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壓歲錢為題的作文
我們的小朋友每年都有壓歲錢,有的多、有的少,很多小朋友都不明白樣利用這些壓歲錢,所以大多數(shù)都會被父母收起來。下面小編給大家?guī)硪詨簹q錢為題的作文,希望大家喜歡!
以壓歲錢為題的作文(精選篇1)
在每年的春節(jié),我都會收到一大筆壓歲錢,因此我就成了一個小富婆。以前花錢我總是大手大腳,一分錢也不留下,然而今年……今年春節(jié),我又收到一千元壓歲錢,拿到這鼓鼓的紅包后,我就趕緊讓媽媽帶我去新華書店。到達那里之后,我就快步流星地走了進去,媽媽也緊跟在我的后面。
不一會兒,我就抱著十幾本書搖搖晃晃的走到媽媽跟前,媽媽見書搖搖欲墜,就趕緊把書從我懷里抱出來,還驚奇地問:“女兒,你買那么多書干什么?”“看唄?!薄澳敲炊鄷憧吹猛暄?”“我慢慢看哪!”聽了我的回答后,媽媽莫名其妙地點了點頭。我們倆來到收銀臺前,收銀員阿姨算了一下說:“一共三百元?!薄笆裁?”媽媽差點昏了過去,“這么貴啊!”媽媽把臉轉(zhuǎn)過來,和藹可親地對我說:“女兒,你真的要買這么多書么?”
此時我毫不猶豫地回答說:“是的!”聽了我的回答后,媽媽咽了口氣說:“好吧,只要是女兒喜歡的,我就買!”正當(dāng)媽媽掏錢要買時,我一下子攔住了她,嬉皮笑臉地說:“媽媽,忘了告訴你,這錢由我來付!”
聽了這句話后,媽媽那張和顏悅色的臉突然“由晴轉(zhuǎn)陰”,使出了她的河?xùn)|獅吼功:“好啊!你這個小壞蛋!看我不捉住你!”聽到媽媽這句話后,我趕緊撒腿跑了起來,媽媽也在后面窮追不舍,若不是收銀員阿姨及時來“搶救場面”,那場景不知會有多“悲壯”。付完了錢,我們回到家中,媽媽就立即開始“審問”我:“女兒呀,我覺得你今天的行為很奇怪,告訴我為什么好嗎?”
我壞壞地笑了笑:“你真想知道嗎?”媽媽急切地說:“想!”“好吧,那我就告訴你,我今天的行為這么奇怪是因為我讀了一句名言‘一粥一飯,當(dāng)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是它告訴我要珍惜金錢,所以我才沒有像以前那樣大手大腳地花錢,而是買了這么多書。你說,這樣是亂花錢嗎?”聽了我的話后,媽媽露出了欣慰的笑臉,親切地對我說:“不,不,你能明白就好了,媽媽真為你感到驕傲。”
從那件事后,每次長輩給我的錢我都用來買書,我的書已經(jīng)多得比桌子還高了,今年我還要買個大書柜呢!
以壓歲錢為題的作文(精選篇2)
我盼星星,盼月亮。終于盼來了充滿憧憬的一年,因為在這一天,給壓歲錢是件必不可少的事情。壓歲錢,牽系著一顆顆童心。
大年初一,大家歡聚在一起,談笑風(fēng)生,滿臉笑容,這估計是他們一年里最快樂的事了。忘記苦惱的一切,盡情發(fā)揮自己的不愉快。當(dāng)大人們挨個挨個把壓歲錢遞給我。我偷偷的看了一眼,竟有1200元,我高興得一蹦三尺高。
其實我的壓歲錢來源比較廣,有長輩給的,父母給的,爺爺奶奶給的,親屬們給的。細算起來是一筆寶貴的金錢。用好了壓歲錢能促進童年成才,反之向社會上有些孩子拿上壓歲錢上網(wǎng)吧、買零食是多么可恥。我曉得壓歲錢來之不易,它是一筆汗水錢,承載著長輩的關(guān)愛、厚望、樸實的情感。也反映了社會又快又好的發(fā)展。我要學(xué)習(xí)長輩們壓歲錢的用途,珍惜壓歲錢來之不易,更要用好壓歲錢,有計劃,有目的的花好壓歲錢,不亂花一分壓歲錢,讓壓歲錢成為開發(fā)我的智力,增長我的知識,成才之錢。
讓長輩們美好的祝福換來我良好的業(yè)績,報答長輩的厚愛。感謝黨和政府的正確領(lǐng)導(dǎo),為黨增光,成為一名名副其實的接班人。這些壓歲錢該怎么使用呢?正在我不知該怎么使用它時,一道靈光用閃電般的速度劃過我的腦海?!皩?”可以給自己買點東西來慰勞慰勞自己;可以買一些學(xué)習(xí)用品或是資料幫助我開闊眼界、增長知識,養(yǎng)成愛讀書的好習(xí)慣;可以交學(xué)費,爸爸媽媽疲勞的工作,臉上已經(jīng)泛起了歲月的滄桑,應(yīng)當(dāng)減少點父母的負擔(dān),;也可以獻愛心、捐希望工程,為貧困落后地區(qū)的小朋友奉獻愛心,幫助失學(xué)少年兒童上學(xué),開展一幫一活動等,培養(yǎng)我助人為樂的精神;剩余的就存入銀行,因為必要的金融理財知識對我們的未來人生很有幫助,接觸貨幣可以讓我們有起碼的金錢觀念。
