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絕校園欺凌作文800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杜絕校園欺凌作文800(精選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杜絕校園欺凌作文800篇1
眾所周知校園是供我們讀書學習和掌握知識的地方,是求知者的樂園,是探索者的天地,那里充滿了我們快樂的身影,灑滿了我們成功的淚水,處處洋溢著我們的歡聲笑語,但是近年來,卻常常看到暴力事件的發生,很多同學總是臟話連篇、惡語傷人,個別同學更是是橫行霸道,喜歡用暴力解決問題,以大欺小,以眾欺寡,甚至打群架,這些現象不但會傷害我們的身體,使一顆純凈的心靈走向彎曲,更是給寧靜的校園蒙上了一層不良的陰影。
同學們,面對校園欺凌,我們該做些什么呢?我們應該行動起來,增強安全意識,反對暴力,遠離欺凌,防患于未然,共建和諧校園,讓每一個同學都能健康快樂的成長,還我們學校一片凈土。
樹立良好的道德觀念,提高自我保護意識,遇到事情及時匯報家長和老師,盡量不要一個人外出,身上也不要帶太多的錢物以及貴重的物品,遇到突發事件,要靈活變通,尋找機會報警。在保護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對他人實施救助,要有見義勇為、見義智為、見義巧為的意識。
提高社會交往能力。正確處理好自己的人際關系,與同學友好相處,我們應該友善豁達,體諒別人,不應為一丁點兒小事僵持不下,斤斤計較,甚至惡語相向拳打腳踢,做出降低素質的事情。
加強自身的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樹立正確的是非觀念,我們要學法、懂法、守法。既要以法律來規范自己的行為,也要以法律來保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積淀和雅文化,讓校園充滿愛,作為北海學校的學生,我們更應該在放暴力防欺凌的同時,把我們的校風校訓作為生活準則,嚴格要求自己。,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防止欺凌,從我做起,嚴于律己,寬以待人。
同學們,讓我們大家一起行動起來吧,我們要堅決地對“校園欺凌”說不!同學們之間要友好地相處,互相體諒,互相幫助,互相促進,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學習和生活中去。用我們的理智、我們的愛心去化解矛盾,處理矛盾,預防校園欺凌,共創和諧校園,讓我們北海學校成為更加和諧和積極向上的大家庭。
杜絕校園欺凌作文800篇2
校園,是我們學習,成長的搖籃,我們都渴望在這個搖籃里和諧平安的學習。然而,校園里也時常有不和諧的音符。也許因為一個誤會,有人惡語相加;也許因為一次無意犯錯,有人揮起了拳頭……面對這些情況,我們一定要抱著“和為貴”的思想來化干戈為玉帛,學會謙讓。
我聽到過這樣一個故事:美國拳王喬·路易在拳壇所向無敵。有一次,他和朋友一起開車出游,途中,因前方出現異常情況,他不得不緊急剎車。不料后面的車因尾隨太緊兩輛車有了一點輕微碰撞。后面的司機怒氣沖沖地跳下車來,嫌他剎車太急,繼而又大罵喬?路易駕駛技術有問題,并揮動雙拳,大有想把對方打個稀巴爛的架式。路易自始至終除了道歉的話外再無一語,直到那個司機罵得沒趣了,揚長而去。路易的朋友事后不解地問他:“那人如此無理取鬧,你為什么不好好揍他一頓?”喬.路易聽后認真地說:“如果有人侮辱了帕瓦羅蒂,帕瓦羅蒂是否應為對方高歌一曲呢?”
