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中秋節怎么過作文
明確寫作目的和主題是寫好作文的基礎和前提,這樣才能更好地組織材料、展開論述、表達思想,讓讀者更好地理解和接受作者的表達。五年級中秋節怎么過作文應該寫成什么樣的?快來看看五年級中秋節怎么過作文,本文為你提供五年級中秋節怎么過作文寫作技巧和示例!
五年級中秋節怎么過作文篇1
在中秋節那天,我上午才剛舉行完生日派對,在傍晚就和家人及媽媽朋友一家去后海酒吧街吃飯賞月了。
我們一家人來到一家湘菜館,選擇餐館的頂層-露天賞月臺。這里視野開闊,一眼看去到處燈火輝煌。餐館緊靠后海的湖邊,街道上人山人海,小朋友們捧著許愿燈,開心的笑著。月亮不知不覺就掛在了天上,開始還不是很圓,但慢慢的越來越圓,月亮也在慢慢的上升,從樹干升到樹梢,從樹梢蹦到空中。夜深了,星星出現在了月亮的旁邊,這時的月亮就像一個圓盤,旁邊的“小珍珠”也在為月亮的美麗增光添彩。大家頓時被這月光吸引住了,媽媽情不自禁的說:“真是無與倫比啊!”
在吃完飯之后,媽媽說,月亮里的嫦娥會實現你們一個愿望,你們去許愿吧。姐姐帶著我和阿姨家的小妹妹,去后海的湖邊放許愿燈。姐姐買了個“美少女”,妹妹要了個“仙女下凡”,我則挑了個“哆來A夢”。我們點亮了許愿燈,把造型各異的`燈緩緩的放入湖中,面對著我的“哆來A夢”我心里默默的想到:希望貧困山區的孩子也能像我們一樣幸福快樂!許愿燈帶著我的愿望漸漸的消失在燈群里,我們依依不舍的離開了湖邊。
今年的這一個中秋節真是令人難忘啊!
五年級中秋節怎么過作文篇2
今天是中國傳統的節日-----中秋,媽媽帶我到外公家過節。
一大早,我們就到超市里買東西了。雖然今天是臺風天氣,但還是抵擋不住人們對中秋節的熱情。超市里人山人海,大家爭先恐后的購買著精美的禮物和美味的食品。我們也買了一些東西,匆匆忙忙地趕到了外公家。外公見我們來了,連忙打開門出來,幫我們把買來的東西提進屋里去,大人們就開始煮菜了。我也不閑著,等外公把鵪鶉蛋煮好后,我就開始撥蛋殼了。等一道又一道的菜都煮好后,我們開始拜紀祖先,以此表示對祖先的懷念。該吃飯了,我們滋滋有味地吃著豐盛的團圓飯,這時,媽媽站起來說:“今年是奧運年,等一會兒我們也來‘奧運’一把吧!”“好啊!”大家都同意了這個提議。吃完飯,我們休息了一會兒,做了做熱身運動,開始了我們的“奧運大比拼”。第一場是打乒乓球比賽,第一局的比賽在媽媽的百般謙讓下,我還是輸掉了這一局,唉,畢竟是初學呀!第二局,我遇上了更強勁的對手-----小阿舅。不用說,這局我更是慘敗了。不過,第二場是跳繩比賽,“嘻嘻,這可是我的強項啊!”我心中暗暗得意。在裁判-----外公的一聲令下,比賽開始了。“1、2、3……”我一邊跳一邊數著,過了一會兒,媽媽和小阿舅體力不支,陸續敗下陣來。呵呵,果然不出我所料,終于讓我扳回了一局。
比賽結束了,我們休息了一會兒。吃過晚飯,雖然不能如愿以償地看到中秋的月亮,但是中央電視臺的《中秋聯歡晚會》還是給我們帶來了歡樂。就這樣,我們在歡笑聲中渡過了一個團圓節。相信大家也不例外吧?這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中秋。
五年級中秋節怎么過作文篇3
中秋節,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八月為秋季的第二個月,古時候稱為仲秋,因此民間稱為中秋,又稱秋夕。中秋雖然各個地方過,然而每個地方過中秋的方式又不一樣。那就讓大家看看我家鄉的中秋節是如何過的!
