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春節的日記
過春節的日記要怎么寫,才更標準規范?根據多年的文秘寫作經驗,參考優秀的過春節的日記樣本能讓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過春節的日記(優秀12篇)】,供你選擇借鑒。
過春節的日記篇1
除夕的晚上,我匆匆地吃完年夜飯,就拿著十幾只花炮、一大把“狗尾巴”和一包鞭炮來到大門口,但天空早已是五彩繽紛。一顆顆五顏六色的火花飛升降落,時而如天女散花,時而如信號彈飛射,忽明忽暗,把夜幕點綴成鮮花的世界。這真是“火樹銀花不夜天” ,煙花飛舞迎新年啊!
我先燃放完手中的“狗尾巴”,然后找了一個比較安全的地方,準備放花炮。我的花炮也很美,但最好看的要數魔術彈。你看,我點燃魔術彈的引線后,冒出的火花五顏六色,有紅色、黃色、綠色??一顆顆飛上天空,仿佛一顆顆小星星在天空中眨眼睛。
鄰居家的小朋友也出來放煙花了,他們的煙花同樣是絢麗多彩,不一會兒,整個天空讓人看得眼花繚亂、目不暇接。
“馬上就要12點了!快把鞭炮準備好!”爸爸大聲地說。我點燃了鞭炮,接著趕忙捂住耳朵,但仍然無濟于事。震耳欲聾的鞭炮聲此起彼伏,千家萬戶的煙花交錯升起,整個城市沸騰了,新的一年來到了。
過春節的日記篇2
今年的冬天與往常不同,估計是雪精靈們睡過頭了吧,忘了來人間辦巡回演唱會,連我的老家——年年飄雪的東陽山區都沒有,想必,它們一定睡得很香吧,夢見自己已經游歷過人間了。
即使老家哪兒都沒有雪的影子,但依舊年味兒十足,看春晚,吃年夜飯,處處洋溢著歡聲笑語。最令我興奮不已的,便屬燒銅鍋飯和瓦罐雞了。有這么多的客人來拜年,我們當然得招待好嘍!
銅鍋飯也叫洋芋飯,是我們東陽的特色菜,醇香可口,用咸肉與糯米燒成,不用其它食物即為一頓豐盛的“大餐”。瓦罐雞是浙江的一道傳統名菜,它香味濃足、口感酥鮮,且營養豐富。
今年回家,姑姑和姑父也回來了。姑父負責殺雞,我想殺雞的過程我還是不說為好。與此同時,我和媽媽去準備大鍋和柴火,我想城里人是體會不到這種戶外生火做飯的感受了。大門前先清出一塊空地,搭好兩個三角形磚塊方陣,將兩口大鍋分別放上。媽媽去準備銅鍋飯的材料,姑父在準備雞,生火自然就交給了我。因為家里沒有柴火,我便去奶奶家取。嘿呀,這柴火可真重,塑料袋根本拎不動,只好用扁擔挑了。在城里哪里還見得著扁擔呀,第一次挑扁擔的我前晃后擺,拿不穩方向,到了地點,柴已經所剩無幾了,瞬間覺得自己的肩快垮了。
把柴放進三角形磚塊方陣里,點火倒不用鉆木取火了,沒有如此復古。因為周邊沒有易燃物,姑父直接點上了火。我把已切成塊的雞肉放入鍋中,把蓋子蓋上,媽媽把準備好的銅鍋飯放上,就等著吃了。不對,火得管著,討厭,又輪到我了。我搬來一把小板凳,扯了個紙板開始扇火。哎呀不好,起風了,火苗開始左搖右擺起來,這可怎么辦呀?一眼掃去,有一堆廢棄的紙箱,我將它們圍成一圈,擋住襲來的風,火勢便穩定了。
燒了整整一個下午,雞和飯開始飄香了,可吸引來的不是鄰居們,而是一大群野狗,滿臉灰塵的我與姑父使勁叫喊,可終究趕不走野狗們,它們圍著鍋轉來轉去,有爪子扒著鍋,吃肉心切啊!我們沒辦法,只能丟了一塊過去,終于趕走了它們。
過春節的日記篇3
除夕,好熱鬧啊!人們忙得不亦樂乎,又是貼窗花、又是放爆竹。它們五顏六色,一會兒像孔雀開屏,一會兒又像群星閃爍,真美麗呀!,我們真開心,家鄉的除夕之夜到處洋溢著一派喜氣洋洋的景象。
那天,我們中午就來到奶奶家,大人們開始忙著準備中午的過年飯了。我卻樂悠悠地看起了電視節目。晚上我們吃團圓飯的時候,外公、外婆、舅舅、舅媽把幾個特大紅包遞給了我。我和爸爸媽媽都說不用給,但大媽媽還是把壓歲錢硬塞進了我的口袋,他們都說是對我英語成績的獎勵。
吃完飯,緊接著,春晚開始了,我守在電視機旁欣賞著一個又一個精彩的節目。猛然間,我們發現天上飄下了潔白的雪花,我見到雪總是“三把鑰匙掛胸口”——開心開心真開心!我的眼睛直勾勾的盯在外頭。就這樣直到鐘聲敲過了12點。我們才把一大串鞭炮放在了樓底下,剛一點燃,爸爸就笑呵呵地沖進來剛一跨進門。我極想聞聞那香氣撲鼻的爆竹煙味兒。一串串鞭炮在人們手中點燃,聲音真大,四處飛濺,仿佛要把每一個祝福送到千家萬戶,一陣陣爆竹聲接連不斷,真是熱鬧非凡。
每一次過春節,我總是很高興,是因為有春晚、爆竹、煙花和喜氣洋洋的氣氛陪伴著我使我快樂!
