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拿手好戲包餃子作文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拿手好戲比如:寫字,彈琴,做標本,攝影、玩魔方…相信你也有自己的拿手好戲,那是什么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guī)淼奈业哪檬趾脩虬溩幼魑姆段?篇,以供大家參考!
我的拿手好戲包餃子作文(精選篇1)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十八般武藝,樣樣是好戲。不論是誰都有自己的拿手好戲,有可能你的拿手好戲是捏泥人,也可能是唱京戲,也可能是做航模……而我的拿手好戲是什么呢?哈哈,是包東北水餃。
小時候我最喜歡吃餃子。每逢春節(jié),跟爸爸回東北老家,大娘都會給我包餃子吃。大娘做的水餃一口咬下去,滿口留香。肉餡是自己親手調制的,新鮮味兒美;面皮兒是自己搟的,中間厚四周薄;包出來的水餃餡兒多,褶兒多,樣子像元寶,非常漂亮。我問大娘:“為什么包餃子放那么多餡啊,餡多了包起來不是很容易露嗎?”大娘說:“餡多了口感好,味道香,而且餡多,也寓意來年會五谷豐登,有好收成。”原來包水餃也有這么大的學問,我算是開了眼界。
我忍不住對大娘說:“大娘,我想學包餃子,你教教我吧。”大娘笑了笑,說:“好啊,南方小姑娘,也要學學包東北水餃嘍,東北的水餃不會露餡呢!”。說著,她拿起一張餃子皮:“你看,把皮這樣平放在手上,把餃子餡放在中間,用筷子或者勺子把餡兒聚攏一些不散開,不能讓四邊兒粘上餡,否則兩邊很難捏住,煮的時候就容易破。把上下兩處面皮兒對上先捏緊,然后左右手配合把面皮兒左右兩邊分別慢慢向中間合攏捏緊。兩邊包時,里短外長,這樣包起來,能呈現出彎曲的形狀,還會有很多好看的褶兒。餃子也能立住不倒。”
我學著大娘的樣子,包了幾個,可包出來的餃子歪七扭八難看極了,有的餃子邊上還粘上了餡。全家人看到了我包的餃子,都哈哈笑起來。姐姐安慰我說:“南方的小姑娘第一次包,包不好,也是正常的哦。”南方姑娘怎么了,我不會讓老姐小瞧我的。我暗下決心:我一定要學好包餃子!我不在意他們的笑聲和話語,雙眼緊盯著大娘包水餃的雙手,一邊心里想著大娘教的方法,一遍又一遍地練習著。過了一會,我真的能包出餡多又好看的水餃了。大娘直夸我聰明能干,老姐也對我豎起了大姆指。而我看著親手包的餃子擺成了一圈,笑得臉上的褶兒仿佛比餃子上的褶兒還要多。包東北水餃雖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我成功了!
后來回到杭州,每當家里包水餃,我都和爸爸媽媽一起做,我包水餃的水平也越來越好。
有一次學期快結束了,興趣班的老師端來肉餡和面粉,說他請客請大家吃餃子,不過要我們自己動手包餃子。這一下同學們面露難色,可我心里樂開了花,這可是我一展身手的機會呀!老師幫我們搟出一張張面皮。我拿出一張面皮,挑出半勺餡,放在上面,用手依次捏出褶子,漂亮的水餃就包好了。我還用兩張餃子皮,中間放上肉餡,然后將邊捏成多個細褶,這樣,一朵花一樣的餃子就在我的手中盛開了。同學們看了羨慕不已。再看他們包的餃子,不是東倒西歪,就是張開了口撐破了肚。同學們紛紛向我取經學習如何包餃子,我一下子成了老師傅啦!