同學(xué)們我認為每一個紅包都帶著長輩的一份祝愿與希望,無論它是多是少。如果你把錢用在不該買的東西上,它會無聲的責(zé)備你。當(dāng)你用這些錢去做一些好事,它又會無聲的贊揚你、鼓勵你,別看它只是一個用紅紙包著錢的東西,可它卻是一個無聲的老師,當(dāng)你每花一分錢時,就一定要想著那是長輩們用辛勤的勞動得來的血汗錢。才能對得起大人對你的這份祝愿、希望。
以壓歲錢為題的作文(精選篇3)
“媽,你快點,幾點了,人家都到了,就剩我們了”這就是每一年農(nóng)歷正月初二的早晨,按照習(xí)俗是要去拜年的。
“來了來了,催什么呢!”我媽每次出門都是最慢的一個,全家人等她一個。今天,都穿著漂亮的新衣服去外婆家拜年,都在外婆家歡聚一堂?!澳銈冊趺床艁戆?,我們家離咱媽家還遠我都比你們快,你們那么近還慢!”我姨說道,媽媽笑了笑說:“在家收拾呢!‘我舅和姨夫都在火爐旁做著烤火,聊聊工作的事,小孩子買點鞭炮在放,至于我和媽媽,姨,就要在廚房準(zhǔn)備中午的午餐,我就是洗洗菜。
”吃飯了,吃飯了!“哇,有一大桌子好吃的,我咽了咽口水,我先 去拿了筷子,正準(zhǔn)備夾菜的時候,媽媽叫住了我:”;你先別吃,等著長輩都坐下來,先讓長輩動筷子,然后你才能吃“”嘿嘿,我忘了!“一大家子人坐在一塊,有說有笑,外婆臉上的笑容一直掛在臉上。
等吃完了,就要開始嘴重要的事情了——發(fā)紅包。每逢歲末年尾,孩子們的心情便會變得難以抑制的澎湃和激動,幼稚,浪漫的心底涌出一個個不可思議,大膽新奇的希望與計劃,設(shè)想著親朋好友送給自己的年終獎賞:壓歲錢。究竟有多少,我的奮斗目標(biāo)是否能夠達到。!”“姨夫新年好!”阿姨和姨夫聞聲迎了出來,也問候了我們一家,哈哈,阿姨還給了我一個紅包。我裝作推脫的樣子,嘴上說“不用不用”,手握著紅包往阿姨那推了幾下,就以一副無可奈何的樣子收下了壓歲錢,其實啊,心里那份高興勁簡直無法形容。就這樣我的腰包鼓了不少。
當(dāng)進入中學(xué)以后,繁重的學(xué)習(xí)任務(wù)壓迫得我喘不過氣來,父母為了我的學(xué)業(yè)費盡心機,絞盡腦汁,可我卻總是沉迷在娛樂,享受的國度里玩樂而不能自拔。聊社會不公,談周圍怪狀,吹未來計劃,侃飛天夢想,至于新春的壓歲錢,我更會及時地納入自己的腰包,制定自己快樂的飛計劃啦。全然忘了一進入中年的父母。
但是今年的春節(jié)卻使我幡然醒悟,茅塞頓開,壓歲錢,其實就是父母用自己的血汗錢換來的,他們用真情實感聯(lián)絡(luò)起親棚好友的紐帶,同時也為我的成長創(chuàng)造鋪平了道路。
我把今年的壓歲錢如數(shù)交給了父母,讓他們幫我存入銀行,打理我的日常生活開支,徹底剎住我亂花錢的壞毛病,同時,父母勤儉樸素的生活作風(fēng)也逐漸地,潛移默化地開始影響著我,在我的心底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無論我將來走到哪里都會牢記,父母是世界上最偉大的良師益友,他們教會我走好人生的每一段旅程,待我長大以后,我會用我的全部真情回報他們的。
以壓歲錢為題的作文(精選篇4)
在每年過年除了放假會讓我們激動,收到長輩的壓歲錢也著實讓我們興奮。
讓我簡單介紹一下壓歲錢的來歷。最早的壓歲錢出現(xiàn)于漢代。最早的壓歲錢也叫壓勝錢,或叫大壓勝錢,這種錢不是市面上流通的貨幣,是為了佩帶玩賞而專鑄成錢幣形狀的避邪品。這種錢幣形式的佩帶物品最早是在漢代出現(xiàn)的,有的正面鑄有錢幣上的文字和各種吉祥語,如“千秋萬歲”、“天下太平”、“去殃除兇”等;背面鑄有各種圖案,如龍鳳、龜蛇、雙魚、斗劍、星斗等
春節(jié)拜年時,長輩要將事先準(zhǔn)備好的壓歲錢放進紅包分給晚輩,相傳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因此每個長輩都會給每個晚輩一個裝著壓歲錢的紅包。
其實每個長輩的壓歲錢不一樣多,但他們的心意都是一樣重的。如何處置這些壓歲錢也成了不少人心中的一個問題。我就有以下幾個建議。
