艱難。
汪國真曾經說過一句話:“我們也愛母親,卻和母親愛我們不一樣,我們的愛是溪流,母親的愛是海洋。”我們在生活中應該孝順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來報答母親對我們的愛。
那是個星期六早上,我早早地就起床,看了一會電視感到有些餓,于是我便來到父母的房間,準備叫媽媽做飯,推開門卻發現媽媽不在房間,但是床頭柜上留下一張小紙條。“我早上出來有事,家里有方便面,你先隨便吃點,我很快就回來了。”
我想:媽媽最近好忙啊!早上走的時候都沒有叫我一聲,說明媽媽走得一定很早,看看潔的廚房,猜測媽媽早上肯定沒吃早飯,媽媽每天都這么辛苦,我可以給媽媽做一頓飯呀,她一定會感動的!對,就這樣辦。
于是,我進入廚房便開始行動了,學著媽媽的平時做飯的樣子,先拿鍋接水,然后開始坐到灶臺上,開火,緊接著又翻箱倒柜的找出大米、小米,又從冰箱里取出了一些蓮子,淘洗干凈,等著下鍋了,我就目不轉睛的通過玻璃鍋蓋看著水在鍋里慢慢變化的樣子,直到水沸騰了,我便把米倒進去,然后打開吸煙機,并且把火調小一些,又在蒸屜上放幾個饅頭。想著再燒個菜就k了。
然后,馬不停蹄的開始準備做菜的材料了,打開冰箱,里邊有青椒和雞蛋,還有一袋香腸,但是媽媽不愛吃炒雞蛋,我試著做青椒炒香腸了。我先熱炒菜鍋,又放油,待到油熱的時候再小心翼翼的放入切碎的青椒,翻炒至八成熟時又放入香腸,繼續翻炒,至香腸有點變色時裝盤。
看著裝在盤子的菜,真是色香味俱全呀!就在這時,媽媽回來了。我說:“來得早不如來得巧,快吃飯吧。” 看著那媽媽驚訝的表情,心里有說不出的成就感!那一刻,我感覺我長大了。
撫摸著第一次騎自行車時留下的痕跡,我不欣慰地笑了。我深深地感覺到,我已經長大了。
記得那一天,年幼的我看著嶄新的自行車,心滿意足地笑了,可馬上又發起愁來:我還不會騎,怎么辦呢?媽媽好像看穿了我的心思,說:“不會就學嘛,怕啥?別忘了,咱家李晨可是最棒的!”
看著心愛的自行車,我好想騎上去。一放學,我便飛快地完成了作業,迫不及待地拉著媽媽的手,奔下了樓,跑去學車。
一騎上自行車,我心里就害怕地打起了退堂鼓,但是為了不讓媽媽看出來,我假裝一臉平靜。媽媽吩咐我:“不要緊張,媽媽在后面扶著呢!你只管使勁兒蹬。”
我坐在車子上,雙手緊緊地握住龍頭,兩只腳用力地踩著腳踏板,可車龍頭就像喝醉了酒一樣,左搖右晃地,扶都扶不住。我大喊:“不行了,不行了,我要摔了!”媽媽笑著停住車,說:“背要挺直,眼睛看著前方,龍頭要扶穩了,注意掌握好方向。”我乖乖地照著媽媽的話做著。
慢慢地,一圈、兩圈、三圈……我漸漸地騎得越來越好了,還發現車子變得越來越輕快了。我忍不住回頭瞟了一眼,發現媽媽在我不知情的情況下松了手。
就在我沾沾自喜時,“砰——”地一聲,一個不小心,我連人帶車翻進了一旁的爛泥潭里。媽媽一邊朗聲大笑一邊過來幫忙:“騎車時不要東張西望,更不能被別的東西分散注意力,要專心致志地騎,來人時要放慢速度,慢慢地剎車,也可以繞道行走。”
“原來騎車也有這么多技巧呀!”我高興地歡呼道。下次我可不能掉以輕心,馬馬虎虎地做事了,我暗自下定決心,握緊了拳頭。
我也親身體驗了什么叫“有志者事竟成”!那一刻,一股從未有過的熱流從心底油然而生,我陡然間發現,我長大了!