這就是我的拿手好戲——學會包餃子不僅能幫家人分擔家務增進感情,還滿足了大家味蕾的需要,成為了視覺的享受。我很開心。
我的拿手好戲包餃子作文(精選篇2)
每個人都有自己擅長的拿手好戲吧!當然我也不例外。
星期六的早晨,我一起床便聞到好大一股餃子味,算算吧!咱家也是好久都沒吃過餃子了。那股誘惑迷人的氣味直勾勾的在我鼻子前面繞來繞去,不得不讓我下床穿著拖鞋去廚房里呀!我一路小跑來到廚房,盡管全身打著哆嗦可早已忘到了九霄云外。一到廚房,我看著媽媽和外婆在那專心致志的包著,看著看著,突然心血來潮。我問了問媽媽,經過媽媽的批準之后,我拿起一張餃子皮攤平鋪在手掌心上,看著媽媽用小勺子舀了一勺餡兒放在餃子皮中心上,我也學著媽媽的樣子舀了一瓢。“哇!我舀的一勺好多喲!管他呢!基本上差不多就行了。”看著外婆手腳利索的樣子,包的又快又好,我不禁加快了速度。再往餃子皮的邊緣上抹了一圈的水使餃子不松散,餡也不會漏出來,可是我一對折的時候卻露出了好多餡,這可怎么辦呢?我連忙去問媽媽,外婆他們兩人笑著對我說:“傻孩子,你把餡兒包多了。”我不禁臉紅起來。我立馬打開餡兒,挑了一些餡兒出來,這下果然好多了,接著我在輕輕一捏餃子就好了,雖然比不上媽媽外婆的餃子,但我還是心滿意足,畢竟這是我自己親手包的呀!就這樣我們包了一上午,我包的有些難看,有些還是那么回事。外婆媽媽看見我包完了就連忙夸起我來,我還有點不挺好意思的呢!
就這樣,中午的時候熱騰騰的餃子端了上來,吃著咱家自包的餃子,我感覺到心頭無比幸福、美味。這就是我的拿手好戲:包餃子。
我的拿手好戲包餃子作文(精選篇3)
我是一名五年級的小學生,在學校里我是同學眼中的好標兵,老師眼中的好幫手。可是在家里我就不一樣啦,在家里我只想當“小皇帝”,不愿意做家務,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用姥姥的話說,就是“油瓶倒了不興扶得,搟面杖掉地上不興拾得。”
這不,又到了我期待已久的周末。我剛從床上爬起來沒多長時間,姥姥就催促我去幫她包餃子。一開始我裝聾作啞,不聞不問,可能是把姥姥惹惱了,姥姥蹦出一句話:“你不想包啊?我也不勉強你,煮好了餃子你就別再吃了。”不叫吃,這事可不行,我一時也想不出什么好辦法,只好強打精神,懶洋洋地來到廚房。
我拿起了姥姥剛搟好的面皮,第一次因為我不想讓餡露出來,結果餡放得太少了,變成了“皮厚餡少”的餃子。這時候,我在心里暗暗下定決心:再試一次,一定要包好。這一次,我吸取了上次的教訓,結果餡放得太多了,皮掐不嚴。兩次的失敗,讓我沒有了信心,扔下皮想跑,可轉念一想,老師經常教育我們,干什么事只要干,就要干好,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熟能生巧。我又回到座位上,這一次,我吸取兩次的教訓,餡放的正好,沒溢出來,兩邊的皮捏的實實的,餃子包的好極了,姥姥還夸獎了我,我這心里美滋滋的。包的越來越熟練,干的越來越帶勁。不一會,餃子就擺滿了一桌子。
這一次包餃子,讓我體驗到了勞動的快樂,干家務的幸福。我也下決心要做一個熱愛勞動的人,真正做老師的好幫手,家長同學眼中的好學生。
我的拿手好戲包餃子作文(精選篇4)
我很高興,但這一次的高興非比尋常,不是遇到開心的事兒感到高興,也不是受到父母的表揚而感到高興,第一次是因為吃到自己的勞動果實而感到高興。
