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年味作文200字
主題年味作文200字要怎么寫,才更標準規范?根據多年的文秘寫作經驗,參考優秀的主題年味作文200字樣本能讓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主題年味作文200字(優秀10篇)】,供你選擇借鑒。
主題年味作文200字篇1
農歷正月初一是春節,又叫陰歷年,俗稱“過年”。這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春節是漢族最重要的節日。春節的歷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古代的春節叫“元日”、“元旦”、“新年”。辛亥革命后,才將農歷正月初一正式定名為春節。漫長的歷史歲月使年俗活動內容變得異常豐富多彩。
有關于年的傳說也很多。相傳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長觸角,兇猛異常?!澳辍背D晟砭雍5?,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傷害人類的性命。因此,每到除夕這天,村村寨寨的人們逃往深山,以此躲避“年獸”的傷害。
半夜時分,“年獸”闖進村,渾身一抖,怪叫了一聲。它發現村里氣氛與往年不同:村東頭老婆婆家貼大紅紙,屋內燈火通明?!澳辍背牌偶遗暺蹋S即狂叫著撲過去。將近門口時,院內突然傳來“砰砰啪啪”的炸響聲,“年”渾身顫栗,再不敢往前走了。原來,“年”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這時,婆婆的家門大開,只見院內一位身披紅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澳辍贝篌@失色,狼狽逃竄了。第二天正是正月初一,人們回來見村里安然無恙,十分驚奇。這時,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趕忙向鄉親們訴說了乞討老人的許諾。鄉親們一起擁向老婆婆家。只見婆婆家門上貼著紅紙,院里一堆未燃盡的竹子在“啪啪”炸響,屋內幾根紅蠟燭 還 發著余光……欣喜若狂的鄉親們紛紛換新衣,到親友家問好。這件事很快在周圍村里傳開了,人們都知道驅趕“年獸”的辦法了。
現在中國過年都會貼春聯、貼年畫、貼“福”字、剪窗花、蒸年糕、包餃子、燃爆竹等等。貼“福”字,人們會故意倒貼在門、窗、家具上,取其“福到(倒)了”之意;吃魚,則象征年年有余。
在我的家鄉,每到年末,每家每戶都要祭祖,祭祖的前一天,大家都會把屋子里打掃的干干凈凈,準備好祭祖所要的物品,而在除夕的當天,每家每戶在大門兩邊貼對聯和貼“福”字,一大家子人都會聚在一起吃團年飯,象征團團圓圓。除夕晚上12點鐘聲敲響時,家家戶戶都會燃放爆竹,以“噼噼啪啪”的爆竹聲除舊迎新。正月初一,大人小孩都會穿上新衣服和新鞋子,普遍都會穿紅色,寓意“象征新的一年新面貌和紅紅火火”,走親訪友拜大年。
過年是中國民間最傳統最隆重的節日,我們要把民間傳統傳承下去!
主題年味作文200字篇2
過春節,中國人稱之為過大年,可見老百姓對春節之重視,場面之宏大。
伴隨著改革開放的腳步聲,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斷提高,老百姓手中有錢了,年味卻淡了,讓人遺憾。
從前,過春節時間比較長,從臘月的二十三,俗稱小年開始,春節就已經來到,這一天老百姓吃火燒、送灶君,祈求來年的富足。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割塊肉,二十七殺小雞,二十八帖花花。二十九灌壺酒,年三十包餃子等。大年初一到處作揖,即給人拜年,大年初二開始走親訪友,從大年初一到大年初五,這是春節最為隆重的時間段。從初六到正月十三,是春節的延續其,人們仍然陶醉在春節的氣氛中,正月十四到十六是元宵節,是春節的另一個高潮,之后春節過完。
從前,春節是隆重的,剛到臘月,人們就開始“慌春節”,即心中就天天想著春節,臘月二十三之后,開始準備春節的吃的、用的,無論家境富足和貧寒,都要盡一切可能,讓家人吃好、穿好、玩好。
從前,孩子們期盼春節的到來。現在四十歲以上的人,都會有這樣的感受,兒時渴望春節的到來。為什么那個時侯的孩子都渴望春節的到來?因為那時,物質還不是很豐富,只有到春節才能夠吃到好吃的,穿上新衣服。當然,家中的大人也會向孩子許諾,只要努力、聽話,春節給你買新衣服、玩具等。
從前,人們過春節需要鞭炮聲助威,需要煙火添彩。現在,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增強,很多老百姓不再鐘情于鞭炮、焰火。沒有了鞭炮、焰火,似乎春節也不熱鬧了。
現在的年味確是淡了。雖然過春節還要準備,由于物質豐富,手中有錢,隨手都可以買來,春節所用物品,不需要花費很多時間就可以辦齊;平時,老百姓的餐桌不缺肉食品,也不需要到春節大吃了;從前,走親訪友才穿新衣服,現在,誰也不再穿舊衣服、補丁衣服,平時穿的衣服和春節沒有什么兩樣;從前娛樂單調,廟會、元宵節是人們娛樂的好地方,好方法,現在,有電影、電視、網絡多種娛樂媒體,傳統的廟會、元宵節沒有了往日的魅力。
年味的確是淡了。
主題年味作文200字篇3
“金風送喜來,紫荊花已開,二月大地春雷鑼鼓敲起來……恭喜恭喜中國年,五谷豐登笑開顏……”我家對面黃老師家里傳出了這首耳熟能詳的歌曲聲,就知道,年到了!