過春節的日記篇4
每到春節,鄉下農村都有做戲的風俗。從今天開始,我們也迎來了一個戲班子。
終于,戲臺上響起鑼鼓聲,演出開始啦!演員們穿著漂亮的衣服,有的扮小姐,有的扮老爺爺,還有的扮當官的!演員們演得多精彩啊!觀眾們看著戲,有時樂得哈哈大笑,有時傷心得悄悄抹淚。
戲曲唱出了我快樂的童年,我喜歡看戲,希望他們經常來演戲。
過春節的日記篇5
早晨,金色的陽光撒滿大地。我和媽媽興高采烈地去街上買東西,一到街上,街道上仿佛變了個樣,大街上張燈結彩,熱鬧非凡,家家戶戶貼著“倒福”、掛燈籠。人們穿著節日的盛裝,紛紛臉帶微笑地走向各個市場,有的購物,有的觀賞,一片繁忙的景象。今年的春節過得真開心啊!
除夕——大年三十這一天,全家上下團聚在一起,吃年夜飯,男女老少歡聚一堂,長輩還要給我們小孩壓歲錢,在歡聲笑語中共享天倫之樂。當晚,煙花怒放,五光十色,美麗極了!等到半夜零時,爆竹齊鳴,歡慶新年的到來,是多么激動人心呀!我想此時此刻,全國各族人民都在歡呼雀躍新年的到來。
年初一,男女老少穿戴一新,吃年糕和湯團,取“年年高、團團圓”的意思。年初二開始,親戚、親友們相邀做客,即是“拜年”,有是吃“年酒”。拜年首先要到最親的長輩處拜年,然后是平輩間拜年,長輩各個都給我們這些小孩子發紅包,可高興啦!
哦!我可忘了告訴你們,在春節里家家戶戶的房子里有可能有兩三根甘蔗,這是為什么呢?原來甘代表“節節高”。但為什么春節里吃“年夜飯”時都有一道菜是魚?讓我來告說你:魚和余是斜音,所以表示“年年有余”的意思。在春節里不能說不吉利的話,否則會被長輩埋怨、不懂規矩,知道了嗎?
過春節讓我體會到了也理解到了春節時各種各樣的習俗,也體會到了人世間的親情和友情,也朋友們歡喜若狂,因為口袋里裝著滿滿的紅包,真有“財大氣粗”的模樣,我也不列外,但是我已作好了打算,你想知道嗎?
過春節的日記篇6
大家都知道春節是合家團圓、一起吃飯聊家常的好日子,現在就讓我來告訴你們在我外婆家發生的趣事吧!
正月初一是春節,那天早上,我起床走到樓下,梳洗好了以后,我吃好早餐,心想:反正也沒什么事,要不去跟小烏玩一會兒,說干就干。說道這兒你們一定想問小烏是誰,讓我來告訴你們吧,它是一 只小狗。
我要跟它玩什么呢?有了,我可以拿出假裝要用掃帚打它的架勢,逗它玩。于是我拿這起掃帚要打下去的時候,掃帚的一根用竹子做的細絲碰到了它身上的毛,小烏嚇得跳到外公的三輪車上。我心想: 膽小鬼我又不是真的要打你,不至于嚇成這樣吧!過了一會兒,小烏從外公的三輪車上跳下來,我又拿掃帚去打它,這次掃帚沒有碰到小烏的毛,可它躲來躲去,還發出一種好像哭的聲音,這時我心軟 了,就沒去打它了。可沒想到第二天。
第二天早上,我從房間出來,就看見小烏躺在舅舅房間外面的走廊上,看見我就發出好像要報復我的聲音,把我嚇了一大跳,哎。這條狗可真聰明。
這件事很有趣吧!我以后要對它好點,不然它又會來嚇我的。
過春節的日記篇7
今天是大年三十,鬧鈴一響,我就迫不及待地起床,去溫溪爺爺奶奶家過年。
到了溫溪,見到了爺爺、奶奶,我對爺爺奶奶說:“爺爺奶奶,新年快樂”。奶奶聽了連聲說:“好、好、好!”,爺爺聽了,樂開了花。
下午四點鐘左右,奶奶給我們準備好了年夜飯。好豐盛啊!有魚(表示年年有余)、年糕(表示步步高升)、雞、鴨、羊肉、豬蹄……大人都倒滿了酒、小孩都加滿了飲料,大家舉杯歡慶新年來臨。每個人都有說有笑,共同慶祝這美好的日子。奶奶還給我們每個小孩發了一個大紅包,祝愿我們明年身體健康,萬事如意,學習更上一層樓!
