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元宵節作文
元宵節的晚上,夜空上有五光十色、各式各樣的焰火:有的是流星雨,有的是小傘狀,有的是交叉狀,還有的是雙重傘等,那么你有什么元宵節作文呢?你是否在找正準備撰寫“最新看元宵節作文”,下面小編收集了相關的素材,供大家寫文參考!
看元宵節作文精選篇1
今天是農歷正月十五元宵節,再過兩天我們學校就該開學了,晚上爸爸媽媽來姥姥家接我,我們一起吃完湯圓就代表著我的寒假生活結束了,不過今年元宵節也有不一樣的,晚上吃的元宵是我和姥姥親手做的。
下午,姥姥拿了一盆糯米粉,放到了桌子上,叫我幫助她去拿住面盆的邊沿,不讓盆動。我答應了一聲,就幫姥姥把面盆扶住了。然后,姥姥就拿來了一碗開水倒進了面盆里,接著,她用雙手用力地和起來。米粉很快就被姥姥和成了一團,面盆邊上的干粉還有許多,姥姥叫我再去拿一點水來倒進面盆里有干粉的地方。她拿起和成的粉團往放有水和干粉的地方和了起來。不一會兒,姥姥就把一個粉團和好了。她還把面盆邊上的粉都沾在了粉團上面,再和了一下。
現在,大功告成,就等做湯圓了。
等到吃湯圓前半個小時,姥姥開始動手做了起來。我看到她從粉團上面抓了一團粉,用手搓成了一個圓柱形,然后,在中間挖了一個孔,邊挖邊轉,那個孔漸漸變大了。接著,姥姥把剁好的湯圓餡放了一點進去。然后,她就把這一個湯圓收口了。我看著姥姥做的樣子覺得自己也心動了,也想親手去做湯圓。我立刻跟姥姥說了一聲就動手做了起來。我像姥姥一樣做著。我覺得沒有自己做得沒有姥姥那樣容易,但是也把一個湯圓做好了。姥姥看了看說:“嗯,第一個能夠做得這么好,已經不錯了。”接著我又跟著姥姥做了下去。不到二十分鐘,我們就把湯圓全部做好了。
接著,就是煮湯圓了。姥姥把水澆開,就放了一半湯圓下去。這時,鍋子里的熱氣冒了起來,人的眼睛都快睜不開了。
燒了幾分鐘,姥姥倒了兩次冷水,才揭開鍋蓋說:“好了,現在可以盛起來吃了。”這時,我看到湯圓已經全部浮在了水面上。爸爸動手盛湯圓,我分別把湯圓端給了姥爺、姥姥和媽媽,讓大家先吃。這時,老爺、姥姥笑得連眼睛都看不見了。然后,我接過爸爸遞給我的湯圓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
啊,今天的湯圓真好吃,我比平時整整多吃了一倍,接下來我也該回家調整我的狀態了,迎接新的學期的到來。
看元宵節作文精選篇2
馬上就要到元宵節了。媽媽說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晚上家家戶戶都要吃湯圓,象征著一家人團團圓圓、平平安安。為了過一個有意義的節日,我們全家決定今年元宵節自己動手包湯圓。
一大早,我就和爸爸媽媽去超市買了許多制作湯圓的材料,有糯米粉、花生、芝麻、南瓜、菠菜、紫薯、西紅柿……。回家后,我們迫不及待地將買來的食材洗干凈,就立刻開始做湯圓了。我們首先將花生、芝麻炒熟磨成粉,與糖、油混合在一起做餡料;然后把南瓜、紫薯蒸熟搗碎,菠菜、西紅柿榨汁后分別與糯米粉混合在一起揉成面團。看,黃色的是南瓜面團、紫色的是紫薯面團、綠色的是菠菜面團、紅色的是西紅柿面團,還有一個白色面團,就這樣五個顏色的面團就都準備好了。
開始包湯圓了,我學著媽媽的樣子,拿了一小團面放在手中,揉成一個圓球,壓扁,把邊捏薄,在中間放入餡料后,沿邊緣小心地將面餅捏合起來,最后兩手輕輕地將捏合在一起的面團揉成圓形,一個圓圓胖胖的湯圓就變出來了!就像做手工彩泥一樣,真好玩!不一會兒,所有的面團就都變成了一個個五顏六色的小圓球,好像一隊隊士兵排著整齊的方隊在接受檢閱。媽媽說,中國人過年有一種祝福叫五福臨門,我們包的湯圓正好是五種顏色,就給它們起名叫“五福湯圓”吧。我很喜歡這個名字,希望在新的一年里老師和同學們全家團團圓圓、福氣滿滿,生活越來越多姿多彩。
看元宵節作文精選篇3
元宵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有耍龍燈,鬧花燈的習俗,而耍龍燈這一活動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
