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有關作文高中
好的作文用詞準確,語句通順,沒有錯別字和語法錯誤。這里給大家分享清明節有關作文高中,方便大家寫清明節有關作文高中時參考。
清明節有關作文高中篇1
在回老家的路上,我的心情特別愉快。似乎連老天爺也開恩了,天氣十分晴朗,陽光明媚,跟前幾天的狂風暴雨的臭天氣也有很大的反差。但一路上行人,車輛車水馬龍,就好像“路上行人欲斷魂”一樣。我坐在車上期盼著,迫不及待地想立刻去到殯儀場。
過了一個小時后,終于來到了殯儀場了,隨后,我們幫忙拿出了香、蠟燭等祭拜物品,爸爸就去把奶奶的骨灰拿了過來。看到那個裝著親人骨灰的盒子,我不禁流下了眼淚。然后,我們把奶奶的骨灰輕輕地放在石桌上,就開始掃墓了。
我和父母先拿出三根香,點著火后,站在奶奶的骨灰前面拜了三拜,之后就叨叨地念道:“奶奶,您在天之靈要過得好,保佑您的孫子鐘瀚毅身體健康,學業進步,保佑您的兒子工作順利。今天清明節,我……”說完后,大家就把香一一插在了泥土上。一根根香飄著淡淡的煙,慢慢地升上了天空……
開始燒紙了,爸爸媽媽拿出很多金紙、銀紙,把它們燒了起來,火漸漸變大。爸爸媽媽又拿出很多“衣服、褲子、手表、煙、手鏈、手機”等東西來,而且全是紙質的。他們把這些東西也一一燒了起來,我很疑惑:“為什么要燒這些衣服、褲子啊?”媽媽說:“這是要給奶奶用的。”燒完的煙也越來越多,越來越濃,漸漸浮上天。火也越來越大,連我都感覺有些不大舒服了。我又不解地問:“媽媽,你說那些東西都燒成灰了,怎么給奶奶用啊?這騙人吧!”“你可以這樣理解,燒完的煙浮上了天堂,又變回了原物,就可以奶奶用啦。”聽完后,我又在那默默地想了一會兒,香也快燒完了。但煙也熏得我十分難受,連眼睛都睜不開。
突然,一個靈感涌進我心頭:“現在掃一個墓都那么麻煩,既不環保,又有那么多煙,傷害人體。要是能進行海葬、樹葬、土葬等方法不是就更好了嗎?我把我的意見告訴了爸爸,爸爸也跟我討論著,還給我講了許多關于清明節的歷史,還有清明節的文化傳統等。
這一次清明節,我不僅親身經歷了整個掃墓過程,而且還了解到了許多關于清明節的知識,非常有意義!
清明節有關作文高中篇2
我的老家在潮州。天剛蒙蒙亮,我們一家便趕路了。說來也怪,昨天還是陽光燦爛,暖洋洋的日子,今天卻有一場突如其來的春雨夾雜著陣陣涼風,讓人感受到了初春的寒意。我們的車子被籠罩在雨幕中。一路上,人流和車流交織在一起,行進變得十分困難,莫非真應了那句話:“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難道上天刻意安排了這樣的天氣,讓人們在憂傷肅穆的氛圍中去幾百祖先,緬懷故去親人?
我們來到鄉間時,雨少了一些,我們開始步行上山。一路上,爺爺不時的在和似曾相識的路人打著招呼。或許他們正是兒時一起玩的伙伴?而我卻被路旁的景致所吸引:紅磚壁瓦的矮房,搖著尾巴的家狗,水井邊搓著衣服的農婦,這些都是我在城里從未見過的景象。還有那蔥郁碧綠的毛竹,鮮艷欲滴的映山紅,整齊劃一的田埂,匯成了一幅生活的農家山圖
終于來到了墓地,家人拿出早已準備好的冥錢,供品和蠟燭,一邊一齊動手,清除墓地四周的雜草,平整墓碑前后松土,準備停當后,接著,爺爺讓我們在墓碑前三鞠躬,并許下自己的心愿我想我就祝愿爺爺奶奶身體健康,爸爸媽媽工作順利,而我自己也學有所成把。“噼噼啪啪……”爸爸在一旁點燃了鞭炮,在升騰的煙霧中,我們結束了今天的掃墓活動。
走在下山的路上,雨越下越大。我忽然發現爺爺的臉上寫滿了憂傷,想必是在思念故去的親人吧。我們都不忍打擾他,大家開始沉默不語。下山的路因為雨水而變得濕滑。爺爺一個踉蹌像要滑倒,一旁的爸爸眼疾手快,攙住了爺爺的手臂,爺爺習慣性地拉住我,把我的手緊緊地抓在自己手中,我的心中頓時涌起一股暖流,我知道爺爺愛我勝過愛自己。雨霧中的爺爺顯得有些蒼老,但他對親人,對我們的疼愛是那樣的分明,此時,我似乎能體會到他深深思念故人的感情夜理解了也理解了他帶領我們前來掃墓的用心。想著這些,我的眼睛濕潤了,我對爺爺說:“你放心吧,我會自己小心的。”說完,我撇過臉,拉緊爺爺的手,朝山下走去……
