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清明的掃墓作文
好作文通常有一個清晰的開頭、中間和結尾,層次分明,符合邏輯。優秀的寫清明的掃墓作文應該是怎樣的?快來學習寫清明的掃墓作文的撰寫技巧,跟著小編一起來參考!
寫清明的掃墓作文篇1
今年四月四日的清明節好像變成了一個黑白的世界,卻沒有阻擋住新型冠狀病毒的腳步。
早上,我打開電視。電視上全是“四月四日默哀”類似的主題。上午十點我肅然起敬,在電視機旁默哀了三分鐘。伴隨著警笛聲,全國一片哀痛,為了祭奠犧牲在抗疫第一線的烈士,我們低頭默哀,默默為我們的英雄送行……他們的一幕幕在我眼前再次出現,那笑容依然清晰,那聲音依然動聽,英雄,走好!我們向你們致敬!
這些為了祖國安危而犧牲的壯士們真偉大!他們不僅僅是我心目中的英雄,還是全中國同胞心中的英雄!這三分鐘雖然很短暫,讓我的渾身涌動著熱血的沸騰。我感到這個春天特別重要,勝過我人生中的每個春天,包括未來的許多春天。
許多醫生都在同新型冠狀病毒作斗爭。有些醫生臉上因為戴口罩戴久了臉上都勒出了血痕;有些醫生穿著厚厚的防護服,從早上忙到凌晨,一刻也沒有停留;有些醫生說:“我們停留一秒鐘,中國就有可能會失去一個同胞……”還有醫生說:“這次疫情就像高考一樣,出題的不是我們,卻要我們去答題。”他們義無反顧地堅守崗位奮戰在抗疫一線,為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貢獻自己的力量!
是什么使他們明知沖到前線會有危險,可還是要沖出去呢?這場疫情給了我最好的答案,是責任!是擔當!是全國人民的希望!
如果沒有你們,現在的世界會變成什么樣?誰都不敢猜測,誰都不敢想象!可正是有了你們,才讓世界又變為原來五彩斑斕的模樣。
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里,向犧牲在抗疫第一線的烈士致敬!是你們創造了一個美好的世界!是你們保護著我們前行!英雄走好,我們給你們送行!
寫清明的掃墓作文篇2
清明,給人的印象總是一片濕雨。仿佛有了這雨,清明才更能顯得出它淡淡悲涼和絲絲憶念的味道來。是清明成全了這場雨,更是這雨襯托了清明。望著飄灑的細雨,才更能引得人們心中那種淡淡的哀愁和思。這雨或是風狂雨恣,或是和風細雨,從清晨開始,至黃昏之際,在煙雨彌漫的山野中,在泥濘難行的小路上,總有頂風冒雨,點綴寂寥,行行重行行的掃墓人;或三五成群,扶老攜幼,或一二個孤影,跚跚獨行。遠山隱在云霧里,近樹籠在孤煙前,小橋流水,愁鴉悲啼,雨洗清秋,風吹哀愁,唯見煙雨一片蒼茫,不見人家與炊煙。好一個傷感寂寥的行旅,好一個凄迷彷徨的畫面。抬頭偶望,墓地黯然見:百墳拱起,千碑林立;煙雨朦朦,青草何離離。一片荒涼,一片凄迷,一片死寂!山孤煙霧薄,樹小雨聲稀!風飄飄,雨瀟瀟,哀思悠悠,悲情渺渺,莫道不銷魂,何處暗香盈袖?拔凈一片亂草,擺下幾杯冷酒,燒上一把紙錢,風雨愁煞人,杯土帶愁,雜草含煙,竟無言以對,唯有心底彌滿幽幽的愁緒和淡淡的哀愁!死者長已矣,存者永懷悲!音容笑貌,歷歷在目,昔日種種,猶言在耳,但客心逐流水,隨緣到天涯,念千里孤墳何處話凄涼?