你知道年是什么味道的嗎?
是噼哩啪啦的爆竹聲響徹大街小巷;是一幅幅紅紅火火的春聯令人目不睱接;是琳瑯滿目美味可口讓大家垂涎欲滴的年夜飯;是街邊高掛的燈籠,是翹首以盼的春晚,更是一家團聚的歡聲笑語。
在我的家鄉里,到臘月二十七日,便四處散發著年的氣息。在這一天里,家家大掃除,做甜粿,備置年貨。抹掉身上的汗水,望著被打掃得一塵不染、煥然一新的家,心里洋溢著的,那便是年的味道。
臘月二十八日,我陪著父親去街上買對聯紙,雖說是大清早,大街卻早已熱鬧非凡:有的買對聯,有的趕年貨,有的牽著小孩買玩具,有的買新衣......街道兩邊的燈籠高高掛起,把整個小鎮的街道裝飾得喜氣洋洋,要是在晚上,肯定亮如白晝吧!
一回家,紅紙往案上一鋪,毛筆往墨里一蘸,瀟瀟灑灑一揮,“勤勞門第春光好,和睦人家幸福多”,便以隸書的字體嵌在紙上。再一橫批:“四季平安”。用香糊往對聯背面一抹,剛打開大門,卻發現鄰居家也在貼對聯?!氨衤曋幸粴q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一幅幅紅紅火火的春聯令人目不睱接,大家互相點頭問個好,相互拜年發紅包,樓梯里充滿的墨水味兒,那便是年的味道。
臘月二十九,我與父親把彩燈全都掛在陽臺上,又添上兩個火紅的大燈籠。天色稍晚,大家便迫不及待地按下開關。頓時,五彩繽紛的燈火在一片暮色中一支獨秀。那兩個大燈籠努力地轉動著身子,有意與夕陽爭個高低。這時,大家的贊嘆聲,那便是年的味道。
盼著盼著,終于盼到了除夕。一清早,大家便迫不及待地起了床,仔仔細細地洗了個澡,恨不得把一年的積垢都給沖掉,才得以換上日以夜想的新衣新鞋。
呵呵!多氣派!長輩開始向我們發紅包,也換來了我們最真誠的祝福。接了紅包而喜笑顏開的我們便玩起了游戲。和玩伴出去放鞭炮。
“啪啪啪”鞭炮和煙花開始燃放啦。那絢麗的焰火,燃燒的也是我們對新的一年的期望,那便是年的味道。
一回到家,令人琳瑯滿目、應接不暇的年夜飯便擺在了早已垂涎三尺的我們面前?!案杀?”一個個裝滿椰子汁的酒杯碰在一起,蕩起了親情的漣漪,那便是年的味道。
到了晚上,大家都聚在客廳,有說有笑地看著春晚,為跨年而倒計時。年味啊,不就在這一種親情中產生出來的嗎?
年味不斷的隨著一年年的變化而變化,但愛的味道、家的味道、幸福的味道從未改變。伴隨著我們跨過一年又一年,手捧春光,在下一個三百六十五天中快慢自如,瀟灑前行。
對面黃老師的音響又傳出《過年好》的歌曲,一股股幸福的年味又涌入人們的心頭。
讓我們去聆聽、去回憶、去品味……去回味這過年的味道!