清明節有關作文高中篇3
學校把春游的日子安排在了清明節的前一天,地點定在了的西山腳下的“小西湖”。清明節時人們總少不了祭拜先祖,游山踏青。如此一想,學校的安排也別有一重意味。
走在綠蔭遮天的盤山公路上,雖然總有一些人小打小鬧,但總體依舊蕩漾著一番清靜的氛圍。路邊的參天大樹下有著一簇簇還透著些許嫩黃的新綠,期間還有一兩個含苞欲放的野花苞;青草叢里能隱約瞧見路過的甲蟲,以及一隊隊剛從冬日里掙脫出來,開始建造新巢的野螞蟻;斑駁的樹影里有幾只矯健的蜜蜂迎風飛舞,卻驚得隊伍里一大片同學驚聲尖叫,紛紛逃避;樹林里偶爾傳出一聲帶著春睡初醒的慵懶,又不失清脆的鳥鳴,立刻引得同學們駐足細聽,議論紛紛……也許,這個時候你才能充分體會大自然的動靜之美吧。
出了盤山公路,但那陽光卻沒有早春的溫柔,一失去了樹蔭的遮蔽,便狠狠地潑在了人的身上,針扎一般疼痛。平日里呆在教室里不用擔心日曬雨淋的同學哪里受得了這些,紛紛奪路而逃,跌跌撞撞跑進隧道里。那里漆黑一片,大家終于按捺不住心底的激動,紛紛尖叫起來,開起了善意的玩笑……
西山腳下的那片“小西湖”并不大,但是兩面圍山,一面建起了長廊,一面筑起了一座小石橋,兩邊連著矮矮的堤壩。湖面還散落著幾處蓬船,堤壩旁的水里,在幽綠的水藻間還能看見成群的蝌蚪和小魚。這可激起了眾多同學的玩心,大家紛紛手持瓶瓶罐罐,滑下堤壩捉起蝌蚪來,一時間,水邊好不熱鬧,人聲嘈雜,水花四濺,熙熙攘攘,看得岸邊的茶館老板心直發緊,在橋上高叫“小心、小心”。
在茶館門前的一把把大遮陽傘下,不少同學圍在一起,一邊大嚼著方便面,一邊打起了撲克牌。在吆三喝四的高喊聲中,一個同學垂頭喪氣地退出了比賽,開始賣力地收拾起大家遺留下的方便面碗來。而在乒乓臺邊,一些同學則熱火朝天的打起了球賽。沒有球網,大家就把書包里的字典摞成一排,沒有球拍,同學們就以掌代拍,不由分說的展開了大戰。跳動的乒乓球在空中畫出來歡樂的弧線……
在這清明時節里,我們懷著對先人的思念,以及對這美麗自然的無比喜愛,迎來了又一個嶄新、美麗的春天。
清明節有關作文高中篇4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清明節,這天好像所有的人都忙碌了起來,我也情不自禁想起了離我們遠去的外婆,想著他以前疼愛我的種種回憶,不得不承認的是,我非常想念他了。
我無法忘記,那一年回到故鄉,看到躺床上的外婆,有多瘦骨嶙峋。她痛苦地蜷曲著,干枯的手掌,指節發白。我和媽媽無法相信,外婆已是骨癌晚期。更讓人無法相信的是,一年多前,舅舅帶外婆去醫院檢查時,已發現她得了骨癌。然而拿到化驗單的那一刻,外婆卻告訴舅舅不要讓其他的人知道,也不去治療,只是靜靜地回到家,正常地每天上學教書。
原來,這一年多,每天講臺上給學生上課,把一疊疊試卷帶回家批改的外婆,竟忍受著病情不斷惡化的折磨。她手拿粉筆黑板上書寫漢字之時,她的手會傳來陣陣劇痛。獨自一個人居住老家,兒女們搬到大城市之時,她時常深夜因為疼痛無法入睡,輾轉反側到天明。這一切,這一切的痛苦,她只是獨自承受,不告訴兒女,不讓兒女為她擔心。她擔憂兒女為她支付巨額的醫藥費而經濟窘迫,還盡可能地延續自己幾十年的教學生涯,盡可能地教書育人。
這時一切已無法挽回,媽媽、舅舅他們已經阻止不了外婆病情的惡化,唯一能做的,只是減輕她的痛苦。可是,外婆艱難吐出的幾個字卻是:別,別再為我花錢。她心甘情愿獨自挺過這些折磨,不讓子女為了她陷入經濟上的困境。甚至于,兒女們輪班守夜,陪著她之時,她選擇了偷偷服食睡眠藥,早點結束這一切,不拖累兒女。當我們及時發現,外婆終于醒來的一剎那,我們懸著的心放下,卻又被外婆自責、內疚、顫抖的目光所刺痛。媽媽摟著我哭了,她說:“該自責的是我們呀!你的外婆,我們太對不起她!”
