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央視七夕晚會節目直播入口
8月份來臨,就意味著七夕節快要來了,央視也準備了七夕晚會,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下2023央視七夕晚會直播在哪看?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準備了最新2023央視七夕晚會節目直播入口,歡迎參閱。
2023央視七夕晚會節目直播入口
2023年央視七夕晚會播出時間:8月22日
觀看方式:
直播平臺:央視綜藝頻道(CCTV-3)以及央視頻、央視網等多平臺
重播、回放時間:直播結束后即可查看
重播回放收看平臺:央視頻、CCTV3
2023央視七夕特別節目嘉賓
周深 薩頂頂 胡夏 陳都靈 郁可唯 黃齡 張淇 張衛健等。
2023央視七夕晚會嘉賓有哪些?
本次晚會是下半年央視準備的第一臺文藝晚會,根據以往的舞臺來看,每一年的央視七夕晚會都是唯美浪漫,央視此次對今年的七夕晚會主題設定為《如七而遇 漫歌今夕——2023年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七夕特別節目》。本次節目落地江西新余,以細膩的情感告白和唯美的藝術呈現,將國潮文藝作品與“蹲點式”報道相結合,使傳統節日與現代生活相連,傳遞真善美的溫暖與力量。
整個主舞臺的LED屏,用一對喜鵲的造型來作為主造型,每個節目都要依據我們現在舞美的造型來做設計。同時晚會還設計了一個新媒體互動裝置的樹,來作為整個舞臺的前景,它既承載著一個表演空間,又有很好的一個寓意。
在古樹下說愛,在市集中感受。古老的七夕節,這次讓我們“年輕的過”。據悉,本次晚會的表演嘉賓有:周深、胡夏、張衛健、張淇、郁可唯、薩頂頂等
七夕的美麗傳說
《牛郎織女》是民間故事,也是我國四大民間傳說之一,從牽牛星、織女星的星名衍化而來。每年的農歷七月初七,俗稱“七夕”,相傳是牛郎織女一年一度在“鵲橋”上相會的日子。千百年來這個古老而動人的愛情故事,世代流傳,這一天還被現代人譽為中國版的“情人節”。
傳說古代天帝的孫女織女擅長織布,每天給天空織彩霞。她討厭這枯燥的生活,就偷偷下到凡間,私自嫁給河西的牛郎,過上男耕女織的生活。此事惹怒了天帝,把織女捉回天宮,責令他們分離,只允許他們每年的農歷七月七日在鵲橋上相會一次。他們堅貞的愛情感動了喜鵲,無數喜鵲飛來,用身體搭成一道跨越天河的喜鵲橋,讓牛郎織女在天河上相會。
七夕的來源
1、七夕的來歷
七夕,原名為乞巧節。七夕乞巧,這個節日起源于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于漢代畫像石上的牛宿、女宿圖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便是我們于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于乞巧的記載。
后來的唐宋詩詞中,婦女乞巧也被屢屢提及,唐朝王建有詩說“闌珊星斗綴珠光,七夕宮娥乞巧忙”。據《開元天寶遺事》載:唐太宗與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宮夜宴,宮女們各自乞巧,這一習俗在民間也經久不衰,代代延續。
“七夕”最早來源于人們對自然的崇拜。從歷史文獻上看,至少在三四千年前,隨著人們對天文的認識和紡織技術的產生,有關牽牛星織女星的記載就有了。人們對星星的崇拜遠不止是牽牛星和織女星,他們認為東西南北各有七顆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稱二十八宿,其中以北斗七星最亮,可供夜間辨別方向。
2、七夕的習俗之看天河
說起七夕的傳統習俗,“看天河”就不得不提。仲夏時節,晴朗的夜空有一道光芒閃爍的星帶,俗稱“天河”。“天河”兩邊,分別是“織女星”和“金牛星”。相傳每年七月初七,喜鵲都飛上天去為牛郎織女搭鵲橋相會。因此,乞巧節前后,細雨淋淋,看不到喜鵲的蹤影。人們認為喜鵲聚集“天河”,為牛郎織女搭橋去了。
3、七夕的習俗之配藥
七夕佳節有配藥的習俗,人們常用松柏等入藥配方,甚至還主張餌松實、服柏子、折荷葉等,并稱它們為長生不老的仙藥。中醫認為,久食松子健身心,滋潤皮膚,延年益壽;《玉楸藥解》謂其“潤肺止咳,滑腸通便,開關逐痹,澤膚榮毛”,《海藥本草》說它“久服輕身,延年不老”;清宮還將松子列為御膳食品。柏子香氣濃郁,能養心安神、止汗潤腸;《本草備要》載,“凡補脾藥多燥,柏子仁潤藥而香能舒脾,燥脾藥中兼用最良”。荷葉能清熱解暑、升發清陽、涼血止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