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博物館什么作文
參觀博物館什么作文要怎么寫,才更標準規范?根據多年的文秘寫作經驗,參考優秀的參觀博物館什么作文樣本能讓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參觀博物館什么作文(精品8篇)】,供你選擇借鑒。
參觀博物館什么作文篇1
余姚素有“文獻名邦”之稱,文物古跡舉世聞名。尤其是河姆渡遺址,這是我們祖先創造光輝燦爛的河姆渡文化的搖籃,距今已有7000多年的歷史了。
漫步在博物館廣場,首先印入眼簾的是“河姆渡遺址博物館”這八個金光閃閃的大字,去發掘現場會使你大開眼界,河姆渡古文化遺址是當地村民在1973年夏天興修水利時發現的,先后兩期共發掘2800平方米,經專家們的分析研究和放射性碳14的科學測定,確認河姆渡早期文化遺存,距今已有六千九百多年的歷史,總面積達4萬平方米,是屬于我國早期新石器時代的遺址之一。經兩次考古發掘,發現它由四個互相疊壓,又有內在聯系的文化層組成。第一、第二層距今5000至5500年,屬母系氏族公社末期;第三、四層距今約六七千年,屬母系氏族公社繁榮時期。每個文化層里,都有大量的文物、遺跡。
更使人驚嘆的是,在河姆渡遺址的第三、四文化層中,發現了大片木構建筑遺跡,經古建筑家鑒定,河姆渡先民的住房是目前發現最早的“干欄式”建筑。這種已經成熟地使用榫卯的木結構建筑,設計之科學,規模之宏大,不僅是我國所罕見,亦是人類建筑史上最早的杰作。如果說發掘現場使人大開眼界,那么文物展覽廳會使你嘆為觀止。一跨進博物館大門,展現在眼前就是第一展廳,這里陳列著遺址中出土的大量動物骨骼,有鳥類、爬行類和類等,展示了昔日河姆渡是古木參天,水草茂密,虎吟象吼,魚躍雁飛,一派生機盎然的動物世界。
走過通道,來到第二展廳,這里展示的是“稻作經濟”,形象地反映了稻作農業及漁獵采集活動,令人稱奇的是展出的一些7000年前人工栽培的稻谷芒刺清晰,顆粒飽滿。同時展出的還有骨耜、木杵和石磨盤等全套耕作、加工工具,以及帶炭化飯粒的陶片和以夾炭黑陶為主的缽、釜、盆、罐等容器,不僅充分證明了我國是最早種植水稻的國家,而且說明早在7000年前我們東方民族的飲食習慣已基本形成,飲食文化已很豐富了。
轉彎進入第三展廳,讓我們領略了創造了許許多多奇跡的河姆渡人精湛的雕刻工藝,生動逼真的陶塑,優美的刻畫裝飾與絢麗的繪畫,展現了河姆渡先民豐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在展出的眾多藝術品中,以象牙雕刻件最為珍貴,作為遺址標志的“雙鳥朝陽”碟形器最為醒目。徜徉在遺址公園,目睹著河姆渡人各類生活、生產場景,面對著這些河姆渡人創造的原始文明,耳邊仿佛傳來了河姆渡人用骨哨吹奏的悠揚的曲調,在向你傾訴著那段歷史,不由得使人思緒綿綿。
河姆渡先民以其勤勞的雙手、非凡的智慧,創造了光輝燦爛的原始文明。身為河姆渡人的子孫,應該知道光輝燦爛的河姆渡文化值得我們驕傲,也值得我們去更深入地研究。更重要的是我們要刻苦學習,長大了,為祖國,為家鄉創造出更偉大、更輝煌的奇跡。這樣,我們才不愧為河姆渡人的子孫。