那天晚上,媽媽陪著外婆,下半夜,外婆突然像是恢復些精神,完整地說出了幾句話,她滿是不舍地說:看到你們過得好,城城也考上了大學,這就夠了。后來她安詳地睡去,我們以為將是一個美好的明天,然而,這是永別。
這些年老家的人們不時會提起外婆,說她是一個教了一輩子書的好老師,愛教書,愛孩子,就跟有時電視上放的“感動x”的人一樣,感動著村里的人。我想,外婆也許沒有那么偉大,但她對兒女、子孫的愛,深沉得讓當年僅八歲的我感到生命的悲涼與母愛的偉大。她讓我永遠銘記,處于多么痛苦的憂患中,她的生命書寫了多么深刻的愛。
想到這些,我也暗暗對自己下了決心,以后不管再遠,忙,每年清明節都要回來看望一下外婆,以表示我對外婆的思念。
清明節有關作文高中篇5
同學們:當你們每天背起書包,蹦蹦跳跳走向學校的時候;當你們放學回家,端起桌邊香噴噴的米飯的時候;當你們星期天,在明媚的春光里,輕搖槳櫓、蕩舟湖上的時候,你們可曾感覺到,這一切是多么幸福!...
今天是清明節,既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又是最有傳統特色的節日之一,也是一個掃塵的日子,一大早爸爸、媽媽和我一起乘車去了鄉下奶奶家,準備一起去山上墓地掃塵。
4月5日上午,天陰沉沉的。我們三年段全體同學在老師的帶領下,懷著無比沉重的心情,隨著鮮紅的隊旗,到塔尖山祭掃烈士墓。烈士墓周圍種滿了青松翠柏,一株株松柏像一個個傲然挺立的衛士,守衛著烈士的英靈。
今年,我因今年有時間回鄉下,要回去拜山!苦惱的我完全沒回鄉下拜山的興趣,可爸媽逼著我不得不去。“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叔叔阿姨們踏著艱難的步伐登山拜祖。我左手提著用雪碧瓶裝著稀稀的白粥,右手提著一大袋白饅頭。
外公已經離開我到那遙遠的天堂去了,那是__年6月6日,帶著對我們的掛念和不舍,永遠地離開了這個世界。他安靜的睡著了,呼吸著,呼吸著,氣息漸漸微弱,沒有痛苦,沒有掙扎,甚至沒有再勉強睜開眼睛看一眼深愛他的親人們,就匆匆地走了。
昨晚夢見您了現在想想,老奶奶您已經離開我們一年多,也許清明節快到了,我又夢見您了。在夢里,我們四代同堂在一起開開心心的聊天,多好丫。但這永遠只是夢,可惜夢境的一切都不可能實現。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但今天卻是太陽高照,一路上,我們心情很好,遠遠近近的鞭炮聲連綿不絕,只見田野中滿眼的新綠,聞到飽含著花香的泥土氣息,遠遠的老虎山上,一簇簇的映山紅特別顯眼。
孩童時代,我還是個懵懂的女孩。清明在我心中和踏青無異,一大家人,帶著供品、鞭炮來到幽遠之地。掃除塵埃、點燃香蠟、擺上供品、磕頭許愿——寄托無盡的哀思,抒發美好的期望,一切都如此虔誠。
清明節有關作文高中篇6
“又是一年芳草綠”,伴隨著春姑娘的腳步,清明節到了。只是今年我們家沒時間去掃墓。
還記得,我六年級那年,學校組織了一次清明掃墓,目的地是雁蕩烈士墓。
一路上,我不停地張望。三月的春日,田野里麥子正在吐綠。一畦畦一方方的麥田,如綠色的翠玉,鋪排著伸向遠方。遠方是閃耀著淡藍色光暈的太行山,層層疊疊的山峰相互交錯,映入你眼簾的是起伏蜿蜒的輪廓。犬牙參互,氣象崢嶸。讓我遙想到六七十年以前的抗日戰爭,晉察冀軍區的將士們在崇山峻嶺間與敵人周旋著,號稱“名將之花”的阿布規秀,就被八路軍擊斃在黃土嶺上。田野里還有樹木,土路邊的楊樹筆直挺拔,這時已吐出了億萬條芳香的小花穗。路邊,可以看到杏園,成排的杏樹上開滿了雪白的小花,這些白色薄絹做成的小花朵,會讓你想起一首浪漫的詩,一副古雅的畫。田間有干活的人,他們沐浴在暖陽和風之中,有的翻地松土,有的澆水施肥,各忙著各的事情。
清明時節,田野間的土路上,時而會遇到走向親人墳墓的人。他們有的步行,有的騎車,有的還開著小汽車從遙遠的異鄉顛簸而來,為的是在親人的墳頭,擺上聊表心意的供饗,燃起冥幣,然后深深地長跪,磕幾個響頭,隨著紙煙的飄蕩,訴說對親人的思念。
跟隨著整齊的隊伍,不知不覺中,我們就到了雁蕩烈士墓。
望著眼前的烈士雕像,我思緒萬千,無數革命烈士的鮮血染紅了國旗,董存瑞、楊靖宇……,烈士的風采讓我心潮澎湃。
這時,大隊輔導員那高昂的聲音打斷了我的思緒。隨后,我們開始了祭掃活動。
隨著音樂,我們緩緩的唱起了隊歌。我們唱出了激昂,唱出了革命烈士那種堅貞不屈的精神。歌聲緩緩而去,但我依然沉浸在那高昂的樂曲里。
這時,輔導員為我們講起了革命故事。那一幕幕往事讓我感到震撼,一位位革命先驅舍己救國,我怎能不為此感動呢?