清晰地記得在徐州過中秋節的情景,家家戶戶都要做月餅:有花生月餅、芝麻月餅、棗泥月餅……但我最喜歡的還是最簡單的棗泥月餅。所以每到中秋節時,就是我最開心的時候,因為可以吃到“久違”的月餅了。就算不吃,就是看做我媽媽做月餅也很快樂。
媽媽先把紅豆和紅棗洗干凈,然后小心翼翼的將紅棗的核給去了。在鍋里放了少許的水,把紅豆、紅棗和白糖放進去,等過了一會水就煮干了,正好成了棗泥了。再把棗泥捏成小圓餅,包入雞蛋黃裹緊成餡團。將餡團包入檊好的面內,揉成面球。幾乎每家都會有一個木制的月餅模子。然后將面球放入模子里用力壓緊壓平然后放到鍋里去蒸。到這時我總覺得時間很慢!到出鍋的時候我總是第一個跑到鍋邊,拿起第一塊月餅,喜滋滋地吃起來。
做完月餅后,到了晚上,就會在家中的院子里會設下大香案,擺上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必不可少的,它們都代表著團圓。西瓜要切成蓮花形;然后家庭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的人預先數好家里有幾個人,在外的人也要算在內,然后再切。
吃完月餅后,觀花燈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家鄉自己做的花燈十分有趣。把一個桔子的完整皮留下,掰開里面放上一盞燈,做好后找自己的朋友點上燈,跑到街上和朋友們到處亂竄、斗花燈。然后到別人家吃月餅和水果。人們還放孔明燈來慶賀中秋節的到來。聽老輩人講,以前還有舞火龍的習俗,數十米長的火龍上面插滿了香,十分壯觀,可現在人們都不弄了,真是太遺憾了!
現在的我們是不是也該反省了,許多中國的傳統節日,已經被人們漸漸所淡忘,更多的是在家里看電視、上網,而原來的那種熱鬧的場面幾乎一去不復返了!
我愛中秋節!更喜歡傳統中秋節!
五年級中秋節怎么過作文篇4
在古代文墨客認為月亮是團圓的象征。大文豪蘇式在中秋佳節寫了一首詞《水調歌頭》,以此來懷念他的弟弟子由。
我認為所有的人都應該珍惜每一個和家人團聚的機會。在08年的中秋,我的婆婆和往常一樣往桌子上端菜。吃完飯之后,我們就開始賞月了,我從來不認為月亮有什么好看,因為它每天都是晚上工作,白天睡覺。每天我循環往復,我認為那么無聊,我搞不懂為什么下代的人都把月亮寫的很好,比如“玉兔、玉盤、嬋娟”之類的代名詞加在它的身上。
可是,我很快就明白了。因為,過了幾十天我的婆婆逝世了。記得在中秋節我還和她為了一點小事而吵了一架。可是,十幾天后,就算我再想吵也沒有人陪我了。從那以后,我就幾乎每天有月亮的時候都出來看一看。每天晚上,它都是孤獨的掛在天空,發出一種朦朧的光,淡淡的可以讓我們直視它。周圍的星星在它的附近點綴著它,可是沒有一顆星星離月亮很近,那時我在想月亮一定很孤獨吧。每年的中秋月亮都會很圓,那時我才明白,為什么月亮會被那么多的文人墨客推崇。它代表著一懷念,它是一種寄托,它是一種希望。希望每年的中秋都會有家人陪在自己的身旁。
馬上又快到中秋節了,我永遠也看不到那熟悉的身影了。
五年級中秋節怎么過作文篇5
在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里,除了春節,中秋節也是一個重要的節日。
在八月十五這個月圓之夜,皎潔的明月“照在家鄉,照在邊關,寧靜的夜晚,你也思念,我也思念……”人們思念什么?思念的是遠方的親人。雖然“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但無論怎樣,到了八月十五這一天,人們總希望能和遠方的親人團圓。這是中國的古老傳統,也是東方文化的深刻內涵,這種親情是什么力量也無法阻擋的。所以中秋便成“全家團圓”的象征節日。