回味少年時,清明節和雨,在我的印象中只是一幅優美的畫卷。隨風飄灑的細雨中,一位騎著馬趕路的清貧詩人,俯身向著一個小牧童,牧童站在道旁,一手握著鞭子,一手遙遙指著間草房。草房上空,一面紅色的酒幡在薄薄的細雨中時隱時現。這大概是源于《清明》這首詩吧。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為什么“斷魂”?因為“古墓花影白楊樹,盡是生死離別處。”我無憂的歲月里,這首詩所給予我的就是這樣一種恬美的意境。少年無憂的時光總是短暫的,就像童年放起的一只風箏,掙斷了線,便消失的無影無蹤,到處也尋覓不到了。這首詩,今天讀來仍然那么哀怨,那么親切。古往今來,人性中某些共同的、美好的感情,四海相通,古今相通。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生者總是會不斷地成為逝者。有人說,對別人的思念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越來越淡。我想,或許對于至愛親人的思念恰恰與之相反吧。即使過了再長的時間,在每次憶起他們音容笑貌時,我們的心中總會有些酸酸涼涼的感覺吧。哪怕是十年、幾十年,這種感覺也不會減弱、消失,反而會變的更加強烈。正因如此,清明節才會成為一個流傳千年的日子;清明時節的細雨,才會綿綿不絕地紛紛而至,這大概是對于人們心中哀愁的感應吧。又是清明了。“男兒有淚不輕彈”,我不能流淚。但對親人綣綣的思念,灑下所有的淚,回憶就不僅僅再是生活的負擔。我們再次體會人世間的愛心與溫暖,拼合破碎的心,微笑著重新揚起生活的風帆。我們感慨世事無常人生苦短,曾經真正愛過,生命便不存在遺憾。援手于他人危難,自己在挫折中保持樂觀,只要心中有愛,愛就會沒有遺憾,人生永遠是美麗的春天。有拜托清明的細雨了,希望她如期而至,就算是世人欲流而難流的淚吧!
寫清明的掃墓作文篇3
今天,我跟奶奶學做清明馃,讓我對于清明馃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
做清明馃需要做很多的準備工作。奶奶前幾天就早早買好了粉,還到田野里摘了一大籃的清明草。我們分工合作,奶奶做清、揉粉,爺爺負責準備餡料,我呢,負責幫忙包清明馃。
只見奶奶先把清明草放進鍋里煮,煮的時候還要放一點點小蘇打粉,然后煮好再漂洗,拿榔頭敲打,清明粿的清就完成了。接著按照比例將粉跟水進行調配,不斷揉壓,然后將揉好的粉與清和在一起,原本雪白的面粉一下子就變成了青白交加,最后全變成青色的了。
再看爺爺,“嚓嚓嚓——”鋒利的菜刀很快把筍切成一小顆一小顆的,雪菜和新鮮的肉也跟著切碎,放入鍋里翻炒,盛出放入碗中。這樣,熱乎乎的清明粿的餡就已經準備好了。
準備工作完成,奶奶就開始教我包清明馃了。奶奶把面粉搓成一長條,用刀切成一塊一塊的,輕輕壓扁后熟練地用搟面杖把它們搟成圓圓的一片一片。我學著奶奶的樣,將皮攤開放在手心,盛一大勺的餡料放到皮中間,兩邊皮用手沾點水均勻涂抹再對折,接著把皮往里推,推出花紋形狀。重復相同的動作,很快奶奶手上的皮跟餡兒就變成了一個餃子形,把餃子的上邊往里推,就變成了一個波浪形,于是一個清明馃就完成了。而我包的呢,卻像一只“胖小豬”,肚子鼓鼓的,邊上的花紋有高有低,參差不齊。我不禁感嘆道:“奶奶真厲害,好漂亮的清明馃呀!”
清明馃總算是包好了,奶奶很快就蒸好給我吃,咬一口還冒著熱氣的清明馃,馃皮帶有韌勁,餡很可口,多么美味的清明粿啊!今天,奶奶教會了我做清明馃,你有沒有學會呢?
寫清明的掃墓作文篇4
今天是清明節,為了拜祭祖先,我們來到了墓前掃墓.大家知道為什么要掃墓嗎?這是由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演習而來的.
古代的時候,人們就認為,清明節即起始于節氣。漢代劉安所著《淮南子》稱:“春分后加十五日指乙則清明風至。”這清明風至之時正值陽春三月,故有“三月節”之稱。后來,《歲時百問》一書曾做解釋:“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故謂之清明.”顯而易見,清明節是因它所處的時令,在光照、氣溫、降雨等各方面俱佳而得名.后來,皇帝為了紀念忠臣介子,把這天叫做寒食節(也就是今天的清明節).久而久之,清明節就成為了拜祭祖先的日子,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清明節我家也不例外,掃墓和拜祭祖先是今天很重要的任務,一大早,在外公外婆的號召下,我們向縣城的東南方向進發,我騎著自行車,飛快的到達目的地,鎖好車后,我們開始上山,大概由于剛下過雨,再加上山路是土鋪成的,所以格外濕滑,十分難走,一路上我的名牌運動鞋可遭殃了,被搞的"全身下"都是泥土,但是,山上的景色還是不錯的,放眼望去,可以看到連綿起伏的群山,還可以聽到潺潺的流水聲和清脆的鳥叫聲......經過了一段艱難的路途,我們來到了外公家的祖墓前,只見墓前有雜草叢生,不是去年剛剛清理過了嗎?此時,我腦海里突然浮現出一句詩句: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草的生命力那么強,僅一年的工夫就把整個大墓都遮蔽起來了,看來割草的任務很艱巨,于是我拿出鐮刀去割草.我拿起鐮刀,就往野草用力的砍去,可是野草不但沒有被砍掉,反而我的手還被割出血來.爸爸看到這情景急忙過來教我割草,爸爸對我說:"割草先得把草摟緊,然后用力把草往下壓,然后再用鐮刀用力割,這樣才能把草割掉.于是,我按照爸爸教的方法去做,果然許多草都被我割掉了.在我和爸爸等人的努力下,終于把草割光了.我還幫助媽媽掃地,我們打掃了地,恭恭敬敬的擺上鮮花,然后打道回府.