隨后,我們有懷著無比莊重的心情,為革命烈士獻小花。我把自己精心做的小白小花彎腰放到地上,十分莊嚴肅穆。
踏上了回學校的路,同學們也沒有來時的興奮。一切,有些沉寂。
清明時節,雜小花生樹,群鶯亂飛。一只無名小鳥掠過松柏,叫聲陣陣:
好好生活,好好生活……
清明節有關作文高中篇7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清明節,這天好像所有的人都忙碌了起來,我也情不自禁想起了離我們遠去的外婆,想著他以前疼愛我的種.種回憶,不得不承認的是,我非常想念他了。
我無法忘記,那一年回到故鄉,看到躺床上的外婆,有多瘦骨嶙峋。她痛苦地蜷曲著,干枯的手掌,指節發白。我和媽媽無法相信,外婆已是骨癌晚期。更讓人無法相信的是,一年多前,舅舅帶外婆去醫院檢查時,已發現她得了骨癌。然而拿到化驗單的那一刻,外婆卻告訴舅舅不要讓其他的人知道,也不去治療,只是靜靜地回到家,正常地每天上學教書。
原來,這一年多,每天講臺上給學生上課,把一疊疊試卷帶回家批改的外婆,竟忍受著病情不斷惡化的折磨。她手拿粉筆黑板上書寫漢字之時,她的手會傳來陣陣劇痛。獨自一個人居住老家,兒女們搬到大城市之時,她時常深夜因為疼痛無法入睡,輾轉反側到天明。這一切,這一切的痛苦,她只是獨自承受,不告訴兒女,不讓兒女為她擔心。她擔憂兒女為她支付巨額的醫藥費而經濟窘迫,還盡可能地延續自己幾十年的教學生涯,盡可能地教書育人。
這時一切已無法挽回,媽媽、舅舅他們已經阻止不了外婆病情的惡化,唯一能做的,只是減輕她的痛苦。可是,外婆艱難吐出的幾個字卻是:別,別再為我花錢。她心甘情愿獨自挺過這些折磨,不讓子女為了她陷入經濟上的困境。甚至于,兒女們輪班守夜,陪著她之時,她選擇了偷偷服食睡眠藥,早點結束這一切,不拖累兒女。當我們及時發現,外婆終于醒來的一剎那,我們懸著的心放下,卻又被外婆自責、內疚、顫抖的目光所刺痛。媽媽摟著我哭了,她說:“該自責的是我們呀!你的外婆,我們太對不起她!”
那天晚上,媽媽陪著外婆,下半夜,外婆突然像是恢復些精神,完整地說出了幾句話,她滿是不舍地說:看到你們過得好,城城也考上了大學,這就夠了。后來她安詳地睡去,我們以為將是一個美好的明天,然而,這是永別。
這些年老家的人們不時會提起外婆,說她是一個教了一輩子書的好老師,愛教書,愛孩子,就跟有時電視上放的“感動x”的人一樣,感動著村里的人。我想,外婆也許沒有那么偉大,但她對兒女、子孫的愛,深沉得讓當年僅八歲的我感到生命的悲涼與母愛的偉大。她讓我永遠銘記,處于多么痛苦的憂患中,她的生命書寫了多么深刻的愛。
想到這些,我也暗暗對自己下了決心,以后不管再遠,忙,每年清明節都要回來看望一下外婆,以表示我對外婆的思念。
清明節有關作文高中篇8
您還記得我嗎?敬愛的爺爺啊。每夜望蒼穹,只見得天盡黑,星漢燦。另一個世界的您呵,可想到,愛您的孫子,常常入夢都看到您的臉龐,見到您那瘦削的身影。
每次翻開您留給我的書,那張張泛黃的紙都映著您的面顏,那行行剛勁的字跡都回響著您的話語。“一別音容兩渺茫”,您摯愛的孫子啊,時時刻刻都在吟誦那悲痛的長歌。奶奶說,無盡的深淵下是有黃泉的,但我卻幻想不出那是怎樣深遠的泉水,您是否在那泉旁用自己的辛勤汗水澆灌著一株株幼苗……
依稀記得,那月夜,幽黃的燈光下,您正教我讀書。跟隨您經歷了一世滄桑的眼鏡,在燈光下閃著光亮,瘦削的臉龐隨著書中的韻律輕輕地晃動,一句句古文便從口中,從書邊,從指間緩緩地流淌出來:“天行健,君子當自強不息!……”年幼的我是聽不懂的,只認為這是極好的文章,否則您怎么會朗誦得如此入情?您的鬢發早已如雪,跟隨了您一生的文字此時正悄然走進我的心扉。讀書是您的嗜好,那些厚厚的書,有些內容我至今也不知曉,但我仍懷著少時的好奇,認為那是斑斕動人的詩篇。您的眼睛總是深陷在眼窩,很深邃,我并不了解它所蘊含的一切,遺憾一切正隨著晚風潛入深深的地底。奔騰的泉水啊,是否能將我對您的思念送入到您的世界里去?敬愛的爺爺啊,我又何時能聽到您那動情的朗誦?又何時能感受到那詩般的文字?縱然今生今世我已無法聽聞您的話語了,但您昔日的教誨卻無時無刻不引導著我的前行,您昔時的讀書聲也無時無刻不在我的耳畔響起,震撼著我的心靈。
爺爺,我還是以前的那個倔強的孫子,還是一樣的短發,還是一樣調皮,但是我遵從了您的教誨,您讓我讀的那不知多少卷的《資治通鑒》數年前就讀完了,我閱讀著、的書,我覺得我已經真正成為了像您一樣愛書的人。再過幾天就要清明了,我一定懷著無比的敬愛來看您,我相信墓前的青松一定又長高了。
離別數年,青松依舊,柏樹仍在,逝去如煙似霧。仰望藍天,道是白云蒼狗,世事無常。您曾言道:“花落之時,楓樹殷紅之際,便秋至矣。”如今,秋已過數月,正當落雨之春,不知世界何處,方是逝物之秋,恐是天之碧落,地之黃泉。落日之下,明月之上,如雪鬢發,何處能尋?蒼天之涯,大地之角,先人已去,獨留悲愴。只愿魂魄如夢,幽幽生死何時別?今憶昔時至親,不知至親憶吾否?愿其憶,愿其憶,葉落之處,憶人之地。花雨紛飛,清明將至,秉燭以祭,持香當祀,入夢以憶,吾之至親,于夢相見,伏地三叩,以訴相思。落筆此處,愿為故人相思。我將以我之行,成就學業,以慰九泉之下的您——我敬愛的爺爺!