一個星期天,我去看望外婆。到了中午,外婆去做飯,我在屋里玩,覺得無聊,就去找外婆。
外婆正在和面,我很好奇,就趁外婆不注意,用手指碰了一下面,軟軟的,很好玩。可是,很不幸,就在我碰到的面的地方,留下了一個臟兮兮的黑手印。我膽怯地告訴了外跑婆,外婆皺著眉頭對我說:“你看你淘氣不淘氣!”說著,用刀切去了弄臟了的面,把它放在了旁邊。
我迅速的問外婆:“我可以拿走玩嗎?”外婆說可以,于是我就拿著它左揉右揉,上拽下拽,最后,弄得我滿手粘糊糊的,我把手洗干凈,問外婆:“你是準備包餃子嗎?”外婆笑瞇瞇地說:“對,肉餡兒的,你最愛吃!”“我能幫忙嗎?我也想玩。”“好”外婆給我搟了一張面皮,我托起它,用勺子盛了一點餡,小心翼翼的把它從盆里移到了餃子皮的正中央,慢慢的放在上面,然后用折紙的方法把餃子皮對齊,“用力”一捏,本以為可以包好一個,但是卻漏了,第一個以失敗告終了。
我又拿起一個沒有搟好的面疙瘩,然后用手杖使勁兒按了一下,一只手捏著一小端,一只手拿著面桿兒,把面一周順時針搟了一遍,只留中間不搟,不一會兒,餃子皮就做好了。只不過是既不圓又不方。我拿起餃子皮兒,又按照做第一個餃子的工序做了一遍,只是風口的時候稍微輕了一點,第一個我做的完整的餃子包好了。緊接著,就是包第二個、第三個……中午,吃著我包的餃子,感受到了一種滋味,不僅僅是餃子本身的味道,還有發(fā)自內心成功喜悅的味道。
僅僅通過第一次包餃子,我就體會到了不容易,家人為了我該付出了多少啊!同時,也懂得了沒有付出就沒有收獲,沒有努力就沒有結果,沒有勞動就沒有豐收的“果實”,我會努力的,我會付出的,我會用我的勞動換來最終的豐收果實。
我的拿手好戲包餃子作文(精選篇5)
今天媽媽出去上班,臨走時告訴我把餃子包好,等老媽回來煮餃子吃。這下我有事干了。
在回想老媽教我怎么包餃子時,我突然靈機一動。可以把餃子包的大一點,做一個大面包似的餃子。也許這個想法太可笑了,餃子就是餃子變不成大面包。可是對于一個愛創(chuàng)造新鮮事物的我,還真想試一試。
于是手忙腳亂的把面和好,然后準備好工具和肉餡。最后開始捏餃子了。我很愛捏泥人,更愛挑戰(zhàn)。我就把捏餃子當成一場戰(zhàn)斗。我先把皮兒輕輕的放在手上,在用筷子把餡兒一點一點的加到皮兒上,然后裹起來,最后把皮兒慢慢地捏好。包的時候,先對折好,在用手用力地捏住分界處,左捏一下右捏一下。我認真的把第一個餃子包好了。雖然不是很好看,很像曾吃過的動物形餅干,奇形怪狀的。
就這樣我做好了三十個大餃子,不過有的已經露餡兒了。沒關系,我自有辦法,我拿起針和線給它們補了補衣服。這下它們知道我的厲害了,任我處治。
過了一個鐘頭,我手上,臉上都沾滿了面粉和肉餡渣。哎,可惜沒有拍下我的外貌和餃子的外形,你看見后準保你笑掉大牙。看吧!這里猶如打了一場鬧劇戰(zhàn)——一團亂。我指揮著餃子士兵,讓它們聽從我的指揮。戰(zhàn)斗暫時告一個段落。進入下一場戰(zhàn)斗了,我又手忙腳亂的收拾廚房。我先拿起布,用力地把板子擦了一遍,然后用笤帚清洗一番。
哎,累死走了。可是,對于一個從來沒有包過餃子的人來說,覺得這很不錯了,我心里美滋滋的。