到了晚上,家家戶戶都放起了鞭炮和煙火,天空五彩繽紛,絢麗多彩,美麗極了。
過年真熱鬧啊!
過春節的日記篇8
春節到了,家家戶戶都掛上了紅紅的燈籠,貼上了對聯,還把“福”字倒貼在門上,迎接新的一年。
早上,我起床穿好新衣服,去奶奶家拜年。
爸爸開著車子,窗外的美景真是絢麗多彩呀!不一會兒,就到了奶奶家,我們把送給奶奶的禮品拿下來,提到奶奶家去。我跟奶奶說:“奶奶,祝您新年快樂!”奶奶也說:“新年快樂,真乖。”奶奶給我發了大紅包,里面放著好多壓歲錢。我拿了壓歲錢,心里美滋滋的。
晚上,我們一邊吃年夜飯,一邊聊天。當指針指向十二點的時候,頓時人們歡呼起來,鞭炮聲此起彼伏,絢麗多彩的煙花把美麗的夜空照亮了,有的像美麗的花朵;有的像燃燒的火焰;還有的像飛流直下的瀑布……五顏六色,美麗無比!
春節真快樂呀,我真希望每天都是春節呀!
過春節的日記篇9
每年我最盼望的節日就是春節了,春節不僅可以收許多壓歲錢,還可以吃好吃的呢!不過今年我盼望春節并不是為了收壓歲錢,吃美食,而是為了到姥姥家看姥姥。
姥姥家住在徐州的郊外,每年春節才能到姥姥家。姥姥對我可好啦!每次到姥姥家,姥姥都會給我做我喜歡吃的,給我買我喜歡的東西,特別是每年冬天姥姥都會在我睡覺前在我的被窩了放上一個熱水袋。
前幾天,我打掃衛生時在角落看到了姥姥與我的一張照片,上面有許多灰塵,我拿抹布擦去灰塵,看著姥姥那飽經滄桑的臉,我不由地想起了姥姥與我的一件事:
有一次,我去姥姥家玩。那天中午,我生病了。得知我生病后,姥姥著急壞了,可家里除了我與姥姥其他人都不在,姥姥二話沒說就背我到村子了的一家小診所去。到了診所,姥姥累得直不起腰來,但還是急忙把醫生喊來,醫生說必須打針,我忙說:“我不打,我最怕疼了!”姥姥撫摸著我的頭,說:“別怕,我們山山最勇敢了。”我只好點點了頭。因為我從小都對打針有副作用,所以一打完我就臉色蒼白,倒在了椅子上。姥姥見了,著急得不得了,連忙端來了一杯水,把我慢慢扶起來,給我喝水。一杯水下肚,我好多了,就與姥姥回家了,而姥姥怕我又不行了,就執意要背我回去,我沒辦法只好讓姥姥背。姥姥年紀大了,山路又不好走,所以在中途有好幾次都險些摔倒,我很擔心姥姥,就說:“姥姥,我好多了,我自己可以走。”姥姥氣喘吁吁地說:“你病還沒好呢!姥姥身體好得很,別擔心。”就這樣,姥姥背我走了一段路,眼看就要到家了。突然,姥姥被一塊石頭絆了一下,膀子被身旁的一塊瓦片劃了一下。我心疼地說:“姥姥,你沒事吧?”姥姥笑笑,說:“沒事,不就劃了一下嗎!”回家后,姥姥讓我在床上躺會兒,自己去干活了。躺了一會兒,我想上廁所,出了房間后,我看見姥姥撩起袖子在洗衣服,剛想去與姥姥打個招呼,忽然看到姥姥的'膀子上有一條長長的口子,還流了血。猛地,我心中好酸……
我盼望著春節的來臨,更盼望與姥姥一起度過。
過春節的日記篇10
照我們那里的老規矩,春節差不多在過小年就開始了。在過小年時大人們忙著預備過年吃的、喝的、用的。小孩子們準備過年玩的——鞭炮。好在新年時顯出萬象更新的氣象。在臘月二十七左右,家家都要做年糕,那金燦燦的年糕直讓人流口水,使人迫不及待的想吃幾塊。
