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日記除夕日記
三年級日記除夕日記要怎么寫,才更標準規范?根據多年的文秘寫作經驗,參考優秀的三年級日記除夕日記樣本能讓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三年級日記除夕日記(優秀5篇)】,供你選擇借鑒。
三年級日記除夕日記篇1
“啪!啪!”自打天一黑,鞭炮就不停地響,深藍的天空上不時地會出現不同顏色,不同形狀的“花”(煙花),它們在天空上的不同地方綻放。
吃完了年夜飯(團圓飯),我便出來,與何祎娜一起看煙花,放煙花。
放著放著,我們的煙花沒了,經過一番對比。我們認為“宜家超市”前的一個老婆婆賣的煙花最便宜,于是,我和何祎娜兩人風風火火地走向那兒。
“等等,啞巴(oulao,我們方言讀法)在那!”何祎娜說。“啞巴”是個啞巴,不會說話,只會“嗯嗯嗯”地亂叫,他還沒有名字,所以,我們大家都叫他“啞巴”。聽奶奶說,啞巴60多歲了,他是一個知恩圖報的人,怎么個知恩圖報法,我下回再說,接下來,我們先回歸正題。
果然,啞巴站在老婆婆的攤前,指著煙花,“嗯嗯嗯”的亂叫,“快走快走!”老婆婆說,當然,這是我想象的事實卻是這樣的:老婆婆看著啞巴,同情地說(用我們老家方言)“:唉!這大過年的,大家都全家團聚放煙花,就你沒有,想放煙花?那你就拿著吧。”說著,將幾支煙花遞給了啞巴,還幫他點燃了一支。“嗯嗯嗯”啞巴拿著點燃的煙花,笑的跟孩子似的。
你說,在犀利的21世紀中,誰還會幫助像啞巴這樣的人呢?更別說是損失自己的東西了。
三年級日記除夕日記篇2
除夕夜那天,我和爸爸媽媽、姨媽、表哥踏上了返鄉的路。
一到哪兒,一只棕灰色的小狗向我們迎面撲來,原來是小灰。小灰這只狗很通人性,見到熟人就會搖頭晃尾地來到你面前,和你“親熱”一下;見到陌生人則會對他“旺旺”大叫。
外婆見到我們也顧不上燒菜,連忙招呼我們坐下。時間過得好漫長,我們覺得無聊,只能用打牌來消磨時間。
到了傍晚,表哥拿出存起來的的鞭炮,到外面放了起來。放完一個,表哥覺得不過癮,還想再放,我立即阻止了他。我對他說:“放鞭炮會污染環境,放一兩個就夠了,環境的保護是要靠我們大家的,我們應該少放或不放鞭炮。”表哥聽了覺得很有道理,放下了鞭炮。
這時,外公跑了出來,呦喝著說:“來,吃飯了!”我看見滿桌的好菜,饞得口水直流,二話不說,就開始吃了起來。媽媽看見了我的吃像,忍不住笑了起來,說:“瞧!看你那吃樣,就像一個兩天沒吃飯的餓鬼。”在座的人都笑了,我也笑了。大人們在互相敬酒,說著一些吉利的話;我們小孩則在下面竊竊私語,有說有笑。這場景,好不熱鬧。
吃完飯,開始發紅包了,我和表哥各收到了四個紅包。平時素不愛笑的表哥在這時臉上突然多出了一抹微笑。我們打開電視機,圍坐在一起收看春晚。
這個除夕夜過得好幸福,好美滿。
三年級日記除夕日記篇3
相傳,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脹觸角,兇猛異常。“年”常年身居海底,每到一年的最后一天村寨的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傷害。
有一年的最后一天,桃花村的鄉親們正急急忙忙上山避難,從村外來了個乞討的老人,只見他手柱拐棍,臂搭囊袋,銀須飄逸目若朗星。鄉親們有的封窗鎖門、有的收拾行裝、有的牽馬趕羊,到處都是人喊馬嘶的聲音。一片匆忙恐慌的景象。這時,誰還有心關心這位乞討的老人只有村頭的老婆婆給了老人一些食物,并勸他趕緊上山躲避年獸,那老人搖頭笑道:“婆婆若是讓我在這住一晚我定吧年獸趕跑〃老婆婆驚目細看,只見他鶴發童顏,精神矍鑠,氣宇不凡。老婆婆仍然勸說趕緊上山吧,一會年獸就要來了。老人搖搖頭。老婆婆無奈只好自己上山避難去了。