清明節有關作文高中篇9
時光匆匆,這寒冬臘月的冬天一轉眼就到了細雨蒙蒙春天,一下子還真適應不過來。這年,廣東的春天比以往的都明顯些。以往冬天一過,這天就直奔夏天去了,對于那“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的季節我是碰都沒碰過,春天是啥樣?——一無所知!只能獨自嘆息咯!
這年不同,春天總算到了!到處一片生機!這時間過著過著,又到了拜祭先人的時候了。清明節到了,廣東這邊全體去拜山,拜祭先人。這或許有些迷信,但怎么說這也是我國的傳統,只能拜啦!在學校放學前,老師們對我們萬分叮囑,同學們最后喊了一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要小心”。唉?不是“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嗎?我們的搞怪精神可真夠“行”的!但這句話卻應驗在了我身上,成了清明節一笑事。
清明節我沒去拜山,我老家在湖南,自然就拜不了啦!悶得很!腦子里突然想起了那句笑話,想想那是啥意思?……想了不知多久,煩了!不想了!就想出去玩玩。好!這天就開始戲弄我,從樓下出來,一下就來了個“開門紅”。因為前幾天下了雨,門口還有些水。自己只顧關門,沒看路,摔了個半死,差點沒叫出來!還真是撞邪了?疼!可是戲劇的事情陸續有來……
自己瞎逛到了個籃球場,有人在打,跑去湊湊熱鬧吧!
跟他們談了半天,終于能一起玩了,我能不拼命嗎?這天又開始玩惡作劇了,球好不容易到自己手,帶球,上籃,進球,是不可能的!只聽到一聲慘叫!我又摔著了,啊!我躺在地下,身邊的人在笑著,我卻想哭。他們看我如此“LJ”,便把我“罰”下了場外,我一臉苦瓜相,肚子苦笑著!沒這么靈吧!天啊!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要小心。”我終于了解了,不知是不是清明節鬼魂出來捉弄,今天連續摔了幾次。它只說在路上,在家就沒事了吧?快走!
我以比劉翔還快的速度沖回家中,在椅子上大口大口地喘氣。哈!總算沒事了。那鬼話,我才不信呢!到家里了,你奈何得了我嗎?哈哈!現在我金剛護體,不怕你!
戲劇性總是在這些時候發生,我又摔了!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要小心。”長嘆!
清明節有關作文高中篇10
你總是說,我從你六個月開始帶養你,你那時才這桌子這么高,你還夾雜著淡淡四川鄉音的話語中帶著無限的驕傲,你用手比了比身旁那張有些年月的飯桌,我開始不耐煩,都是些成年舊話,老提干嘛?
你拄著拐杖,帶著我穿過大街,走過市場,你對遇見的熟人說,這是我曾孫女,是的,我是你曾孫女,盡管并不是親的,媽媽在十五歲那年認識了你,你給外公一家力所能及的幫助,幫助他們遷住城市,指引他們生意起家,你也不止一次指著家中那口煨湯的大砂鍋說,他們以前進城來這里落腳,這里面都會是滿滿一鍋,可是,他們后來發了財,卻再也沒有踏進你的家門,你的辛酸,你的落寞,卻藏不住你深深的眼底,只是,老爺爺,如果媽媽當時也發了財,那我是不是也不在你身邊,如果是這樣,我感謝貧窮。
還記得小時候仲夏的夜晚,你在門前放上大涼椅,你為我滿滿一碗飯菜,搖著蒲扇看著我大口的吃完一碗還要一碗,高興得花白的胡子都翹了起來,可是我長大了,卻開始挑剔你為我做的每一頓飯,開始因為你的耳背對你表現出極不耐煩,開始為一點小事你沒順我的心意而對你叫大聲嚷叫,因為我只是知道只有你不會計較我的對錯,不會責備我的無知,但是,我也忘記,我沒為你做過一頓飯,沒替你洗過一只碗,甚至沒好好陪你聊過一次天,盡管你是那么想我安靜的坐在你身邊,聽你說說我小時候的故事,可是,我都沒有。
你在門前砌了個水泥凳,你對年幼的我說,如果爺爺不在家你就坐在這里等,可是,老爺爺,我卻總是看見你孤單的坐在門前,看到我走進門,臉上露出喜悅的表情,你拉著我問長問短,問這問那,甚至于我身邊同學的家庭情況,你都要了解得一清二楚,我哭笑不得,你是那么的關心我,那么想融入我的生活,可是我現在才明白,老爺爺,是不是已經太晚。
你從前常常說等我考上大學之后你才會放心的走,我上了大學你又說要等我參加工作看我成家立業之后再走,我知道你只是不想死,你說你舍不得我,你放心不下我,老爺爺,我也想要你一直都在我身邊。可是,我卻看見靈堂香煙繚繚,哀樂響起,你躺在那里第一次沒有對著我笑。
照片上那張熟悉的臉,那樣慈祥的微笑,我知道,那都不是真實的你,我仿佛看見你送小時候的我回家,走了好遠,回轉頭,還看見你在下坡路口向我揮手。
我現在常常想起你,想起你冒著清晨的細雨給我送我愛吃的你做的油炸饅頭,想起你牽著年幼的弟弟在校門口接我放學的身影,想起你拿著我作業本認真欣賞的模樣,想起幼年的我指著胸口說這里很想你時你樂呵呵的表情,你曾經說你死后不過奈何橋,不喝孟婆湯,你說你會化作一只蝴蝶守在我身邊,那么,老爺爺,你其實一直都在我身邊的,對嗎?
