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天日主題日記10篇
中國航天事業起步艱難,但中國航天人堅守載人航天精神,最終換來了遨游九天的累累碩果;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中國航天日主題日記(范文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國航天日主題日記篇1
時間:2032年8月30日。地點: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事件:優秀宇航員裘鴻潤將乘坐“夢想”號飛船飛離地球,去尋找人類在宇宙中的第二個家園。“宇航員裘鴻潤,你準備好了嗎?”“準備好了。”“5、4、3、2、1、點火。”隨著震耳欲聾的聲音,火箭載著我飛離了那已千瘡百孔的地球母親。不一會,我飄了起來,身邊的一切物品也跟著飄了起來。我知道我已進入了太空。向外一望,“哇!”好多星星,似乎觸手可及,一閃一閃,仿佛在歡迎我的到來,原來太空如此美麗。
第一站先去哪兒呢?水是生命之源,對,就去水星吧。定好導航,飛船就把我帶到水星。著陸后,我便急忙走出船艙,忽然一股熱氣撲面而來。抬頭一看,一輪大大的太陽高掛在天空,足有在地球上看到的100倍大。我這才想起,水星是離太陽最近的一顆行星。人類如果遷居到這里,還不都變成烤鴨了!趕快撤離。第二站去哪里呢?人類生存是離不開氧氣的,“木星,木星”應該會有很多樹木,氧氣也該充足吧。
就去木星碰碰運氣吧!飛船剛一落地,我就走了出來。好冷啊,難道這里是冬季嗎?我正在尋找種種生命的跡象,一股龍卷風把我連根拔起。看來,我是遇到了百年不散的大風暴,真是名不虛傳啊。大風暴把我吹到很遠的地方,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靠導航找到了飛船,便狼狽地逃離了。下一站去哪里呢?對了,聽說和地球環境最相似的是火星,我要去探探虛實。基于前兩次的經驗,我小心翼翼地走下飛船。溫度是比地球上冷了一些,但還算能承受得住。我剛一放松警惕,腳下一滑,便和大地來了個擁抱。這地上亮亮的,像鏡子一樣的東西是什么呢?
我拿出儀器取樣、化驗。不一會,結果出來了,原來這是水,是以冰的形式在火星上存在的。正當我掙扎著想要爬起來時,幾個未知生物來到我的面前,將我扶起來。只見他們長著長長的絨毛,一身灰色。
中國航天日主題日記篇2
我從小的愿望是:長大以后能當上一名宇航員,并像楊利偉一樣,坐著航天飛機遨游宇宙。
有一天,我夢見我戴著航天頭盔,手上拎著一個小箱子,我不明白我為什么會變成這樣,有人對我說,我成為了世界上最著名的航天員,因為航天員在太空中需要氧氣,需要這個小箱子維持氧氣。
我乘著航天飛機飛上了太空,在太空中看見了美麗的景象。我們這次的主要任務就是到月球上探索信息。我們到了月球上,把種子種了下來,可是種子竟然消失了。我們還在月球上做了各種實驗,返回地球了。我們把月球上的情況告訴了人們,人們對我們又是驚訝又是崇拜又是敬仰,我高興得跳了起來。我醒了過來,一看,啊,是一場夢。
長大以后,我一定要成為全世界最著名的宇航員。
中國航天日主題日記篇3
我想成為一名宇航員,為中國的航天史增添一抹新的輝煌。