參觀博物館什么作文篇2
七月十八日,我們一家人一起去首都博物館參觀。
首都博物館總共有五層六廳。館藏文物已達到二十五萬件,包括青銅、玉器、璽印、竹木、牙角器,民間工藝品等,藏品中還泛享譽海內外的孤品和珍品,其中一級品三百零件。
我們先參觀了首都北京歷史文化篇。北京是古城,歷史悠久,曾有多個朝代以此為都,北京的歷史中充填著無數色彩繽紛的故事,承載著朝廷權威的皇家玉璽,記錄著世代變遷的竹簡,刻畫著滄海桑田的鐵器銅器,象征著雍容華貴的玉器古玩,還有留著戰爭疤痕的民間遺物,每一件都在給我們講述著自己說不完的歷史和史實。
我們乘電梯前往四樓,四樓分為“館藏京劇文物展”“古代瓷器藝術精品展”“古代佛像藝術精品展”等三個小展廳。我們先去了京劇展廳,里面一個個的臉譜簡直像個花貓臉,一件件衣服則與花臉很不相配,顯得五彩繽紛,鮮艷奪目。
最后,我們去了古代瓷器藝術精品展。哥窯貫耳八棱瓶,高十四,口徑4.5厘米,它的樣子就像許多小碎片拼在一起,這樣的制作風格我還是第一次見呢,它的年代在宋代。宋代是傳統制瓷工藝發展史上很重要的一個時期。瓷器分為六個瓷器系:北方地區的定瓷、耀州窯系、鈞窯系、磁州窯系、南方的龍泉青瓷系和景德鎮的青白瓷系。我們還看到了臨汾窯膽式瓶的潔白如雪。它高約29。5厘米,口徑4。7厘米,可見它是一個細頸瓶,它的年代是金代。看到臨汾窯青釉膽式瓶,我不禁感嘆道:“古人的煉瓷技術真是高明啊!”
這次參觀博物館我很開心,讓我學到了很多書本上沒有的知識。
參觀博物館什么作文篇3
10月27日,秋高氣爽,萬里無云。小記者團來到位于湘湖景區的蕭山跨湖橋遺址博物館參觀。遠遠望去,博物館就像一艘大輪船靜靜地停泊在湘湖邊。
進入博物館,講解員帶領我們來到了二樓“八千年回首”主題陳列廳,陳列廳分為跨湖橋文化的誕生、跨湖橋人的活動、農業起源的探索、聚焦跨湖橋遺址這四個部分進行介紹。里面陳列著骨器、木器、陶器,石器、編織物等等,還有一塊小孩的頭蓋骨。原來這些都是我們的祖先生活過的痕跡,真是太神奇了!
參觀完陳列廳,我們來到一樓的遺址廳。它位于湘湖的水下,一幅“跨湖橋之最”的壁畫映入眼簾,上面記錄著世界上最早的獨木舟,世界上最早的漆弓,中國最早的草藥罐等等“跨湖橋十大之最”。順著臺階往下走,一股考古的氣息迎面而來,二位泥塑的“考古學家”正在認真考察,還原著發掘現場。昏暗的燈光下,有一間透明的玻璃房,里面陳列著被譽為“世界第一舟”的跨湖橋獨木舟,于2002年發掘出土。距今已有7000—8000年的歷史,是現在世界上年代最早的獨木舟。它通體焦黑,據說是由一整根木頭對半劈開后加工制作成的。這不禁讓人驚訝,在工具匱乏的古代,跨湖橋人已經有這么好的本領,真是太了不起了。
參觀結束,對話大館長環節開始啦,“為什么獨木舟要陳列在玻璃房里?”我問道。館長阿姨告訴我,木頭想要保存8000年那是很困難的,當時因為海侵隔絕了氧氣才保存下來,發掘出土后遇到氧氣和水分會很容易腐爛,所以要在特殊的環境里保護起來。
這次跨湖橋遺址博物館參觀之行,讓我們感受到了蕭山八千年的悠久歷史和文化奇跡。讓我們向祖先的智慧和考古學家致敬!