人一生能遇見幾個人?我卻只有你。
《郊行即事》程顥芳草綠野恣行事,春入遙山碧四周;興逐亂紅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磯;莫辭盞酒十分勸,只恐風花一片紅;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游衍莫忘歸。...
清明節有關作文高中篇11
清明將近,小姑來電話問爸爸計劃哪天去給我爺爺奶奶上墳,我說我早就期待著呢!
上墳那天,我起得特別早。爺爺奶奶的墓地在臥龍崗,離我們家很遠,墓地又在臥龍崗墓地山頂的十六區,說實在的上一次墳還是很辛苦的。我從三歲開始給爺爺奶奶上墳,已經五年了。
在墳上,我虔誠地給爺爺奶奶燒紙磕頭。爺爺奶奶的墓碑上并沒有我的名字,在我出生的前四年爺爺就去世了,奶奶在我出生三個月后也在病魔纏身多年后去世了,我出生時奶奶已經糊涂了。
雖然我對爺爺奶奶沒什么印象,但經常聽到爸爸提起爺爺奶奶,這讓我知道爺爺奶奶都是非常善良可親的老人。爺爺奶奶在世時,帶大了七位我的表哥表姐,現在他們工作忙,有的來了,有的沒來,我還要替那些沒有來的哥哥姐姐獻上一柱香。
記得我五歲時在去上墳的路上,我還對媽媽說:“如果你不在了,我每個清明都給你上墳。”這讓媽媽感動了好一陣兒,都不知道說什么好了,只有熱淚盈眶緊緊抱著我親了又親。
我發現今年的墳地上與往年有些不同,很多墓地上都擺著鮮花,爺爺奶奶的墓地上也有表哥表姐獻上的鮮花,而沒有燒紙,這真是一大進步!大量的紙錢焚燒會造成空氣污染,并且是對紙張的浪費。此外,在林木茂盛的地區燒紙錢還容易引起火災。
一束鮮花一篇祭文,一樣寄托無盡哀思,應該倡導健康、文明、環保、平安的祭奠形式。
清明節前,網上出現了不少網民在網上向逝去的親人或是朋友表達哀思,為逝者“獻花”、“敬酒”或是“點燭”。祭祀從簡,不放鞭炮,也不燒紙錢,網上祭奠是一種文明祭奠方式的體現。
我認為:祭奠的方式不重要,心意最重要!
清明節有關作文高中篇12
“起床了,出發了!”爸爸打雷似的喊著。“今天是我的休息日,催什么!”我睜開蒙朧的睡眼,埋怨道。爸爸說:“今天是清明節,我們要下鄉踏青,順便給你爺爺上墳,你去不去?”這可是難得的機會,怎能不去?我翻身起床,收拾停當后,出發了。
走了一個多小時的山路,我已經累得筋疲力盡了。雖然遍地的油菜花令人陶醉,雖然花香沁人心脾,可還是抵擋不住我嘴里怨言:“早知道這么難走,我說什么也不會來的。”“怎么樣?不行了吧?溫室里花怎么能在大自然里生存?你還是在這兒等我們吧。”聽著爸爸的話,我覺得特別刺耳,覺得他在嘲笑我。我不服氣地看了他一眼,什么也沒說,一個勁兒地朝前走,心想:我就是累死,也不能讓你小瞧我。倔勁來了,力氣也來了,走起路來覺得輕快多了。
我已經超過爸爸媽媽許多了,可還是不停地往前走。只聽見爸爸在后面喊:“到了,到了,再走就要開倒車了。”我停下腳步,轉過身,仰著臉看著爸爸媽媽,“哼!看你以后還敢小瞧我!”媽媽看著我驕傲的樣子,小得合不攏口,說:“激將法真管用,要不然,有些人可要哭鼻子了。”這時,爸爸可神氣啦,打著官腔說:“這就叫因材施教,學著點兒。”我剛才的神氣勁一下子消失得無影無蹤,像個泄了氣的皮球。雖然我中了“計”,可我明白了只要我努力去做,沒有什么能難得倒我。
來到爺爺的墳前,爸爸栽的墳山樹已經有碗口那么粗了,樹葉兒像被沖洗過一樣綠的發亮。墳上開滿了嫩黃色的小花,它雖然沒有菜花嫵媚,卻也嬌小可愛。我正想摘一束帶回家,被爸爸叫住了:“墳上的花草不能摘,花草茂盛,我們家才興旺。還不快過來給你爺爺磕頭,請爺爺保佑你健康成長,將來考大學!”
