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日記寒假2023
中學生日記寒假2023要怎么寫,才更標準規范?根據多年的文秘寫作經驗,參考優秀的中學生日記寒假2023樣本能讓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中學生日記寒假2023(優秀7篇)】,供你選擇借鑒。
中學生日記寒假2023篇1
今天是放寒假的第二天,為了趕緊做好寒假作業,認真的做,一下子就把《寒假園地》做完了,我心中的大石頭也總算落了下來,終于可以輕松嘍!我高興地吁了一口氣,去向爸爸媽媽“報喜”,本以為爸爸媽媽會替我高興,可沒料到爸爸卻冷漠而嚴厲地說;做這么快有什么用呢?老師布置的這些作業都是讓你們一兩天就完成的嗎?那怎能好好地掌握暑假知識、好好復習上學期的知識呢?”
我聽后,覺得爸爸講得很有道理。哎!要是早知如此,我就不會這樣做了,但現在還有什么辦法呢?總而言之,我以后再也不會像這次一樣“范傻”了!
中學生日記寒假2023篇2
一年結束了,在除夕夜是團圓夜,家家戶戶都張燈結彩的,慶祝一年平安結束,新的一年好的開始。
在除夕這天,家家都忙著貼春聯,我們家也不例外,而且每年家里的對聯還是由我來貼的。其實這貼對聯的學問也蠻大的,你去年時只要一看這對聯你就會知道這一家人在新的一年里的希望和打算,也會知道在過去一年里這家人家里發生了什么喜事,你看這對聯神不神呀。
在這一天興的還是小朋友們,我和同學早早地就叫著讓大人接年了,因為接完年之后就可以放煙花了。放煙花時,幾個小孩子在旁邊叫著,跳著,那高興勁就甭提了,就連大人也都被我和同學感染了跟著叫起來。放完煙花一家人圍在桌前吃團圓飯,最有趣的就是吃餃子了,而且這吃餃子還能吃到錢,誰吃到錢了那誰在新的一年里的運氣將是的,所以大家都爭著吃,看誰也搶到那個有錢的餃子,但是不管吃到的也好,沒吃到的也好,這種搶著吃餃子的氣氛是最難忘的……
除夕夜是最難忘的一夜!
中學生日記寒假2023篇3
今天是一個非常熱鬧的日子——大年初六。這一天雖然比不上大年三十,但也算是在節日當中。一大早,我就和媽媽去洛陽了,準備游一游洛陽這個古城。
到了王城公園,我才知道:王城公園修建在東周王城遺址上而得名。公園由古文化區、牡丹花圃、動物館、游樂場等幾部分組成。我最喜歡動物館。
進了王城公園,那里人山人海。我們坐著游覽索道來到動物館。那里有老虎、獅子、馬、羊等九十多種動物。
剛到動物館,看見有人拿著胡蘿卜喂斑馬。我就問媽媽:“他們在那買的胡蘿卜?”說完,我們就往前走,看見一位阿姨在賣胡蘿卜。我也買了一捆,去喂斑馬。斑馬低著頭,把頭彎下去,伸出舌頭舔住胡蘿卜送進嘴里。這動物館的動物真有趣!不過最有趣的事是我喂兩只梅花鹿。我喂第一只梅花鹿,它吃了。我喂第二只梅花鹿,第一只梅花鹿過來頂它。胡蘿卜也被第一只梅花鹿吃了。最后,我把胡蘿卜向第二只梅花鹿扔去,第二只去吃,第一只又去搶,但被第二只吃了。
我很喜歡王城公園,我以后還要去。
中學生日記寒假2023篇4
寒假里,我和媽媽還有爸爸和姐姐(兩位)去寧波游玩。我們興致勃勃地來到了長城腳下。我抬頭往上看,雖然沒有北京長城那么的長但是其他的地方卻一點也沒有輸給北京的長城。
開始爬長城了,我飛快地向上面跑去,一格,兩格……
過了一會兒,姐姐好像漸漸地有點腳酸了,媽媽說:“再堅持一會兒我們就爬上去了。”于是姐姐又鼓起勇氣往上爬,姐姐的腳越來越酸了,就索性蹲在那里不走了,爸爸只好背起姐姐往上走,爸爸累得氣喘吁吁,再也走不動了,我們只好下去了。
過了一會兒,一同去的我們也下來了,姐姐還是我厲害。姐姐想回家后一定要好好鍛煉身體,下次來北京非要爬上好漢坡不可。
中學生日記寒假2023篇5
寒假將來,我打算自己來安排,我要做生活的小主人。老師讓我自己制定一個寒假計劃表。我仔細研究了一下,詳細地制作出了一個計劃表,內容是:每天早晨吃過早飯后,做家務事打掃衛生,寫作業,看電視。
中午休息。
下午自由活動鍛煉身體。還有時間看課外書。
老師看了我的計劃,覺得還合理,但是還對我說:“計劃制定好,但是執行起來并不容易。”我不以為然地對老師說:“我自己制定的計劃,當然可以完成,我要做生活的小主人!”老師笑著點點頭。
中學生日記寒假2023篇6
寒假,我去了丹陽鄉下。
在鄉間有個習俗,就是在過年期間,天天吃面類食品。像餃子、面條、餛飩、饅頭包子什么的。可是家家戶戶都吃面,鄉里頭哪有那么多的面呢?所以人人都得學會自己做面條、包子什么的。爺爺奶奶很喜歡吃面,常做來吃,所以我也學會了揉面、搟面和切面。
天天看著奶奶嫻熟地和面、搟面,漸漸地我也學會了做地地道道的鄉下面了。說鄉下人曬得黑,所以做的面自然也黑啦!呵呵,在這里只是開個小小的玩笑,但做出來的面確實是黑色的。因為它的面粉本來就是黑色的。因為鄉下人沒有那么多的錢去買又白又細的精白面,所以只能用自己種的蕎麥面粉了。其實,吃這樣的粗糧面更健康哦!