主題年味作文200字篇4
今天是大年三十,是個全中國人民值得高興的日子,我在這一天感受到了濃濃的年味。
剛天亮,我就隨著此起彼伏的鞭炮聲睜開了眼睛,我迫不及待地拿出舅媽給我買的新棉襖,又對著鏡子試了試,玫瑰色的長棉襖配上黑色的緊身褲,再穿上一雙白色的長靴,扎個花苞頭,戴上鑲著水晶的小皇冠,簡直美到爆!
走出睡房,我看見家中又多了幾絲紅色,家中間掛著一個大紅色的中國結;廚房門口掛著兩條紅色的魚,象征著年年有余,說是根據諧音來的;我的小睡房的門上也貼上大大的“?!弊?。
我跑下了樓梯,來到樓下。哇!雪后的景色可真美!樹上、地上、遮雨棚上都蓋上了厚厚的一層雪,踩在雪上,松松松軟的真舒服!放眼望去,平地猶如有一塊銀色的毛毯鋪在地上。雪還在紛紛揚揚的飄著,站在雪中,真覺得如入仙境。
早點吃完了,該去領紅包。我和貝貝一路小跑從家中跑到賓館里。外公外婆已經坐在沙發上等我們了。我連忙說:“祝外公外婆壽比南山,福如東海!”一句再簡單不過的話竟然讓二老這么開心,他們摸著我的頭說:“嘉嘉真乖!”貝貝也嗲聲嗲氣地說:“祝外公外婆健康成長!”我們聽到后立刻捧腹大笑。貝貝竟問:“為什么嘉嘉姐姐好乖?我不乖嗎?”外公外婆笑著說:“好好好,貝貝最乖啦!”兩位老人樂得合不攏嘴,忙不迭的把紅包塞到我們手里,一邊還說:“好,祝你,們學業有成,以后成為祖國的棟梁之才!”
這一天又緩緩的過去了,這濃濃的年味卻在我心里我心里回味著!
主題年味作文200字篇5
又是一年春節到,今天是大年三十,我們一家團圓在一起,體驗著濃濃的家鄉的年味。
早上,我一個鯉魚打挺,從床上一躍而起,就開始今天的重頭戲——貼春聯。今年,我家貼的春聯是“萬事如意福常來,狗年大吉鴻運到”、“又是一年芳草綠,依然十里杏花紅”、“梅開春爛漫,竹報歲平安”等春聯??粗t紅的春聯,迎著冬日的暖陽,我情不自禁吟誦道:“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中午,我們開始包餃子。一開始我包的水餃,一個大一個小的,像擠眉弄眼的丑八怪,慘不忍睹。奶奶看見我包的餃子,就過來給我做示范,她先把餃子皮攤開,然后把餡兒放到皮里面去,用皮把餡兒包住,再將皮兒捏好,一個“小耳朵”大功告成啦!于是,我依葫蘆畫瓢,開始重新包餃子了,我先舀來一大勺餡兒放在皮子里面,正準備包的時候,突然覺得手上濕濕的,定晴一看,餡兒太多了,餡子像個挺胸凸肚的大胖子。于是,我又重新開始嘗試,這一次我舀了一點點餡,放在皮子里一捏,看起來像個瘦瘦的小老頭兒。真是看事容易做事驗證啊,奶奶看見我一臉沮喪,就手把手地教我包。在奶奶一步一步地指點下,我包的水餃是越來越好。不過,包完水餃之后,家里一團亂糟,就像一個剛剛打完仗的戰場一樣。于是,下午我們全家齊心協力,來了一次全家總動員進行大掃除,家里變得干凈、整潔,一塵不染。
貼春聯、包餃子、大掃除,忙了一天,我們忙出了美味的佳肴,忙出了整潔的環境,忙出了我家的年味,忙出了一個吉祥如意的幸福年!