我是家里的“小皇帝,”爸爸、媽媽的“掌上眀珠”。爸爸、媽媽特別疼我,什么家務活都不讓我干。只要一見到我干家務活,他們就皺著眉頭,心疼地說:“你還小,干不了這些,快去做功課吧!”每次,我都極不高興地離開了。“還小,還小,”我都13歲了,還把我當娃娃!為了讓爸爸、媽媽知道我真的長大了,我便處處“搜索”著使爸爸、媽媽知道我長大了的機會。
有一天,我正在看電視,忽然屏幕上岀現了一片汪洋,大水沖垮了莊稼。原來云南發生了水災!看到這情景,我想:云南發生了水災!我該助他們一臂之力!可是,我該怎樣助他們一臂之力呢?坐在一旁的爸爸仿佛猜透了我的心思,說道:“怎么,想岀力?還小呢!”我看了爸爸一眼,神秘地說:“保密!”我心里暗自得意:這下機會來了,等事辦成了,讓他們大吃一驚!我便行動起來。首先做一張賀卡!說干就干。我從抽屜里取岀一張白紙,拿出水彩筆,把白紙一折,在封面上畫了兩顆緊緊相連的紅心,并在封面的下方端端正正地寫了一句話:“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祝你們早日重建家園!”寫完后,我懷著興奮的心情將這張賀卡小心翼翼地放在了桌上。隨后,我決定再寫上一封信,捐些錢!于是我便伏在桌上寫起信來:“親愛的云南小朋友,你們好!聽說云南發生了特大水災……在此,我為你們出一點兒微薄之力……我想,重在情誼,祝你們早日重建家園,你們有自強不息的精神,一定可以戰勝困難的,一個關心你們的小男孩!”
信寫完了,我又從櫥窗里取出了“小狗”儲蓄鑵,輕輕撫摸著“小狗”,又親了親它,然后對說:“小狗,為了云南的朋友,你能犧牲自己嗎?”“小狗”的眼神也仿佛充滿了期望,好像在說:“我能,主人。”
我舉起“小狗”猛地向地上砸去,只聽“哐啷”一聲,里面的硬幣一個一個地蹦了出來。我撿起來仔細一數,共有37元。我把這37元連同信和賀卡一起寄給云南受災的朋友……
爸爸、媽媽知道這事后,都翹起大拇指說:“孩子,你長大了!”是的,我長大了,我學會關心他人、幫助他人了。
每個人都會長大,可每個人長大的情形各不相同。
記得我還是三年級的時候,可是出了名的安靜。每次上課,我都是能不舉手就不舉手,能不說話就不說話,就連同桌也很少說話。為什么呢?當時也不知道為什么,就是很不喜歡上講臺講話,總是覺得一旦說錯,就好像天塌下來似的。
從三年級開始,我們就寫作文。我的作文似乎沒一次是寫好的,每次都沒能登上優秀作文榜。也就是如此,我更加肯定:老師絕對不會讓我上講臺讀自己的作文。
但是自從那一次起,我就越來越喜歡舉手發言了。
那是一個星期五的下午,快放學回家了,我們都無聊地做著自己的事情。就在這時,老師突然說:“我要請幾位同學上來讀一讀自己的作文。”本以為是什么高興事呢,結果只是讀作文。真掃興,永遠都請不到我的!我又準備低下頭去看書,老師突然請我上講臺讀作文。我的心里“咯噔”一聲,完了完了,這次無論如何都得上臺去讀了。我做起了激烈的思想斗爭:讀還是不讀呢?如果讀,還可能會接受到老師的表揚。如果不讀,那只能被挨罵了。
我深吸一口氣,忐忑不安地走到講臺上,面對著同學們,卻緊張地怎么也讀不出來。這時候我看到老師和藹的目光和同學們鼓勵的眼神,我緊張的心情慢慢平復下來。我鼓起勇氣,流利地,滿懷深情地讀下了我的作文,頓時,教室里響起了熱烈了掌聲。
那一刻,我突然意識到了:我長大了!我也悟出了一個道:自己的事情一定要自己勇敢面對,自己努力,自己完成!