自己手工做出來的面跟從超市里買來的不一樣:超市里賣的都是筋道的面,硬硬的,細細的,直直的,是干面。而自己做的面呢?扁扁的,粗粗的,軟軟彎彎的,是濕面。
剛開始做面條,奶奶還不放心,只給我一小團面后來看我做得好,有模有樣的,就走開到廚房去燒火了。這時,飛來一只蟲子,像傻蛋一樣直沖面粉。我想把這個可憐蟲揪出來,便伸著頭,咪著眼,找著小蟲子。可誰知這時調皮的哥哥悄悄地走了過來,一下子把面團扣在我頭上,粘得我滿頭都是面粉面團的。我便“手舞足蹈”地想在第一時間把面粉團撤掉,因為我不想讓奶奶和媽媽看見我的狼狽樣兒。
可是,天不如人意,我還是向面粉面團低了頭,最終還是只得跑到衛生間去洗頭了。我倒了一盆水,先把頭發泡了二三十分鐘,又用洗發膏擦了兩遍,狂洗了一陣后,面粉、面團終于招架不住,紛紛躍入水中了。我一邊洗一邊玩兒,忙個不亦樂乎!
“喂,吃飯啦!”聽到叫聲,我伸出頭一看:哇,大家都坐在餐桌旁等我啦!我終于意識到了當“蘑菇”的嚴重性,所以立刻就以世界冠軍跑百米的速度擦干了頭發,然后像兔子一樣飛奔到餐桌邊。當然,還不忘贈了哥哥一個“超級大白果”!
你們說,這件事有趣嗎?
中學生日記寒假2023篇7
左盼、右盼,終于把朝思暮想的寒假給盼來了。緊張的大腦在此刻可以放松下來,呼吸新的空氣,把學習壓力放下,好好享受這來之不易的日子。該玩的時候就玩,該學習的時候就學習。
放假了,當然得好好的去玩一通,早就聽說蘇州的虎丘塔很有名,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了,耳聽為虛,眼見為實,于是我和爸爸媽媽就準備去看看這“吳中第一名勝”。爸爸驅車1個多小時,才到達了虎丘。
剛一進門,步入眼簾的就是那虎丘塔。我興奮地對媽媽說:“虎丘塔果然有些斜。”“是啊,畢竟以是2500多年的歷史了,磚頭都爛掉了。”媽媽溫和地說,眼睛里充滿了可惜,“幸虧我們來得早,還能看得見,不知道哪一天它就會倒塌了。”
入虎丘后,沿山路而行,一路上可見的虎丘十八景。這些名勝古跡都有引人入勝的歷史傳說和神話故事。十八景中,的要是云巖寺塔,也就是虎丘塔。虎丘塔是建于宋代961年的平面八角磚塔,共7層,高47.5米,但由于地基的原因,塔身自400多年前就開始向西北方傾斜。據初步測量,塔頂部中心距中心垂直線偏離已達2.3米。1956年在塔內發現大量文物,其中有越窯蓮花碗罕見的藝術品,看著這些介紹,我不禁贊嘆道:“我們的祖先真是厲害,竟能設計出如此精妙絕倫,而又令人贊嘆不絕的藝術品,真令人佩服。”
山上有一石井,傳說為唐代陸羽所挖,稱為“陸羽井”。陸羽是我國第一部茶書——《茶經》的作者。據《蘇州府志》記載,陸羽曾長期寓居虎丘,一邊研究茶葉,一邊著作《茶經》。他發現虎丘山泉甘甜可口,評為“天下第五泉”。
最神秘的要數是在千人石正北石壁上攜刻著的四個大字“虎丘劍池”。據說這四個字出自唐代大書法家顏真卿的手筆。另有傳說,現在虎丘二字已非彥氏真筆,而是后人補書刻上的,所以在當地有“真劍池,假虎丘”的說法。所謂劍池是在崖壁上有一窄如長劍的水池。吳王闔閭墓可能就在這里。相傳當時曾以魚腸劍和其他寶劍3千為吳王殉葬,故名“劍池”。
就這樣,隨著夕陽西下,伴隨著陣陣清爽的,醉人的臘梅香中,我們依依不舍地離開了這神秘而又古老的虎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