“爸爸,爺爺真的能保佑我嗎?”我疑云滿腹地問。
“傻孩子,這只不過是大人對你的期望。我們來上墳,你爺爺根本就看不見。上墳是我們這兒的風俗,是對死者的紀念。”爸爸笑著說。
爸爸把供果擺在爺爺墳前,點燃香,恭恭敬敬地磕了三個頭,才開始給爺爺燒紙錢,嘴里還不停地嘮叨著。看著爸爸嚴肅的神情,我也學著給爺爺磕了三個頭。儀式結束后,我們坐在墳前的空地上聊天,爸爸給我講了爺爺的故事。爺爺是一個木匠,十五歲是跟著一位木工師傅學手藝,那時的師傅可不象現在的老師,他們手“教會徒弟,餓死師傅”這種思想的影響,只教徒弟一些基礎知識。爺爺學了三年,什么也沒學到,毅然離開了師傅,自立門戶。爺爺憑著自己的努力,不斷地摸索,大膽地嘗試,沒過幾年,他成了當地小有名氣的木匠。聽了爺爺的故事,我更加堅信: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清明節有關作文高中篇13
今年,我因今年有時間回鄉下,要回去拜山!苦惱的我完全沒回鄉下拜山的興趣,可他逼著我不得不去。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叔叔阿姨們踏著艱難的步伐登山拜祖。我左手提著用雪碧瓶裝著稀稀的白粥,右手提著一大袋白饅頭。山中彌漫著白白的霧水,還不時下起蒙蒙細雨。因為腳下的路是黃泥路,一下雨就特別的滑,所以要特別心的行走。大馬虎的我,大人們還沒說完,我一腳才進的泥坑里頭,白色的回力鞋全都變成黃色。
這天我可真倒霉,還沒拜完第一座墓就摔一跤,差一點就扭到腳!走半個多鐘,終于來到第一座墓。我松一口氣,但一轉完彎,眼前是一片莽草,有差不多2米高,我開始急說:“這可怎么辦,沒法過!哎~”叔公大聲說:“的跟在大人后面,中年人拿著鐮刀走在前面,你也要拿著鐮刀來隔斷這些草!”“啊?我也要啊!”我埋怨起來。“當然,那你都15歲半,都快成年,當然要干點東西啦,不用干就有東西的嗎?”叔公怒氣地說。我無地抽起鐮刀,左一刀右一刀地死命砍。終于費九牛二虎之力開出一條道,這道僅容一人通過。來到墓旁,我那張報紙終于派上用場,我用來鋪在地上作我的私人座椅。
突然,我覺得全身癢癢的,我撓撓背又撓撓大腿,全身被我撓得通紅。我告訴大人,大人幫我翻開衣服,一開背上一點一點的大紅點。我問:“這是怎么回事?怎么會這樣好癢啊!”“肯定是那些紅螞蟻剛爬上去的,你沒感覺到嗎?”我苦惱的說:“我以為是流汗沒理它。原來是紅螞蟻爬上我的背部。哎呀,這可咋辦啊?”等一等下山再找藥涂一涂吧!沒辦法。誰叫你不注意啊,自己找來煩!”我低下頭,淚水一滴一滴滴在泥土上。
到下午,我終于下山。我的媽媽馬上找風油精來給我擦上。媽媽一邊擦一邊說:“你看,不讀好書以后就是這樣,過著這種難熬的生活,叔公他們天天下田干活,背都快要裂開的程度,若是你,早就頂不順啦!看你不好好讀書,以后不準再任性。想干啥就想干啥,不顧后果。知道嗎?”我懺悔的說“哦!我以后再也不要那么任性,一定要考好中考,將來就不用干粗活。”
在這次的拜山過程中,我親身體驗一番,我深感后悔。農村的生活不是一般人能夠熬過的,需要有頑強的毅力。如果不想這樣,一定要好好讀書,搞好學習。雖然幸苦這十幾年,但將來幸福卻是一輩子。
清明節有關作文高中篇14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一到清明節,我就會想到唐代詩人杜牧的這首詩。以前年紀小,老年人不主張小孩去上墳祭掃。今年,清明我有幸與爸爸去公墓祭奠太爺、太奶,寄上一份晚輩的深深緬懷。
清明節早上,我便與爸爸早早地起來,驅車來到爺爺家接爺爺奶奶。從樓上取出準備好的供品、鮮花、紙元寶跟冥幣。于是,我們四個人便啟程去北鎮廖屯公墓。
早晨,晴朗的天氣,雖沒有詩中描寫的紛紛細雨,但有涼涼的春風吹拂。我平時也沒有起床這么早,穿的比較單薄,不時地打一個寒顫,我好久沒出遠門了,一路上我沒一絲困意。奶奶又對我跟爸爸講述了已故太爺太奶的音容笑貌,陳年往事。我聽得特起勁。過去的事有些是三四十年前的了,其中的生活艱辛,對于生于九零后的我可能沒能全部理解,但通過奶奶將近一小時的講述,我腦海里浮現了許多情景,使我就、覺得,太爺、太奶依舊活在我們身邊。我暗想,太爺、太奶,您們在天堂這邊還好嗎?