在數學學習中,我經常聽見“無限”這個名詞,家人、老師給我的解釋千篇一律,大都是:無盡頭,不可捉摸。我卻并不相信:有什么東西,它的長度可以令人無法想象呢?我一直希望找到理想的答案。終于,在天文館,我了解到,天空是人類身處其中、卻感受不到的無限大物體。從那時起,我就下定決心,一定要駕駛航天飛船,親身探索那遼闊無際的宇宙。
就在立下決心不久,我的心卻又開始動搖了,因為了解到我國明朝人士萬戶,他是世界上首個用火箭試飛的人,但卻因此犧牲了;美國“哥倫比亞號”上航天英雄也因意外失敗犧牲了;還有其他因宇宙飛船這一龐大的機械飛行失敗而結束了寶貴生命的人……這些不由地讓我在自己的理想面前卻步。不過,我最終戰勝了自己,我想起《憶魯迅先生》中的一句話:“有些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些人死了,他還活著。”這句話激發了我對理想的信念,凡事都要試一試,如果有一天,當我真的站在宇宙飛船的最后一級弦梯上時,還在為生或死的問題猶豫,那還不如回到小時候,看看我兒時憧憬的未來。
如果有那么一天,我真的成功了,我將站在臺上,對中國人,以及世界上的人說:“實現理想很幸福。而且,成功其實并不難,就看你有沒有追求上進的執著,以及遇到困難毫不猶豫的這顆恒心。二者結合起來,就是走向成功的真正捷徑。”
中國航天日主題日記篇4
我有一個航天夢,別看我是個女孩,但我依然對宇宙和天空有著濃厚的興趣。比如說太陽系的大家庭,與地球形影不離的朋友——月亮和太陽,浩翰的宇宙……都是我感興趣的問題。
其實我的夢想是做一位出色宇航員,在無邊無際的宇宙暢游,翱翔探索其中的奧秘。在神州五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后,我不由的贊嘆,我也非常敬佩楊利偉叔叔。這是我也不由的想到宇航員,要有結實的身體,豐富的知識,還要長期的艱苦訓練,也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在太空吃東西就像擠牙膏一樣,連睡覺要睡在睡袋里……
想著想著,我睡著了。我做了一個夢,我駕駛著宇宙飛船看見了美麗的地球,上面有碧藍的海水覆蓋了一片,連綿起伏的山嶺遼闊的草原它們代表的是綠色,是夢想。地球的黃色代表的是陸地。很快,我到達了月球我下了飛船沒有了地吸引力,我走一步就會跳起來就像兔子一樣。月球上有大大小小犬牙般的環形山,就好像沙漠一般。我把從地球帶來的種子撒在月球的沙土里,因為月球沒有水和空氣所以種出的玉米要比地球上的高十幾倍,簡直都快趕上一棵大樹了!我還種植了西紅柿,在月球種植的西紅柿比乒乓球還要小,而有的西紅柿卻比西瓜還大。我還種植了許多花從月球種的花,在那里種出的花都是形狀各異,五顏六色,絢麗多彩與地球比起真是天下奇觀啊!忽然,從我的身后竄過一個身影。我猛然一驚說:“誰!”只見它長著一雙大大的眼睛,眼里閃著金色的光,圓錐形的腦袋,細小的胳膊……原來是外星人我很驚訝,難道真有外星人?它們奇怪的問:“你是地球人?”我目瞪口呆難道外星人也會說漢語,我連忙打了個招呼并說:“你們地球人很想見到我,現在見到了你可以回去“交差”了!”我既激動又高興原來真的有外星人我說道:你們來這里干什么?”外星人說:“我們是來考察情況的,看這里是不適合我們生存,看來時候不早了我們該回去了。”突然一陣刺眼的光閃過,它們消失了。
“喂!醒醒”我隱隱約約的聽見一點聲音,是媽媽在叫我。我想這個夢一定會實現的!這種信心激勵著我,長大后要做一名出色的宇航員為祖國和社會獻出我一份微薄的力量!