晚上,老媽回來開始煮餃子。煮完,香噴噴的餃子上桌了。在吃之前我剛想起來,我忘把線拉出來了,只能吐出來了。老媽瞪著我,用力打了一下我的頭,說:“哪有你這么調皮的孩子,餃子是用來吃的,不是用來玩的”。不知為什么,我好開心,這是我第一次惡作劇也是我第一次包餃子。
一個人的成功在于努力和堅持。
我的拿手好戲包餃子作文(精選篇6)
大年初一吃餃子,這已經成了中國人約定俗成的一個傳統(tǒng)。今年的大年初一,我家也不例外。
我從未包過餃子,不是懶惰,是媽媽嫌我包的難看,不讓我包。今天是特殊的日子,在我的堅持下,媽媽答應了我的請求,同意讓我學著包餃子。
說干就干,我從櫥柜里取出兩把菜刀,噌噌噌地磨了幾下,向大家示意,我要開始干了。
媽媽搟餃子皮,爸爸和奶奶包,我就幫他們揉揉面團,大家忙的不亦樂乎。奶奶要教我包,我不以為然地說:“不用了,這么簡單的事還用教嗎?別說我沒經驗,真干起來,不僅得心應手,還要比你們包的好。”我拿了一塊面團,就搟了起來,可是不干不知道,一干才清楚不是自己想象的那么簡單。媽媽搟三張皮的功夫,我連一張也搟不好。搟的不是太薄,就是薄厚不均,真像個丑八怪。我扔下?lián){面杖,再試著包餃子,可費好大勁才能包出一個,而且丑陋不堪,像個懶漢似的爬在案上,直不起腰來。而奶奶包的小巧玲瓏,很是可愛。我努力地包著,漸漸地好了起來,這讓我欣喜不已。
餃子包好后,就能下鍋了,這活兒我能干得了,沖上前去,抓住餃子就往鍋里扔,不料用勁兒太猛,水濺到了我的臉上,像針扎了似的疼。不一會兒,餃子出鍋了,望著熱氣騰騰的水餃,真想一口吃個飽啊。我包的那些,基本都露餡了,但我覺得是親手包的,就都撈到了自己碗里。吃著自己包的餃子,心里有一種說不出的得意。
我的拿手好戲包餃子作文(精選篇7)
“冬至大如年”。按通常習俗,這一天,家家戶戶要吃豆腐、吃餃子、喝老母雞湯,迎接就要到來的數九寒天。
小時候的那個年代,物質條件差,生活艱苦,吃上一頓餃子可是件歡喜事,也是件難事。寒風凌冽,家里的老人早早起來去菜市場,捏著肉票排隊買肉。即便低聲下氣,營業(yè)員也是將頭抬到天上,隨便賞一塊。那一塊肉基本見不到瘦肉,白花花的,得用力抓住才不至于滑落。順便買些蔬菜,回家后擇好洗凈瀝干切碎,和那已經剁好的肉泥混合在一起,再加上蔥、姜、油、糖、鹽、醬油等,攪拌均勻。餡料準備好了,大人們又開始和面,一遍一遍地揉,一拳一拳地揣,直到面不軟不硬方才滿意。
一切準備就緒,一家人便在桌面上清理出一塊位置開始包餃子。根據年齡和能力,家里人各有分工:母親搓面切面頭,我搟皮,外婆包餃子,年幼的弟弟將包好的餃子整理到竹匾中,高齡的曾外祖父負責下餃子。一家人忙得不亦樂乎。當時,看著外婆拿過一張餃子皮,放入適量的餡兒,轉眼一個漂亮的餃子就呈現在面前,感覺像變魔法一般。
餃子包到一定數量時,便燒開水下餃子了。那一只只白胖的餃子在沸水中上下翻滾,煞是可愛。水開三遍之后,餃子熟了。揭開鍋,香氣撲鼻,饞得人直咽口水。盛出兩大盤,一盤送給沒空包餃子的左鄰右舍,一盤自家老老小小共同分享。吃著,說著,笑著,繼續(xù)包著。那餃子里包入了溫馨、幸福,吃餃子更多的是享受濃濃的親情。
歲月流轉,兩位老人已仙去,而現在的我們又忙于工作和家務,很少再有時間和母親圍在桌邊包餃子。即使調配的餡兒再好,只要是用那買來的餃皮包裹,總少了那一份餃子香,卻又多了一份思念、一份渴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