讀完后,我有很大的感觸。其實喬·路易他完全可以伸出拳頭打那個司機,可是他卻沒有這樣做,而是一再的謙讓。同樣,如果學校里有發生口角,大家互相都謙讓,相互寬容,有何來的打架,何來的校園暴力呢?所以,我們要學會:退一步,海闊天空。
現在,校園內暴力事件頻頻發生。學生與老師發生的爭執尤其多,有人說,老師真拘束,這個不讓做,那個不讓做,其實老師是為了我們好,以免我們誤入歧途,將來匍匐在命運的腳步下,為生計發愁。正如老師所說的:他寧可欠我們一個快樂的少年,也不愿看到我們低聲下氣的成年。所以我們應該理解體諒老師,不和老師相對立,避免校園暴力的發生,在此,我提出以下幾點倡議:
1、不進網吧、酒吧、ktv等娛樂場所。
2、不與校外不良青年交往。
3、不打架,不斗毆,學會謙讓。
4、聽老師的話。
5、用法侓武器來保護自己。
杜絕校園欺凌作文800篇3
學校本應是學生成長的天地,是一片祥和的凈土,讓祖國的花朵在其中綻放。但是,這種烏托邦只存在于人們的想象當中,現實的殘酷一次次擊碎了幻想,展露了人性當中森寒的一面。
我無意中看到了這樣的一則新聞:在沈陽市,一個只有9歲的小學男生因為受到高年級學生的欺凌,患上了重度抑郁癥。
事情開始于一位高年級學生要求這個男生下跪,并且還要喊:“大爺饒命。”年齡還小的男生出于畏懼心理和年齡差距,沒有辦法反抗。后來在醫院檢查當中,男生被診斷為重度抑郁癥。當家長找到學校和教育局進行理論時,調查結論卻是“學校沒有不作為的情況”。而這其中最令人不恥的是欺凌者的家長對這件事的態度,他認為,自家孩子的行為算不上是什么重大問題,不過是小孩子鬧著玩的。
孩子在出生的時候都是一張白紙,沒有基本的一些價值觀念也無可厚非,也正因為如此,才需要家庭與社會的幫助與引導,讓他們能夠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孩子正因為不懂事,才需要給予適當的引導,一味放任縱容則有大概率讓他誤入歧途。
每一個施暴者的背后無一例外都有一個不負責任的家長。父母放縱孩子,對他們的欺凌行為不以為恥、反以為榮。施暴者家長一味的偏愛,造就了他們的驕橫無理、飛揚跋扈。如果當初父母給予好的引導,那個高年級的孩子怎么可能變成這樣子?
何止校園暴力,在許許多多的社會問題方面,家長都難辭其咎。局外人總是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批判一些子女是不孝子、白眼狼,卻沒看見孩子小的時候父母做了什么。有的家長從小就虐待孩子,有的家長重男輕女,還有的家長一味溺愛孩子、沒有教給他們感恩,這樣的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孩子也不可能具備基本的家庭觀念。
家長沒有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就相當于親手為子女選擇了不正當的道路,當自己把道德踩在腳下,靈魂也早已被典當給魔鬼。多行不義必自斃,天堂的門扉不會向惡貫滿盈的個人開放。有太多惡果,終究是咎由自取。
為人父母不需要考試是一件多么悲哀的事情。想要扭轉謬誤的教育觀念,需要社會各界的長時間努力。但愿有一天云開霧散,陽光回到我們身邊。
杜絕校園欺凌作文800篇4
學校今天布置我們一個難題作業,讓我們討論校園欺凌這個話題。那我就來隨便聊聊自己的一絲看法和意見吧。
學校在我們心中是嚴肅和神圣的地方,是我們遨游知識的海洋,是同學們友誼滋生的平臺,我們更渴望在這和諧清凈的校園內,快樂地學習,健康地成長。
前段時間一部關于校園生活的電影-悲傷逆流成河,讓我想起今天老師提起“校園欺凌”這四個字,整部電影我是秉著呼吸,紅著眼睛看完的。干凈的少年,孤獨的女孩,沉默地等待著放學的她,那個震動不已卻無人接聽的手機,匕首般的語言,淡薄如紙的同學冷漠面孔,以及躺在血泊中目光呆滯的她……在我的腦海中來回游走。