參觀博物館什么作文篇4
在上個月的時候,經過老師的組織我們班學生來到了白銀市博物館進行參觀。白銀市的博物館一共有民俗展廳,古生物化石展廳,三樓的史前文化展廳。首先我們進入博物館,第一樓的就是民俗展廳。在這個展廳里面陳列著白銀市自古以來的一些文化里面有技藝類的,農工類的,紡織類的,生活類的民俗用品1000多件。每件民俗用品都經過了歲月長河的沉淀,在這些民俗用品斑駁的身上,我們仿佛看到了一段又一段的歷史。
這些文物用自己獨特的魅力向外界展示著我們白銀特色的民俗文化,班里有的同學是剛來到市里面的,對我們這里的文化還不甚了解。經過老師的講解之后,對這里的文化已經有很大的認可。甚至還有的同學跟大家講述著里面某些東西自己家里面有過,而且還知道是用來做什么的。第二樓就是化石展廳,這里面陳列著的就是從白銀市里面挖掘的古生物化石還有白銀市獨特的地質結構。這對那些想要學習地理知識的同學們來說是非常有幫助的,能夠讓我們近距離地認識到地質結構,也可以了解古生物的演化進程。通過對這一個展廳的參觀,我們都了解了生命起源還有環境對物種滅絕的作用,讓我們增加了保護環境的意識。
最后一個展廳就是史前文化展廳,在這個展廳里面有數量非常豐富,種類齊全的馬家窖文化。這里也是白銀市獨特的一種文化,揭示了遠古先民對太陽的崇拜和對土地的崇拜。每一件挖掘的文物都仿佛在跟我們訴說一個又一個的史前故事。通過這次的參觀和學習,我們對國家的歷史還有白銀市的民族文化有了非常深刻的了解和認識。
參觀博物館什么作文篇5
今天,雖然下著毛毛細雨,但我們卻十分開心,這是因為,我們要去上海汽車博物館春游了,我們如同出籠的小鳥,開心地乘上汽車,萬分期待這次春游的開始。
到了汽車博物館,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博物館的全景,它看上去猶如疊加的書本,美極了。進了博物館,我被那各式各樣的汽車迷住了,整個博物館由歷史館、技術館、品牌館、古董車館和臨展館五部分組成。
首先看到的是歷史館,介紹了汽車的誕生和發展,里面有大眾、凱迪拉克、保時捷、林肯、法拉利等40輛老爺車,其中我最喜歡、最引人矚目的是那輛紅旗牌的汽車,因為“紅旗”是一個家喻戶曉的名字,那是曾經給_乘的車,而且它的名字也是由_起的呢!這是中國第一部定型轎車拉開了中國汽車工業的序幕,十分珍貴,因此我對它感到肅然起敬,也讓我大開眼界。
接著我們來到了二樓,這一層樓中介紹了二十世紀汽車的發展史。其中,我最喜歡的是一輛銀白色的保時捷,它小小的,產自1958年,十分好看,那車型小巧,整體呈流線型,真好看呀!
最后,我們來到了第三層。呀!有一輛小轎車被拆了,四周吊著許多零件。原來,這是在為大家展示一輛小轎車有多少個零件組成的,這讓我學到了許多知識,讓我知道了汽車是先裝好底盤,再裝車身,然后裝座椅,最后再安裝車門,才能組成一輛完整的汽車。
這次參觀汽車博物館不但讓我知道了汽車發展的歷史,還認識到了汽車在給人們帶來方便的同時也對環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我們應該發明出更好、更環保的汽車,不污染空氣。啊!這次來到汽車博物館收獲真多呀,不僅讓我開拓了眼界,還增長了知識。
參觀博物館什么作文篇6
陜西省歷史博物館,是國家首批AAAA級旅游景點,館內,從遠古社會到清代各種文物一應俱全,充分地反映了中國五千年文明歷史。
因為為了增強人們的愛國精神,博物館開展了免費參觀活動,領票窗口前排起了兩條長隊,每隊至少有300米長,我們足足等了一個多小時才拿到票。爸爸說:“要不是今天天氣熱,排隊的人還要多一倍。”看來人們參觀博物館的熱情的確很高。
進了館,在進門處不遠是石器時代的一些石器和骨器,做工用現代人的眼光看雖然有些粗糙,但看的出來非常實用。再往前,有春秋戰國時期的禮器、武器。各朝代的金銀珠寶首飾,彎弓利劍長矛,還有直徑一米多的大鼎……一直到清代的青花瓷器。物品奇多,內容豐富。
今天我參觀了一趟陜西省歷史博物館,就仿佛從猿人時代出發一直走,走過歷史,到了現在,知道了各朝代的禮儀,懂得了一些千奇百怪的物品的用處……
當時的人們,用自己智慧造就出了一個個創舉,為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貢獻。而我們、新時代的我們,是不是應該為世界文明作出更大的貢獻呢?所以我們要從現在做起,好好學習,為給世界作出貢獻打好厚實的基礎,讓我們一起努力吧!
