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榜樣7心得體會和感悟10篇
收看2023年《榜樣7》,深受教育和鼓舞,感到《榜樣7》中典型事跡感動人心;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2023榜樣7心得體會和感悟(精選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2023榜樣7心得體會和感悟(篇1)
3月25日晚上,中央電視臺播放的《榜樣7》專題節目。
王亞平、王傳喜、艾愛國、張玉滾、武大靖、林占熺、孟昆玉、路生梅等8位黨的__代表展示了榜樣的力量。
他們來自各行各業。有英雄航天員王亞平,有鄉村振興的“領頭雁”王傳喜,有大國工匠艾愛國,有“扁擔校長”張玉滾,有中國男子短道速滑隊運動員武大靖,有“菌草之父”林占熺,有“京城最帥交警”孟昆玉,有陜西省榆林市佳縣人民醫院原副院長路生梅……他們行業不同、經歷不同、事跡不同,但是都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事跡,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看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這些榜樣,崗位平凡,而事跡不平凡,事跡很感人,值得我們學習,也給我們增添了前進的力量。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感受最深的還是“扁擔”校長張玉滾的事跡。
在張玉滾的學校——黑虎廟小學,有一根磨得溜光的扁擔。這根扁擔很不平凡。在黑虎廟不通車的那些日子里,張玉滾用這根扁擔為學生們挑來了學習用品和生活用品。
從學校到鎮上,沿著山間小路需要行走十多個小時,中間還要翻過一座1600米高的大山,遇到惡劣天氣,來回需要一天一夜的時間。有一次,天還沒亮,張玉滾就帶上扁擔,帶上編織袋、手電筒,帶上路上用的干糧和水,踏上了去鎮上挑書的行程。這天,路上正遇到大雨,他不顧夜黑路滑,連夜趕路,一直到第二天的早上才趕回學校。這是一天一夜的趕路,讓人不可想象,難以忘懷。張玉滾的腳趾磨出了水泡,他的肩膀被壓出了紅印。請問,這是一種什么精神?這是一種什么支撐?連續6年,張玉滾就靠著這樣一根扁擔,徒步從大山外為自己的學生們挑來了所有的教材和生活用品,也給孩子們挑來了生活的希望和向往。張玉滾被孩子們親切地稱之為“扁擔”校長。
學校蓋新校舍,搬磚頭,運水泥,挖砂土,平地基,一磚一瓦,好多都是張玉滾挑來的,用這根扁擔,挑來了新校舍的順利完工。
師資短缺,張玉滾把自己修煉成了“全能型”教師,什么學科都能教,什么學科都會教,什么學科缺就去教什么,數學、物理、英語等學科都教過……
為了工作,他失去了自己的女兒,為了工作,他的妻子受傷,他不顧得管,還讓妻子放棄掙錢的機會來給學生做飯……他把學生當成自己最親最近的人,把自己的愛都給了學生,卻唯獨虧欠了自己的家人。當然,也虧欠了自己。
張玉滾,靠一根扁擔,挑出了63名大學生,幫助他們走出大山,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再苦再難也要把學校辦下去。”這是張玉滾的莊嚴承諾。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為了改變山村學生的命運,張玉滾一干就是20年。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向張玉滾一樣,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不忘教育初心,牢記教育使命,做一名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四有”好老師。
2023榜樣7心得體會和感悟(篇2)
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政黨不能沒有標桿。榜樣是合格黨員的精神食糧,近年來,各行各業都涌現出了許多優秀共產黨員和先進基層黨組織。作為黨員中的標桿,他們都彰顯著黨員的力量,展示著黨員的魅力,傳遞著黨員的正能量,讓我們深深地感動、折服,并受到精神的洗禮。他們富于理想,勇于創新;他們一身正氣,心系群眾;他們敢于擔當,無私奉獻;他們用汗水鮮血,甚至生命,堅守信仰,踐行誓言。他們是時代的榜樣,他們給我們以力量,他們的精神永遠激勵著我們”不忘初心,繼續前進”。
”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國家有力量。”這是國家領導人對理想信念作出的注腳。一個人有了堅定正確的理想信念,就能不懈努力、執著追求;一個國家和民族有了堅定正確的理想信念,就能披荊斬棘、攻堅克難。領導人指出:”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背離或放棄馬克思主義,我們黨就會失去靈魂、迷失方向。”共產黨人如果沒有信仰、沒有理想,或信仰、理想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就會導致政治上變質、經濟上貪婪、道德上墮落、生活上腐化。
因此,社會需要榜樣,時代需要榜樣,民族需要榜樣,榜樣是先進道德文化的凝聚者和傳承者,是公眾的精神支柱,道德規范的捍衛者,他們影響著人的思想、行動、價值取向;榜樣是學習的標桿,時代的模范,他們用行動詮釋了信仰,以生命踐行了理想,激勵著我們,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我們要向黨員中的榜樣學習,忠誠于黨、敢于擔當、清廉實干、真心為民;要向身邊的榜樣看齊,堅定信念、甘于奉獻,做合格黨員,讓黨旗在帶領人民群眾的征途中永放光芒。
2023榜樣7心得體會和感悟(篇3)
作為流動黨員的我通過個人方式觀看了《榜樣7》專題節目。在這一個多小時的觀看過程中,王亞平、王傳喜、艾愛國、張玉滾、武大靖、孟坤玉、林占熺、路生梅8位榜樣黨員的光輝事跡讓我深感敬佩,倍受激勵!