主題年味作文200字篇6
【春節的棗花饃】
初二回娘家,這是河南省東部地區春節串親戚的規矩。串親戚要帶“四樣禮”——大饃、小饃、糕點果子和油條?,F在,人民生活富裕了,這“四樣禮”就變成了名煙名酒和進口水果。但是禮品再豐盛,都不能少了大饃和小饃。在豫東的風俗中,大饃和小饃的象征意義就是糧食。在物資匱乏的年代,糧食是最重要的禮物。新年伊始,閨女、女婿帶著外孫要把最好的糧食送到親人家里,娘家人回贈的禮品中,最重要的一樣就是棗花子。
棗花子是由小麥面做成,用紅棗做點綴。我還見過一種叫做面龍的棗花饃,長長的,如盤龍樣彎曲,龍身上畫了很多符號,龍頭上鑲嵌了兩粒紅棗,十分威武。
饃好蒸,面難發,酵母更難做。臨近春節,氣候變冷,做酵母時,要把玉米糊放在籠屜上先蒸一下,待蒸熟了,再放進老酵頭攪拌均勻,放在鍋邊灶沿,或是蓋上一層棉被,讓其自然地發酵。等面團發得如水一樣四溢的時候,從面盆中挖出來放在案板上,摻進面粉盤成一團,軟硬適度,就可以揉饅頭劑子上鍋蒸了。
做大饃的過程非常簡單,在蒸好的饅頭上均勻敷上一層生面,在最頂端放上一顆紅棗,放入鍋中再次蒸熟就行了。如此多次重復,一層層地敷上去,一層層地蒸熟,可以根據需求蒸出大小不同的大饃來。我兒時,曾經見過新女婿第一次上門帶的大饃,用一大塊紅綢布包裹著,大饃放在一個直徑二尺的玉米秸稈做的鍋蓋上。這種大饃另有一名,叫“饃山”,意思是把如山一樣的糧食給老岳父送來了。
做棗花子就沒有那么容易了,要先把生面揉成一個個稱之為“面劑子”的長條,然后用面劑子盤成一個個的圓圈,中間放上一顆紅棗,就像是蓮花瓣中坐著一位富態的佛爺。最后,通過揉搓、擠壓等方式把眾多“蓮花瓣”連接起來,放入蒸鍋中蒸熟,一個漂亮的棗花子就可以出鍋了。棗花子多種多樣,做法不一,我說的是最基本的做法。如新女婿第一次到老丈人家帶的超級大饃,老丈人當然要回贈更大的棗花子了——也要如鍋蓋一樣大,除了一個個的“蓮花瓣”,里面還有“多子多福”“早生貴子”的花樣。這個時候,棗花子就不叫棗花子了,而是叫“棗山”。因為新女婿送來的是一個“饃山”,老丈人回禮一個棗花子豈不顯得小氣?
因為棗花子是回贈給晚輩專用的禮物,就有了特殊的意義。我們老家有句俗話,叫“要飯的不要棗花子”,有不吃嗟來之食的意思,窮人要窮得有志氣,即使討飯也不愿做晚輩。
棗花子是一種傳統文化,也傳承了中華民族性格中那種不屈的犟勁!
主題年味作文200字篇7
春節已經過去了,可那濃濃的年味兒卻如裊裊余煙,經久不散,令人回味。
這次春節是在蘭州過的。與南方風俗不同,北方的年味兒充滿著一股狂野的味道。
從除夕到十五,蘭州的夜晚可真是燈火輝煌,其實,往年也辦燈會的,不知怎的,也許因為是龍年吧,今年的燈會格外熱鬧。
一路上,仿佛進入了一個燈的童話世界,這里的樹都被賦予了繽紛的色彩:神秘的藍、高貴的紫、浪漫的粉、冷艷的銀……連樹梢上也如流蘇般靈動。
這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兩條“龍”燈。為什么用“條”而不用“盞”呢?大概是因為它太低了,我們開著車,從街頭到街尾,才從這條龍旁駛過。
這條龍是用瓷器拼湊成的,這些瓷器都可以說是廢物利用了:碗、碟、勺……只要是舊的,破損的白瓷都可以在這里找到它們的身影,它們都成了龍的一部分。這可真是給蘭州的環保事業領了一個好頭,當然,更讓我深有感觸的是這些手工業者的高超技藝:八百米的長度,龍首的傲,龍尾的力,龍爪的勁……龍的精氣神都那么恰到好處,不僅形似,而且神似??粗ㄉ淼臐嵃祝R黑的眼,長開的嘴,抖動的須,我仿佛聽到了它的吶喊。
另一條龍是盤旋著的`,立在東方紅廣場的中央,首動、尾動、身不動,背脊以青色為主,鑲著金黃的鱗片,烏黑的眼睛在光的照耀下格外地亮,還一眨一眨的!