參觀博物館什么作文篇7
今天天氣格外晴朗,太陽火熱地照耀著,就像我們火熱的心情一樣。因為今天我們去春游了。車行約50分鐘,到達上海自然博物館。
一到博物館,我們就興高采烈地拿著手機開始拍照了。里面大極了,有很多個主題館。我最喜歡的是生物館,里面展覽了許多動物模型。肥胖的身材,有著最有特色的獠牙…… 那就是海豹。它的獠牙很尖利細長,是抵御外敵和同類競爭的武器,能鉤住冰面,協助它挪動笨拙的身軀,還可以翻掘海底泥沙。“熊貓,熊貓”順著聲音我發現了兩只大熊貓。黑白的“衣裳”,圓圓的腦袋,標志性的黑眼圈,萌萌噠。還有獅子,有強壯的骨骼,尖利的牙齒,一只腳蹬地好像隨時準備捕獵。
我們上午參觀了各個主題館,到了中午,最歡樂的時刻到了。幾個人分成一組,鋪好毯子,把之前準備的食物擺在毯子上。一起說著趣事,一邊吃帶的食物:有辣條、冰激淋、香腸、蝦片……在一起吃零食,仿佛變得更好吃了。
春游真開心!
參觀博物館什么作文篇8
浙江省三門縣最大的博物館叫什么名兒,你們知道嗎?告訴你,它叫“啟明博物館”。
一天,太陽哥哥伸了伸腰,叫大家起床了。我從床上一躍而起,洗漱完畢。就跟著老爸一起向博物館出發了。在車上,我一路高歌,興奮不已。
十幾分鐘的路程,一眨眼就到了博物館。看到墻上有七個大字——“浙江啟明博物館”。這幾個字旁邊有一塊塊黑磚頭砌成的各種圖案,看上去很神秘。來到大門口,映入眼簾的是一塊大石碑,上面寫著:“啟東方文化之門,明華夏典藏之理”。在老爸的解說下,我大致明白了其中的涵義。
我們向石碑的右側走過去,一片竹林呈現在眼前。周圍嫩綠的竹子是常見的。而中間的竹子看起來有點怪,遠看它們時,以為被火烤焦了呢。聽老爸說它叫紫竹,是非常稀少的品種。
繞過竹林,我們來到了一樓展廳。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根雕。雕刻了人物和其他物品。最有意思的就是濟公活佛了,看到他我就會想起:“鞋兒破,帽兒破,身上的袈裟破……”的曲子。看,他的帽子上有個“佛”字。臉上的皺紋忒多:有的像海上的波浪,有的像一條條毛毛蟲,有的像一根根彎彎曲曲的頭發。他的扇子像從樹叢中拔下一根樹根,看上去破破爛爛的。不過這可是一把神扇,他輕輕一扇,就可以把惡人扇到遙遠的地方。那袈裟上也有了好幾個破洞。
那_的雕像就立在一樓正中間。他身材魁梧,一臉的嚴肅。不過你仔細瞧他的眼神,還帶著一絲笑意。一只手抬得高高的,像是和紅軍揮手呢!
告別了“主席”,我們還觀看了二樓、三樓的展廳。哇塞!什么青銅器、漆器、陶瓷、金銀器、玉器等等,看得我是眼花繚亂吶!聽說里面擺放著2000余件珍貴的文物,真不愧是臺州有名的博物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