從前,人間風調雨順,王母娘娘趁著天氣好,就開了一個盛大的宴會。但是,玉帝很愛喝酒,而且一喝就喝的酩酊大醉。這不,這一天他又喝醉了。宴會結束后,他又忙著寫雨簿,一下疏忽,把雨簿寫錯了。這下人間可大亂了。有的地方洪水暴發,有的天地干旱...有條青龍知道了,悄悄地飛上天,偷偷改了雨簿.這時,玉帝也察覺到雨簿寫錯了,所以,他打開了雨簿。呀!雨簿好象被人改了!他馬上派人查找是誰該了雨簿,最后,他才知道是青龍改的。他很生氣,所以,他馬上派丞相到凡間去追殺青龍。
丞相來到凡間用盡了各種辦法最后處死了青龍。死后的青龍化作一只神鳥,天天在靈宵殿外哭泣,玉帝很內疚,明明是自己寫錯了雨簿,還要處死給自己改錯的青龍,所以,玉帝讓百姓們隆重紀念為民造福的青龍。
從此,每到正月十五元宵節,老百姓就會用竹子扎成龍燈,家家戶戶張燈結彩,扛著龍燈游街串巷,以表示對青龍的感激和懷念。這個風俗一直傳到了現在。
每年的元宵節,我和爸爸媽媽也要去看耍龍燈,真是很熱鬧。
看元宵節作文精選篇4
正月十五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今年我度過了一個特殊而熱鬧的無宵夜。
說特殊,因為這是我第一次不在家過節。以前,每年正月十五,我們全家早早就準備好了去看花燈,每年,我都能欣賞到漂亮新穎、五彩繽紛的花燈,還會看到美麗迷人、五顏六色的焰火。聽媽媽說,張掖的燈展比臨澤更清亮,所以,我征得爸媽同意,到張掖姨姨家過元宵。
姨姨早早就煮好了湯圓,圓圓的,從口甜到心,但人和哥哥只吃了幾個就纏著姨姨帶我們去觀燈。
到了廣場,啊,真是人山人海,四周掛滿了大大小小、形態各異的花燈,讓人目不暇接。有火紅的金魚燈,象征奧運的福娃燈,開屏的孔雀燈……今年是牛年,牛當然是主角了,有金牛鬧春燈,牧童戲牛燈,斗牛燈,一排排閃亮的花牛燈祝福人們今年身體牛,事業牛,生活越來越牛。
遠處,一閃一閃的燈塔吸引了我,我們費了好大的勁才擠到前面,高高的燈塔上鑲著漂亮的霓虹燈,紅的,藍的,黃的,綠的,五彩紛呈,聳立在廣場中央,美麗極了。
過了一會,我們又來到了甘泉公園,這里也掛了許多燈,特別是閃爍在柳樹叢中的,有可愛娃娃燈,美麗的孔雀燈,金燦燦的元寶燈,真叫人留戀忘返。
這時,隨著轟轟的聲響,廣場的天空一下子亮了起來,噢,原來是開始放焰火了,這可是我最期待的了,只見焰火像一朵朵漂亮的花在空中綻放,又緩緩消失,有的像美麗的流星一樣劃過天際,有的像天女散花一般,從遠處的天空慢慢飄落,美麗極了。
正月十五的張掖多么熱鬧,元宵節的夜景多么迷人啊!
看元宵節作文精選篇5
孩子們所盼望的,過節過年以外,大概要數元宵慶典的時候了。每到正月十五元宵之時,蒲城張燈結彩,好一派喜氣洋洋。
思緒遷移著……
憶……憶……
依稀記得,630歲的蒲城里一向靜謐而相素,只能望見寥寥人影,好比晨光里的星星;只能聽見悉悉索索的青石板的歡唱;只能聞到小巷里咸光餅那甜甜而微咸的香氣。
而到了新春后的元宵佳節,一向安靜得連一根針落在地上都聽得清的蒲城,則來了一個三百六十度的大轉變。
記得是一年的冬天,時值元宵。寒風雖似一把刃,但仍割不斷元宵的喜氣情結。我在院子里蹦噠著,一會兒裝作指揮著大人搬東西,一會兒去廚房奶奶那蹭些吃的,一會兒又遙遙望著蒲城的方向,放眼欲穿。
起初大伙兒也是樂呵呵地看著我東蹦西跳,四處搗亂。但忽然,大伙兒的臉色很謹肅了,我仍然東躥西跳。看著大伙兒那難看的臉色,我忽然明白另看玄機,切下張望,父親正一臉黑線望著我。
“去!拿你的古文來!”父親的話總是透出一股不許抗拒的威嚴。
我迅速去取了古文書,頭上冷汗涔涔,忐忑不安地把書交給了父親,他讓我坐在書房中夾的書桌旁,用手指給我看:
“這兒……第七課《匆貪多》……背到這兒第17課……背十課!”他說著,還用另一只手翻了數十頁的書頁,轉身便入屋。“哦!對了!給我讀熟,且流利背誦。否則,休想去看元宵會!”他臨走前補充道。
霎刻,我似乎從頭上澆了一盆冷頭。但是,有什么法子?我只好似自我安慰般喃喃自語:“大人有時就是那么霸道,不講理。但俗話說得好:‘小孩不計大人過’……”
太陽落下了,明月升上來了……
晚上九點半,當我滿懷信心地走進父親寢室,流利地背誦出古文時。父親點點頭,拍拍我的肩,說:“孩子,不錯。洗洗睡吧,明日繼續努力!”說完將我送出了寢室,關上了門。
留下我那雙淚光瑩瑩的兩只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