在如水的月光下,我們一大家子又圍坐在大圓桌旁一塊兒吃飯,滿桌子的菜各式各樣的,我夾起一片熱騰騰的肥肉慢慢咀嚼著,味道鮮嫩極了!真是好久都沒有吃到過這么美味可口的飯菜了。大家都吃得很起勁,漸漸興高采烈起來,都相互祝福著干杯。“光輝皎潔,古今但賞中秋月”,所以今年也不例外,飯后,我們一起坐在院子里賞月。面前放著許多月餅,咬一口,那甜甜的感覺就好像今兒個和家人聚在一起高高興興的感覺一樣。“人逢喜事尤其樂,月到中秋分外明”,今晚的月亮跟平日里的確實不一樣,那圓圓的樣子不就像我們這圍坐在一起的一家人嗎。
“至正月十五夜,天色清朗,星月交輝,六街三市,竟放花燈”,向院外望去,街市上熱鬧的景象更勝往日,處處都洋溢著全家團聚所帶來的幸福氣氛。
然而我又想起王建的一詩句:“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絲落誰家”。是啊,就在人們與家人團圓時,一定也有人身在他鄉而沒能與家人團聚,所以我向今晚的圓月托去了一份祝福,希望孤單的你不要傷悲,抬頭看看那輪明月吧,說不定你的家人也正看著它呢。
五年級中秋節怎么過作文篇6
自古以來,中秋節就受到中國人的寵愛,留下了“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的千古名句。一望無際的天空懸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訴說著人們對親人的思念,渴望團圓美好的心愿。
盼望著,盼望著……她來了,帶來了傳承千年的中秋思念;她來了帶給人們期盼的笑容。那年中秋之夜,曾記得和家人共同來到門外賞月,皎潔的月光透過稀疏的枝葉灑在地面上。此時此刻,無論什么都壓抑不住我心中的澎湃,久久注視著鑲嵌在天穹上的明月,細細端詳,竟與手中的月餅非常相似——圓潤飽滿。我想這就是為什么在中秋之夜吃月餅了吧!吃進美味餅,流出遠方思。
一陣晚風吹過,我拿起月餅剛咬上一口,弟弟的一句話讓我忍俊不禁:“哥哥,你要把月亮給吃掉嗎?”給寂靜的夜添加了無限樂趣。月光記錄了此刻的幸福,此刻的歡樂,此刻的溫馨。中秋節就是這么令孩子樂此不疲的佳節。
如今,一片烏云遮住了月亮的.一角,像是被咬了一口的月餅一般,不再那么圓了。“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勾起了我對千里之外父母的思念,心情驟然十分低沉。我望月冥想:為什么月亮要在人們不能團圓的時候圓呢?想必千里之外的父母此刻也在舉頭賞月吧!想到這里,我仿佛與父母的心近了。此時明月幾千里,托我心思寄美好。
中秋節不是一個人的節日,雖然親人不在身邊,他們也一定牽掛著我們。我向往中秋節,向往那一輪圓月。
五年級中秋節怎么過作文篇7
中秋節吃月餅就像西方人圣誕節吃百果餡餅一樣,是必不可少的。圓圓的月餅中通常包有香甜的蓮子餡或是紅豆餡,餡的中央還會加上一個金黃的咸鴨蛋黃來代表月亮。而月亮正是中秋節慶祝的主題。每年農歷8月15日人們一起慶祝中秋,據說這一天的月亮是一年中最亮最圓的。
關于吃月餅這個傳統的來歷有兩個傳說。一個是唐朝的神話故事,說的是當時地球被10個太陽包圍著。有一天10個太陽同時出現在天空中,巨大的熱量幾乎把地球烤焦了。多虧一位名叫后羿的神箭手射下了9個太陽,地球才被保住。
為了獎勵后羿,王母娘娘賜給后羿一種長生不老藥,但是王母警告他必須正當使用。然而后羿沒有理會王母娘娘的警告,他被名利沖昏了頭腦,變成了一個暴君。后羿美麗的妻子嫦娥對他的暴行再也不能袖手旁觀,于是她偷走了后羿的長生不老藥,飛到月亮上逃避后羿的狂怒。從此就有了關于月宮仙子嫦娥,這個月亮上的美麗女人的傳說。
第二個傳說講的是在元朝,朱元璋領導的起義軍計劃起義來擺脫蒙古族的統治。他們用月餅來傳遞密信。掰開月餅就可以找到里面的密信,起義軍通過這種方式成功的發動了起義,趕走了元朝的統治者。這場起義發生在八月十五之時,于是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便在民間傳開來。
五年級中秋節怎么過作文篇8
啊!今天的月亮真圓,月兩邊上云彩仿佛組成了“中秋團圓”四個大字。我看這圓圓的月亮與朦朧的云彩,漸漸的沉迷于其中......