半夜時分,年獸闖進村子,它發現村里氣氛與過年不同:村東頭老婆婆家,門貼大紅紙,屋內燭火通明。“年”獸渾身一抖,怪叫一聲,沖向了老婆婆家,就在這個時候!院內“噼里啪啦”響了起來。它渾身亂抖,再也不敢前進半分,原來它怕紅色,亮光和炸響。這時老婆婆家的們打開了,之間院內的老頭哈哈大笑。年獸大驚狼狽的逃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難的人會來了,人們見村內安然無恙十分驚奇。這時老婆婆恍然大悟,連忙向鄉親們敘說了乞討老人的許諾。鄉親們一起擁向老婆婆家,之間老婆婆家門上貼著大紅紙院內幾根紅蠟燭發著余光……欣喜若狂的相親們為慶賀吉祥的來臨,紛紛換新衣戴新帽,到親朋好友家道喜問好,這件事很快就在周圍的村子里傳開了,人們都知道了去敢年獸的方法了。
從此以后,人們把這一天叫除夕。
三年級日記除夕日記篇4
今天,是除夕夜,家家戶戶都忙著準備年夜飯、貼春聯、放鞭炮。但是,除夕還有一個傳說。
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只叫夕的怪獸,它無惡不作、十分可惡,鄉親們也非常怕它。
有一天,夕又來到村子里搗亂,它張牙舞爪地吃掉了鄉親們辛辛苦苦養殖的家畜,又把鄉親們種在地里的莊稼糟蹋了,還用它那巨大的爪子,毀壞了鄉親們居住的房子。它口里還噴出了巨大的火焰,把村子燒的面目全非……鄉親們嚇的四處逃竄。雖然鄉親們憎恨夕,但卻沒有辦法除掉它。一次在農歷的臘月,一位老人走進村子,告訴了人們除掉夕的方法:一是要有紅色,因為夕害怕紅色;二是要有響聲,因為夕害怕很大的響聲;三是要有火,因為夕雖然能噴火,可是火焰會灼傷夕細嫩的皮膚,使夕化為灰燼。說完,老人便不見了。
鄉親們認為這是神靈的指點,便按照神靈指點的方法,在農歷的臘月三十這天,用紅紅的紙、衣服和燃燒竹子發出的響聲嚇跑了夕,又用一把大火把夕給徹底的趕跑了。后來人們發明了鞭炮,便用鞭炮代替燃燒竹子發出的響聲來趕跑夕。所以,等到每年臘月三十夕到人間來作亂的時候,人們便穿上紅色的衣服、燃放鞭炮來趕跑夕。因為這一天人們趕跑了夕,所以人們把這一天叫做除夕。
每當我聽完這個傳說,我便在腦海里想像當時的情景,想像著中華文明的古老傳說真是數不勝數呀。
三年級日記除夕日記篇5
2019年在震耳欲聾的爆竹聲中來到了!我可開心啦,因為過年可以做好多的事,可以貼春聯、吃年夜飯、還可以收紅包……我最感興趣的還是放煙花。
除夕夜,我們吃完年夜飯之后,我們一家人一起在門前的一塊空地上開始放煙花。爸爸先點燃了第一種煙花。這家伙可好玩了,又貨真價實,絕對不負這個名字——“滿地珍珠” !“珍珠”慢慢地冒了出來,越來越多,越來越多,直到2米多才緩緩落下。我們直呼不過癮,爸爸說:“別急,后面還有更好玩的呢!” 接著,爸爸又點燃了一個叫“彩色旋風”的煙花,這個煙花連我家的“老古董”爺爺都拍手叫好呢!“旋風”來前,紅光先閃,然后是綠光,接著是藍光。“旋風”來啦,一邊自己原地旋轉,一邊白花開,紅光閃,綠光亮。那樣子真是漂亮極了!我點燃了“彩明珠”,等待了一會之后,它“嗖”一聲放了出來,我們都嚇了一跳,我拿著“彩明珠”的手都擅抖了一下。
然后,“嘭”的一聲在空中炸開了。火花有的是紅的,有的是綠的,但都是曇花一現,馬上就消失了。
等到小煙花放完后,大家伙來了——高空煙花。爸爸點燃了導火線,只見一串串煙花奔向天空,炸出了美麗的形狀。有太陽型的,有花朵狀的,有傘狀的,還有圓形的。數不勝數。那響聲把狗驚醒了,把嬉戲的鳥兒吸引了。原本漆黑的天空亮起來了。鄰居家的煙花也紛紛響起,給春節增添了光彩。
我們個個臉上都綻放出開心的笑容,這些美麗的煙花給新春佳節增添了許多節日的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