一路上,爸爸將車開得平穩,也許是心情沉重的原因吧。一個小時,我們來到了公墓的山腳下的空地中停滿了大小的車,行人手持鮮花,絡繹不絕。遠遠地就聞到燒冥幣的味道。偶爾,驚聞刺耳的爆竹,嫩綠的小草從土里似衛士一樣肅穆地站在這里。有些公墓上已擺好鮮花與供品。人們忙著祭祀先人,各個表情凝重,有些人眼圈紅紅的。
我們四人找到太爺的公墓,擺好供品,鮮花跟香爐。爸爸教我點好三柱香并行了跪拜禮。我的思緒便隨著爸爸點好的紙錢飄逸。由于紙錢多,爺爺又用木棍撥弄著紙堆,怕燒不盡,收不到。爸爸站起向公墓院子四周扔了一些燃燒著的紙錢,同時說:“我爺爺、奶奶腿腳不好,你們(注:你們指孤魂野鬼)別跟他們搶。”我的眼淚差一點流下來。火燒得很旺,山上的風不時的將紙灰吹起,烘烤著我,我通身暖跟。這暖跟好比是來自太爺的擁抱。我心里默記著……我學著爸爸的樣子也去將紙元寶點燃,我雖沒能說上幾句話,但我內心對太爺還是挺想念的,也許是血濃與水的緣故吧!我主動拿著掃把將公墓小院打掃一番。爺爺、奶奶看著我輕盈的動作,向我投來贊許的目光。大概是按民俗與傳統,李家后繼有人來延續香火的緣故吧!
祭奠完畢,在回家的路上我沒說太多的話。我感到我長大了,我有大收獲。我決定每年清明都來為太爺、太奶掃墓,并對他們說,您們在這邊還好嗎?
清明節有關作文高中篇15
您還記得我嗎?敬愛的爺爺啊。每夜望蒼穹,只見得天盡黑,星漢燦。另一個世界的您呵,可想到,愛您的孫子,常常入夢都看到您的臉龐,見到您那瘦削的身影。
每次翻開您留給我的書,那張張泛黃的紙都映著您的面顏,那行行剛勁的字跡都回響著您的話語。“一別音容兩渺茫”,您摯愛的孫子啊,時時刻刻都在吟誦那悲痛的長歌。奶奶說,無盡的深淵下是有黃泉的,但我卻幻想不出那是怎樣深遠的泉水,您是否在那泉旁用自己的辛勤汗水澆灌著一株株幼苗……
依稀記得,那月夜,幽黃的燈光下,您正教我讀書。跟隨您經歷了一世滄桑的眼鏡,在燈光下閃著光亮,瘦削的臉龐隨著書中的韻律輕輕地晃動,一句句古文便從口中,從書邊,從指間緩緩地流淌出來:“天行健,君子當自強不息!……”年幼的我是聽不懂的,只認為這是極好的文章,否則您怎么會朗誦得如此入情?您的鬢發早已如雪,跟隨了您一生的文字此時正悄然走進我的心扉。讀書是您的嗜好,那些厚厚的書,有些內容我至今也不知曉,但我仍懷著少時的好奇,認為那是斑斕動人的詩篇。您的眼睛總是深陷在眼窩,很深邃,我并不了解它所蘊含的一切,遺憾一切正隨著晚風潛入深深的地底。奔騰的泉水啊,是否能將我對您的思念送入到您的世界里去?敬愛的爺爺啊,我又何時能聽到您那動情的朗誦?又何時能感受到那詩般的文字?縱然今生今世我已無法聽聞您的話語了,但您昔日的教誨卻無時無刻不引導著我的前行,您昔時的讀書聲也無時無刻不在我的耳畔響起,震撼著我的心靈。
爺爺,我還是以前的那個倔強的孫子,還是一樣的短發,還是一樣調皮,但是我遵從了您的教誨,您讓我讀的那不知多少卷的《資治通鑒》數年前就讀完了,我閱讀著、的書,我覺得我已經真正成為了像您一樣愛書的人。再過幾天就要清明了,我一定懷著無比的敬愛來看您,我相信墓前的青松一定又長高了。
離別數年,青松依舊,柏樹仍在,逝去如煙似霧。仰望藍天,道是白云蒼狗,世事無常。您曾言道:“花落之時,楓樹殷紅之際,便秋至矣。”如今,秋已過數月,正當落雨之春,不知世界何處,方是逝物之秋,恐是天之碧落,地之黃泉。落日之下,明月之上,如雪鬢發,何處能尋?蒼天之涯,大地之角,先人已去,獨留悲愴。只愿魂魄如夢,幽幽生死何時別?今憶昔時至親,不知至親憶吾否?愿其憶,愿其憶,葉落之處,憶人之地。花雨紛飛,清明將至,秉燭以祭,持香當祀,入夢以憶,吾之至親,于夢相見,伏地三叩,以訴相思。落筆此處,愿為故人相思。我將以我之行,成就學業,以慰九泉之下的您——我敬愛的爺爺!