忽然,爺爺拍了我的肩膀!“孫女,姑媽,姑父都來了,還有你表弟。快進去慶祝中秋佳節吧!”我高高興興蹦蹦跳跳的進了屋。呀!屋里可真熱鬧呀!一桌子水果,餅干糖類,月餅等看著就讓我眼花繚亂。再看看弟弟,高興的在床上蹦來蹦去,表弟在屋里一會玩電腦一會看電視。大人們更是一會去管孩子,一會去包包餃子,更是忙得不可開交。我呢?一會去幫幫大人,一會去看看孩子和他們玩一會,再去看看電腦,一會又去看看電視,像是只小精靈,在臥室、廚房、客廳飛來飛去。真是忙得不亦樂乎。終于餃子熟了,我們一家人吃完飯后把桌子移到外面開始吃月餅賞圓月了。
可是弟弟們卻不聽話了,他們好不容易聚到了一塊,在院子里不鬧才怪那。而這些大人們與我則坐在院子里賞月。奶奶先張口:“哇!這月亮好圓呀!一年才有一次,多珍貴呀。就如我們這一大家子難得相聚一次。”爺爺聽見后則一口對一口的說起了“時代經”他們說得高興,我聽著悶悶不樂。突然對月亮不搭不理的兩位弟弟開口了:“哇月亮好圓呀!我完全沒有見過哎如果它是月餅,我定把它給摘下來,大吃一口。”聽完,我驚訝不已,說:“弟,你長這莫大才見過一次?”弟弟羞愧的說:“口誤,口誤嘛!”一家人哄堂大笑。
看這熱熱鬧鬧沉浸在歡聲笑語里的一家人,我笑了,笑的那么燦爛。啊!今天真高興呀!八月十五中秋節,我愛你!
五年級中秋節怎么過作文篇9
親愛的同學們,你們了解中秋節的文化嗎?下面我來給你們介紹介紹吧。
每年農歷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節日之一—中秋節。中秋節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中國的主要節日。中秋節還有一個非常感人的傳說呢。
古時候有一個叫后羿的英雄,他娶了嫦娥為妻,一天,王母娘娘賞賜了后羿一包長生不死的藥,但是他舍不得和妻子嫦娥分開,于是把仙藥交給了嫦娥保管。但是這仙藥被蓬蒙知道了,他強行要嫦娥交出仙藥,嫦娥無奈之下吃了那顆仙藥。于是她成仙了。后來后羿天天思念妻子,便派人到嫦娥喜愛的后花園里,擺上香案,放上嫦娥平時愛吃的蜜食鮮果,遙祭在月宮里的嫦娥。百姓們聞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紛紛在月下擺設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從此,中秋節拜月的風俗在民間傳開了。
中秋節那天,還有很多傳統文化,如:祭月、賞月、猜謎、吃月餅、賞桂花,玩花燈等。我最喜歡的是賞月了,和家人坐在陽臺上,一邊望著又大又圓的月亮,一邊吃著最愛吃的零食,真是一種享受。
中秋節被人們視為合家歡樂的日子,也是思念親人的日子。
五年級中秋節怎么過作文篇10
中秋節,家家戶戶喜歡圍坐在一起,一邊賞月,一邊吃月餅。據說,吃月餅象征著合家團圓,幾百年來,我國一直有這一傳統習俗。
我們家也不例外,吃完晚飯,我們一家人便早早地聚集在陽臺上,勤勞的媽媽特意擺上月餅,蘋果,葡萄等水果。月餅種類繁多,有豆沙餡的,有水果餡的,有哈密瓜餡的……讓我眼花繚亂,不知道先吃哪一種好。
月亮漸漸地升上天空,金色的圓月,此時仿佛也變成一個大月餅。微風吹拂著我的頭發,像媽媽的手,輕輕地撫摸著我,讓我感覺這個夜晚是那么寧靜。奶奶十分激動,又給我講起了我聽過很多遍的“嫦娥奔月”:嫦娥偷吃了后羿的仙丹,身體變輕,逐漸飛到了月空……我哪聽得進去,心早已飛到了那遙遠、神秘的天宮,探尋著嫦娥姐姐的足跡。
爸爸一邊喝茶,一邊接過話茬說:“藍藍,你看,月中的嫦娥正抱著玉兔看我們呢!”我抬頭仔細地觀察,月亮中好像真有一位仙女抱著一只兔子,在往人間張望,眼神中透漏出對我們這幸福、和美一家人的羨慕。
不知過了多久,也不知吃了多少月餅,我仿佛是童話中的小仙女,在這個中秋之夜,盡情游蕩。
啊,難忘的中秋節!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五年級中秋節怎么過作文篇11
農歷八月十五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也稱仲秋節、團圓節、八月節等,是我國漢族和大部分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也流行于__、日本和越南等鄰國,也是我國僅次于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中秋節這天,我早早就起了床,看到爸爸、媽媽正在忙碌著,我跑去一看,原來是往盤里放水果,有桔子、桃、梨、蘋果、菠蘿,這些水果真讓人垂涎欲滴呀!