前天媽媽給我看了一段弟弟們在廣場上跳舞的視頻,我為他們新穎而又有創意的舞蹈動作而震驚,于是我好奇地問他們是怎么做到的,媽媽只跟我說了一句話:“因為他們長大了啊。”聽完這句話,我不得想起了一件事。
那是在暑假的一天,我閑著沒事做,便聽起音樂來。就在我沉浸于音樂的世界時,好像聽到了兩個弟弟爭吵的聲音,但我沒當一回事。過了會兒,我突然聽到重物砸在地上發出沉悶的碰撞聲,隨之響亮的哭聲傳來。我暗道一聲:“不好!”趕緊拉開門看看發生了什么。只見一堆雜亂的玩具中,大寶正拿著抱枕往小寶臉上砸。我嚇得趕緊用力把他倆扯開,看著他們漲紅著臉坐在地上大哭,我有些不知所措,也有些不知從何開始下手。
回想了一下媽媽以前的做法,我把他們拉到我身邊來,試圖跟他們講道,可他們并沒有我,而是哭得越來越大聲,甚至隨手拿起一個玩具就向我丟過來。我不禁有點生氣,但還是深吸了一口氣,然后盡量用最溫柔的語氣安慰著他們。果然,他們慢慢停止了大哭,變成了小聲的抽噎。我趁機問他們剛剛發生了什么事情,是誰先動的手?兩人異口同聲地指著對方。當我再問第二次時,大寶就有些遲疑,他沉默了一會兒,也不敢直接看我的眼睛,我心中立馬就明白了。又看了一眼大寶,只見他兩只手不停地捏著衣角,過了約莫五分鐘后,他才十分小聲地承認是他。我再次把他倆拉到我身旁,表揚大寶是個勇敢的孩子,勇于承認錯誤。建議他倆分別向對方說“對不起”。同時苦口婆心地建議他倆以后少打架,遇到任何事情要學會商量、想辦法。他倆逐漸恢復了熱情勁兒,和好如初。
我正準備走開,才發現媽媽不知道什么時候已經回來了,看樣子,她已經站了好一會。她很欣慰地抱著我,說我長大了。那一刻,我也在心里意識到,我真的長大了。
我已經不再是那個任性天真的小女孩了,我成為了一個獨立自主、能管好弟弟的大姐姐。在那一刻,我又成長了,不是嗎?
從小到大,我像個小公主,爸爸媽媽百般地呵護我,我總想證明我長大了,那一天,機會來了。
一個星期天,太陽和白云在天空中搏斗,可烏云來了,老天爺說變就變,大雨驟降,弄得我措手不及,我連忙關上窗戶,才靜下了心。可我的臉唰地一下太陽轉烏云了。因為我想起媽媽不知今天有雨,沒帶傘,就去上班了,她可怎么回來呀,于是我急急忙忙地帶上鑰匙,換好衣服,飛快地往屋外趕。剛出門,看見大雨時,才記起自己沒帶傘,我只得去拿傘,準備出門時,檢查了一遍有沒有什么還要帶的東西,檢查好后,一看表,“糟了,媽媽要下班了!”我大叫起來,連忙鎖上門,往車站跑去,到了車站,我左顧右盼,急得直跺腳,車好不容易來了,我大步跑向車門,第一個擠上了車,我機靈地鉆到車門口,焦急地等待著下車,一站、兩站、……我恨不得長上翅膀飛到媽媽的辦公室。
好不容易下了車,我像火箭般跑向媽媽的辦公室,濺了一身泥也不知道,我隱約看到一個身影在門口焦急地站著,我看見了!是我媽媽!我大聲喊:“媽媽!媽媽!”我興奮得過了頭,一不小心腳下一滑,摔了個跟頭,正高興的我,才沒有管這些呢,我像沒事一樣站起來,以每秒十米的速度沖向媽媽,“媽媽,傘!”我對媽媽說。“瞧你,給我送傘,自己倒變成臟乎乎的落湯雞了,頭上還掛了彩呢。”媽媽笑著說。媽媽這一說,我才想起來,我只想著給媽媽送傘,自己倒忘了打傘了,濺了一身的泥,再摸摸頭上,起了一個大包,可我卻感覺不到疼。
回家后,我感冒了,可我心里比吃了蜜還甜,因為我長大了!