一路上走著、笑著、鬧著,忽然聽到咿咿呀呀的吼聲,看來到達了此行的目的地——十里街。這里是北方各種特色演出的聚集地:舞獅的,打腰鼓的,打太平鼓的,吼秦腔的……
遠遠望去,一片黑壓壓的人群,不時爆發出一陣陣喝彩,不用看就知道,這里是秦腔的專場。粗獷的吼聲,再帶些把式,又把我們帶到了那黃土高坡上:拉著一頭牛,穿著白色馬褂,頭戴白色汗巾,光著腳走在黃土地上,甩著手里的鞭子,屬于北方人特殊的聲音回蕩在高原上……
我雖然聽不懂,但看臺下的人陶醉其中,不自覺地跟著一起吼著,臺上臺下一片吼著,便讓我真正懂得什么是“北方”。
還有那振懾人心的太平鼓,從街頭敲打著街尾,有的人興頭上來了,也跟著耍兩把,真是熱鬧極了!
新的一天已經來臨,可蘭州的夜空還是那么明亮:
吼聲鼓聲歡笑聲,聲聲悅耳;
喜事樂事熱鬧事,事事開心!
主題年味作文200字篇8
【品味別樣春節里的濃濃“年味”】
“有錢沒錢,回家過年”,春節回家團圓,是中國人千百年來的傳統風俗。但2021年的春節注定不一般,因為抗“疫”需要,許多人“停下腳步”,放棄這難得的長假和與親人團聚的寶貴時光,選擇在異鄉堅守,就地過年,演繹了一曲曲動人的華美樂章,凝聚著這寒冬中的濃濃“年味”。
別樣春節里,那濃濃的“年味”是矢志不渝的家國情懷。年味愈來愈濃,防控越來越嚴。如何在揮之不去的回家過年情結與秣馬厲兵的疫情防控舉措之間加以取舍,的的確確讓原本打算返鄉團圓的人們頗費思量。為了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傳播風險,全國多地先后發出倡議,倡導務工人員等在條件允許情況下“非必要不返鄉”,留在當地過年。一時間“就地過年”成為當前很多民眾的共同決然的選擇。這種看似不易甚至“被動”的選擇,雖然意味著無法堂前盡孝、共享天倫,但其背后展現的是國人對疫情防控的支持,它體現的是一種付出,一種奉獻,也是一種責任,一種擔當,以犧牲個人利益爭取疫情防控的好形勢,這就是在為國分憂,是一種實實在在愛國行為。就地過年,人潮不再涌動,心潮卻在澎湃;就地過年,留下的是腳步,涌動的是愛國情懷。
別樣春節里,那濃濃的“年味”是始終如一的人民情懷。每逢佳節倍思親,回家過個團圓年是國人揮之不去的情結。為了讓“就地過年”的人們感受到異鄉那如家一般的溫暖,我們看到不少城市做出了榜樣,為外地人送上春節大禮包,通過提供食物禮包、購物折扣券、安排活動等方式,鼓勵人們就地過年。在江蘇、浙江、廣東等流動人口大省,除了鼓勵企業發放留崗紅包、及時回應和滿足就地過年群眾需求外,還對駐留職工申請積分落戶、積分入學給予加分獎勵。這樣一系列的務實舉措,每一項都貼著人心,都以人民利益為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既有力度也有溫度,讓就地過年者暖心,讓在家過年者順心,讓人們在不斷提升的獲得感中切實感受到“此心安處是吾鄉”。這是國家對人民的呵護,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始終如一的人民情懷的生動詮釋。
別樣春節里,那濃濃的“年味”是我將無我的奉獻情懷。“我是黨員我先上”,去年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在抗疫一線聽到最多、叫得最響的名字是就是“共產黨員”?!拔沂屈h員我先做”,今年面對“就地過年”的號召,黨員干部也立刻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做就地過年的踐行者,讓就地過年不只是喊口號。于是,我們看到,全國各地黨員干部帶頭在本地過年,帶頭不隨意外出,切實履行好自身職責,同時主動請纓積極參與到轄區的疫情防控工作中,義務巡邏、排查宣傳……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廣大黨員干部踐初心、擔使命,在急難險阻中亮出黨員身份,勇于奉獻,讓黨旗在疫情防控前線高高飄揚,讓黨徽在疫情防控前線熠熠生輝,以實際行動和工作成效踐行對黨絕對忠誠、對人民高度負責,守護好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牢牢筑起了疫情防控一線無私奉獻的“紅色堡壘”。