臘月三十真熱鬧。家家趕做年菜,空氣里彌漫著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了新衣,門外貼上了紅紅的對聯,屋里貼好了各色的年畫。在吃團圓飯時,飯桌 上無論如何都要有魚,因為俗話說的好“年年有余(魚)”,大家邊吃邊聊天,還邊說吉祥話。小孩子們最喜歡過年了,有好多好多好吃的、有瓜子嗑、有飲料喝。 飯吃完了有的打會兒牌,聊聊天。除夕夜家家燈火通宵,不會間斷。每家每戶都看央視“春節聯歡晚會”。快到了十二點時,聯歡晚會的主持人還沒有報時,鞭炮聲 就啪啪的響了起來,大人們都把鞭炮放完了,就該我們小孩子們上場了,大家都拿出了自己準備的鞭炮,等待已久的孩子們都迫不及待的拿出打火機,你家一個“飛 輪”上了天,他家一個“沖天炮”也飛上了天,大家好像都在比誰家的玩意兒多,飛得高。
正月初一的光景與臘月三十截然不同:各家店鋪都關了門,門前堆著昨夜燃放的爆竹紙皮。小孩們一大早就到親戚家拜年。一句吉祥話,一個大紅包,拿著紅 包跑到角落里偷偷的看:哇!五張一百元耶!,高興的跳了起來,嘴里邊喊:“哦,我發大財了。”心想一大早就有這樣好的開頭,今天的收獲一定會不少。回家的 時候,口袋里鼓鼓的,可是最大的紅包最多的錢都被媽媽拿去了。
元宵上市,又是春節的一個高潮。媽媽拿出特意留下的豬耳朵、豬尾巴,還端出香噴噴的元宵。在我們那里元宵節被稱為“尾巴年”。在那天晚上,每家每戶都要燈火通宵,也要放鞭炮,可能是送走春節的最后一天吧。
春節的最后一天就從那香噴噴的元宵中,燈的世界中、啪啪直響的鞭炮中過去了。大人們照常做事,小孩子們該去上學了。
我們只好企盼下一個春節的到來,下一個春節會更好。
過春節的日記篇11
從記事以來,我認為春節總是快樂的。每年回到老家與親人團聚,一種不知名的喜悅涌上心頭,令我感到心潮澎拜,久久難以忘懷。
時間,仿佛也因為春節而被拉長,就像在度一次特殊的長假,其樂無窮。但如今,這快樂仿佛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近幾年,我不再為新春而喜悅、興奮,反而為時光的飛逝而感嘆。我不禁質問自己:”我到底這是怎么了?“冥思苦想也不得答案。最后,我只能模糊的回答自己:”我長大了“。
以往過年放鞭炮的喜悅變成了手機、電腦的陪伴;以往與小伙伴的奔跑變成了在電視機前的春晚;以往對春節的期盼變成了擔心春節過去。我在心中吶喊:”難道這就是所謂的“長大”的代價么? 如果這樣,我更喜歡哪個童年的自己。
但我深深地知道,無論我喜歡與否,我只是屬于現在的自己,無可挑剔。也許時間磨滅了我的童真,這是痛苦的,使我們失去了許多歡樂,但這也令我成長。
不要憐憫過去,因為它已成定數;不要憐憫未來,因為它還是個未知數;我們做到的,要憐憫現在的一切;親情、友情、時間等等。
讓我們銘記過去,把握現在,展望未來,讓我們的人生更加充實而富有意義。
過春節的日記篇12
春節到了,我想把自己打扮得漂亮點,決定留長發。于是,我拉著媽媽去精品店購買發卡、橡皮筋等飾品。來到精品店,那里的精品琳瑯滿目,有化妝品、帽子、頭箍等物品,真是應有盡有!那些精品件件都很精美,我看看這件,摸摸那件,每一件都讓我愛不釋手,我都想把它買下來。可是媽媽說,買需要用的就行了。我只好忍痛割愛,挑選幾樣所需的物品。兩包橡皮筋,每包3元,共6元;9個小夾子共10;兩雙袖套,每雙12元,共24元;貼紙3元,共計43元,我給小姐姐100元,找回57元。
這一點點東西就花掉了幾十元,真是掙錢難,花錢快呀,我以后一定要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