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敘事作文
春節更是民眾娛樂狂歡的節日。元日子時交年時刻,鞭炮齊響、煙花滿天,辭舊歲、迎新年等各種慶賀新春活動達于高潮。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春節敘事作文范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
春節敘事作文【篇1】
“二十八,二十九……到了!終于春節了!”我掰著手指頭算著,明天就要春節了!春節就從這兒開始了!明天可是春節的一個高潮喲!
春節真是與眾不同。鞭炮聲一早上就響了起來,街上的人們都穿著節日盛裝,有的在買東西,有的在回家的路上,有的在扯家常……很快,到了傍晚,大街上連個人影也沒有,到處飄著飯菜的香味,原來都在家里趕做年夜飯呢!
除夕真熱鬧。家家戶戶的門上都貼上了紅紅的對聯,屋里也貼好了各色的年畫,人們都圍坐在大圓桌前。家家燈火通宵,鞭炮聲也響個不停。人們吃完了團圓飯,都走出來放煙花,街上到處紅紅火火,煙花爆竹聲構成一首歡快的樂曲,似乎在慶祝合家團圓。天上到處五顏六色,黑夜仿佛變成了白晝,孩子們也在街上又蹦又跳,每一個人都沉浸在籠罩在幸福歡樂之中。
快樂的時刻也過得很快,到了12點,鞭炮聲又響了起來,新的一年來臨了!人們一點也沒有倦意,暢談著對新一年的憧憬……到了正月,每一天每一家都熱鬧非凡。因為人們都到親戚家拜年,互相祝福。
一眨眼,到了正月十五,這是春節的最后一個高潮了!晚上,整條大街張燈結彩,紅火美麗,煙花爆竹聲響個不停,街道兩旁擺滿了各形各色的燈,小孩子們提著自己的燈籠走來走去……還有就是吃湯圓,一家子圍在一起吃湯圓,象征著團團圓圓。
春節過去了,新的一年來了,人們開始了新的生活,也開始了新的奮斗。過春節的意義就是讓人們能夠積極樂觀地面對生活,這個春節我過得分外愉快。我愛我家鄉的春節!
春節敘事作文【篇2】
我的家鄉有許多傳統的節日,其中,最盛大、最有趣的是春節。
按照家鄉的習俗,春節從臘月二十三就開始了。臘月二十三被家鄉人稱為小年。從這天起,人們就開始打掃衛生,把房間的里里外外都打掃得干干凈凈,還要殺羊殺豬用來祭灶。從這天起,人們就開始辦年貨了:買對聯、買糖果。有些人家還要炸油果子。
到了除夕就更熱鬧了,家家都在包餃子,到處飄蕩著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上了漂亮的新衣服,門上都貼上了紅艷艷的對聯。到了晚上,鞭炮徹夜不絕,人們還要看春節聯歡晚會、吃年夜飯。大年初一這一天,家鄉人大多會吃年糕,意在期盼來年的日子步步高升。
從正月初一到初十,是人們走親訪友的好日子。人們都相互拜年,祝福親朋好友在新的一年快樂平安。家里來了客人,大人們都要熱情地拿出好吃的東西來接待客人。小孩子們也很開心,因為他們可以收到長輩親友的壓歲錢。
到了元宵節的時候,處處張燈結彩。在縣城每條大街的路口,都會搭起高大漂亮的“彩門”,一到晚上,整條大街燈火通明,有魚燈、有福娃燈、有火箭燈。人們都從四面八方涌來,聚到廣場上看煙花,絢麗多彩的煙花將夜空裝扮得更加光彩奪目。
過了正月十六,喜慶祥和的春節就基本結束了,人們又開始了忙碌的生活。
春節敘事作文【篇3】
今天是除夕夜,也就是春節。春節是中國傳統節日的一個新春佳節。
春節,同學們都知道,它不是一個特殊的節日。所有的人都認為“春節非常熱鬧,因為它是一個團圓的節日,這是理所當然的。”但我可不是這樣想的,這個節日是用來紀念一個怪物的,它的名字叫“年”,它經常吞食過路的人們,可把人們害苦了。后來,出現了一位白胡子的老公公,他制服了“年”。人們為了防止“年”再跑下來,就用放鞭炮、貼紅紙來嚇“年”,所以就有了現在過年的習慣。