我的記憶就像個電影院,播放著一個個我所做過的事情,其中就有一個“影片”叫做——那一刻,我長大了。
記得那是我上三年級時的事。周末,我閑著沒事出來轉轉。“嗖-----”忽然有個大哥哥騎著自行車從我身邊疾馳而過。哇!太酷啦!我心想。與此同時,我就暗暗下定決心要學習騎自行車。
于是,我就央求爸爸給我買了一輛自行車。“車是買回來了,但要怎樣騎呢?”我自言自語地喃喃道。爸爸說:“要這樣騎。”他一邊說一邊跨上車座,雙手握緊車把,兩條腿帶動腳不緊不慢地蹬著,不一會就看不見人影了。
等爸爸回來了,我就讓爸爸下來,學著爸爸的樣子騎上車子,剛騎沒兩下,我忽然感到車子很不平衡,接著,就是撲通一聲倒下了,差點把我的屁股摔成了八塊,我想哭,想放棄,但我不能,我想象早上遇到的大哥哥一樣瀟灑的騎著車子,跌倒了,就自己爬起來!這一次我沒有哭,而是我扶著自行車站了起來,我再次騎上自行車,一次,兩次,三次 相同的是,我都摔倒了,但不同的是,我騎得越來越熟練了,騎得越來越遠了。終于,這一次我沒有摔倒,我還繞著社區騎了一圈呢!
“你成功了!你長大了!”爸媽興奮地對我說,仿佛比我還高興。是啊,我長大了,從我學會騎自行車時的那天起,我就長大了。
從小到大,最討厭媽媽對我說:“寶寶,你長大了……”那后面一定會接一件我討厭做的事情!我和所有孩子一樣,真的不想長大!永遠做爸爸媽媽的好孩子多好!也許造物弄人,老天總讓你的成長路上經歷一些事情,讓你學會慢慢長大。
暑假的時候,在我心里一向高大健壯的爸爸忽然倒下了。爸爸患上了動脈瘤,在凌晨被送到了醫院。這一切的一切發生的太戲劇性,讓我有些不太相信它的真實性,然而,這一切就是真實的發生了,昨晚還和我嬉鬧的爸爸,此刻就躺在醫院的病床上急救著。
我不知道我是怎么來到醫院的,看著醫生談話室里滿臉淚痕的媽媽,是那么的脆弱,那么的嬌小,那么的無助。我實在沒有勇氣走進談話室,那里面的空氣太過壓抑,我靜靜地站在門外,強忍著眼淚。醫生走了,我默默地坐在了媽媽的旁邊。那一刻,我想我長大了。
爸爸要動手術了,我陪著媽媽簽完字,靜靜地坐在連椅上等待著。媽媽已經一天都沒吃飯了,為了能讓爸爸安全的度過術前24小時危險期,媽媽更是一夜沒有合眼。她那雙美麗動人的眼睛也深深地凹陷下去了。我輕輕地拭去媽媽的淚,心里默默地說:爸爸你一定不會有事的。望著那刺目的紅燈,和媽媽頹唐的面容,我又一次咽下了淚水,我清楚的知道,現在我還不能哭!我輕輕地握“緊”了媽媽的手。
手術室的燈終于滅了,媽媽幾乎是撲倒在醫生的面前,我攙扶著媽媽,等待醫生的“宣判”。“手術很成功”!我終于哭了,積攢了多日的淚水在那一刻爆發了出來。
術后,爸爸被送進了病房。
每天中午,我都要做好飯菜,去病房看望爸爸。雖然他已經轉到普通病房,但身上還是插滿了可怕的管子,虛弱的連話也不能多說,想想平日里那個活潑開朗的爸爸,一股酸勁又涌上了眼球。我避開爸爸的目光,心里暗暗發誓。從今往后,我不能輕易地哭泣,我已經不再是以前那個愛哭愛鬧的孩子了!我一口一口的把飯喂給爸爸,望著爸爸欣慰又虛弱的笑容。那一刻,我知道,我該長大了,也必須長大了。
爸爸終于出院了。
爸爸雖然出院了,但還是很虛弱,連上樓梯都很困難。媽媽平時還要上班,照顧爸爸和弟弟的任務就落在了我身上。送弟弟上課,洗衣服,收拾房間都還簡單,可是我們的一日三餐就難對付了。雖然我平時還很愿意在廚房打個下手,但真正做起飯來還是很困難。第一天中午很快就到來了……爸爸執意要在邊上指導我做飯,怕爸爸生氣,只能從了。爸爸在旁邊一步一步輔導我,慢慢的,爸爸似乎累了,我看剩下要做的我也會了,就勸爸爸躺下休息了。哪知我剛一回身,一不留神,手就碰到灶臺上,“呲……”“怎么了?”“沒事!沒事!”你回去歇著吧!我把手放到水管下沖洗,卻還是起了個水泡,一摁,生疼。之后的幾天,這種事還是時常發生,但萬幸的是,做飯我已經完全拿手了!望著爸爸和弟弟吃著我做的飯菜,我欣慰的笑了。摸摸身后那雙滿是傷痕的手,雖然生疼,但我也開心著,因為那一刻的我,真正的長大了。
現在的我,終于知道,人這一生總要長大的,父母不會是你一輩子的靠山,總有一天,你要學會長大,學會獨立應對困難,學會去保護你的父母,愛你的父母,就像他們保護你,愛你一樣。當你真正長大的那一刻,我希望你們像我一樣,自豪的說出:“爸爸媽媽,我長大了!”
