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廣州中考體育新考試規則
中考成績通常用于高中招生錄取和升學評價,中考在中國教育體制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你了解中考嗎?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2024廣州中考體育新考試規則,希望大家喜歡!
2024廣州中考體育新考試規則
答:一是廣泛深入調研。將體育中考增加“三小球”作為市教育科學規劃重大課題,對北京、上海等地體育中考政策進行調研,并對我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開展“三小球”情況進行摸查,研究可行性。
二是科學研制規則。組織“三小球”專家團隊對考試規則進行設計實驗,沿用“三大球”的設計思路,“三小球”著重考核學生的“核心技術+體能”,強調項目的結構化設計,促進提升學生“三小球”的實踐運動技能。
三是充分測試驗證。組織40多所學校600多名有一年以上“三小球”練習經驗的學生進行調研或者測試,通過與“三大球”考試數據比較,均衡“三小球”“三大球”之間的考試難度。
四是廣泛征求意見。組織專家論證,廣泛征求教研部門、學校和一線教師的意見,不斷完善考試規則和評分標準。
2024廣州中考體育新增項目"引體向上(男)和平行梯懸垂攀移(女)"項目考試規則和考試標準是怎樣研制的?
答:引體向上(男)和平行梯懸垂攀移(女)項目考試規則和考試標準制定過程和“三小球”類似,同時參照了省體育中考標準,借鑒兄弟城市做法,結合我市學生實際情況確定??紤]到目前學生上肢力量普遍較弱的現狀,作為選考項目的引體向上(男)、平行梯懸垂攀移(女)難度不宜過大,以鼓勵更多學生參與到上肢肌肉力量鍛煉當中來。
2024廣州中考體育最新政策
有關問答1問:新增的“三小球”項目考試規則和考試標準是怎樣研制的?
答:一是廣泛深入調研。將體育中考增加“三小球”作為市教育科學規劃重大課題,對北京、上海等地體育中考政策進行調研,并對我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開展“三小球”情況進行摸查,研究可行性。
二是科學研制規則。組織“三小球”專家團隊對考試規則進行設計實驗,沿用“三大球”的設計思路,“三小球”著重考核學生的“核心技術+體能”,強調項目的結構化設計,促進提升學生“三小球”的實踐運動技能。
三是充分測試驗證。組織40多所學校600多名有一年以上“三小球”練習經驗的學生進行調研或者測試,通過與“三大球”考試數據比較,均衡“三小球”“三大球”之間的考試難度。
四是廣泛征求意見。組織專家論證,廣泛征求教研部門、學校和一線教師的意見,不斷完善考試規則和評分標準。
2問:新增的引體向上(男)和平行梯懸垂攀移(女)項目考試規則和考試標準是怎樣研制的?
答:引體向上(男)和平行梯懸垂攀移(女)項目考試規則和考試標準制定過程和“三小球”類似,同時參照了省體育中考標準,借鑒兄弟城市做法,結合我市學生實際情況確定??紤]到目前學生上肢力量普遍較弱的現狀,作為選考項目的引體向上(男)、平行梯懸垂攀移(女)難度不宜過大,以鼓勵更多學生參與到上肢肌肉力量鍛煉當中來。
3問:新周期體育中考為什么要降低籃球和排球項目的評分標準?
答:2021-2023年我市增加了足球、籃球、排球等體育中考項目,對促進“三大球”項目的提升,尤其是對推動我市“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改革試驗區”建設,促進校園足球的普及推廣起到了積極作用。通過對近三年我市體育中考“三大球”考試數據進行分析,每年選考足球項目的考生人數較多。新周期為更好地促進“三大球”均衡發展,引導學生按自身興趣愛好選擇球類考試項目,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適當降低籃球和排球項目的評分標準。
4問:中長跑項目和跳繩項目新周期內還會逐年提高標準嗎?
答:中長跑和跳繩項目屬于較高強度的運動,對身體素質要求較高,考慮到近三年疫情,學生體質健康狀況可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加之目前我市中長跑滿分標準比較符合廣州實際(界于省體育中考滿分標準和《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九年級中長跑滿分標準之間),因此2024-2026年體育中考該兩項的評分標準繼續執行2021年標準(即女生800米滿分標準為3分22秒,男生1000米滿分標準為3分37秒:一分鐘跳繩滿分標準為182次),新周期內不再逐年提高標準。
2024廣州中考體育新增項目
二類項目增加引體向上(男)和平行梯懸垂攀移(女);
三類項目增加羽毛球、乒乓球和網球(簡稱“三小球”)。
廣州明確2024-2026年中考政策“4個調整”“4個增加”“6個不變”
新的《實施意見》適用對象為2024-2026年廣州市初中應屆畢業生和報考廣州市高中階段學校的返穗生、往屆生。與此前的考試招生制度相比,新的《實施意見》主要有4個主要調整
內容:一是考試命題,學業水平考試由市統一命題逐步向省級統一命題過渡。
二是 南沙區等部分普通高中學位供給相對寬裕的區,區屬示范性普通高中學校經市教育局批準,可將不超過25%的招生計劃面向外區招生。 在非中心城區,引入省內外優質教育資源新建的區屬普通高中學校,經市教育局批準后,可將部分招生計劃面向全市招生。
三是 隨遷子女升學方面,各區公辦普通高中招收非政策性照顧的非廣州市戶籍初中畢業生的計劃為該校當年招生計劃的8%至18%。 具有廣州三年初中完整學籍 且考生本人持有在廣州市辦理且在有效期內的《港澳居民居住證》或《外國人永久居留身份證》的考生可報考廣州市公辦、民辦普通高中和中等職業學校。公辦普通高中投檔時,非政策性照顧的非廣州市戶籍初中畢業生與戶籍生同時投檔錄取,其錄取人數不超過其最大計劃數。
四是 全面清理加分項目,取消國家規定以外的所有加分項目。
同時增加了4個內容:
一是優秀體育后備人才招生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和招生辦法另行制定。
二是增加高中階段職普融通試點改革。
三是增加做好殘疾人中考工作。
四是增加廣州市高中階段考試招生負面清單。
除了上述改變和增加的內容外,學業水平考試科目與分值、考試方式等、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內容和作用、錄取批次和補錄規則、名額分配招生學校適用范圍和比例、自主招生學校適用范圍和比例、隨遷子女報考公辦普通高中“兩個有”條件等均保持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