今天清明節,雖然很累,但我很高興,學到了知識,用自己的勞動,表達了對祖先的懷念和尊敬,我想一定是很有意義的.大家想必也去掃墓了吧?不妨把你們的掃墓過程也告訴我吧!
寫清明的掃墓作文篇5
依舊春光明媚,仍是在那清晨之分,柳絮在清風吹拂之下,搖動著柔軟之枝。輕飄飄的葉,在暖橙色的陽光照耀之下,無數光斑蔓延而上,誕生無數金色的夢。奶奶拉起我胖乎乎的小手,頂著綿綿細雨,游覽水墨之畫。仿佛,已漫步于江南水鄉,腳下沾滿清漪的水波,發絲上盈滿晶瑩的水珠,一顆熾熱而緊張的心不禁舒緩。
又是一年春來到,只待佳人重返山中深林,回味蒼山。無奈她步履匆匆,離我不返了。霎那,眼前浮現那副場景,您正艱難地呼吸,手腳在痛苦地抽搐,我弱小的內心急促地跟隨跳躍,眼前,慢慢,慢慢,淚水模糊了世間,眼前一片迷茫。無奈您真的腳步倉促,您的呼吸,停,停止了。天昏地暗,待我不公,雖說人一生要經歷樂死生悲,但也無奈如此之早。我累了,哭累了,癱軟在地,靜默您遠去……
奶奶的院子空了,那個身影已不復存在。眼前的煙雨早已被迷茫吞噬,心境被感傷地失去了一切重返盈滿我心底的那座山,蒼天之大,無奈陰陽兩界被用鐵鎖分離。我想在那三生石上,將你容貌印在心底,用我的溫度去焐暖它,不讓陰界的使者將你奪去。這已不是一般的清明,也不是簡單的清明,只是能讓我傷心到忘乎所以,若真有三生石,我必會用我前生換取今世的回眸,并跪在佛前:“我只愿用我五百年的跪拜換一次重生。”以往的清明,您陪著我,您都會盡力挺直您那傴僂的背,用您那粗糙的大手為我擋一片天空,可惜今年不復存在。我想,若再見不到您,那就用我淚水編織我們,銘記。
灼灼桃花,一朵已放心上,足夠三生三世背影成雙,目光仍在天地間撲朔迷離,只是不再清澈。陰陽間雖斷了聯系,但是三生石上若有您的名字,陽界必不會將您忘卻。我已將您放在心上,只待桃花爛漫,藏在我心底的那份回憶就會被喚醒,從此與您共游山水……
寫清明的掃墓作文篇6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幼兒園就耳熟能詳的詩句,現在讀起來卻有著與眾不同的意蘊。
陽光和煦的上午,我們一大家子提著花籃、水果,拿著掃帚、鏟子,上山祭拜爺爺。平時寂寞冷清的山上,現在一下子不知道從哪里冒出了這么多人,路旁停滿了車輛,使本不寬敞的山路更顯擁擠。除了“浙J”開頭的,還有“豫A”“閩C”“贛A”等許多平常不太能看到的外地牌照。“清明節對我們中國人來說是很重要的節日,所以許多遠在外地的人即使春節回不了家,但是清明節他們都會想方設法地回來。”爸爸看出了我的疑問后說道。
終于來到了爺爺的墳前。一年的時間,爺爺的墳前已經落滿了許多枯枝敗葉。爸爸和伯伯立馬拿起掃帚開始打掃,我們其他人忙著擺盤、放水果。我從來沒有見過爺爺,爺爺在我出生之前很早就去世了。“爺爺是一個特別勤勞的人,每天起早貪黑,沒日沒夜地干活。我經常半夜睡醒了,發現爺爺還在忙碌著。你爺爺是活活累垮的……”聽著爺爺的故事,我雙手合十,在他的墳前恭恭敬敬地拜了三下。
“沒有爺爺,就沒有爸爸,所以我們一定要孝敬爺爺,孝敬長輩。”爸爸在一旁神情肅然,仿佛沉浸在兒時的回憶中。奶奶卻早已紅了眼圈,不停地抹淚。我這才知道,清明節不僅僅是一個節日,更是一種思念,一種寄托,一種感恩……看著墓碑上爺爺的名字,我不由地浮想聯翩:爺爺,您在另一個世界過得還好嗎?看到我們,您一定會笑得很開心吧?您放心吧,我一定會孝敬奶奶、孝敬爸爸媽媽的……
“笑笑,和爺爺說再見,我們要走了。”媽媽打斷了我的思緒。我抬頭,驀然發現爺爺墳旁的樹木早已長出新枝,吐露新芽,看上去一派春意盎然,生機勃勃。
山下祭祖、掃墓的人還在源源不斷地過來。在這擁擠的人流、車流中,我好像看到了代代相傳的血脈親情在汩汩流淌,那是一個家族、一個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家園!