王傳喜帶領一個負債累累的“問題村”發展到現在產業興旺、鄉風文明的一個新興村;張玉滾帶領自己的家人堅守黑虎廟小學,為一代代的學生帶來知識的'希望與力量。林占熺不畏艱難,勇于開拓,解決世界難題,30多年來一心為民,幫助了數以萬計的農民。而讓我印象尤其深刻的榆林市佳縣人民醫院原副院長路生梅。從北京來到陜北老區,扎根黃土高原54年,背著醫療箱,進村入戶,足跡遍布佳縣24個鄉鎮,為缺醫少藥的患者解除病痛,退休后依然堅持免費義診,當面對一次次留在大城市機會時,她卻一次次選擇留在佳縣,用赤誠的仁心守護著老區人民的生命健康,用無言的奉獻書寫人間大愛。
榜樣節目中一幅幅感人至深的畫面,一句句憨厚樸實的話語,使得我受到了一次深刻的黨性教育。作為流動黨員,我從這8位榜樣黨員身上學習到,無論在何崗位,要一心為民,堅守黨的理想與信念,以實際行動展示對黨和人民的忠誠與擔當。現在我雖身處外地,但仍要心系家鄉,在外不斷提升能力,學好本領,望早日能為家鄉發展貢獻綿薄之力,踐行自己對家鄉人民的擔當。
2023榜樣7心得體會和感悟(篇4)
中國,有著5000多年的文化和歷史;中國,是文明的發源地;中國,是一個和諧、友好的國家。在這尊老愛幼的國家里,大家和睦相處……
一個放學回家的路上,或許你會看到一個迷路的小孩不知回家的道路。我就曾遇過:當天傍晚,我自己一人獨自走在回家的路上。就在這時,一個小孩坐在地上大哭起來。我向前走去問他:“小朋友,你怎么了?為什么要哭呀?”他輕聲而上氣不接下氣地說:“我找不到回家的路了,我想回家!不然媽媽會擔心我的!””我帶你回家吧!“我堅定地回答道。說罷,我帶著他來到了警察局告訴了警察們他的情況,然后我和他一起坐在門前等他的爸媽來接他,許久過后,他的爸媽終于來了,帶著他回家并和我說了聲謝謝,我也回家了。
不只這件事,我曾經歷了一件事:公交車上,我給媽媽去買菜。突然間,車上來了一位老大爺,他白發蒼蒼,臉上有許許多多皺紋,雙眼幾乎像沒睜開似的,根本看不清楚,只靠一根拐杖來堅持平衡。車上有許多人都看著他,可是沒有一個是行動起來的,沒有一個給他讓位的。老大爺左看看,右看看,沒有位置了,一個人靜靜地站在那。車上鴉雀無聲,只有一個青年,他站起來,說:“老大爺,您坐這里吧!“我看這一幕,心里想:還是有人有同情心的。青年扶著老大爺坐下座位,用沙啞的聲音說道:“小伙子!謝謝你。”“這是我應該做的!”青年說。
中國的文明禮貌、尊老愛幼是世界都知道的。祖國!我愛你!當今中華,不是那懦弱無助的中華了,它現在已經成為了一個偉大的國家,祖國,我為你喝彩!你是我們的驕傲!我們一定要努力學習,不讓國家受到欺辱,將來為祖國爭光!