別樣春節里,就地過年不是排斥親情與團圓,是疫情防控的需要,是一種特殊的付出和奉獻,留下的是在外游子回歸故里的急切腳步,涌動的卻是我們矢志不渝的家國情懷、始終如一的人民情懷、我將無我的奉獻情懷。相信在偉大祖國的精心呵護下,在別樣春節里的濃濃“年味”中,我們定能驅除疫魔,迎來春暖花開。
主題年味作文200字篇9
隨著時代的進步,科學的發展,現在過年的內容比過去豐富了許多,文化生活豐富了,都可以不出門在家里看電視晚會,享受文化大餐,但總覺得少了許多什么,沒有了過去過年那么有意思、那么快樂,想起來是少了年俗,過去那種傳統的風俗文化。
春節本來就是中國人的傳統節日,千百年來形成的傳統文化已經在國人的心目中深深地扎下了根,不管社會怎么發展變化,這種傳統的文化不能丟,要繼承并發揚光大,感覺現在過年沒意思,就是這種傳統的年文化氛圍營造的不夠。
我們經歷了童年過年的快樂,我們能給我們的子孫留下些什么哪?當他們到了我們這個年紀的時候,回憶起童年是怎么過年的,還有我們那些值得回憶的美好時光嗎?
主題年味作文200字篇10
“一眨眼又是一年”,除夕上午在家門口撕下舊對聯,貼上新對聯的時候像往年每一年這個時候一樣發出了這樣的感嘆,對于多愁善感的我來說,每到辭舊迎新,歲月替換的時候我都會感覺時光匆匆,都會有一種感嘆中又帶有幾分欣喜的感覺。
想想我是一個多么幸運的人啊,從小到大一家人都沒有背井離鄉,沒有只有過年才能回故鄉相聚團圓的苦楚;又想想我又有幾分不幸,一年到頭都生活在一個地方,家人不曾少見,親戚經常往來,倒沒了團圓的興奮,而且最美家鄉往往是景色秀麗,我又沒了像有農村老家的人可寫的最美家鄉??稍偌毤毸剂?,這在身邊的家鄉,這從未離開的家鄉,這有幾分市井的生活倒也耐人尋味,閑情逸致,我這土生土長的南寧市區人也應該驕傲驕傲,珍惜身邊的最美。
這家鄉的年味,我覺得最美好的日子還是以前小時候在人民西路的家,過起年那才是真真兒的年味。很清楚地記得,每年除夕前一天,天沒亮的時候,奶奶媽媽和幾個親戚就在客廳里開始包粽子,備下年貨,我特別懷念那時什么吃的東西都自家制作。而且那時我家靠近水街,常聞熱鬧,到了年關,水街更是熱鬧非凡,讓我懷念除了熱鬧,還有南寧的特色,譬如那街上縈繞耳旁的都是白話,又譬如賣的大多是南寧的特色食品,那五顏六色的粉利,那綠油油的粽葉,還有那晶瑩剔透的粉餃和白白的粉蟲和腸粉;還有我最喜歡吃的馬蹄糕。
重要的不僅僅是美食,還有寄托在這些特色上的感情。
如今雖然已拆遷,以前的水街也面目全非,但現在住的小區也不缺乏年味;特別是現在的過年時的炮聲和煙花。過年那幾天斷斷續續或震耳或清脆的炮聲不絕于耳,除夕的下午,雖然街上已冷冷清清,人們都團圓于家中,可卻洋溢著喜慶的炮聲,那時便是第一輪放炮的高潮,伴著黃昏,伴著團圓飯。到了快12點的時候,那才是放炮的大高潮,炮聲、煙花色、寒暄聲不絕于耳,人們都在以新年第一炮來祈求一年財源廣進,身體健康。樓道里,樓道下,近處,遠處,炮聲一浪高過一浪,一聲響過一聲,炮聲由遠到近,重重疊疊;嫌惡這炮聲的人,譬如我媽媽便稱之為轟炸聲,而我每到新年的這個時候都會在陽臺浸身于這“轟炸聲”中,眼里閃爍著天空上的煙花,耳中獨聽著轟鳴的炮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