寫清明的掃墓作文篇7
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習慣地感恩的心,掃墓祭拜,寄托哀思。
清明節前幾天,家家戶戶都到到鄉下踏青、掃墓。、率領我和我兩家人,也到鄉下掃墓。帶紙錢、帶金元寶、還帶……路上的'行人中,失去往日的笑容,滿臉哀傷,還不禁失聲痛哭,連被這氣氛感染了。不覺回老太、老太爺當時呵護情景,也感動了,眼淚像顆晶瑩的珍珠,從眼眶里流淌……此情此景使我對“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的詩意的體會。
不知不覺來到鄉下。鄉下的空氣很新鮮,碧綠的蔬菜長勢喜人;細嫩的柳枝在微風吹拂下不停的點頭,不知是對祭掃行人的歡迎,贊許;清澈見底的小河,一面碩大的銀鏡,一群小魚頂著水游,頓時水面上漾起一道道波紋。來到老太、老太爺的墳前,把好的紙錢、金元寶等祭祀物品都了袋子里,讓、祭掃。當時的火,把映得滿臉通紅。燒完紙錢,輪流給老太和老太爺磕頭行禮。輪到我時,我默默的禱告:“請老太、老太爺保佑我學習進步,天天開心,做個四好少年。”調皮的小鞠躬時,簡直是趴著點了點頭……
一年一度的祭掃就結束了。然而,我那顆感恩的心會永遠不停地跳動,“感恩的心,感謝有你……花開花落,我會珍惜”。
寫清明的掃墓作文篇8
正所謂“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今天是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這一天,是人們去祭拜已故的親人的日子。
就在這一天,我起了大早,和爸爸回家鄉掃墓。路上下起了蒙蒙細雨,幾陣風掠過耳際,帶來幾絲寒意。回到家鄉,雨悄悄的停了。我們準備好東西,穿好水鞋,去拜山咯!我和姐姐歡呼著。在崎嶇的山路上,我們劃過郁郁蔥蔥的雜草,不一會兒,就登上了山。
首先,先拜太公,大人們忙著給太公的墓除草、培土,我也過來幫忙,在太公的墓上披上銀條,讓它顯得更加漂亮。我們在墓前擺了許多供品,大人們有的在插香燭,有的在燒錢紙,有的在踏青,還有的雙手合并,嘴里著“保佑一家人平平安安。”接下來,我們去拜三大姑。我和姐姐拉起鐵鍬,四處鏟土。我們在大三姑的墓前,在紅色的小杯子倒上了一點兒酒,順著墓碑,撒酒。再放上一些食品,如:燒肉.烏飯.清明粽....走累了可以坐在旁邊的石頭上休息休息。就這樣,一個上午走完了二十座墓碑。
中午的陽光更加燦爛,走了一個上午的我們,回家吃午飯了。這是我第四年來祭拜祖先。今天,掃墓在我心中有了更深刻的認識,要好好珍惜,身邊的親人。今年的清明節真讓我難忘。
寫清明的掃墓作文篇9
在我的印象里,清明總是潮濕的。雨水籠罩著天際,籠罩在心頭,霧蒙蒙的。
這也僅僅是我對清明的印象。小的時候,我一直認為墓地與死亡離我很遠,雖然它們是生命的終結,但我從沒見過它。那時的我可能并不明白死亡的意義是什么,只是老老實實的記下了名字——是死亡,是離去。
大了一些,我去了烈士陵園。聞著濃烈的艾香,我第一次見到了墓——只有我身體一般大小的石坑。難道,我們離開后只能在這狹小的地方安眠嗎?