中國航天日主題日記篇5
身為21世紀的新生者,我們已經能夠明顯的感受到世界日新月異的變化。曾經以萬戶為代表的人們的飛天夢,在今天已經變為了現實。不久前,結課的在《在太空中理家》,又讓我對宇航員精神,對航天精神有了些更深的認知。光鮮矚目的外表下,宇航員們需要經過層層選拔,各種的極限挑戰,需要承受常人難以忍受的痛苦,所以我首先了解到的航天精神,便是堅持不懈,吃苦耐勞。
進入一個完全未知的新世界,甚至連最基本的生存條件都不具備的宇宙,這里沒有任何人可以幫助你,一切的困難都需要個人一力承擔。那么我從這里又了解到的航天精神,便是不畏艱難、有擔當、有勇氣。面對在太空中出現的種種不適,身體機能的急劇下降,宇航員們又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用靈活的大腦,聰明的才智,解決了這些棘手的問題。至此,我又看到了隨機應變的航天精神。
從前我只知道宇航員們很拉風,從神五到現在的天宮2號,每一位升 天的“飛人”們在他們的身上,我們都不難發現這些航天精神,至此,我對航天人的敬仰又增添了幾分。向航天精神學習,向航天員們——致敬!
中國航天日主題日記篇6
我坐在書桌前,看著窗外堵得水泄不通的車輛,看著看著,我就像時空穿梭了一樣,來到了另一個地方。
這個地方看上去很繁華,我不禁看得入迷了:晶瑩剔透得像水晶宮般的房子,奇怪,街道上的車輛好少,只是偶爾有幾輛經過,這時,有一輛黑色的車子從我身旁駛過,當開到不遠處時,車子突然飛了起來,我驚訝地看著,目光緊盯著車;這時,我才發現天空也有許多“不明飛行物”,“啊勒,是UFO呀,UFO,我看到UFO了……”我自言自語道。
就在我目瞪口呆吃驚地看著這一切的時候,身旁發出了一陣偷笑聲,我朝著笑聲得方向看去,一個看似知識淵博的同齡人,猶如從漫畫中走出的人物一樣,他面帶微笑的朝我打了個招呼,我也像他揮了揮手,他問道:“你好,你好像對周圍很感興趣?”“嗯,是的。”我禮貌的回答,”“那我帶你去了解一下吧。”他微笑著說。
我們來到了一座大樓的天臺,我問道:“這是哪個世紀?”“22世紀”他回答;我心想;哇,我真的穿越時空了!他帶我坐進來了“UFO”里并向我介紹道:這是近代新的航天科技發明—飛輪,它是由輕巧的材料做成的,比飛機更先進,隨后,我們戴上了一種奇怪的眼鏡;他有介紹說:這是可以看見航天路的眼鏡。我戴上這種眼鏡后,真的看見了一條條縱橫交錯的路,這種神奇的路似紙一樣薄,上面不僅有飛輪還有各式各樣奇形怪狀的航天飛車。這時,我突然看見一輛行駛著的飛車突然消失了,于是便好奇的問他,他回答:“因為那輛飛車隱身了。”我聽到后嘴巴頓時張得可以塞下一個雞蛋。我又問:“航天路是什么路?好神奇哦。”“航天路是由一種肉眼看不見的材料合著最新納米科技等發明出來的路,太陽光可穿透,并不會影響陸地上的生物生活。對了,你一定餓了吧?走,我帶你吃東西去。”他熱情得說道,
于是我們來到了陸地上,走進了一家餐廳,這里的一切也很高科技呢!他先對我說了一遍他點的菜,之后就在餐桌上的一臺很小的筆記本平板電腦上輸著什么,接著幾分鐘后,原本餐桌中心的大圓心忽然陷了下去,等到再次升起時,上面已是滿桌的菜。
我看著他,問道:“對了,你叫什么名字?”說完,便拿起一塊面包吃了起來,剛咬下一口,咦?怎么這么硬?我把目光又投向了他,他回答:“我叫……叫……”這時,我聽見了一陣狂笑聲,接著一道白光刺得我睜不開眼,當我睜開眼時,我發現姐姐在一旁捂著肚子狂笑,而我,嘴里卻咬著一本課本……這時,媽媽走進房間說道:“靈琳啊,快起床,遲到了哦!”我這才想起今天還得上學,便匆忙地打里后跑出了家門。
在奔跑得路上,我心想:唉,雖然只是一個夢,不過,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這個夢一定會成真,因此,我要好好學習,讓這個航天夢,成真!