劇中,女主角是一個中學生,名叫易瑤,生活中唯一的親人就是一個在別人眼里的“不學好”的母親,靠著幫別人按摩掙取女孩的學費和生活費,一次意外讓女孩染上了所謂的“不干凈”的病,后來同學們知曉后,對她進行了各種語言的攻擊,猜疑,漫罵,有的甚至把紅墨水直接潑灑到女孩的身上,塞粉筆灰她嘴里,扒女孩的衣服。女孩從三次忍讓到一次攻擊,最后直到那個最干凈的男孩也開始不相信她,直到最后居然所有人都懷疑女孩殺了同班同學,女孩徹底絕望了,無處可逃,覺得生無可戀,最后女孩選擇跳海來結束自己可悲的一生,在海邊女孩對著所有老師和同學大吼道:“你們才是最惡毒的殺人兇手,我永遠忘不掉怎么被你們欺負,怎么被你們侮辱,你們給我編過最下流的綽號,你們一口一個殺人兇手地叫著,你們的心比石頭還冷漠,你們又惡毒又愚蠢,你們膽小怕事,別人做什么你們就跟著做什么,因為你們覺得無聊,覺得不要承擔任何后果,殺人兇手我不知道是誰,但是我知道殺死我的兇手就是你們。”
是啊,社會在發展,科學在進步,我們最愛的校園卻出現了校園暴力,有的同學跟著別人,怎么說,怎么做,完全沒有自己的思考,有的同學給其他人起綽號,語言攻擊和冷漠也是一種最高級的校園欺凌。其實這種校園欺凌事件,在我們身邊也常有發生,我希望全學校,全社會都應該高度重視和關注,采取相應措施,共同努力,減少和杜絕此類事件的發生,一切為學校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和氛圍。
面對校園欺凌,我們應該從自我做起,不去語言和暴力攻擊別人,那更不能在校園欺凌中保持沉默,要做到保護自己,愛護同學,從我做起!
杜絕校園欺凌作文800篇5
古人見一葉落而知秋涼,我看校園欺凌乃因正義缺失。種種校園欺凌因為施害者受害者均為校園學生而備受關注,讓人甚為不安、憤怒,令人十分擔心、憂慮。其實,校園的問題、孩子的問題都是社會的問題,都是正義缺失的結果和發酵。
正義第一缺:人不可犯。
中國人是在同自然同他人斗爭中生存發展的,但中國文化一直強調“愛人”,強調尊重人,不愛人不尊重人向來受到批判:以萬物為芻狗的天地都被認為是不仁的;不愛人的君王、當政者大多沒有逃掉口誅筆伐,如夏桀、商紂、周幽。一些人心中沒有“人不可犯”的認識和自律,有意無意傷害而不反省約束,在侮辱和傷害中時起時伏。我們的公益廣告、家庭教育、社會風氣,都應當將“人不可犯”作為一個律條,讓孩子面對他人時有敬畏,有約束,這才能從根本上減少杜絕校園欺凌的發生。
正義第二缺:權不可濫。
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社會在艱難中曲折進步。中國文化對于權力有準確豐富的解釋和限制。近幾年黨強調要把權力關進籠子,是繼往,更是與世界接軌。權力是為正確做事而設的。但在一些人心里,權力成了限制他人,為自己謀利的私器。這種觀念已經蔓延到了學生身上。執政者、教育者、裁判者心中有“權不可濫”的正義,風氣中、行政中、司法中有濫用權力即被處罰的認識和行動,校園欺凌就會失去生長的臭水惡土。
正義第三缺:弱不可賤。
中國文化特別重視倫常:強調讓弱者有尊嚴受保護,而不是弱肉強食;強調強者仁慈有德,而不是強者為王為霸。一些人在某些方面比他人強一些,便缺少對弱者的“同仁”之心、同類之誼,有意無意賤視弱者,損害、踐踏弱者,有一種強者通吃的錯誤觀念和殘忍行為。我們應在觀念上、宣傳上、行動上對強者的責任和約束多做思考規劃,多做實事,形成強者是社會綠色發可持續發展動力的風氣和態勢,讓強者在自我實現自我突破奉獻他人造福社會中獲得真正的快樂和意義,而不是深陷欺凌中不可自拔。
誠然,“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校園欺凌事件的發生不一定完全是加害者的過錯,但是《劍來》中有這樣一句話:“真正的強者,都應該以弱者的自由為邊界,當出劍向更強處。”欺凌弱者決不是實力的體現,而是懦夫的行為。
用技術經濟的手段來發展我們的社會,以“人不可犯”“權不可濫”“弱不可賤”的正義來和諧溫馨我們的社會,我們才會獲得真正的強大的快樂;才會有一個正義普照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