到了中午,我們吃過中飯,姐姐問我:“你知道中秋節的來歷嗎?”我滔滔不絕地講了起來,姐姐邊聽,一邊不住得點頭。這時爸爸雙手輕輕抱著一個像寶塔一樣的東西,小心翼翼地放到門前的'地上,用火將這東西點燃,過了一會,等爸爸干完后,我就問:“爸爸,這是什么東西呀?”爸爸點起一支煙說:“這叫九層香,是為了出門免遭風雨。”我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
終于到了晚上,月亮出來了,我們大家各自搬了把椅子,來到外面坐下。我望著皎潔的月亮想:啊,月亮,你引起了多少豐富的想象:嫦娥偷吃仙藥,從此待在廣寒宮里;吳剛被罰砍永遠砍不斷的桂花權,小玉兔兒在廣寒宮內為嫦娥換藥……。這時,媽媽吟起了蘇軾寫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我吃著香甜的水果和月餅,聽爸爸講關于月亮的傳說……
夜深了,溫柔的月光灑滿大地,一切仿佛都披上了一層薄薄的銀紗。房屋樹木都睡了,仿佛肯睡在無比寬大的“銀色地毯上”。我也睡了,銀色的月光把我的房間照亮了,圓圓的月亮伴著我進入了圓賀的夢鄉。
我們一家人過了一個愉快的中秋節!
五年級中秋節怎么過作文篇12
中秋玩月,今人稱之為賞月,這是古人雅俗同好的一件快事。
究其玩月的形式,富者多自搭彩樓,貪者多寄圩酒樓,好游者則或登于山、或泛于水,而又必備核肴酒漿,文人賦詩,俗士講古,往往通宵達旦。
除了貴族和民間玩月的情況,此外還有賞游型的玩月。如登山玩月、泛舟玩月。當然,古人玩月,并不僅僅是只玩賞中天朗月,而往往是把月和大自然中的其他景物連帶在一起觀賞,比如的景觀——盧溝曉月、三潭印月等,無疑都是人們中秋玩月的絕好所在。
賞月來源于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松的歡娛。
民間中秋賞月活動約始魏晉時期,但未成習俗。到了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
待到宋時,形成了以賞月活動為中心的中秋民俗節日,正式定為中秋節。與唐人不同,宋人賞月更多的是感物傷懷,常以陰晴圓缺,喻人情事態,即使中秋之夜,明月的清光也掩飾不住宋人的傷感。
但對宋人來說,中秋還有另外一種形態,即中秋是世俗歡愉的節日:“中秋節前,諸店皆賣新酒,貴家結飾臺榭,民家爭占酒樓玩月,笙歌遠聞千里,嬉戲連坐至曉”。
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營業,玩月游人,達旦不絕。
五年級中秋節怎么過作文篇13
中秋節到了,月亮已經上完了妝,白凈的臉上發出奪目的光彩。她從窗子里透進來,輕盈曼妙的夢姑娘也飄進了我的房間。
"吃月餅啦!吃月餅啦!”弟弟高興地又蹦又跳。爸爸從一個精致的盒子里取出了一個圓圓的大月餅,中間一個大大的“福”閃著油光,旁邊一圈小花張著笑臉。啊,這么大,足夠我們全家吃飽了!于是,我和弟弟、媽媽、奶奶、爺爺圍在桌子邊,一家之主爸爸“主刀”切月餅。只見爸爸用一把塑料刀切了六份,先給了我和弟弟兩個饞鬼各一份。
"哇,我的是蛋黃加豆沙!”“我的豆沙加豬油!”我和弟弟幾乎驚叫起來。奶奶、媽媽的月餅也好了,大家開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咯噔”一聲,媽媽驚喜地從嘴里吐出一個閃閃發光的一元硬幣。弟弟拍著手笑著說:“硬幣!硬幣!表演節目!”媽媽愣了一會兒,笑著說:“我給奶奶再切一塊月餅,就算是‘表演’了。”說完,認真地切了一大塊給奶奶。奶奶樂得合不攏嘴用她的假牙細細地“品味”月餅弟弟見了,也學著奶奶的樣子一嚼一嚼地吃,逗得全家都哈哈大笑起來……
吃完后,我們到外面觀賞月亮,月亮真的好美呀!