我的家鄉―桂林過春節有幾“怪”,如果你想聽聽,我就給你講講吧!大年三十的除夕夜,各家各戶都會做上一桌豐盛的美味佳肴,還有許多小吃,有糍粑、有糯米飯、有粽子、還有年糕等許多美食。第一“怪”就是飯菜都擺上桌了可是大人們就是不讓我們先吃,而是先在神kan上祭拜后才能夠一起上桌吃飯,但是吃飯的時候魚還不能夠吃,一定要留到第二天才能夠吃,大人們這叫“年年有余”。
第二“怪”是大家大年三十的晚上都一定會等到大家大年三十的晚上都一定會等到新年的鐘聲敲響的那一刻,各家各戶都會同時點燃鞭炮,大家都互相問候“新年好”,睡覺前我們都要吃一碗湯圓,它代表著各家各戶美滿幸福。
深夜,家家戶戶的燈漸漸地熄滅了,整個桂林市進入了夢鄉,這時,一股濃濃的霧包圍了桂林,使春節的夜晚更加朦朧,更加迷人。
春節敘事作文【篇4】
過年是中國最盛大的一個節日,那一天,熱鬧非凡,喜氣洋洋。
除夕的早上,我早早地起了床,換上專為過年準備的衣服,從頭到腳,全是新的,就連發卡都是新的。聽媽媽說,這是為了讓新的一年有新的氣象。武裝完后,我們一家就開始出發了,一出胡同,過年的氣氛便把我們包圍了,濃郁的“年味”縈繞在我們身邊,各個商店門頭前都貼著對聯,門神,掛著紅辣椒什么的……空氣中的鞭炮味把除夕這天裝點的更加別具一格,讓過年更充滿了魅力。
不知不覺中,我們已經坐車到了奶奶家,兩個哥哥早已在門口迎接我們了,我的爸爸媽媽去廚房幫忙,于是乎,一個重任落到了我們三個孩子身上,我們把對聯張貼好,便一起去“廟場”放鞭炮,那里放鞭炮的孩子真不少啊,一陣陣噼里啪啦的鞭炮聲,此起彼伏,連綿不斷,讓寒風凜冽的冬季別有一番風味。
吃午飯時,看到桌上的一道道令人垂涎三尺的飯菜,也顧不得洗手,就和哥哥們狼吞虎咽起來,引得大人們哈哈大笑。吃過飯,大人們包餃子,而我們這些孩子便在一旁搗亂。當過年聯歡晚會開始時,我們便一邊吃飯,一邊看聯歡晚會,那一個個讓人回味無窮的節目陪著我們到了12點。霎時間,一個個煙花飛上天空,滿載著人們的夢想和對新的一年的希望……
過年真好,我喜歡這喜氣洋洋的節日。
春節敘事作文【篇5】
過年啦!過年啦!一進入臘月,瞬間就有了過年的味道!
每年過年,我們一家三口都會回到老家,和爺爺奶奶一起過春節。老家的春節總是熱鬧多多,讓我心花怒放。
美味的幸運餃子
大年初一的早上,奶奶和媽媽會很早就起床,為一家人包“幸運餃子”。大家一定很納悶,幸運餃子到底長啥樣啊?讓我來為你們揭曉謎底吧。所謂的“幸運餃子”,就是在包餃子的時候,放入硬幣、大棗和糖塊,數量有限。不同的夾心代表著不同的含義:吃到硬幣意味著來年財源滾滾;吃到大棗意味著宏圖大展;吃到糖塊意味著小日子甜甜蜜蜜。我最期盼的是吃到硬幣,因為只要我吃到硬幣,就能到爺爺那兒兌換成百元大鈔。因為這個,我大年初一的早上,都會吃上一大盤餃子。
熱鬧的民俗表演
正月里,村里的民俗秧歌隊可閑不住。每天都安排了不同形式的表演。大年初一的上午,是耍毛驢和劃龍船。村里的男女老少齊聚街頭,孩子們興奮地穿梭在游行的隊伍中間,有的淘氣的小男孩,還裝模作樣地去摸毛驢的屁股,這時候,扮毛驢的演員也會很配合地跳起來,假裝生氣地回頭瞪一眼,大家伙頓時被他的紅臉蛋逗得哈哈大笑。大年初二是大媽廣場舞表演時間,活力四射的大媽們換上統一的大紅色的表演服,風風火火地扭起來。很多觀眾們受到這種熱情的感染,也不由自主地加入到舞動的行列中。
迎來送往的親朋好友
正月十五之前,奶奶家幾乎天天都有親朋好友上門,奶奶忙里忙外,迎來送往。作為家里的小主人,我也是非常好客的,因為叔叔阿姨們總是會給我數量不菲的壓歲錢。隨著我的腰包越來越鼓,我的小眼睛開心得瞇成了一條縫。我也就成了家人眼中公認的“小財迷”。
我愛春節,更愛家鄉的春節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