中國航天日主題日記篇7
在地球以外的銀河里,有著無數的星球,也有著無數個未知的謎題等著人類去探索,在2007年以前,我國對月球有著無數的猜測,直到2007年的10月24日18時05分,我國研制的“嫦娥一號”發射成功,這顆我國繞月人造探測衛星,以中國古代神話人物嫦娥命名,這個寄托了十三億中國人民的期盼,寄托了十三億中國人民希望的實驗終于成功了,這個第一顆人造探測衛星的發射,為我國航天領域做出了一個轉折。
航天之夢——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十三億國人的夢,匯聚成一個大的中國夢。如今,雖然美國航天科技處在我國前列,但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在十三億中華人民的努力下,我國的航天技術一定會趕在美國的前列。
時候的我,也有著一個小小的航天夢。望著藍藍的天空,我會想像太空的樣子,那里一定會有許多大大小小的星球,和美麗的銀河,要是我到了太空,我一定會先去看看土星,看看它那美麗的的土星環,看看它所屬的太陽系。雖然我不是一名宇航員,但我對外太空充滿了憧憬。
我不但對太空充滿了憧憬,我還對太空有著許多疑問。為什么只有土星有土星環?;宇宙黑洞是怎樣行成的?;既然宇宙的地球上有人類存在,在外太空是否也有外星人的存在呢?
外太空有著太多的謎題存在,只有通過飛上太空才能知道,航天計劃的意義也正是如此。原來,人們對于太空感覺像是一個謎題一樣的存在;像是一個無法預料的猜測;像是一個充滿可能的領域。如今,我們對于外太空的基本行星都有大概的了解,對于各個星系也有了認知。在經過無數人的努力下,航天計劃會向我們展示更精準的數據、更清晰的圖片,為我們解開宇宙的奧秘。
藍色之夢,航天之夢,我們的中國夢!
中國航天日主題日記篇8
我國載人飛船已經成功上天。這位偉大的航天員就是楊利偉。
航天員的訓練是艱苦的。要完成從飛行員到航天員的轉變,需要經過千錘百練。
航天員的基礎理論訓練共有13門課程。航天員雖然都有大專以上學歷,但經歷長期的飛行員生活,重新坐下來學習并不是一件輕松的事,加之許多課程非常陌生,困難可想而知。航天員白天上課,晚上做作業,課余時間也抓緊學習,就是外出療養也不忘背英語單詞。就這樣,基礎理論學習結束考試,航天員門門課程都達到良好以上。體質訓練是長期的。飛行員的身體素質都很過硬,但航天員對體重、耐力、速度、靈活性、柔韌性、肌力等方面有著更高的標準和要求。他們按照訓練大綱要求,堅持每周3次、每次2小時的體質訓練從不間斷。為了控制體重,不少航天員堅持每天跑5000米。在北京航天醫學工程研究所的運動會上,中長跑項目的第一、二名都是航天員。
航天環境適應性訓練實際上是向人的生理極限挑戰。比如,超重耐力訓練,要求飛行員在5倍重力加速度的條件下,持續2至3秒,而航天員卻要在8倍重力加速度的條件下,持續40秒;前庭功能訓練,訓練中,要求航天員自旋轉、振動或坐在離心機中,用4倍重力加速度轉動并突然停止,還要求閉上眼睛轉動腦袋。此外,還有許多訓練。
我國航天員的失重飛行訓練是在俄羅斯航天員訓練中心進行的。有時一個架次飛了12個拋物線,我們的航天員一個都沒有吐。俄方人員敬佩地說:中國的航天員素質真好!