我希望天天過中秋節,因為中秋快樂,全家和睦圓滿。
五年級中秋節怎么過作文篇14
每年農歷的八月十五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是月亮特別圓的日子,是和家人團圓的節日。
今年的中秋節讓我懂得了許多······
晚飯后,爸爸媽媽帶我去小區的娛樂場放風箏。那里的人可真多,大多數都是全家一起來的。你看,有的人放得很好,風箏飛得可高了;有的人剛來學,風箏飛不起來,旁邊的熱心人就當起了老師。不一會兒,天上的風箏多了許多,有“福娃”,有:“蝴蝶”,有“蜈蚣”,有“哆啦A夢”······真是千姿百態,五彩繽紛,看得人眼花繚亂!大家在操場上笑呀,喊呀,奔跑呀,追逐呀······看著風箏越飛越高,越飛越遠,個個都開心極了!
天色漸漸暗了,操場上有人放起了祈愿燈,說是用來祝福遠方的親人的。這讓我懂得了千古流傳的“每逢佳節倍思親”、“但愿人長久,千里共長娟。”等佳句的真正含義。
夜幕降臨,我和爸爸媽媽回家去后花園祭月,先擺上香案,再供上月餅、果脯、水果······祭月后,全家人圍坐在桌子旁賞月。我們抬頭看月亮,只見今晚的月亮又圓又大,像是個光華四射的水晶球掛在夜空中,把夜空照得格外的清澈,月光像一層銀色的輕紗,輕輕飄落到樹上、草上、房子上······一切都變得那么柔美、恬靜。媽媽給我講了《嫦娥奔月》的故事,爸爸給我講了吃月餅的由來,我把又香又甜的月餅喂給爸爸媽媽,爸爸媽媽也把美味可口的月餅、水果喂給我。瞧,我們一家人相親相愛,生活多么幸福,多么甜蜜啊!
今年的中秋節我過得可真有意義,令我難以忘懷!
五年級中秋節怎么過作文篇15
每年的農歷八月十五便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中秋節。
我家鄉的中秋節是隆重的,開心的,人們迎接中秋節的熱情毫不遜色于春節。中秋節的這一天,太一陽一也似乎要去參加什么舞會,穿了一身紅中帶橙,橙中又帶著緋紅的盛裝,艷麗的顏色烘托出它的自豪。就這樣,它舞動著、跳躍著,跨過地平線,越過山崗,穿過樹梢,漫步在云端。
大人們早已忙得不可開交,打掃屋子庭院、殺雞宰鴨,手巧的人家還要做彩燈。上街買美食則是小孩子們的最一愛一,父母們帶著自己的孩子三五成群地上街。街上人山人海,人們摩肩接踵,擠得水泄不通。商店里、地攤上擺滿了各種味道的月餅,有水果味的、火腿餡的、干果芝麻餡的……別說吃了,光看著都讓人垂涎三尺。街上除了美食主角月餅,還少不了諸位配角,那就是各種時令水果,有穿著紫衣的葡萄、笑紅了臉的蘋果、咧著大嘴露出一水晶牙齒的石榴……真讓人垂涎三尺!“買彩燈,買彩燈啰!”一聲聲吆喝像一塊巨大的磁鐵將人們的視線拉離了食品區,抬頭望去,一盞盞燈絢麗多彩,品種多樣,有白兔燈、黃牛燈、飛龍燈、荷花燈……應有盡有,讓人目不暇接。
夜幕降臨,一輪皎潔的明月猶如玉盤升到空中,月光傾瀉下來,那么明,那么亮,像給大地披了件紗衣。此時,人們早已享受了豐盛的晚飯,正七手八腳地往自家門頭上掛彩燈呢,那一盞盞炫目的彩燈寄托著人們的美好愿望:闔家幸福、天下太平、連年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