第一,你可以把這些年收到的所有閑置的壓歲錢都存到銀行。這樣不僅壓歲錢不會亂花,還會每年帶來一點利息。
第二,新年過后就是新學(xué)期,可以買一些用的到的文具,還可以買一些自己感興趣的名著,學(xué)習(xí)學(xué)累了,就可以拿出來暢讀。
第三,十分不提倡揮霍壓歲錢,把壓歲錢用于游戲充值,買漫畫書,買用不到的東西。因為這些壓歲錢是長輩的祝福,怎么可以把它用在不該用的地方,這估計也是每個父母收走我們壓歲錢的原因吧。
在現(xiàn)在又出現(xiàn)大學(xué)提倡學(xué)生在寒假期間給父母,長輩,和曾經(jīng)幫助過自己的人一份“感恩紅包”的新民俗。這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更新與發(fā)展,我個人很贊成這種做法,因為在歷史上也有晚輩給長輩壓歲錢的習(xí)俗,這里的歲指年歲,意在祝福長輩健康長壽,其次長輩給予我們祝福,作為晚輩,又有什么理由不給予長輩祝福呢。作為青少年的我們雖然無法給長輩買禮物,但我們可以用通過自己努力的成績來回報長輩。
如今過年少了不少的年味,喜慶的年俗被人早已遺忘,取而代之的卻是網(wǎng)絡(luò)上一些關(guān)于過年習(xí)俗的小活動,這年過著過著越不像年了,但壓歲錢這年俗中濃重墨彩的一筆卻沒有被遺忘。希望人們找回有年味的年,因為這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一顆璀璨的東方之星,是絕無僅有的,作為華夏兒女我們當(dāng)義不容辭的傳承下去,因為這同樣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根。
以壓歲錢為題的作文(精選篇5)
其實每當(dāng)過年,必不可少的一個活動就是長輩給晚輩發(fā)壓歲錢。一個小小的紅包,卻裝滿了家人之間濃濃的親情,寓意著收到壓歲錢的晚輩在新的一年里可以平平安安,健康吉利。
可是,就是這樣一個中國從古到今流傳下來的傳統(tǒng),卻在如今的社會露出了它的弊端:
首先,就是孩子之間互相盲目攀比的問題。一些受到了壓歲錢的小孩會同他的同伴比較壓歲錢的多少。這就導(dǎo)致了如果一個小孩收到的壓歲錢比別的小孩都多,他就會產(chǎn)生一種高人一等的感覺,覺得自己的家庭比較的富裕,別人都沒有我有錢的一種自負心理。反之,如果收到的壓歲錢比別的同伴少,就會產(chǎn)生一種低落的情緒,自卑的心理。從而,在下一次過年的時候,會刻意的多向家人要壓歲錢,以便在下一次的“比賽”中滿足自己的虛榮心,而家長最疼愛的就是自己的孩子,對他們的要求總百依百順,這樣就可能給經(jīng)濟實力原本就不是很富裕的家庭帶來不必要的緊急負擔(dān)。
總之,這一問題的“罪魁禍?zhǔn)住本褪翘摌s心。
第二個問題就是對孩子的價值觀的一種誤導(dǎo)。有的家長為了顯示自己對孩子有多“愛”,給他們壓歲錢一給給就是上千元。這就影響了孩子的價值觀的發(fā)展:在他們心里,他們會認為,給我壓歲錢給的越多,就是越愛我,給的少了,我就鬧情緒。這種心理如果再進一步發(fā)展就會成為:孩子會認為金錢就是衡量親情的唯一標(biāo)準(zhǔn),誰給的錢多我就跟誰親,這種心理是很可悲也是很可怕的。因為金錢成了他心里最重要的東西,甚至高于親情,他可以為了金錢而背叛親情。
這就是如今社會上,發(fā)壓歲錢的兩個弊端。
其實,我覺得,在過年的時候,長輩最好不要給晚輩發(fā)壓歲錢。因為金錢并不能代表親人之間的親情,反而還可能引發(fā)一系列不必要的問題。不發(fā)錢同時也減輕了家里因為過年而帶來的經(jīng)濟負擔(dān)。那么,你一定改問了:“那過年不發(fā)壓歲錢發(fā)什么?”其實,沒有必要長輩一定要給晚輩發(fā)什么。家人們坐在一起聊聊天,父母對孩子的一次粗糙的撫摸,家人相互之間的一句簡單的“新年快樂”,一次豐盛熱鬧的團圓飯,一家人坐在電視機前有說有笑的看春晚,子女對老人的多一點的陪伴,多一點的溝通,這些都是千金難買的“紅包”啊!這些“紅包”要比那些裝滿了冰冷的金錢的紅包更加溫暖,更能促進家人之間的親情。即使在寒冷的正月,一家人的心里也暖洋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