2023榜樣7心得體會和感悟(篇5)
“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在《榜樣7》里,一位位榜樣的身上,盡是以實際行動體現為國為民、甘于奉獻的初心與使命。認真觀看《榜樣7》,以榜樣為“人生范本”,重溫入黨初心與肩負使命。要以赤誠為黨為民之心,做到與黨和人民“同呼吸”“共夢想”。當能夠始終恪守對黨盡忠、為黨盡責、為民分憂的為政準則,傾注自身血汗與不懈努力,立志傳承榜樣人物的優良作風。
“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疫情來勢洶洶,充滿未知風險與重重挑戰。然而我們的.抗疫榜樣無懼艱辛、披荊斬棘,持續與“病魔”賽跑,頑強抗擊、救死扶傷,“書寫”感人至深的抗疫“故事”“譜奏”英勇無畏的斗爭“旋律”。青年黨員干部要從《榜樣7》的件件事跡中汲取斗爭力量,從抗擊疫情這堂“大思政課”里領悟斗爭重要性,做到敢于斗爭、這堂“人思政課”里領悟斗爭重要性,做到敢于斗爭、善于斗爭、不懼犧牲。在工作中,面對“艱難險重”“瓶頸難題”時,要能夠奔赴句前,做迎難而上的“沖鋒車”;面對“燈紅酒綠”“腐敗問題”時,要能夠奮起直擊,做反腐潮頭的“排頭兵”。要堅決在正確斗爭中厚培本領、茁壯成長。
2023榜樣7心得體會和感悟(篇6)
在我人生道路上,走過的九個春秋里。我堅定地認為,我幸福無比。這是為什么呢?因為我生活在偉大的祖國,生活在這幸福的時代。
爺爺常常在喝點小酒之后就開始回憶他老人家曾經的求學之路。作為村里極少能去幾十里外的縣里上中學的一員,爺爺常常自豪地說想當年他自己挑著食物和生活用品去上學。好奇心發作的我就問爸爸媽媽,他們上小學中學時怎么去學校的?學校和爺爺口中描述的一樣神圣又破舊嗎?
爸爸媽媽告訴我他們上學時有了自行車,后來又有了公共汽車,從村里坐車到大約十幾千米外上中學。中學里也不是爺爺說的煤油燈了,已經用上了電燈,但是和我的中學比起來就有很大的差距了。
我的初中是____中學,教室里有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學工具,冬天有暖氣,夏天有空調,每天都有爸爸媽媽或者爺爺輪流接送我上、下學。上學時可以在博學的老師帶領下暢游在語文、數學、英語、科學等知識海洋里,放學后可以約上幾個好朋友一起去老鄭大玩耍。每天的生活中充滿著快樂,所以我真的很幸福。
從爺爺到爸爸再到我三代人的求學之路,我們的祖國在不斷前進走向繁榮與富強。被幸福生活環繞的我,也一定會熱愛我的祖國,一定會好好學習,為祖國的美好事業發展作貢獻。我愛我的祖國!
2023榜樣7心得體會和感悟(篇7)
晚八點看了《榜樣7》的專題節目,我數次哽咽,熱淚盈眶,心中百感交集,被所有榜樣和這些奉獻的人感動。
就像紀錄片里面所有的人一樣,我們都是普通的人,有父母、有愛人、有孩子,但是所有人把職責當做使命,把人民放在心中。我要像紀錄片里的榜樣致敬,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路生梅醫生,致敬她“零落成泥碾作塵”的奉獻精神,那是白衣天使的醫者仁心;致敬她“讀書本意在元元的為民情懷,那是小城醫生的責任使命;致敬她“舍我其誰挑重擔斗爭意識,那是共產黨人的政治底色……
今天的節目還有很多感人事跡,不一一贅述。他們都不為錢、不為利,他們只是想對得起自己對黨宣誓的誓詞,對得起自己心中那份中國人與生俱來的善良。他們有著他能很難得到的精神快樂。這種信仰令人感動、震撼心靈、凈化靈魂。帶著信仰做好自己基層螺絲釘的本職工作,說大一點叫: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做到權為民所用,心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做合格黨員。說小一點叫:“做好自己,不愧于心。”
2023榜樣7心得體會和感悟(篇8)
觀看了新一期的《榜樣》后,我深有感觸。于我而言,有以下啟發:
第一,學榜樣"信念堅定"的模樣,做"有擔當"的青年教師。時代榜樣在大考中積極響應"動員令",在實踐歷練中"千磨萬擊",在重大考驗中"千錘百煉"。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不可逆轉的關鍵時期,青年教師要學榜樣之"樣",用至堅的理想信念趕考新征程,從教的初心一刻也不能偏移,在趕考征程上一刻也不能迷航,始終堅定理想信念,不斷筑牢思想之基,不斷增強推進工作、推動落實的思想自覺、政治自覺和行動自覺,把思想的堤壩筑牢筑實。
第二,學榜樣"攻堅克難"的模樣,做"有力量"的青年教師。在新的趕考路上,青年教師要學榜樣之"樣",勇于與外部環境進行堅決斗爭,做到"越是艱險越向前",把斗爭長期堅持下去、不斷推進下去,凝聚起"百折不撓"的沖鋒力量。對待自我的要求不能松懈,不能自降標準,以迎難而上的勇氣和壯士斷腕的決心奪取斗爭的勝利。
第三,學榜樣"甘于奉獻"的模樣,做"有作為"的青年教師。時代榜樣為民初心堅定不移、一以貫之,在為民造福的道路上傾注了心血汗水。立德樹人是青年教師的宗旨使命,要學榜樣之"樣",強化使命感和責任感,為黨育才,把教學工作做到學生心坎里,把教學工作做細、做實、做好,主動擔當作為,提高自身素養扛起時代育才重任。
2023榜樣7心得體會和感悟(篇9)
節目中一位位老前輩講述著自己的生平和奉獻,表達著對祖國建設事業的情懷,字里行間,讓我倍受感動和鼓舞。通過觀看節目使我更加清醒的認識到作為一名共產黨員的光榮使命,堅定理想信念,沖鋒在前,安逸在后,吃苦在前,享樂在后,生在紅旗下,為黨和人民服務終生。作為一名人民教師,要不忘和感恩黨對我的教育和幫助,牢記入黨誓詞,用實際行動去踐行一名共產黨員的使命和追求。
一名共產黨員是一面旗幟,一個黨支部是一座戰斗堡壘,16年黨齡的我,看到我們的黨發展越來越壯大,深感振奮和欣喜,倍感自豪和驕傲。新時代,我們要全面深入貫徹學習___,發揚“三牛精神”,做肯吃苦、能耐勞,持之以恒、鍥而不舍的老黃牛,做勇于解放思想,善于實事求是,敢于開拓創新,敢為天下先,敢于破舊立新的拓荒牛。做拒非分之想,拒身外之物,永久保持高風亮節的孺子牛。立足自身崗位,在思想和行動上保持和黨組織的一致,繼承創新,砥礪前行,為黨的事業獻出一份綿薄之力。
2023榜樣7心得體會和感悟(篇10)
觀看央視的《榜樣》節目以后,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最使我深受觸動的就是摘星星的人--航天英雄王亞平。
作為“3人天團”中唯一的女航天員,第二次登上了太空,成為中國女性太空行走第一人。這樣的一個傳奇女子是如何艱苦訓練的呢?她一定經歷了常人難以想象的選拔經歷。
王亞平在參加選拔前,要做離心機訓練,強度相當于8個人的重量壓在身上。臉會變形,呼吸困難,眼淚也會不由自主地往外流。有人會問,在這樣痛苦的訓練,有沒有一個按鍵能讓機器停下?當然是有的。只要按下了那個按鍵,機器就會立即停下。但是,按下了按鍵就意味著放棄,意味著她永遠無法實現自己的航天夢。她的心中就沒有這個按鍵,因為她有堅定信念、不屈意志,這都是源于于我們偉大的黨的指引。這樣的熱愛早已扎根在了她的心中,在她面對著五星紅旗莊嚴宣誓時,在她義無反顧地參加航天員選拔時、在她在身穿航天服準備為國出征時,那一樁樁一件件,都飽含了她對航天的愛、對祖國的愛。就如她所說“因為熱愛,所以堅持;因為熱愛,所以執著;因為熱愛,讓我有勇氣克服重重困難走到現在的!”這是航天精神“堅持”與“熱愛”。她曾說過“夢想就像宇宙中的星辰——看似遙不可及,但只要你努力,總有一天你能觸摸到它。作為年輕人,一定要敢于有夢、勇于追夢、勤于圓夢”。這不僅僅是她是航天人的“追夢”的精神信念,也是對自己對于未來年輕人的期望,更是黨殷切的祝愿。
航天英雄王亞平取得的成就,都來自于宇航員那一份“不屈”、“勇敢”、“堅持”、“熱愛”、“追夢”的信念,也是來自于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與支持。正是有了中國共產黨這樣堅實的領導力量,我們才有信心去完成自己的夢想,若沒有中國共產黨的支持,便是沒有了我們現在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