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祭祖900字征文
好的作文應該注意格式的規范性和可讀性,包括標點符號、字體、排版等等,讓讀者能夠輕松閱讀和理解文章。好的清明祭祖900字征文是怎樣的?這里給大家提供清明祭祖900字征文,供大家參考。
清明祭祖900字征文篇1
草長鶯飛,又見清明。清明節是傳統的重大春祭節日,掃墓祭祀、緬懷祖先,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優良傳統,但今年的清明節卻與眾不同。
由于受到新冠疫情影響,給今年清明祭掃帶來了不同,為了防范發生聚集性疫情傳播,鞏固抗疫成果,我們要在思想上改變傳統老舊的祭祀觀念,破除街邊焚燒、拋撒紙錢等陳規陋習,做好自身防護,確保身體健康。我們可以通過家庭微信群與家人分享親人生前的點點滴滴,用無接觸祭掃方式緬懷我們的親人。
清明節作為中國傳統四大節日之一,歷來受到民間百姓重視。屆時,全家人同行齊至祖先墓地處祭拜行禮,感念先恩,緬懷前人。禮孝文化凝結成清明節的精神內核,被中華民族視若無價瑰寶,輩輩家風家訓,代代薪火相傳,謹記心頭莫不敢忘。
清明節既是禮敬祖宗的傳統節日,同時也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既有人文習俗,也有氣象節氣。古人總結氣溫升高、吐故納新的自然規律,只要清明來了,人們便徹底揮別春寒料峭的不定冷氣,迎來四月孟夏芳菲綠滿乾坤。古人對待清明節講究天人合一,雖莊嚴肅穆的禮俗儀式不得怠慢,但也少不了輕
松浪漫的親近自然。踏青尋春,游玩田野,哀憂面容喜笑顏開,放風箏、蕩秋千、蹴鞠射柳拔河諸多游樂玩法流傳至今。遺憾的是,現代人似更看重循規拘禮燒紙磕頭,古人樂觀豁達的精氣神反而丟了。今年清明節注定與往常不同。一是國內本土已無新增病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增多。為鞏固已取得的勝利成果,避免交叉傳染風險,我們更應慎終如始,遵從政府安排部署。3月23日,民政部召開電視電話會議,要求各地暫緩舉辦集體共祭類公共活動。多地
政府積極響應,紛紛實施公墓預約限流、網上祭祀、代人祭掃等措施。不扎堆不聚集,對自己負責,也是對他人負責。二是春季天干物燥、多風雨少,向來是火災高發季節。燃燒紙錢本身帶有封建迷信色彩,偏重形式而非必要。防范火災人人有責,無火清明時代新風。3月18日,山西省委書記樓陽生作出指
示,“全省上下要廣泛動員、全民參與,嚴禁一切野外用火行為,依法嚴懲森林火災肇事者!”省內各地市陸續發布“禁火令”,嚴抓清明防火工作。安全第一,大局為重,過個不點火的清明也挺好。新時代中華兒女當有新的精神氣魄,移風易俗離不開每個家庭每個公民。孝道無言,見諸行動。厚養薄葬,生前盡孝。清明節相關民俗也應順應時代潮流進行變革,去其糟粕取其精華,認清并踐行實質而非形式的孝,不斷向文明環保砥礪前行
清明祭祖900字征文篇2
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故為清明,清明,是24節氣之一,是中國的流傳千年傳統節日,我想,在每一個人的心中,它都有著不一樣的含義。
窗外雨淅淅瀝瀝地下著,仿佛有了這雨,清明才更能顯得出它淡淡悲涼和絲絲憶念的味道來,是清明成全了這場雨,更是這雨襯托了清明,望著飄灑的細雨,才更能引得人們心中那種淡淡的哀愁和思。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杜牧的佳句更是恰如其分地表達了這份薄霧般籠罩著的哀思,這雨或是風狂雨恣,或是和風細雨,從清晨開始,至黃昏之際,點綴著傷感寂寥的掃墓人。在煙雨彌漫的山野中,在泥濘難行的小路上,或三五成群,扶老攜幼,或一二個孤影,跚跚獨行。
這,大概就是清明節帶給大多數人的感觸吧。
然而,誰說清明只能充斥著這般的憂傷,在我眼中,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才是對清明節的描述。而那份無名的憂郁,雖然不應被輕易丟棄,但是也應該被我們封存在心。
窗外雨淅淅瀝瀝地下著,仿佛有了這雨,萬物才更能表現出蓬勃向上、蓄勢待發的狀態來。望著這滋潤萬物的春雨,才更引發人們心中對未來的美好憧憬。清明放假啦!這句振奮人心的話語,乍一看似乎成為了如今清明節學生們口中的流行語。與杜牧的詩意比起,這確實顯得有些膚淺,但我卻認為,這里面蘊含著對清明節新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生者總是會不斷地成為逝者。有人說,對別人的思念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越來越淡。我想,或許對于至愛親人的思念恰恰與之相反吧。即使過了再長的時間,在每次憶起他們音容笑貌時,我們的心中總會有些酸酸涼涼的感覺吧。
正因如此,清明節才會成為一個流傳千年的日子;清明時節的細雨,才會綿綿不絕地紛紛而至,這大概是對于人們心中哀愁的感應吧。又是清明了。男兒有淚不輕彈,我不能流淚。但對親人綣綣的思念,灑下所有的淚,回憶就不僅僅再是生活的負擔。我們再次體會人世間的愛心與溫暖,拼合破碎的心,微笑著重新揚起生活的風帆。我們感慨世事無常人生苦短,曾經真正愛過,生命便不存在遺憾。援手于他人危難,自己在挫折中保持樂觀,只要心中有愛,愛就會沒有遺憾,人生永遠是美麗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