上了六年級,背得了“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才知道為什么清明的街道上總有一些失了魂般的人在徘徊。他們在什么中徘徊?憂傷,痛苦,以及一個人的回憶。清明的雨、清明的墓、清明的人,總在不時地透出傷感,或許清明的作用便是銜接相隔于兩個世界的人,讓那些可能被遺忘的人再一次出現在我們的記憶里。
我曾遙想,千年前的杜牧也許曾在清明時節的某個城中徘徊,提著壺酒坐在街頭看世間百態,雨紛紛地下,人癡癡地望。而千年后的我無所事事地趴在窗前,望著窗外的雨滴輕撫塵埃,打落玉蘭。清明雨在飄灑,人們在對親人景仰與懷念,一次又一次重溫那隨著人的離去即將消散的回憶。
上初中了,我才隱約發現——原來從小到大我從未感受過在清明的憂傷中回憶一個逝去的人的滋味。并不是因為沒有親人離開,而是那種辛辣的像酒,苦澀的像淚的滋味可能無法在我這個少不經事的年紀懂得。
墓志銘總是默默記載一個人的生平,清明雨總是默默洗刷著每年的灰。它拂去了灰塵,卻無法拂去時光的痕。或許當人在每年祭奠時看到碑上新長的青苔,總會感嘆一聲——他離我們又遠了一年。
寫清明的掃墓作文篇10
遠遠望去,一片粉色的桃花林點綴著綠油油的小山包。我們一行人踏著春的腳步,迎著涼爽的微風,踏上了清明掃墓的路程。
我一路上哼著小調,時不時地玩弄起了沿途的小溪。手指輕輕地碰碰平靜的水面,那一圈圈波紋從我手邊蕩漾開去,載著飄落下來的桃花瓣兒,越漂越遠。我跟著爺爺的腳步,走過了一個小小的湖泊,“嘎嘎”的聲音映入眼簾。一群群小鴨子搖擺著尾巴,一扭一扭地在湖泊里游泳!我雙手呈喇叭形,大喊:“嘎嘎鴨!嘎嘎鴨!”它們嚇得一下子把腦袋扎進了水里,羽毛抖個不停。我哈哈大笑起來,歡快地跑走了。路過一片油菜花地,又彎下要,碰了碰花瓣,把停在上面的小蝴蝶給嚇走了,我忍不住咯咯咯地笑了起來。
不知不覺中,一座墳墓印入眼簾,想必這就是我們的目的地吧!我仔細打量了一番,發現周圍有許多雜草,墓碑上的字也已被歲月沖洗干凈了,不禁皺起了眉頭。爸爸拿起鐮刀,鉆進雜草堆中。只聽一陣“咔咔嚓嚓”地聲音,草很快便被收拾干凈了。姑媽擺好祭品,點燃蠟燭,靜靜地站在一邊,凝視著墳墓,仿佛在問已故的先輩食物好不好吃?每一個人臉上寫滿了沉重,寫滿了尊敬,只有我,用手揮打著周圍討厭的蜜蜂,不斷地喃喃自語:“真是的,真是的,哪來那么多討厭的蜜蜂。”說完,在一旁跑來跑去,一會兒拿樹枝舞來舞去,一會兒在臺階上蹦來蹦去,沒有一刻歇停過。過了一會兒,大人們要燒香了,他們把要燒的冥錢放在一個大桶里。我十分不解,問起了爸爸:“那個桶是干什么用的?”“為了防止火災的發生,我們要把火控制在小小的范圍里,要不然會很危險!”我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是呀,要是這么美麗環境被一把火給燒了,多可惜呀!
白云慢慢地劃過天空,帶著太陽向西降落。我們干得滿頭大汗,扛起鋤頭,在泉水的叮咚聲中向山下走去。路過去年抓小蝌蚪的水池時,我又情不自禁地想去觸碰那滑溜溜的小家伙,卻愣住了——那曾經清澈見底的水面卻已變得渾黃一體,偶爾漂浮著塑料袋、易拉罐等各種各樣的垃圾,再也找不到那圓滾滾、黑溜溜的小蝌蚪了。是誰破壞了如此富有生機的景象?看來,我們不僅要注意森林防火,還要保護好美麗的環境,否則現在我所看到的美好景色將走進可怕的墳墓,到時,誰又將來替它掃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