專業技術訓練、野外生存和救生訓練、飛行程序和任務訓練……這些項目要反反復復進行,確保真正執行航天飛行任務時“萬無一失”。
訓練是艱苦的,考核是嚴格的。在5年的時間里,航天員圓滿完成了所有項目的訓練。
航天員面臨的是非常危險的訓練,而他們為了我國航天事業的發展,艱苦訓練。我們要學習航天員的奮斗精神,努力學習。
中國航天日主題日記篇9
一提到航天,我不由自主的想到航天英雄楊利偉。他是中國培養的第一代航天員,是中國進入太空的第一人。楊利偉在原空軍部隊安全飛行1350小時之久。2003年10月15日北京時間9時,楊利偉乘由長征二號F火箭運載的神舟五號飛船首次進入太空,象征著中國太空事業向前邁進一大步,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
航天從二戰后成為了一個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總是在新聞中看到,我們國家的衛星又順利升空,成功進入預定軌道,每次聽到這個消息,全國都在歡呼,出現這樣的原因,主要因為我們在建國初期被別的所謂的發達國家所“欺負”,我們好不容易抗戰勝利,可是我們的日子并不好過,在很多的領域一直被別人掐著咽喉。經過我們的不懈努力,我們國家走進航天強國的陣營。
老一輩的人總是告訴我們,我們要好好的努力,將來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還記得那時候我們的爺爺輩說過很多的故事,很多年前,我們國家比較貧窮,被很多的國家看不起,因為我們沒有真正領先于世界的技術,很多的技術也被國際封鎖,真正的技術我們沒辦法得到,動用國力去購買了的總是被人剩下的技術。讓我記憶最深刻的故事是,那時候我們國家請“蘇聯老大哥的科學家“來幫助我們建造原子彈,是來了很多的專家,但是別人根本不把真正的技術教給我們,他們做什么我們國家的人也都不能在旁邊學習。后來我們國家和蘇聯的關系逐漸惡化,蘇聯撤走了所有的專家,還要求我們支付高昂的費用,我們國家也算慷慨,答應了蘇聯的無理要求,全國齊心協力,萬眾一心解決好了和蘇聯的各種問題。
到最后,毛爺爺開始走獨立自主,自立根生的道路,并一直延續到現在。在無數科學家經過不知道無數個日日夜夜的奮戰,1970年,隨著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升空,我們最終成功掌握航天技術,成為世界上為數不多的航天大國。
中國航天日主題日記篇10
每當夜晚,我看著滿天的星星,望著圓圓的月亮,我就會想象宇宙是個什么樣的存在。記得小時候坐飛機時,總會望著窗外的藍天白云,心想終于飛上天了,我要翱翔宇宙太空。長大了才知道,真正能飛到宇宙太空的并不是飛機,而是宇宙飛船,真正能看到太空的并不是我在飛機上的成員,而是宇航員。有一次,學校組織我們去航天館參觀,一路上的我心情都特別激動,參觀過程中,講解員在給我們講解關于航天衛星的作用和知識,參觀了五號神舟飛船模型,“神舟五號”飛船由三層組成,它的總長是8.86米,最大直徑處2.8米,軌道周期是5393秒。
我們還進模型里參觀了飛船真正的模樣,然后我們又去看了“神舟六號”發射時的情景,我看到聶海勝叔叔和費俊龍叔叔在吃航天食品,以及他們在航空倉中飛來飛去,最后看著宇航員回歸大地,我都為他們自豪,其實,航天之夢,歸根結底是人民的夢。而我的夢想就是當一名宇航員,望著藍藍的天空,我會想象太空的樣子,望著夜晚的星星,我也會想象太空的樣子,大大小小的星球,美麗的銀河系,太空有著太多的謎題,而只有飛向太空才能知道___謎題,航天的意義也是如此。
太空一個充滿可能的領域,隨著時代的進步,我們國家的航天工程也在不斷的擴大,在航天事業在國際上的地位也不斷的提高。如果我成為宇航員,我一定會為國家做貢獻,為世界解開更多宇宙的奧秘我以后會了解到更多的宇宙知識。我相信在未來的日子里,我們中國可以在太空上的任何一個星球行走,中國的航天事業也會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