長大,對于年幼的我來說是很遙遠的。父母總是對我指指點點,總是說還太小。可時光如影,瞬即逝,就在那一刻,我頓時長大了,明白了許多,從幼稚邁向了成熟。
那是在我上五年級的時候,一節班會課上,語文老師讓我們匿名投票選班長。班上有三個候選人,其中一個是我最好的朋友,但她的能力在這三個人中不算太好。我本來打算選她,但又覺得選班長應該以她的能力作為標準,經過一番激烈的思想斗爭后,最終我還是沒有選她。于是一場暴風雨就不可避免地來了。僅僅一票之差,她就落選了。也許是因為我,假如我選了她,她就會入選。看到她沮喪得都有點兒想哭的樣子,宛如一陣晴天霹靂,讓我不知所措。更不知她從哪里得知,我沒有選她,于是放學后,她跑過來質問我:“你為什么不選我,哼,虧你還是我最好的朋友呢,我們絕交。”容不得我解釋,她就消失在我面前了。走在回家的路上,心里亂糟糟的,老天也和我作對,一陣陣狂風呼嘯而來,我的心都涼了。
第二天,她沒有和我說一句話,打一個招呼。我不想失去她這個朋友,下課后,我拉住她,向她解釋,她聽后向我道了歉,并說;“上次我不該那么說,其實班長不論是誰,只要能管好我們班,誰都沒關系。我確實不如她好,你選她是對的,我們繼續做好朋友吧,好嗎?”我們攜手走在放學的路上,陽光灑在身上暖暖的,射進心里也是暖暖的。
我似乎一下子明白了,友誼是建立在寬容上,建立在真誠上,建立在信任上的。這是一種美麗心情的釋放。當你學會寬容,學會真誠,學會信任朋友的時候,你就會覺得自己長大了。一份珍貴的友誼勝過無數黃金,真正的財富是友誼。在那一刻,我感到無比激動,我長大了。
從小到大,大家一定經歷過許多事才懂得了道,慢慢長大。我也發現自己比以前懂事、乖巧,不像以前那樣淘氣、頑皮了。
小時候,我經常會把被子、桌子上的東西弄得一團糟,把被子當作“沙袋”放在桌子上,使勁練拳擊。練完了,還把被子鋪在地上,當作地毯,在地毯上翻跟頭、打滾,單自摔跤。現在,我不會把被子當作“沙袋”來打,更不會用鉛筆、蠟筆把墻上畫得亂七八糟,把香水灑的滿地。有時幫媽媽房間,我無意中發現,我長大了。
有時候,我開始幫忙做家務了。有一次,我們家吃餃子,我看見大人們都在包餃子,我手也癢癢,很想包餃子。于是,拿起面皮,放了很多餡。然后把對邊的皮一捏,餡從左邊露了出來,餡好像在說:“里面太擁擠,還是外面好。”我生氣了,拿起一張皮往左邊堵,餡又從右邊露出來說:“左邊堵死,右邊沒堵死。”我生氣了,趕緊又堵右邊。看你還冒頭。那個餃子挺著將軍肚站在后面,好像神氣地說:“不知害羞。”我又拿起一個,餡沒放多,可包好又像個“小猴”。我生氣了,大聲喊:“不包了,不包了。”媽媽一見,立刻學著我的腔調說:“不學了,收攤了。”媽媽拿話來刺激我。我又重新學起來,越包越好,此時我明白了,“困難像彈簧,你弱它就強,你強它就弱。”
現在,不會像以前不用功讀書,每天要媽媽逼迫才心不甘情不愿地去讀,寫了兩三個字,又在房間里“發呆”或變些小把戲,考試前還要媽媽幫助復習。我已經獨立,心中雖然有點不甘,但為了自己的將來,也只好忍下來,努力讀書。
我長大了,不斷地改變自己,從外到內心,不斷求美、求新。我已經長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